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电站厂房后边坡处理工程的管理

2017-07-01 20:37李景均
电力安全技术 2017年5期
关键词:脚手架厂房锚杆

李景均

(国电贵州电力有限公司红枫水力发电厂,贵州 清镇 551417)

某水电站厂房后边坡处理工程的管理

李景均

(国电贵州电力有限公司红枫水力发电厂,贵州 清镇 551417)

介绍了一起水电站厂房后边坡危岩处理工程案例,针对工程高边坡、高电压、安全距离狭窄的特点,采取了一系列因地制宜的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规定,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同时还提出了若干降本增效的施工经验,供其他水电站参考。

厂房后边坡;危岩处理;安全管理

0 引言

某水电站位于贵阳市修文县境内,采用引水式开发,装机容量为3×45 MW。变电站设于水电站厂房后边坡,为封闭式,安装3台SF9-50000/110型主变压器。

厂房后边坡危岩体为松动岩区,岩性为薄层夹中厚层砂质白云岩,岩体风化严重,完整性较差,受风化及降雨影响,不稳定块体易发生掉落,威胁着进出厂房人员的安全。2013年10月及2015年6月危岩体接连发生大面积掉块事件,掉块砸毁了厂房顶部的钢梯、阻断了公路,遂决定对厂房后边坡进行工程处理。

1 工程任务

厂房后边坡处理工程包括主厂房后边坡约50 m范围内的挂网喷混凝土处理及上游侧约20 m范围内的钢筋混凝土贴坡加固处理。贴坡混凝土基岩面布置Ф20@4.0 m×4.0 m,L=4.5 m的系统锚杆,危岩裂隙底部至940 m高程以上部位岩体采用Ф28@3.0 m×3.0 m,L=9.0 m梅花形布置的系统锚杆挂网喷护处理并设置被动安全防护网,最大作业高度90 m。厂房后边坡处理新增工程为主厂房顶部918.0—970.0 m高程之间20 m范围内的喷混凝土、挂网、锚杆、排水孔施工工作,同时对985.0 m高程裂隙处悬石进行加固处理。该支护区域面积约1 130 m2,局部最大作业高度77 m。支护范围内挂网Ф6.5@25.0 cm×25.0 cm,喷10 cm厚C20混凝土。对裂隙发育部位采用Ф28@3.0 m×3.0 m,L=9.0 m梅花形布置锚杆加固,其余部位布置Ф20@2.4 m×2.4 m,L=4.5 m梅花形锚杆,钢筋网片与锚杆焊接链接,钢筋保护层厚度5 cm。支护区域设置Ф50@3.0 m×3.0 m,L=3.0 m仰角为10°的排水孔。对985.0 m高程裂隙处悬石处理为在悬石周围安装Ф20,L=4.5 m,间距0.8 m锚杆,悬石面层安装Ф20@0.8 m×0.8 m钢筋网,并将横向钢筋与周围锚杆焊接。C20喷混凝土覆盖悬石部位、填充周边裂隙,底、中部增设排水管。

2 工程施工难点

2.1 紧邻高压带电设备

厂房后边坡处理工程地面施工区域紧邻水电站3号110 kV主变,最小水平距离约5 m;危岩体位于电站Ⅰ段架空母线一侧,最小水平距离约7 m。

厂房后边坡处理新增工程位于厂房顶部,靠近1—3号主变出线孔口,同时位于水电站Ⅰ段架空母线一侧。

2.2 高边坡施工作业

厂房后边坡处理工程工作面为地面高程896.0—990.0 m的区域,最大作业高度90 m,其中,986.0—990.0 m高程面之间采取延伸喷混凝土支护。厂房后边坡处理新增工程工作面为厂房顶部高程908.0—985.0 m的区域,最大作业高度77 m。

