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动物名称死隐喻复活机制研究

2017-07-03 14:23谢竞贤史玲玲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规约复活语料库

谢竞贤, 史玲玲

(江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22)

基于语料库的动物名称死隐喻复活机制研究

谢竞贤, 史玲玲

(江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22)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死隐喻复活的探究多集中于理论,实证研究甚少。本研究尝试从Metalude隐喻语料库中收集13个动物名称死隐喻,借助于COHA语料库进行检索,统计后发现,所有的动物名称死隐喻都能够复活,但是复活时间不一,少数野生类动物名称死隐喻比家养类复活得早。分析结果显示,语境是死隐喻复活的重要因素。死隐喻复活的机制是源域向目标域的跨域二度映射,语境是激活、整合以及形成新隐喻义的关键因素。

死隐喻复活;工作机制;二度映射;语境;动物名称

一、引言

隐喻的发展历程就是隐喻的生命历程,隐喻经历了新生、茁壮、衰竭和死亡的过程,而隐喻性的死亡阶段便产生了死隐喻。束定芳明确提出死隐喻与隐喻的关系:隐喻性有程度之分,隐喻是一个连续体,一端是隐喻性极强的新鲜隐喻,一端是已经失去隐喻性的死隐喻。[1](P93)根据学者们的进一步探索发现,[2-13]死隐喻并不是隐喻发展的终点,因为死隐喻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复活并重拾隐喻性。

死隐喻复活研究是二十多年来国内外隐喻界热衷探讨的主题,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文军就曾探讨过死隐喻的复活现象,并且列出了六种“改造语境”方法,“通过变动跟喻体有关的字句对喻体施加影响,使‘死去的’形象复生”。[2]而杨雯、张明林认为,激活死喻的关键在“本体”,需要为之重新附加一个“喻体”。[8]与此观点相反的是,束定芳和石本俊认为,死隐喻的复活只涉及到本义的回复,[1;9]经历了“喻义—本义”的过程(死隐喻从产生到复活相当于一次圆形回归运动:“本义—喻义—本义”),回到了本义。复活后的本义和复活前的本义是完全对等的吗?莫嘉琳、刘润清认为,复活后的死隐喻已经不能完全等同于死亡前的新鲜隐喻,新鲜隐喻走向死亡的过程与死隐喻复活的过程具有非对称性。[12]死隐喻复活不是简单地对死隐喻的重新命名或语义补充,而是创造出新的活隐喻。死隐喻的复活不是回归,而是创新,创造了新的隐喻义。国内外不乏死隐喻复活方式的研究,主要分为社会语用学视角和认知语义学视角。Müller认为,死隐喻并未真正死亡,只是在一种语境中“睡着(sleeping)”,而在另一种语境中“醒着(waking)”。[4]Radman和Sell认为,死隐喻的产生主要是语义历时变化的结果,通过追溯社会历史文化可以激活死隐喻并恢复或重新建立隐喻义。[3;13]从概念隐喻出发,孟宏党提出,死隐喻的复活是一种二度映射,[6]但没有说明具体的映射过程。岳好平、李琪也提出同样的观点,并补充说明此种映射是逆向映射,原目标域在新的语境下成为新的始源域,原始源域成为新的目标域,死隐喻复活时,原目标域将其意义逆向映射到原始源域。[7]在此研究基础上,石本俊借助于概念整合理论较全面地阐述了死隐喻复活时,源概念和目标概念之间的二度跨范畴、跨义域映射以及对应特征的复合与喻义重建,但未能在概念整合过程中明确地说明激活并产生新的隐喻义的关键因素。[11]

研究死隐喻复活机制必须基于一个前提:死隐喻能够复活。笔者仔细查阅文献后发现,到目前为止,除了Goldstein et al.通过ERP实验发现死隐喻能够通过某些大脑活动恢复活力之外,[10]其他都是理论性的讨论(上文可知),未有充足的数据表明死隐喻能够复活,尤其在语言学领域缺乏这样可观的数据。因此,本文要解决两个问题:(1)从语言历时发展的视角探索死隐喻是否能够复活?(2)死隐喻复活过程中,激活并产生新隐喻义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二、基于语料库的动物名称死隐喻的复活

