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要传好安全人才培养“接力棒”

2017-07-05 10:02陈晶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17年6期
关键词:人才生产专业

文、图本刊记者 陈晶

企业要传好安全人才培养“接力棒”

文、图本刊记者 陈晶

2017年2月,省安委会发文,为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着力解决我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按照“一年全面推进、两年强化落实、三年巩固提升”的要求,自2017年起在全省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年”活动。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能更有效地推进安全生产工作。安全上去了,企业才能得到长远有效的发展。

企业发展要靠人来进行,企业安全更要靠人来推动。时至今日,我省企业的安全人才队伍现状如何?对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何裨益?本刊记者进行了调查。

△ 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公司定期举行安全生产知识考试,提升人员安全素质

现状:不同类型企业安全人才分布不均

近期,记者通过对部分国企、外企、私企进行走访发现,不少企业关于安全发展的概念已经形成,对企业安全人才建设相当重视并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众多企业的安全生产人员坚守岗位,奉献才智,服务安全。但仍有部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队伍存在“量少质低”的问题;部分企业出现安全岗位空缺、留不住安全生产专业人才等现象。这些问题,成为部分企业安全发展的主要掣肘。

——大型企业:安全专业人才配备较为齐全

安全生产人才是指在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企业管理、应急救援、理论研究、政策法规、科技教育、职业健康和专业服务等方面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的人员。大型国企由于在资产、管理方式、企业文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而在安全生产领域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人才配比方面较为齐全。

以位于株洲市芦淞区的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共有员工6700多人,设立了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部门中有不少人取得了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在安全生产领域,该公司分为集团、子公司、车间、班组四级安全管理模式,每一级内都配备了相应的安全管理人才,比如在职业健康领域,该公司就有专人负责体检造册、资料汇集等事项。

位于长沙县星沙产业基地的住友橡胶(湖南)有限公司是一家日资企业,该公司同样配有专人负责企业内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虽然人数不是很多,但该公司要求,安全专干必须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资质,除必须严格遵照我国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执行外,还要结合企业实际学习部分日本的安全生产管理方式。此外,该公司还派遣日方代表常驻企业,管理包括安全生产在内的各项工作,力求将安全生产做到万无一失。

——中小企业:不是不需要,只是引不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生产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中显示,2011年,全国安全生产人才总量为420万人左右,仅占全国人才资源总量的3.6%,远低于其他行业领域人才比重。安全人才培养、使用和成长机制不健全,供需矛盾突出。

记者从长沙某大型人才招聘会上了解到,三百多家招聘企业内,有数十家打出了招聘安全生产专干的信息。刘杰(化名)拥有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证,在与其中六家企业交流后,他表示暂无兴趣应聘。他告诉记者,自己从上一家公司出来的原因是待遇较低且发展前景堪忧。

“为什么对这些企业没兴趣呢?”

“我发现这些企业跟我原来的公司差不多,待遇都不高,而且对个人发展来说也没什么保障。”

住友橡胶(湖南)有限公司组织员工进行设备安全装置安全体验

据了解,安全生产专干由于准入要求较高,加之人数较少,一般来说应该属于待遇和发展前景都较好的群体。但在我省,由于实力雄厚且特别注重安全生产的企业数量有限,大部分企业对于安全生产人才的招募有心无力,甚至有部分企业,特别是小微生产企业以及管理者对此毫无概念。

记者走访了数家制造型的中小型企业。湘潭九华经开区某机械生产企业表示,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公司需要为数不少的安全生产专业人才,但是目前公司基础一般,没有过多的资金去引进专业人才,从以前发出的招聘信息来看,咨询的多,愿意来的很少。

“按照招聘要求,我们肯定想要具备注册安全工程师资质的人才,但是我们并没有足够的条件大量引进,毕竟在安全培训、发展空间等方面都要综合考虑。”该公司一负责人表示。

在记者走访的小微企业中,很少有引进安全生产人才的概念。大部分企业表示,目前根本不具备实力去招聘这类人才,当务之急是企业发展,是创造效益。

——高危企业:安全人才引进不足

我省高危行业门类齐全,资源赋存复杂,企业规模小,安全基础差,安全生产隐患严重,安全生产任务繁重。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省共有应监管的生产经营单位98196家,其中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40033家。根据《人才规划》显示的数据,高危行业企业中注册安全工程师仅占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总数的2.5%,安全专业人才明显不足。

按照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的要求,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超过一百人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一百人以下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如果按每家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配1名、其他生产经营单位按50%的配备比例计算,全省生产经营单位需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约6.9万余人,而实际在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仅有4万人。

烟花爆竹企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缺乏尤其严重。曾有某小型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主对记者说,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只要自己注意点就行了,哪需要什么安全专业的人才。还有些企业,负责人自己就身兼包括安全员在内的数个职位。在2016年初对祁阳县的一家烟花爆竹销售企业检查中,负责人透露,自己就是企业安全员。记者问起为什么不另外引进安全人才,该负责人说,自己对企业的情况更了解,又何必再去聘请安全员来管理,这样会增加成本。

——矿产企业:安全人才流失严重

我省是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非金属矿产之乡”。在数年坚持不懈的整治下,目前,我省的矿产类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相比以前已明显好转,但仍旧存在安全人才不足的情况。人才短缺是矿产企业安全生产问题的关键所在。

据了解,目前我省在矿产类企业的一线员工,90%以上属于协议工,其中,来自偏远地区,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农民工所占比例不小。