2.3 施工区域狭窄

厂房后边坡处理工程以及新增工程作业面均处于电站Ⅰ段架空母线一侧,或紧邻3号110 kV主变,或靠近1—3号主变出线孔口。施工现场的安全距离小于2.0 m,作业区域极为狭窄。

2.4 特种作业施工

本工程依托高大脚手架对危岩体实施支护作业,属于特种作业,必须由持有架子工证件的从业人员完成。

3 工程安全管理

3.1 人员管理

工程施工现场人员管理旨在确保作业人员资质合格,杜绝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结合工程实际,所有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开展工作。

(2) 开工前,由施工单位项目总工程师向作业人员系统讲解施工方案,让作业人员全面了解即将开展的工作。

(3) 组织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时,由电站管理人员做现场安全交底;在工作时,作业人员必须与现场的高压带电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4) 严格资质证书管理,只有具有架子工证书的作业人员才可以搭建脚手架,无证人员只能做运送钢管、扣件等辅助工作。

(5) 施工作业前,需仔细筛选作业人员,恐高、精神不振等作业人员不得上脚手架。

3.2 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现场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旨在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在施工现场危险区域悬挂安全警示横幅、标识牌、警示牌。

(2) 在3号主变压器外侧相距2 m的地方搭建脚手架,并将脚手架整个封闭,其顶部用木工板满铺,防止物体掉落。

(3) 在厂房顶部1—3号主变压器出线孔口周围架设1.2 m高的硬防护围栏并悬挂密目网。

(4) 对于厂房后边坡处理工程以及新增工程,因受施工场地的限制,且考虑到脚手架施工安全以及保证其具备的承重能力,2处工程搭建的脚手架在50 m高范围均采用受力良好的钢管双管搭接。

(5) 对于厂房后边坡处理工程,由于其作业高度达90 m,为保证脚手架施工安全,在934.5 m高程以上脚手架搭建时,依托预埋于贴坡混凝土内的槽钢悬挑。

(6) 对于厂房后边坡处理新增工程,由于其位于厂房顶部又靠近1—3号主变压器出线孔口,和电站Ⅰ段架空母线一侧,为保证施工安全,在脚手架外侧超Ⅰ段架空母线5 m以下高程采用塑料布遮蔽,再用木工板整个封闭。

(7) 施工现场搭建的脚手架以及用电控制柜等都装设接地线,并与电站的接地网有效连接。

(8) 1—3号主变压器出线拉线用绝缘材料紧密包裹,防止漏电伤人。

(9) 搭建的脚手架前面、左面、右面均采用密目网及高强度涤纶安全网遮蔽,使作业人员在相对独立的环境中施工,同时防止物体掉落时弹出脚手架伤人。

(10) 作业人员在脚手架外侧施工时,按要求佩戴安全带或者悬挂安全绳,并遵循高挂低用原则。

(11)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Ⅰ段架空母线应处于停电状态,并有效接地。

(12)为保障脚手架安全稳定,在搭建脚手架时,要求每隔一排横管,利用深入基岩的锚杆焊接拉筋,水平连接脚手架横管与竖管结合部位。

(13) 厂房后边坡处理工程的整个脚手架分3段,用钢丝绳斜拉横管与竖管的结合部位,钢丝绳与带弯钩的系统锚杆连接,厂房后边坡处理新增工程则用钢丝绳分2段斜拉,有效提高脚手架的抗倾倒能力。

(14) 现场备有医药箱,装有清凉解暑等药品。

3.3 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和实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旨在落实安全管理计划和目标,有效地进行人员管理和落实安全措施,主要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施工单位进场前与建设单位签订安全协议,并按合同总价的2 %上交安全施工保证金。

(2) 施工单位必须为现场作业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3) 施工单位进场后,设计编制施工组织图纸并将其上交监理单位、建设单位。

