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及其与学业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2017-07-02 08:13
岭南学术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学业成绩社交维度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东 东莞 523419)

智能手机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使人们对智能手机的依赖越来越严重。大学生作为勇于尝新的代表,已经是智能手机用户的重要代表群体之一。他们使用手机玩微信、网络购物、浏览网页、看视频、网络聊天、玩游戏等,甚至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也在使用手机,引发了不少问题。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重视,目前国内外关于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手机依赖的评定工具、危害和影响因素探究方面。Bianchi和Phillips根据成瘾的相关文献,尤其是行为和技术成瘾的相关内容,并考虑了与手机使用相关的社会问题,编制了《手机问题使用量表》(MPPUS)[1]。徐华和吴玄娜等人根据DSM-IV和相关资料中对物质依赖和行为瘾等的描述,通过个案访谈和前测,从行为(心理)耐受性、行为(心理)戒断、社会功能和生理反应等四个维度编制了手机依赖问卷[2]。熊婕等人编制了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分为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安抚和心境改变4个维度[3]。Woong Ki Park的研究表明了孤独与手机成瘾相关[4]。杜刚等人探讨了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的关系[5]。针对独立学院的大学生,高海燕等对600名独立学院大学生进行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相关研究[6]。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现状调查测评工具和相关影响因素探究上[7-10],通过实证研究探究大学生手机依赖的负面作用的较少。本研究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考察大学生手机依赖对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并研讨相应对策。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取方式对广州、东莞等地独立学院1 2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1 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 106份,有效率为92.17%,被调查的年级、专业和性别分布均匀,样本构成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被试的人口学统计变量

(二)研究工具

1.手机依赖情况问卷:为研究专门编制了独立学院大学生手机依赖情况问卷,该问卷包括人口学背景,年级、专业等基本信息,还包括手机每月花费情况、课堂使用手机情况、聚会使用手机情况以及睡眠时间使用手机情况等。

2.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该量表由熊婕等人编制而成,量表总共16个题目,分为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安抚和心境改变四个维度。量表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方式,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评定1~5分。该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83,四个因素的内部一致性ɑ系数为0.55~0.80。

3.学业成绩量表:在参考同类研究相关文献基础上,专门编制了学业成绩问卷。主要对大学生近一学年的学业平均分进行评价。“1”表示60分以下,“2”表示60~<70分,“3”表示70~<80分,“4”表示80~<90分,“5”表示“90分以上”。分数越高表示大学生的学业成绩越好。

4.抑郁自评量表:采用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AD)对焦虑、抑郁症状进行评定。由20个项目组成,每题按最近一周以来发生的频率“几乎没有”“少有”“常有”“几乎总是如此”进行四级评分。以“总分高于41分”分别定义为“有明显的抑郁症状”,分数越高表示抑郁程度越严重。

5.社交焦虑量表:采用交往焦虑量表(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简称IAS)对大学生交往焦虑现状进行评定,该量表由Leary编制,用于评定独立于行为之外的主观社交焦虑体验的倾向,当对不涉及自陈行为的纯粹的社交焦虑进行测量时,交往焦虑量表要优于其它综合测试及行为因素的量表。IAS量表共15个条目,采用1~5级评分,计算总分。总分最低分为15分,最高分为75分,分数越高说明交往焦虑程度越高。该量表所有条目与其他条目的总数相关系数至少为0.45,Cronbacha系数超过0.87,八周的重测系数为0.80。

(三)数据统计

将收集到的数据采用Excel进行初步录入和整理,然后采用SPSS18.0S专业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结果分析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

1.大学生月手机费用情况

由图1可知,大学生每个月手机费控制在50元以内占66.09%,50~<100元占27.31%,100元及以上占6.6%。表明大部分大学生手机费用在合理范围内,但仍然有部分学生的手机费用过高,月手机费用在200元及以上占0.72%。

图1 大学生月手机费用情况

2.大学生睡前床上玩手机情况

由图2可知大学生睡前躺在床上玩手机情况。睡前“总是使用手机”占25.79%,“经常使用”占32.67%,“一般使用”占20.81%,而“从不使用”占20.00%。由此可见,大学生睡前在床上玩手机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但也有睡前从不在床上使用手机的占20.00%。

图2 大学生睡前在床上使用手机情况

3.大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情况

由如图3可知,大学生在课堂上“总是使用手机”占7.40%,“经常使用手机”占24.70%,而“从不使用手机”仅占2.3%。可见目前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图3 大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情况

进一步对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的课程类型进行调查,由图4可知, 在“所有课堂”都玩手机占1.35%,而“不感兴趣课程”占27.66%,“乏味枯燥课程”占32.19%,“不实用课程”占24.87%,另有在“听不懂课程”时选择玩手机占13.93%。

图4 大学生上课玩手机课程类型情况

4.大学生手机使用的主要用途

对大学生日常主要使用手机的哪些功能进行调查,由图5可知,使用最多的前五个功能依次是:“发微信、微博、朋友圈”“播放视频、音乐”“短信、通话”“看新闻、阅读”和“拍照、录像”。表明大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积极向上的一面。

图5 大学生日常主要使用手机功能情况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手机依赖基本状况

1.总体状况

经分析得到表2结果,总体而言独立学院大学生对手机依赖总体情况良好。根据统计学标准将“M+SD组”定义为“成瘾组”,共筛出167名手机成瘾学生,占15.10%。

表2 独立学院大学生手机依赖总体状况

2.不同性别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

对不同性别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到表3结果。由表3可知不同性别大学生在手机成瘾倾向总均分(t=-1.95,sig=0.05)和戒断症状均分(t=-2.30,sig=0.021<0.05)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其它三个因子的得分差异不显著。具体而言,女生的手机依赖程度显著高于男生(2.07±0.69>1.98±0.73),女生在戒断症状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

