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胡琴考

2017-07-01 14:17唐瑞林
现代交际 2017年12期
关键词:胡琴西夏

唐瑞林

摘要:本文以马尾胡琴为研究对象,对胡琴历史进行了回顾,将历史中的“胡琴”指向进行了解读。通过对文献的考证和与胡琴图像对照参考,将胡琴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弹弦、轧弦、拉弦三个阶段,经过整理后发现:马尾胡琴最早出现在西夏,发源地在陕北地区,其发现地位于米脂寨(今陕北米脂县)。笔者认为马尾胡琴对弓弦乐器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弓弦乐器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它拉开了中国弓弦乐器史的序幕。

关键词:胡琴 西夏 马尾胡琴 拉弦乐器

中图分类号:J63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2-0084-03

现在的胡琴类乐器均以马尾弓拉奏,其前身是由马尾胡琴演进而来,而马尾胡琴是对古奚琴改造变革后的新兴乐器。最初的胡琴以竹片为弓演奏,直到宋代马尾胡琴的出现,将马尾弓替代竹片弓,在乐器演奏方法及功能上产生了一定的飞跃和进步。因此说,马尾胡琴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弓弦乐器史的开始,为中国音乐史中弦类乐器书写了新的篇章。对现代胡琴典型的代表二胡与马尾胡琴的关系,笔者将追其溯源展开论述。

一、“马尾胡琴”一词的出现

“胡琴”一词在历史中很长一段时间里为弹弦乐器的总称,到了宋代,“胡琴”的涵义逐渐偏移并丰富了起来。“马尾胡琴”一词的出现,最早是在北宋沈括(公元1031——1095年)撰写的《梦溪笔谈》卷五——乐律90条所载的“凯歌”词三的诗句中描绘:“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犹自怨单于。弯弓莫射云中雁,归雁如今不寄书。”从上述诗句明显可以看到游牧文化因素。沈括为北宋诗人,“马尾胡琴”这件乐器肯定在北宋前已流传相当长时间,而兴盛于宋代。由此可见,宋元时期说唱音乐形成,戏曲音乐随之发展,对马尾胡琴的兴起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沈括的这首凯歌词是他在元丰三年任鄜延路经略安抚司时主持西北边防工作为振奋军威、鼓舞士气、激励将士抗击西夏军而作的。这首“凯歌”本身并没有非常重要的文学价值,但正是诗歌中“马尾胡琴”一词,打开了我国拉弦类乐器史的大门。这是我国目前有文字可考的关于“马尾胡琴”重要且可以说是唯一的文字依据。

1038年党项首领嵬名元昊在中国西北部地区建立了地方割据政权,国号大夏。《宋史》称之为“夏国”,因地处辽金以西,所以称之为“西夏”,故后人多沿用“西夏”之称,乃西夏王朝。西夏定都兴庆府,后改称“中兴府”(今银川市)。西夏的设官制度、朝贺礼仪多沿用唐宋,乐器和音乐也多与唐代相似。元丰四年,西夏第三代皇帝嵬名秉常,被其母梁太后囚禁。西夏国内大乱,北宋因此乘机西征。时任北宋鄜延路经略安抚使的沈括参加了这次西征,写下了战事诗《鄜延凯歌》。

沈括所作的凯歌词三是一首怨讽诗,以第三人称写成。这首诗描写西夏党项乐人在战争中被宋军俘获,以拉奏马尾胡琴来抒发心中悲愤无助的哀怨之情,道出了对统治者的不满。战争发生在位于陕北无定河东岸的重镇米脂寨(今米脂县),这是宋史有明确记载的一次战事。米脂寨:西夏、北宋、辽时期版图初归西夏,元丰四年经宋夏战争,米脂寨被北宋收降;西夏、金、南宋时期,米脂寨设为县,为金古有。

