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加强计量管理工作

2017-07-04 07:12胡珊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7年10期
关键词:计量管理特点素质

胡珊

【摘 要】计量是指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而计量管理就是指计量部门对计量实施的管理办法,包括对所有测量手段和方法,以及通过测量的获得及结果的条件进行的管理。换言之,就是在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法制制度下,通过对当地计量技术的发展特点及规律的调查研究,进行正确的决策和计量工作,使当地计量工作得以发展和进步,以实现国家的计量工作方针、政策和目标。

【关键词】计量管理;特点;措施;制度;素质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7)10-0119-03

计量管理工作是计量部门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部分。计量管理是计量技术管理、计量经济管理、计量行政管理及计量法制管理之间关系的总称。完善的计量管理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当地计量工作的水平,而且还能维持当地经济的稳定发展。可靠、及时、公正、客观的數据在监控生产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保证其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现就对如何有效地加强计量工作的管理提出几点浅见。

1 计量管理的特点

1.1 社会性

计量技术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技术基础。计量并不是某特定单位或者机构独有的,它是面向社会、面向大众化的技术。计量管理面向社会,满足了广泛的社会需求。计量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尤其是在企业中,对计量的运用更加广泛。计量对各行各业的管理水平、经济水平、发展水平等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与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每个人的利益都与计量有关。计量管理能够对产品质量等进行实时的监控,为人们的基本利益提供保障,维持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1.2 科学性

计量本身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是在先进的科学技术、法制制度下,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计量并不是简单、普通的测量,它是通过复杂的技术手段,专业的计量知识、方法来进行测量,比测量更具有专业性、严谨性、客观性。计量工作讲求客观、严谨,通过其可靠、及时的数据来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在计量工作中,严谨、认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态度。计量管理的过程、方法等都具有相当强的专业性,因此计量管理工作人员要具备相当强的专业技术素养。

1.3 法制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同样需要法律法规的保障。法律法规确保了计量管理工作的公正性、客观性、公平性。法制计量包括医疗设备、经济贸易、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计量是质量的根本保障,只有确保计量的公正、及时、精确,才能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尤其是国际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对计量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多。面对激烈的竞争,提高全民计量意识,改革、创新计量技术,使计量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实现我国计量的目标。

2 加强计量管理工作的措施

2.1 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托,配置先进的计量器具,完善计量管理

计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依托,在法律法规的依托下,完善计量管理制度,实现管理明确、制度明确、责任明确的目标。计量器具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计量结果的精确性。越先进的计量器具,其计量技术更为先进,其测量结果就更为精确。比如,在医疗设备的计量中,如果计量结果不够精确,那么在临床使用中就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计量器具不先进,其计量手段、技术等也只是停留在最初的水平,对社会、经济发展起不到任何的促进作用。

2.2 以计量数据管理为中心,做好计量数据的过程控制

加强计量管理要以计量数据为中心,做好计量数据的过程控制。计量最重要的就是数据,企业内部计量部门要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实时的监控,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实时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计量结果的精确性,才能保证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质量,为人们的切身利益提供保障。

2.3 转变观念,完善计量数据管理体系,促进企业发展

现如今,企业内部相关计量管理部门、计量工作人员认为只是做一个大体的计量即可,数据不必那么精确,意识不到计量数据严谨、可靠的重要性。要加强计量管理,就必须转变这种观念,在工作中做到严谨、认真。计量部门也应完善数据管理体系,确保生产过程中计量数据的精确性、客观性及真实性。要确保数据记录全面、真实、工整,对计量结果进行有效的评估,对有欠缺或错误的地方进行改进、改正,严格把关产品质量,促进企业的发展。

2.4 完善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1)做好计量设备的配备工作。在进行计量时,要确保设备齐全并能正常的工作。计量过程是一个相对复杂、麻烦的过程。如果在计量过程中因设备不能使用或中途出现故障等,会对计量结果造成一定的误差,导致其结果精确度不够。如果设备准备不齐全,则会直接导致计量无法进行,对计量部门的工作效率等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在计量前要对所需的计量器具做好统计,然后再进行准备,同时还要对计量器具做好检查,确保计量器具能够正常使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计量工作的有效进行。