表3 不同性别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比较

表3(续)

3.不同年级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

对不同年级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进行一元方差分析,得到表4结果。由表可以看出,不同年级大学生在手机依赖总均分存在显著差异(F=7.11,sig=0.00<0.001),在具体维度方面,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呈戒断症状(F=5.67,sig=0.00<0.001)、突显行为(F=12.52,sig=0.00<0.001)和心境改变(F=3.56,sig=0.014<0.05)等维度得分存在显著差异,而在社交安慰(F=1.84,sig=0.139>0.05)的得分差异不显著。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在总得分上,大三、大四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一的,而与大二的差异不显著。在戒断症状得分上,大二、大三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一的,大三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二的,而其他两两之间差异不显著。

表4 不同年级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比较

(三)手机依赖与学业成绩、交往焦虑和抑郁的关系分析

1.手机依赖与学业成绩、交往焦虑和抑郁的相关分析

为考察手机依赖与学业成绩、交往焦虑和抑郁的关系,采取Pearson相关分析,得到表5结果。由表5可知,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与学业成绩呈显著负相关,与社交焦虑和抑郁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了解手机依赖各个维度与学业成绩、社交焦虑和抑郁水平的关系发现,手机依赖中的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安慰和心境改变四个维度得分与学业成绩呈显著负相关,而与社交焦虑和抑郁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表5 手机依赖与学业成绩、交往焦虑和抑郁的相关分析

2.大学生手机依赖高低分组的比较分析

将手机依赖得分按27%比例分成高低两个小组,高分组表示手机依赖程度较高,而低分组表示手机依赖程度较低。对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高低分组的大学生在学业成绩、交往焦虑和抑郁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详见表6示。由表6可知,高分组大学生的学业成绩显著低于低分组,而在交往焦虑和抑郁方面,则高分组的大学生显著高于低分组的,即手机依赖程度高的大学生的学业成绩显著低于手机依赖程度低的大学生,而交往焦虑和抑郁水平却显著高于手机依赖程度低的大学生。

表6 不同手机依赖程度大学生在学业成绩、交往焦虑和抑郁水平的差异

四、结论

1.独立学院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总体良好:绝大部分大学生的手机费用在合理范围内;大学生睡前在床上玩手机和在课堂上玩手机的现象比较普遍,手机的使用总体比较健康,排在前面的几个用途是发微信、微博、朋友圈,播放视频、音乐,短信、通话,看新闻、阅读和拍照、录像。

2.独立学院大学生手机依赖成瘾的检出比例为15.10%。这表明独立学院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比较突出。

3.总体而言,女生的手机依赖程度显著高于男生,女生的戒断症状得分显著高于男生。

4.在总得分上,大三、大四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一的,而与大二的差异不显著。在戒断症状得分上,大二、大三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一的,大三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二的,而其它两两之间差异不显著。总体而言,大一新生的手机依赖程度相对较低,而大三、大四的同学的手机依赖程度相对较高。

5.总体而言,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与学业成绩呈显著负相关,与社交焦虑和抑郁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具体维度方面,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安慰和心境改变四个维度得分与学业成绩呈显著负相关,而与社交焦虑和抑郁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6.手机依赖程度高的大学生的学业成绩显著低于手机依赖程度低的大学生,而交往焦虑和抑郁水平却显著高于手机依赖程度低的大学生。

五、建议

1.学校相关部门应当从制度规范上加强教学和课堂管理,制定相应规范对课堂上玩手机的现象加以约束。加强教学督导,促使广大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模式,倡导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式教学模式改革,从根本上转变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广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课堂讨论、互动中来,引导学生挖掘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校要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应由学校牵头举办各种有益大学生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等,在全校形成一种充满青春活力和人文气息的校园氛围,以此带动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活动中,不再终日沉迷于手机。另外各团学组织和心理组织可积极组织开展以预防手机依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倡导大学生用积极的方式利用手机,发挥手机对学习的促进作用。

3.教师应该加强自身修养,从教学方面来入手,强化传统的教学手段,利用新技术,顺应潮流改革教学方式。同时教师也应该提高课程的趣味性,语言幽默风趣,增强学生认真听课的欲望;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另外要注意课程结构的松紧结合,尽量避免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多采用引导式的教学,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

4.学生要加强自身意志的控制,通过积极参加课外活动转移对手机的关注。同时,也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比如,规定自己应该在什么时候不玩手机等。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监督,从生活细节上,逐步摆脱对手机的依赖。

参考文献:

[1] Adriana Bianchi,James G.Phillips.Psychological Predictors of Problem Mobile Phone Use[J]. CyberP sychology&Behavior,2005,8(1):39-51.

[2] 熊婕,周宗奎,陈武等.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的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3):222-225.

[3] 徐华,吴玄娜,等.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1):26-27.

[4] Woong Ki Park.Mobile Phone Addiction[J].Mobile Communications,2005:253-272.

[5] 杜刚,徐莹等.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12):1896-1898.

[6] 高海燕.独立学院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研究[J].时代教育,2014(5):78-79.

[7] 杜立操,熊少青.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调查及干预对策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7):26-28.

[8] 韩登亮,齐志斐.大学生手机成瘾症的心理学探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5(12):34-38.

[9] 洪艳萍,肖小琴.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及其与人格特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4):626-628.

[10] 黄时华,余丹.广州大学生手机使用与依赖的现状调查[J].卫生软科学,2016,24(3):252-254.

猜你喜欢
学业成绩社交维度
基于回归分析模型的学生学业成绩差异研究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社交距离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高职生成就目标定向、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父母因素对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光的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