西夏的民族音乐也影响到中原地区。宋朝有四夷乐,元丰六年五月,宋神宗召见了宋夏边境被俘的米脂寨乐人,并让他们在崇政殿奏乐,观赏了他们演奏的西夏番乐。由此我们知道马尾胡琴的演奏者是受降的西夏米脂寨乐人。马尾胡琴在当时是颇有特色的“胡乐”。在党项羌生活的原始游牧时期,作为热爱音乐的民族,音乐见证了他们迁徙、发展壮大的历史,在建立西夏国的近二百年历史里,音乐又载述着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历史。从这个角度说,音乐是他们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二、马尾胡琴的兴起和发展

由西夏人发明马尾胡琴已是学界的共识,马尾胡琴起源于何时没有明确记载,但首次被记载下来的时间是元丰四年(1081年)。此时距西夏立国(1038年)仅有43年的时间。因此,可以大胆推测马尾胡琴应该是西夏立国初期的产物,针对马尾胡琴的起源与发展笔者认为:

马尾胡琴是在西夏标新立异、文化自立的去宋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改革礼乐是西夏立国的一项重要举措。西夏兴国之礼乐新制的确立,要求西夏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能代表自身而同时又区别于其他民族特色的乐器。马尾胡琴就是在西夏立国前,在特定的党项人集中的横山、榆林地区,在变革时代应时而生的时代产物。西夏礼乐制度的建立,为马尾胡琴的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舞台。马尾胡琴的名称与西夏民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与今陕北地区有着直接联系。宋元时期的马尾胡琴是建立在唐代胡琴类的弓弦乐器,促使“马尾弓”得以广泛应用。这标志着我国胡琴类乐器完成了由竹擦到马尾擦的变革,并影响了胡琴类乐器的发展。随后,这件充分体现党项番性的民族乐器随之产生并得以迅速发展。

游牧射猎,离不开弓箭,西夏人受弓箭之弓弦的启发,产生灵感,在西夏礼乐改革大潮的推动下,在“革乐之五音为一音”的同时,将传统的用竹片轧弦发音的“奚琴”改成了用马尾弓弦拉弦发音的“马尾胡琴”。马尾胡琴,实际上是用马尾做弓来拉弦的胡琴。这就要求制作者要有足够能用于生产弓弦的马尾原料储备,虽然西夏与大宋相比属于边塞小国,但却是生产良马的大国。

西夏作为以党项羌人为主体的多民族王国,喜游牧、善骑射,是典型的马背民族。西夏以畜牧业为主,盛产马、驼,牛羊马驼不仅是衣食之源,而且也是对宋、辽等贸易的重要输出货物。作为游牧民族的党项人逐水草而生,靠游牧打猎为生,生活方式及生活习性致使马成为他们主要的交通和作战工具,因此马和弓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生产、生活資料。马尾弓可能就是受武器弓箭的影响,或是由弓箭演变而成的。加之西夏所据的河西走廊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要道,盛产良马,设有榷场马市,并有每年向宋、辽(或金)贡奉的传统,其贡品多为马驼,这为夏人制作“马尾胡琴”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原材料。

两宋、西夏时期,随着说唱音乐和戏剧音乐等声乐艺术的发展,拉弦乐器开始得到重视。西夏首先出现了拉弦胡琴,两宋紧随其后,具有轧弦功能的嵇琴也开始向拉弦乐器过度。两朝乐器的使用并行不悖、互有交流。但西夏的“马尾胡琴”在结构功能上、音色效果上更显优势。可以说,马尾胡琴的出现,标志着弓弦乐器的开始,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三、西夏绘画中的马尾胡琴

西夏时期,佛教在其境内高度发达,因而留下了许多石窟作品。这些石窟作品中大多是融建筑艺术、绘画艺术与雕塑艺术为一体的,是西夏文化艺术中特点十分突出的艺术形式之一。近十多年来,考古学者在甘肃河西走廊的瓜州榆林窟、东千佛洞相继发现了5把拉弦胡琴,在山西繁峙县的繁峙寺发现了1把刻在经幢上的拉弦胡琴。也就是说,现面世的拉弦胡琴图像均出自西夏,这向人们揭示了中国“拉弦乐器”最早出现西夏时期。