湘西州非煤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各种中小型矿产企业较多。全州的矿产类企业一线员工中,有不少人来自贵州边远地区,他们大多只有初中文化,甚至一部分是小学文化。花垣县某锰矿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企业会对新招来的农民工进行先培训再上岗,并以老带新传帮带,但因文化水平较低,一些农民协议工理解起来还是比较费劲,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培训。且由于矿企一线工作苦、脏、累、险,员工队伍极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大。该矿主介绍,公司的一线员工很多干不满两年就提出辞职,因而长期都要招收新的人员来保持运转,而新招收来的员工又要再进行培训才能上岗,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又有部分选择辞职,成为了一个恶性循环。

此外,与部分矿企一线员工文化素质低并存的是,部分小型矿企专业工程技术人员青黄不接。据国家采矿工业协会的调查统计显示:许多原来带“矿”字头的高校,后来都纷纷改成了“某某科技大学”,院校中的采矿专业也纷纷下马,由此造成了采矿相关专业学生的急剧缩减,大专以上的采矿专业毕业生每年已减少到只有两万多人。而且,这些大学生,进矿企工作的也只有三分之一左右。部分小型矿企存在诸如资金不足、设备不全等现象,加之专业技术人员又得不到补充,因而导致安全管理松散,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现象经常存在。

对策:多管齐下打破僵局

现阶段是我国安全生产人才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煤矿、非煤矿山、重化工业等行业(领域)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将不断提升,生产装置更具复杂性和危险性,安全生产将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面对这个转变,企业迫切需要一大批既有深厚专业背景又具备先进安全理念和管理能力的优秀技术与管理复合型安全生产人才。

——以点带面,由上而下

“安全生产首要在人,在引进人才的同时,更需要在企业形成安全氛围,创造‘人人要安全’的大环境。”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质量安全部的龙之麟说,“‘以点带面’,先让专业人才在某一个班组或者车间进行安全指导和培训,然后加强宣传,形成全面的安全氛围。只要人人都成了安全员,安全生产就必定能做好。”龙之麟自己就是从班组基层员工开始成长,直到成为合格的安全专业技术专员。

据了解,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于2012年制定下发了《中航工业南方班组安全建设管理办法》,开始全面推进一线班组安全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工作。公司集中了部分安全专业人才分赴各班组、车间,经过两年的理论培训、现场指导与推广完善,历经两次全公司110个一线班组的班组安全建设达标考评验收,通过数次对管理内容、台账模板及考评方式等的修订改进,目前公司的班组安全建设工作已经逐步走上正轨,促进公司安全管理绩效整体提升以及安全文化的落地已经初现成效。

——加强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

“烟花爆竹企业属于高危行业,光靠经验管理安全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专业的安全生产人才来指导才行。”东信烟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钟自奇说,“从社会引进专业人才固然重要,但是加强校企合作,由专业学校为企业培养新型的专业安全人才更能贴近企业实际,可以更好地为企业安全发展服务。”

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安职院”)是我省专业的安全人才摇篮。从2010年起,东信烟花集团就与安职院强强联合,由安职院开办“大成班”等订单培养班,为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此外,安职院每年还会向东信烟花集团输送一批烟花安全管理类的毕业生,充实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力量。

——人才企业化

在调查中,有不少企业透露,不是不能引进安全专业的人才,而是人才流失速度快,在企业呆不长久。那么,怎样才能让安全人才真心实意地融入企业?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菱湘钢”)负责人有自己的理解。“安全管理是企业所不能缺少的重要岗位,留住人才就必须做到薪酬合理、分类管理、打造文化、稳定队伍,让人才与企业同心同德,实现‘人才企业化’。”

一个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是留住人才的关键,华菱湘钢采用了提高绩效工资比例、根据不同岗位制定奖金,以及一岗一薪、多岗多薪等方式;分类管理方面则采取针对各岗位的安全操作规定,及该岗位人员掌握安全操作技能的能力,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最大限度发挥每一位安全人员的价值;打造文化方面除了大量宣传安全生产之外,还大力宣传表现优秀的安全管理人员,使其拥有强烈的荣誉感与使命感,渐渐地融入企业这个大家庭;在稳定队伍方面,华菱湘钢所做的就是尽量改善工作环境,关心安全人才,例如,每年都会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生产现场的空调维修、维护,确保暑季的防暑降温,同时,对于经常需要前往高危岗位检查的一线安全员发放岗位补贴等,尽最大努力留住安全专业人才。

——企业购买安全服务

△ 衡阳风顺车桥有限公司在安全服务公司的建议下严格要求员工佩戴防护用品

专业人干专业事,在安全生产领域同样适用。培养和引进安全专业人才固然重要,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安全生产同样需要坚持社会化、专业化和市场化原则,与安全生产服务公司合作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保障企业安全发展的途径。

据了解,购买安全服务的工作早已在我省的不少企业开展。有不少具备相关专业资质的服务公司为企业的安全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此外,作为专业机构的安全服务公司在为企业落实安全管理工作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培训安全人员,提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知识,为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起到了不错的功效。

衡阳风顺车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风顺车桥”)是一家机械制造类企业,主要生产车桥和悬架类产品。为将安全生产工作做得更为完善,该企业除有企业内的安全管理人员外,在职业健康管理方面采取与职业健康服务公司合作的方式进行。杨新浩是风顺车桥的党委书记兼工会主席。他告诉记者,公司在职业健康管理方面已经与一家专业的职业健康服务公司签订了长期合同。“与专业服务公司合作,能更有效地为我们公司在职业健康管理方面提供帮助。”杨新浩说,“每年的员工体检,职业健康培训,员工健康档案建设等工作,他们都能够合理有效地帮我们实施或者完善,既省了我们不少事,又能做到万无一失。”□

猜你喜欢
人才生产专业
人才云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