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物理课堂中有效提问的方式及策略

2017-07-01 02:25宛玉娣
关键词:有效提问物理教学

宛玉娣

摘 要: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掌握提问的技巧,对我们教师来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研究学科本质,真正发挥它应有的功能,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最大限度地得到发展。

关键词:物理教学;有效提问;方式及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2-026-1

一、有效提问的几种方式

1.激疑性提问。设疑、释疑是人生追求真理、获取知识、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由于中学生缺乏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教师若能在其似懂非懂、似通非通处及时提出问题,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浮力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弄清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遵从什么规律,在学生的思维不知从何切入时我提出:“为什么木块浮在水面上而铁块沉入水底?”学生回答:“铁块比木块重。”于是我进一步提出:“用钢铁制成的万吨巨轮为什么可以浮在水面上?”此时,学生对“因铁块重而下沉”的结论产生了怀疑。思维中出现了疑问,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究和求知欲望,引起定向探究。

2.探究性提问。科学探究是物理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在参与探究或观察探究的过程中思维总处于高度活跃状态,但往往由于缺少研究的目的性和方向性而显得较为混乱,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有利于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如,在探究“熔化与凝固”的问题时,为了探究凝固的规律,我首先认学生通过冰和松香的熔化实验由学生画出熔化和凝固的曲线,然后提出:“你们知道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否变化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做这个熔化实验的时候有没有加热,说明什么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曲线图所能表达的信息,回忆实验所采取的方法,并进一步对比松香熔化和凝固曲线发现、总结规律,达到思维的升华。

3.发散性提问。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教师若能在授课时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正面和反面多途径去思考,纵横联想所学知识,对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复习浮力和压强的内容时,我利用矿泉水饮料瓶制成一漏斗,准备了一乒乓球问:“你们可以用它做什么样的实验,涉及了哪些物理知识”学生现场操作来研究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压强”等重要的知识。通过这种提问题方式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释放,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4.激趣性提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富有趣味性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以愉悦的心情去积极思考,直至问题得到圆满的解答、例如,在讲热传递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小动画,在装水的试管底部放一条小鱼,用酒精灯对试管上部的水加热,当上部水已经沸腾时,下面的小鱼为什么地却安然无恙?多数同学感到所提问题与日常生活经验有关,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像这类“煮金鱼”以及“纸锅烧开水”等生动有趣的实验和提问,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会使学生兴趣盎然,从而以主动、轻松的心态进入到探求新知识的境界。

二、有效提问的策略

1.提问的设计原则。(1)提问要有启发性。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应“慷慨”地提供思维加工的原料,通过回忆已有知识、演示实验、叙述现象、参观其他实践活动等,用准确、清晰、简明的语言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其次,要善于利用矛盾,引发认识冲突,我们要把教学内容本身的矛盾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间的矛盾作为设计问题的突破口,启发学生去探究“为什么”,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化。(2)提问要突出重点、抓住难点。一堂课中,我们的提问不能都采取问答式进行,也不可能对所有的问题都展开详细的研究。例如,在讨论“潜水艇的浮与沉时”时,教师提出:“浸没在水中的潜水艇几个方位的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而它的前后左右所受到压力平衡,为何潜水艇还会上浮或下沉呢?”这里就将问题的焦点集中到引导学生分析竖直方向受到浮力与重力大小的关系上。

2.提问的实施。(1)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是主体”的这一新课程理念,调动每位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体验参与和成功带来的愉悦。(2)提问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课前设计的具有系统性、逻辑性的提问,教学中往往不会一帆风顺地得以实现。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完全拘泥于备课设计,应围绕提问的中心内容,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反馈信息适当变通。对难以回答的问题采用分解、诱导的方法,把问题分解成几个具有一定梯度的小问题;对回答不明确、不全面、不深刻的問题,需进一步追问;对离题的回答,需及时改变语言角度或变换提问方法,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思路思考问题。(3)提问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问题提出后,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力求照顾到全体,以中等偏上水平的学生为标准。这样的标准,对于水平差一点的学生虽有难度,但经过努力也可以跟得上,对于水平高的学生,也不至因为节奏太慢而影响学习情绪。

总之,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不断实践,不断摸索,就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就可以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

[参考文献]

[1]徐旭华.物理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

[2]徐世贵.新课程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开明出版社,2003.

[3]李新乡等.物理教学论.科学出版社,2005.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提问物理教学
中学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思考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