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作用

2017-07-01 02:30柏洁
关键词:遗传生物学成语

柏洁

摘 要: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惯用的、形式简洁而意义精辟的词组或语句。不少成语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生物学知识,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使用成语,结合复习总结归纳成语,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成语;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2-037-2

在初中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成语,她们或者出现在课程的导入阶段,或者出现在知识点的理解阶段,又或者姗姗来迟,直到最后的自主小结阶段才呈现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她们非常的不起眼,常常会被我们一线教师所忽略,但在笔者的眼中,这一个个成语仿佛有着鲜活的生命,会给我们生物学教学带来不一样的活力。

一、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生物学作为一门理科科目,素来给人的感觉是刻板且严谨的。诚然,在生物学实验课程中,我们必须严谨,才能顺利完成各式各样的探究活动,但在生物学的理论课堂上,我们也不必给自己画上条条框框,我们要在生物学的基础上跳脱出来,与其他课程相结合,感受生物学不一样的魅力。

1.同语文相结合:培养人文情怀,追溯古文的美及意蕴,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例如:在讲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我们可以恰当的引出一个非常贴切的成语:落叶归根(细胞的程序性死亡)。这时候,班上往往会有一两个富有诗意的学生吟诵出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龚自珍《己亥杂诗》)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契机,把生物学与语文相结合。首先,从生物学专业来讲,这句话反映的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虽然,落花作为个体,她的生命终止了;但当她被微生物分解之后,从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就能为新的植株提供物质和能量,她的生命得以延续,真正体现出生命的价值。

同理,在講解《生物与环境》这一节时,我们也可以引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文言文(出自《晏子春秋》),来讲解生物与环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生物要适应环境,但是同时生物也能改变环境;环境可以选择生物,但是环境和生物只有和谐相处,两者才能处于一个稳定且平衡的状态。

2.同历史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在一个个历史故事的讲述中,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讲到《食物链》这一节时,课本中引用了一个老生常谈的例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平时我们在导入新知时,往往是一句话带过,或者是放个描述这一场景的视频。其实,对于初中生来说,类似这样的导入早就失去了新鲜感,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在笔者的实际教学中,我选择将这个成语的典故以小故事的形式说出来,借以启发学生的拓展性思维。这个成语说来和咱们吴地还颇有渊源:吴王决定攻打楚国,但是大臣们劝谏说,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国家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吴王听不进劝谏,反而对大臣们说:“谁敢劝阻,我就处死谁!”有个年轻人想要劝说但又不敢直言,就拿着弹弓,一连三天早晨,在王宫后面的花园里走来走去,露水打湿了衣服也全不在意。吴王问他:“你为什么早晨跑到花园呢?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少年说:“园中有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它停在高高的树上放声地鸣叫着,喝着露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想要吃掉它;螳螂屈着身子靠近蝉,想捕捉它,却没想到黄雀就在自己身旁;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弹弓就在树下瞄准了它。它们三个都力求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身后隐伏的祸患。”吴王想了想说:“你讲的很好!”于是便放弃了攻打楚国的打算。讲完这个故事后,我会问学生,从中你们能找出什么成语呢?学生很自然的就会回归课本,既学习了生物学中食物链的相关知识,又理解了做人的道理:我们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只顾及眼前的利益而不考虑最终的后果。