(一)研究语料

本文语料均来自Metalude隐喻语料库中形容词性动物隐喻,该语料库是由香港岭南大学Andrew Goatly教授基于George Lakoff[14]的概念隐喻理论编写的专门研究规约词化隐喻的中英对照隐喻语料库,所有的词化动物隐喻都是基于概念隐喻“HUMAN IS ANIMAL”,并且都注明字面义和隐喻义。在Metalude语料库中共搜索出13个形容词性动物名称死隐喻,①[15]因为形容词性动物名称的意义来源于动物的特征,形容词表示名词的特征,它和名词性动物名称属于同一语义范畴的不同词性,所以可用形容词性动物隐喻代替名词性动物隐喻作为研究语料。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在美国国家历史语料库(Corpus of Historical American English)中检索出与13个形容词性动物隐喻搭配的名词频数并根据具体的语境分类统计HUMAN和NONHUMAN隐喻意义,因为COHA特色功能之一就是可以从词的搭配中知道该词的意义。具体的搜索方法如下:如mousy,在WORD里输入mousy,在COLLACATES里输入[nn*]时,选择间距为前0和后4,点击SEARCH就可得到频数,结果如表1所示。

(三)检索结果

以同样的方法检索出另外12个形容词性动物隐喻的名词搭配频数和隐喻意义,根据具体的语境,将隐喻意义分为HUAMN和NONHUMAN两类。以mousy为例,判断死隐喻复活的标准是:从HUMAN隐喻意义出现之后算起,根据具体的语境判断第一次出现NONHUMAN隐喻意义的时间即为mousy死隐喻复活的时间,从表1可看出,与打勾的名词相搭配的mousy都是HUMAN的隐喻意义,隐喻义1:羞怯的(人);隐喻义2:灰褐色的(头发)。而与NONHUMAN(VEGETATION)搭配的mousy隐喻意义不是以上两个隐喻义中的任何一个,由于新的语境产生了新的隐喻义,拥有新隐喻义的死隐喻就复活了。因此,VEGETATION的出现代表mousy的复活。汇总得出动物名称死隐喻复活时间如表2所示。

表1 COHA中与mousy搭配的名词频数分布图(部分)

表2 动物名称死隐喻复活时间表

形容词性动物名称复活时间家养动物隐喻mulish1880ssheepish1900scocky1960shorsy1980scoltish1980scowed2000s野生动物隐喻wolfish1890stigerish1920scatty1940schubby1980smousy1990sshrewish1990skittenish2000s

(四)结果分析

如表2显示,所有的动物名称死隐喻都能复活,且细分看来,纵向上,野生动物死隐喻的复活时间不同,家养动物的复活时间也不一样;横向上,野生动物死隐喻wolfish的复活时间比大多数家养动物死隐喻早得多。究其原因,除熟悉度外,每一种动物都有其特定的寓意,这些寓意“使动物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16]构成了文化的一部分,且不同的文化寓意导致不同的复活时间。这里,文化可具体定义为:“所有语言社区发展共享的文化知识系统并产生在特定语言中得到详细说明的基本概念化观点,而这些被系统组织起来的一系列概念关系的观点就叫做文化模式”。[17]换句话说,文化是共享的、大众的知识系统,不是局部的、个人的观点。文化的不断传播逐渐形成文化语境,文化语境是影响语言使用和发展的外部环境。文化语境是一种独立的概念结构,贯穿到认知概念化的全过程,约定俗成的文化影响经验场景概念化的解释,进而影响特定语言的语言结构(形式)和语义意义(意义)。结合案例来说,狼在美国分布广泛,其文化寓意是褒义的,包括忠诚、有思想、团体精神等,且美国早在18世纪就出现有关狼人的传说,狼的意象早已渗透进美国的民族文化并根深蒂固。文化语境在狼的意义概念化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使狼的意象规约化,而规约化的概念更容易并更早得到处理,所以,狼的隐喻义可以早复活。

(五)研究结论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得出,虽然人类接触野生动物的机会较少,但制约其喻意复活的关键因素不是熟悉度而是文化语境。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下野生动物死隐喻的喻意被规约化并根深蒂固,规约化的概念在新的语境中更早被激活并产生喻意的变体,所以,某些野生动物死隐喻比家养动物复活得早。因此,只有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下死隐喻才能复活,并且它是产生新隐喻义的关键因素。