(2)做好计量确认过程的记录工作。计量过程中要做好数据的记录,数据是计量结果的重要影响因素,数据的不完整或是不精确会对计量结果造成直接的影响。计量过程中,数据的记录应有一个专门的数据记录表,而且面对不同的计量对象,应该将表格做好分类,使数据记录井井有条。这既为计量结果的分析、统计等提供了便利,也能有效地提高计量工作的效率,同时还能避免计量出现错误。数据的记录要尽可能做到详细、实时,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精确性,从而实现计量结果的可靠、客观。

(3)做好计量设备的标识工作。测量设备的标识工作是计量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企业计量检测体系中,除了少数不适合贴标识的设备,其他均应贴上标识,这样有利于提高计量工作的效率,减少了不会使用计量器具而造成计量器具损坏的可能性。当然,对于不适合贴标识的计量器具,也应贴上能对其进行区分的标识,如“合格”“限用”“停用”“喷漆”等标识,使每台设备都能发挥最大效能。

(4)做好计量设备台账的管理工作。计量是质量的保证,而质量又是企业的保障。一个企业的计量设备不可能只有一件或是几件,要想有效地进行计量工作,就必须对计量设备进行实时的台账管理,对计量器具进行定期的检查,避免计量器具的丢失、漏检,对存在问题的计量器具及时地进行修复。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计量工作人员的负担与压力,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同时,企业总部还应建立一本台账本,做好及时的核对和实时的监控,做到账、物、卡一致。

(5)做好计量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工作。计量设备应做到定期检定校准。对于旧设备,相关部门应报告计量负责部门,在得到批准后,应安排相关人员进行定期的检定校准,做到及时发现问题,排查问题。而对于新的设备,只有经过检定校准后才能投入使用。检定校准方法应严格按照计量设备检定校准规定来实行。否则,很有可能会造成计量器具的损坏,或是出现检查不出问题、校准不正确等情况。只有做好计量设备的检定校准工作,才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让其价值达到最大化。

2.5 提高企业中计量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加强企业中计量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在完成计量工作的测定后,对计量器具的保护也应该重视,同时应对计量器具定期进行检定。在计量过程中,计量工作人员要实事求是,用百分之百的热情投入工作,带动部门工作的热情,创造一个富有生机的工作环境,学会在工作中寻找乐趣。把工作当做自己的事业去对待,面对工作中的困难,要有不畏惧的精神,和同伴一起去面对、解决。这既创造了和谐的同事关系,又使工作效率得到大大的提高。

3 结语

计量管理在市场经济中已经成为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基础,是确保企業信誉、提高用户满意度的基石。要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加强计量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加强对计量工作的领导,提高对计量工作的认识,了解计量工作的特点,支持计量工作的开展。要依托于法律法规,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相关计量法律法规,严厉打击计量违法行为,完善计量管理制度,拓宽计量管理的广度,挖掘计量监督的深度,为社会经济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1]周洪峰.对企业计量器具管理工作的综合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1(18).

[2]陈志超.做好实验室计量器具管理的几点意见[J].上海计量测试,2006(6).

[3]李淑清.抚顺市加大用水计量器具管理力度[J].中国计量,2000(7).

[4]刘凤林,田守疆.微机在计量器具管理中的作用[J].工业计量,1992(3).

[5]国家铁路局.铁路专用计量器具管理目录[J].铁道技术监督,2016(1).

[6]董庆宁.加强计量器具管理 促进企业节能降耗[J].科技与企业,2014(2).

[7]赖卫京.计量器具管理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

(5).

[8]张海青.浅析计量器具管理[J].企业导报,2011(5).

[9]朱小华.加强计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对策[J].中国高新区,2017(21).

[10]曹洪强.更新管理理念 创新管理模式 努力开创天津港计量管理新局面[J].中国计量,2017(8).

[11]刘心悦,郭建军,宫兆合.新形势下特检机构仪器设备计量工作思考[J].中国计量,2017(8).

[12]薛炜.浅述水表计量管理在城市供水企业中的重要性[J].经营管理者,2017(23).

[责任编辑:高海明]

猜你喜欢
计量管理特点素质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医疗计量器具计量检定的重要性及检定中常见的问题
关于加强民营企业计量管理工作的思考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