类似的还有在讲解《生物的条件反射》时,可以利用的成语——望梅止渴、画饼充饥、惊弓之鸟、老马识途等等。

二、深入核心概念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核心概念:指的是生物学中重要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课程标准所述的“核心知识”:如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生态系统等,是那些能够展现当代生物学图景的概念,是生物学结构的主干部分,是生物学知识领域的中心。例如,在《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节中,在标题中就有2个很重要的核心概念:“遗传”和“变异”。这两个词在我们生活中常常被提起,但要学生具体说明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大家都只能面面相觑。其实,在我们常用的成语体系中,形容遗传和变异的成语是不胜枚举。遗传:①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③虎父无犬子等等;变异:①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②良莠不齐等等。在课堂上,我经常引用其中的一个成语作为导入,以核心概念“遗传”为例,先“抛砖”,说一个关于遗传的成语,再“引玉”,让学生想想还有没有其他可以形容遗传的成语。学生势必会说出很多很多的成语,有的与遗传有关,有的与遗传无关,这时候,我就让学生们分小组讨论,说出自己判断的理由,为什么这个成语与遗传有关,为什么那个成语与遗传无关,先在小组内部之间讨论,然后在全班各小组之间交流,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中,让他们自己总结出“遗传”这个核心概念的定义,特点以及其他相关的知识点。

三、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与其他学科相比,生物学没有应试的压力,课业负担较轻,所以,我们生物学课堂相对来说就应该更轻松活跃,笔者一直认为,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才是最好的学习之道。但是,我所说的“玩”并不是无组织无纪律的自由散漫,而是一种心境,让学生感觉他们的思维没有被小小的一方教室所禁锢,他们的思维会随着学习的知识点飞翔到“诗和远方的田野”之中,飞到任何他们想去的地方。

例如,在讲解《动物的行为》一节时,我们就可以用到许许多多的成语。孔雀开屏:能够自然开屏的只有雄性孔雀。雄孔雀展开尾屏,不停地做出各种各样优美的舞蹈动作,为的就是向雌孔雀炫耀自己的美丽,以此吸引雌孔雀。待到它求偶成功之后,便与雌孔雀一起产卵育雏——属于求偶行为,与动物的生殖相关。鸠占鹊巢:斑鸠不会做巢,常强占喜鹊的巢,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或占据别人的位置——属于竞争行为,还是与动物的生殖有关。这类的成语还有很多,在课堂上可以算是一个个小小的“彩蛋”,及时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活跃了课堂氛围,迎合了新课标中“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

四、串联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架构知识体系

初中阶段的生物学虽然浅显易懂,但要学生从整体上架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这时候,成语的串联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在最后的知识归纳总结阶段当中常常被笔者使用,由于成语的介入,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使得复习的效果事半功倍。

1.相同的成语,不同的知识点:无中生有——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的进化

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新生成的有机物和氧气,体现了无中生有。生物的进化:简单的来说,生物的进化就是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过程,从中呈现出一种进步性发展的趋势。片面的说,地球上的生命,从最原始的无细胞结构生物进化为有细胞结构的原核生物,从原核生物进化为真核单细胞生物,然后按照不同方向发展,出现了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各种新物种的生成,体现了无中生有。经过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最后才出现广泛分布在自然界的各种动植物。当然,在课堂中,我会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交流其中的奥妙之处。

2.相同的成语,相关的知识点:蜻蜓点水——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蜻蜓点水就是蜻蜓产卵的过程,卵或直接产入水中,或产于水草上。卵孵化出来的稚虫,称为水虿。水虿常伸出勾状带爪钩的下唇,以捕捉水中小动物为生。它是游泳专家,速度极快,以直肠气管鳃呼吸。水虿长大后,爬上突出水面的树枝或石头,羽化成一只犹如空中飞龙的蜻蜓成虫。产卵属于生殖,而它的发育过程:卵——若虫(稚虫、水虿)——成虫(蜻蜓),属于不完全变态。在这一个成语中,包含着生殖和发育2个相关联的知识点,是极好的生物学教学素材。

当然,除此之外,生物学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成语可以利用,也有许许多多的方法等待开发,生物学的课堂上还有无限的可能,成语只是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小面,但是笔者以为,做好每一个小面,善待每一个资源,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才是最好的为师之道。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曹新民.成语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第36卷),生物学教学,2011(11).endprint

猜你喜欢
遗传生物学成语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为什么他们这么会唱?别闹!音乐细胞需要遗传的!
拼成语
高中生物学中“一半”的涵义
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