三、死隐喻复活的工作机制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文化语境是激活死隐喻并产生新隐喻义的关键因素。Mischler认为,语境包括文化知识、交流情境和记忆,它在人类概念化实体意义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7]文化知识属于大众的,而交流情境和记忆属于个人的。正是在大众知识和个人知识的相互作用下,概念化意义才会产生。文化语境等同于大众共享的文化知识,交流情境是指特定的口语交流场景,而在文本中就是文本语境。因此,本文中的语境主要是指社会文化语境和文本语境,二者的相互作用产生了意义。

死隐喻复活是语义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下历时、动态变化的结果,且语义在新语境中重组或者整合能够产生新隐喻义。概念整合理论适合整个语言意义的建构,空间中的每个意义元素都有可能相互重新整合成新的意义。[18]

死隐喻属于隐喻的范畴,兼具双重意义,即字面意义和隐喻意义,字面意义相当于始源域,隐喻意义相当于目标域(始源域对目标域的映射是直观映射,所以用实线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同一域中意义元素的地位是不等的,也就是说突显程度不一样,突显度受到规约性、熟悉度、频率等因素的影响。分级突显假说认为,由于规约性、频率、熟悉度和原型性因素的影响,在人的心智中已编码的意义比那些较低突显性的意义更快、更易得到并且能够达到足够的激活水平。[19]始源域里的意义元素很多,但只有少数意义元素是突显的,因为映射和新的语境(文本)改变了始源域中意义的突显结构。[20]具体来说,激活或者不激活空间之间根深蒂固的映射是可以选择的,在新的语境(文本)下选择过程导致了始源域中突显结构的改变,突显的意义是规约性的,从而更易得到并被优先投射,待到达整合空间时,规约化的意义和新的语境(社会文化)必然是冲突的。死隐喻的规约隐喻义在进行概念整合时,规约的、经常使用的意义先被激活,但在其复活的语境中最初激活的意义是与语境(社会文化)冲突的,之后它与能够进入合成空间(映射不是直观的映射,是抽象的,所以用虚线表示)的其他意义元素一起在新语境(社会文化)的作用下被整合成新的非常规意义。需要强调的是,层创意义,也就是新的隐喻义是合成空间整合创造出来的新意义,不包含在任何一个输入空间中。具体来说,在隐喻义合成空间中,通过来自于两个输入空间意义元素之间的互动及借助于推理,隐藏在规约隐喻意义之后的新隐喻义能够浮现出来,死隐喻也就复活了(如图1所示)。

图1 死隐喻复活的工作机制

为了证明死隐喻复活工作机制的效度与信度,以动物名称mouse死隐喻为例,探索mouse复活的工作机制:

—Are you a man or a mouse?

—Throw me a piece of cheese,and you’ll find out.

图2 死隐喻mouse复活的工作机制

在图2中,始源域是“老鼠”,目标域是“胆小鬼”(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是直观映射,用实线表示),受规约性和熟悉度的影响,目标域中的“隐藏自己”和“怕生、怕物”是“目标域mouse(胆小鬼)”中突显的意义元素。突显意义是规约性的、根深蒂固的,更易得到,能够优先被映射到合成空间中。而语境“一块奶酪”激活了mouse的字面意义“老鼠”,同时也改变了始源域的突显意义,由“黑暗处活动”和“怕人”转变为“爱偷吃”,所以“爱偷吃”成为“始源域mouse(老鼠)”中突显的意义元素,“爱偷吃”被优先映射到合成空间中(始源域和目标域到合成空间的映射是抽象的映射,用虚线表示)。但最突显的意义也是最规约化的意义,且规约的意义和语境必然是冲突的,语境中的“君子”成为激活新的隐喻义的关键。具体来说,通过两个输入空间元素之间的互动,映射到合成空间中的三个意义元素与“君子”的语境相冲突,在适当的推理下就可以得到合成空间里的层创意义为“禁不住诱惑的、在背后搞鬼的小人”,死隐喻mouse的新隐喻义是“小人”,有了新的隐喻义,死隐喻mouse就复活了。

注释:

①本文根据Brinkmann(1878)收集的家养动物名称和Riegler(1907)收集的野生动物名称,转引并参考Aliakbari & Faraji(2013)动物类型的分类,将其分为两大类:家养类:sheepish,cowed,mulish,horsy,coltish,cocky;野生类:wolfish,tigerish,chubby,mousy,shrewish,catty,kittenish。

[1]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文军.“死的比喻”与“复活”[J].外语学刊,1990,(2).

