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7-07-01 20:05谢呈惠于珠珠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5期
关键词:内科心血管优质

谢呈惠 米 波 于珠珠

(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内一科,山东 济南 250000)

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谢呈惠 米 波 于珠珠

(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内一科,山东 济南 250000)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126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案分为两组,观察组(68例)行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58例)行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用药、自我监察、临床护理依从率均高过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评分(32.16 ±5.41)分、SDS评分(28.10±5.42)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情感职能、精神状态、总体健康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改善心理负性情绪,且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优质护理;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效果

高血压、冠心病及心脏病等均为心血管内科常见病,住院治疗是治疗心血管内科病患者有效手段。心血管病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且难以根治,故患者于住院期间心理负性情绪多,护理配合度低,增加护理工作难度,影响其预后[1]。本院对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回顾性分析126例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并做如下报道。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分)

注:组间比较,aP<0.05

组别例数(n)躯体功能情感职能精神状态总体健康观察组6880.16±11.20a78.36±5.69a82.16±10.09a85.36±8.21a对照组5872.33±7.2370.21±8.1470.36±5.3674.26±5.4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126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案分为两组,观察组68例,男女比例36∶32,年龄35~84岁,平均(55.13±10.24)岁,24例高血压,15例冠心病,10例心脏病,19例心力衰竭;对照组58例,男女比例30∶28,年龄31~85岁,平均(55.46±12.15)岁,19例高血压,21例冠心病,11例心脏病,7例心力衰竭;对比两组基线资料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入院后,护士指导患者卧床静养,予以吸氧处理,指导其遵医嘱服用,观察用药后效果、不良反应,监测生命体征变化,适当安抚患者情绪。

观察组行优质护理模式,内容如下:①心理护理。入院后,护士评估患者心态,予以心理疏导,多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内心需求,鼓励、支持患者;耐心为患者说明心血管病的病理、病因、治疗及预防方法;及时解答患者疑虑,尊重患者隐私,和善对待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配合度。②生理护理。护士评估患者入院时用药、饮食、排便及活动强度等情况,指导其合理饮食,多食杂粮、果蔬,禁刺激食物;每日早晨空腹饮温水300~500 mL,指导患者腹部环形按摩,3次/天,15分/次;大便干结者予以胃肠动力药物;嘱患者适当下床活动,按摩腰背。③心功能监控。护士密切监控心功能状况,2次常规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若异常及时告知医师予以处理。④药物护理。护士指导患者用药,说明降压药、抗心绞痛、心肌缺血药、溶栓药等用法、用量,告知患者用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观察两组护理后依从性(用药、自我监察、临床护理);参照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评定两组护理后心理状态,SAS>50分为临界点,SDS>53分为临界点,分数与焦虑、抑郁程度呈正比[2]。按简易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定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从躯体功能、情感职能、精神状态、总体健康评价,0~100分,分数与生活质量呈正比[3]。

1.4 统计学应用:数据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t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χ2检验,若P<0.05,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依从性比较:护理后,观察组临床护理依从性总体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依从性比较[n(%)]

2.2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s,分)

表2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s,分)

注:组间比较,aP<0.05

组别例数(n)SAS评分SDS评分观察组6832.16±5.41a28.10±5.42a对照组5845.36±2.1640.32±4.63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 论

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较为特殊,护理工作难度大,且存在诸多护理问题,例如,护患关系紧张,护理满意度低,护理工作效率低等[4]。临床护理不周,亦影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给护士工作增加难度,易产生护患纠纷。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模式后,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用药、自我监察、临床护理依从率均高过对照组,提示优质护理模式可提高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的护理依从性,遵医行为良好,有利于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实施。优质护理模式给予患者心理、生理、饮食及用药等各方面的护理指导,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有效改善护患间的关系,和谐相处,同时亦可保证临床护理质量,故而患者更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配合护士的护理工作,促使护理工作顺利开展,有利于患者预后[5]。

另有结果显示:观察组SAS评分(32.16±5.41)分、SDS评分(28.10±5.42)分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躯体功能、情感职能、精神状态、总体健康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这与杨秋芬[6]文献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均说明优质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生活质量提高。考虑原因可能为:优质护理模式中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于患者入院后评估其心理状态,了解患者内心需求后,予以其针对性的一对一心理疏导,护士常与患者交流,解答患者疑虑,以消除其内心的担忧,鼓励并支持患者,增强其治疗信心,故而可缓解内心的焦虑、抑郁情绪。此外,护士还予以患者生理、药物护理及心功能监控[7]。在生理上,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为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多予以患者杂粮、果蔬食用,并辅以指导患者腹部环形按摩;考虑患者长期卧床静养,腰背酸痛,则帮助患者下床活动,并按摩腰背,舒缓疼痛[8]。同时,密切监测患者心功能,以免出现异常,防止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

综上所述,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实行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显著,不仅可提高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护理依从性,还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缓解心理负性情绪,是一种可行的护理模式。

[1] 黄海燕,汤玉敏,邱倩,等.探讨心血管内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3):257-258.

[2] 马淙,李海灵,周厚湘,等.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6):103-104.

[3] 冯琼华.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模式的运用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4(10):4-5.

[4] 谭洁梅.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疗,2015,34(16):157-158.

[5] 毛祚燕.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5,21(9):120-121.

[6] 杨秋芬.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19):112-113.

[7] 孙桂林.优质护理在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2):375.

[8] 赖钊贤.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24):3355-3357.

R473.5

B

1671-8194(2017)15-0272-02

猜你喜欢
内科心血管优质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内转科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