(4) 开工前,拟定内容详实的施工方案及应急预案并将其上交监理单位、建设单位。

(5) 监理单位进场后,组织编制监理规划报告并上交建设单位。

(6) 施工现场严格执行监护工作制度,保证至少有1名经验丰富的作业人员现场监护施工,遇到“三违”操作等不安全行为时应及时予以制止。

(7) 由施工单位严格实施考核奖惩制度,监理单位监督执行。

(8) 现场作业执行2015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工作票、操作票制度,严禁违规操作、无票作业。

(9) 脚手架搭设采取三级检查制度,首先是班组自查,其次是施工单位负责检查,然后是监理单位组织检查并确认签字。确保新搭建的脚手架安全可靠后,方可在上面进行施工作业。

(10) 脚手架拆除同样实行三级检查制度,确认脚手架上覆盖物已清理干净,无设备、钢筋、杂物等,才能予以拆除。

(11) 对新进工人进行项目安全培训、班组安全培训、现场安全交底。

(12) 经常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和安全技术培训、教育,开展岗位技术练兵,定期组织安全技术考核。

(13) 每月进行1次安全检查,落实隐患排查与整改。

(14) 每季度进行1次全面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按照“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程序”立项,制定整改措施,并限期完成整改。

(15) 由监理单位每月组织召开1次建设、设计、监理、施工4方安全生产会议。

(16) 施工单位坚持每周撰写、上交施工周报,监理单位每月上交监理月报。

4 工程成果

厂房后边坡处理工程于2016-03-18开工,同年7月10日完成;厂房后边坡处理新增工程于7 月30日启动,9月22日拆除全部脚手架,整个厂房后边坡工程宣告结束。厂房后边坡完成工程量如表1所示。

整个厂房后边坡处理工程实施过程中未发生轻伤及以上人身伤害事故,未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未发生物体打击、机械伤害事故,未发生火灾事故,未出现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现场安全规定的情况,未发生脚手架垮(坍)塌事故,未发生设备障碍、设备损坏及责任性电网崩溃瓦解事故,实现了安全管理预期目标,高质量地完成了高难度的工程任务。施工前后的现场状况如图1,2所示。

表1 厂房后边坡完成工程量

图1 工程实施前现场状况

图2 工程实施后现场状况

5 经验总结

在厂房后边坡处理工程实施过程中,作业人员根据现场条件变更设计,经审批后实施,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节省了工时和材料,经验总结如下。

(1) 在脚手架施工过程中,把新增锚杆链接高大脚手架,改为浇筑贴坡混凝土预埋连接钢管固定脚手架,极大地节约了工时而且效果良好,预埋的连接钢管后期还可用钻机打通做成排水管。

(2) 把贴坡混凝土里梅花形布置的外露20 cm弯曲锚杆,改为延伸锚杆长度连接钢筋骨架整体浇筑,保证了贴坡混凝土与危岩面的紧密接触。

(3) 脚手架由地面的完全支撑改为934.5 m高程以上采用贴坡混凝土里预埋槽钢悬挑,极大地改善了地面受力情况,保证了脚手架的安全稳定。

(4) 后期将预埋的槽钢加固焊接,再安装钢丝网,做成被动防护网,防止落物,更好地保障了电站工作人员的安全。

6 结束语

边坡危岩是水电站常见的安全隐患,威胁着电厂人员的人身安全。对危岩的妥善处理是一项涉及大量现场技术和管理细节的工作,本工程实践中展现的技术措施、管理制度、良好经验可供其他水电站解决类似问题时参考。

2017-01-05。

李景均(1988—),男,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工建筑物维护管理工作,email:814505737@qq.com。

猜你喜欢
脚手架厂房锚杆
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及其安装方法
喷淋装置在锚杆钢剪切生产中的应用
探讨BIM技术在悬挑式脚手架工程中应用
工业厂房给排水与消防系统创新设计分析
某大型钢结构厂房桁架制作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施工特点及难点探讨
让老厂房变文创新地标
锚杆钢筋质量提升生产实践
旧厂房改造之庭院微气候创建
助建脚手架 写作显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