[3]Radman,Z.Difficulties with Diagnosing the Death of a Metaphor[J].Metaphor and Symbol,1997,(2).

[4]Müller,C.Metaphors Dead and Alive,Sleeping and Waking:A Dynamic View[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8.

[5]鲁克伟,韦汉.死喻形成的多维考察——隐喻是如何被词汇化的[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7,(4).

[6]孟宏党.论死隐喻的形成、特征与复活[J].山东外语教学,2009,(4).

[7]岳好平,李琪.死喻激活后隐喻性回复的多维探讨[J].中国外语,2009,(6).

[8]杨雯,张明林.死喻形成的认知基础及其复活的必要条件[J].现代外语,2010,(10).

[9]石本俊.死喻“复活”与死喻派生演变机理对比研究[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11,(1).

[10]Goldstein,A.et al.Killing a Novel Metaphor and Reviving a Dead One:ERP Correlates of Metaphor Conventionalization[J].Brain & Language,2012,(123).[11]石本俊.死喻复活的工作机制及激活方式研究[J].现代语文,2013,(1).

[12]莫嘉琳,刘润清.死隐喻复活的语义及语用阐释[J].解放军外国语学报,2014,(3).

[13] Sell,J.P.A.“Living by wit” and “Knight of Industry”:Some Notes on the History in two Dead Metaphors[J].Journal of the Spanish Association of Anglo-American Studies,2015,(37).

[14]Lakoff,G.&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3.

[15]Aliakbari,M.& Faraji,E.Conceptualization of Man’s Behavioral and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s Animal Metaphors in the Spoken Discourse of Khezel People[J].Linguistik Online,2013,(59).

[16]郄艳伟.探析英语成语中动物词汇的隐喻意义[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6,(4).

[17]Mischler,James J.,III.Metaphor Across Time and Conceptual Space:The Interplay of Embodiment and Cultural Models[M].Amsterdam /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13.

[18]Turner,M.& Fauconnier,G.Conceptual Integration and Formal Expression[J].Metaphor and Symbolic Activity,1995,(3).

[19]Ritchie,L.D.Metaphor[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3.

[20]Giora,R.On Our Mind:Salience,Context,and Figurative Languag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责任编辑:思 动

A Corpus-based Study on the Revival Mechanism of Dead Metaphors of Animal Names

XIE Jing-xian,SHI Ling-ling

(Jiangnan University,Wuxi 214122,China)

Currently,scholars,at home and abroad,have studied the revival of dead metaphors mostly at the level of theoretical research,but little empirical research has been used to demonstrate that dead metaphors can revive. The present study collects all dead metaphors of animal names from Metalude Metaphor Corpus,retrieves them in COHA and discovers that all of them can revive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a few dead metaphors of wild animal names revive more earlier than those of domestic animal names. The result shows that context is a crucial factor for dead metaphor revival. Therefore,a second mapping from the source domain to the target domain is the revival mechanism of dead metaphors,and context is a key factor to reactivate,blend and produce a new metaphorical meaning.

the revival of dead metaphors;mechanism;a second mapping;context;animal names

2016-09-12

2017语言认知与技术应用研究中心项目,项目编号:2017JDZD08;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2015JDZD15;2014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4YJC740127;2013江南大学自主科研计划专项项目,项目编号:2013ZX38。

谢竞贤(1977-),女,江苏无锡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认知隐喻研究和多模态隐喻研究; 史玲玲(1990-),女,江苏淮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认知隐喻研究。

1004—5856(2017)06—0086—04

H314

A

10.3969/j.issn.1004-5856.2017.06.020

猜你喜欢
规约复活语料库
传统自然资源保护规约的民俗控制机制及其现实意义
基于无线自组网和GD60规约的路灯监控系统的设计
巨人复活转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一种在复杂环境中支持容错的高性能规约框架
一种改进的LLL模糊度规约算法
黑足雪貂复活记
冷冻人复活后会怎样
被人痛骂后如何满血复活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