1.瓜州榆林窟第3窟所描绘壁画

此幅壁画位于甘肃瓜州榆林窟第3窟西夏洞窟的东壁南侧,其中的《十一面千手观音面》中,千手观音站立在画面中央,在其身后的大型椭圆形画面中,观音伸出的手除法器储物外,还绘有曲项琵琶等16种乐器,共计32件。每件乐器都系有飘带,在图中自上而下排列于观音像的两侧,左右相同且对称,有筝、拍板、笙、钹、方响、琵琶、排箫、箜篌、胡琴、阮、锣等乐器。图中所绘乐器都是西北地区常用的器乐,琵琶、胡琴都是西域传入中原的乐器。在观音两臂外伸握拳处,绘有两只系有飘带的卧式拉弦胡琴。琴头略呈云头状,琴轴与琴弦均为两根,共鸣箱为圆筒状,上面绑有丝带并绘有花纹,琴体上窄下宽。

这是我国现今流传的胡琴最早的图像,也是我国最早的拉弦胡琴图像,是西夏境内各民族广泛使用的一种拉弦乐器。

2.瓜州榆林窟第10窟所描绘壁画

安西,在西夏时期为瓜州。榆林窟又名万佛峡,分布在甘肃安西县城西南约70公里的踏实河两岸,为敦煌石窟群的组成部分,现存41个洞窟中就有西夏4窟。榆林窟的壁画保存完好,其中的西夏壁画是西夏绘画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

该壁画位于榆林窟第10窟窟顶藻井西披,绘有飞天及不鼓自鸣乐器。其中9位飞天伎乐,头发皆束高髻,戴宝冠,着天衣、短裙,手持乐器,分别演奏笙、腰鼓、鼓、笛、胡琴、筝、琵琶等。有一位飞天手持拉弦胡琴,演奏伎乐左手扶琴杆,右手持一弓正在拉奏,神情悠然自得。乐器由琴头、琴身、共鸣箱、琴弦、弓杆组成,并且有千斤。胡琴的琴头呈卷曲状,向内弯曲,琴杆细长、竖直,两根琴弦,琴弓依稀可见为马尾弓,琴筒单面有蒙皮,有琴码。琴身为木质,无琴轴,画面绘制精美,令人过目不忘。飞天人物圆润,动作飘逸,动作怡然自得。

第10窟西夏洞窟的西壁上方,為飞天伎乐图的局部。这是一幅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拉弦乐器的图像,十分珍贵。曾经参与考察的庄壮介绍:“这是莫高窟、榆林窟和西千佛洞出现的唯一的拉弦乐器(3窟也有此乐器)”,并推断其为二胡的前身。这似乎可以充分说明在西夏时期,流行有拉弦乐器。拉弦乐器在西夏的传播应当是比较普遍的,这对当时中原拉弦乐器的发展与完善,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瓜州东千佛洞7窟壁画

东千佛洞,位于瓜州东南部,在甘肃省安西县东南约70公里的长山子北麓。现存洞窟有23个,主要开凿于西夏晚期,后续有续建,以表现密宗内容为主,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同是西夏时期的安西东千佛洞中也保存着胡琴的图像。第七窟壁画模糊,不好辨认清楚,这组乐队看似是由十人组成的,奏乐人排列成双层变体八字形,中间有一名舞伎,胡琴排列在右侧。还有笙、琵琶、腰鼓、拍板等乐器和胡琴排列在一起。在第7窟东壁药师经变图中,有一位拉奏胡琴的乐伎,正在专注演奏,左手手持琴杆、手指按琴弦,右手握琴弓,而且弓子已拉到弓尖处,像是要将琴弓推回。壁画中胡琴的图像完整且美观,由琴头、琴轴、琴身、共鸣箱、琴弦、琴码及弓杆组成。其琴头结构比较特别,而且看似由花瓣、花叶构成,目前尚没有办法判别为何种形制。琴身为木质长条形,琴弦、琴轴及琴码均清晰可辨,琴筒绘有花纹,琴杆细长,系有两根弦,琴弓为马尾弓且弓在两弦间。据庄壮《榆林窟、东千佛洞壁画上的拉弦乐器》中记录:“嵇琴被运用到经变乐队中,这是首例发现。”

胡琴的图像在敦煌窟的西夏洞窑中见一例,在榆林窟见三例,说明马尾胡琴在西夏音乐中已开始被广泛应用。

4.山西繁峙县繁峙寺塔幢金代胡琴乐伎图

这是刻制在山西省繁峙寺一处塔幢上的图像。该塔幢具体建塔时间为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是五台山大华严寺的“广济大师之塔”,成像年代大约为金代,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南宋时期。该塔身有八面,除琴体较小的胡琴外,还刻有排箫、琵琶、笙、筚篥等乐器。线条流畅,人像动作栩栩如生。正如《梦粱录》所载:“大凡动细乐……每只以箫、笙、筚篥、嵇琴、方响。”

金代的寺院历经兵戈,多数废毁,有的改建重建后也面目全非,幸存至今的金代寺观壁画只在今山西省的山区有多处遗迹。由于这些地区原属于北宋,以后才被女真人占领,所以仍可归于中原文化范畴。所以说该拉弦乐伎虽属于金代刻绘,但也与西夏有关。金灭北宋时尚没有拉弦胡琴,因此可以认为是由西夏归顺北宋的米脂寨乐人被掳后带到了金地,繁峙寺拉弦胡琴的出现也应该是西夏马尾胡琴间接传播的结果。

西夏是我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建立的政权,唐朝中和元年(881年)时拓跋思恭占据夏州(今陕北地区的横山县),党项后迁至今甘肃、宁夏及陕北一带,与西北少数民族(胡人)杂居数百年之久。西夏建国后,其艺术领域呈现出繁荣的局面,而且西夏的主体民族党项羌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素有爱好音乐的传统。而今陕北二胡流行的横山、榆林地区,是古西夏人最早的迁徙地,也是马尾胡琴的发源地。党项人自唐以来世代在此繁衍生息。二者在地理位置上基本一致,有着一脉相承、世代沿袭的传承关系。马尾胡琴源自陕北米脂,这是文史资料和迄今为止发现的考古文物资料所反映出来的信息,

四、结语

任何一个民族在学习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与音乐时,都不可能是简单的模仿和照搬,总是要同本民族的感情、风俗和思想融合,最后再成为自己的文化和音乐。简单的模仿和照搬是没有生命力的,也不可能长久存在和立足。西夏音乐继承发扬党项羌的民族特点,与中原唐宋音乐有交流也有融合,深受其影响但又独具自己的特色,这也是西夏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这个民族的音乐不仅在当时促进了与其他王朝的文化和音乐的交流,也为中华民族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马尾胡琴作为西夏民族特有的产物,对之后拉弦乐器的发展史具有里程碑意义。

参考文献:

[1](宋)沈括撰.梦溪笔谈(卷五乐律一)[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2](宋)陈旸撰.钦定四库全书

?偊b 乐书[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3](元)脱脱等撰.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4]李范文.西夏通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

[5]吴广成.西夏书事[M].北京:北平隆福寺文奎堂出版社,1935.

[6]林谦三.东亚乐器考 [M].钱稻孙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

[7]岳键.胡琴溯源[J].民族艺林,2015(1).

[8]庄壮.榆林窟壁画伎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8(2).

[9]庄壮.榆林窟、东千佛洞壁画上的拉弦乐器[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6).

[10]徐邦达.中国绘画史图录[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胡琴西夏
胡琴
记者应该“围着谁转”
宁夏西夏风情园
官中胡琴与角儿胡琴
当代语境中民国胡琴之多维品鉴
山中避雨
西夏王陵申遗:让银川走向世界
从出土档案看西夏官吏请假制度*
找门道(新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