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环境 稳住人 拓宽路
——安全人才队伍建设大家谈

2017-07-05 10:02林洁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17年6期
关键词:人才生产专业

文本刊记者 林洁

创环境 稳住人 拓宽路
——安全人才队伍建设大家谈

文本刊记者 林洁

多年来,我国安全生产取得长足的进步,也聚集了一批热爱安全生产事业、致力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人才。但是,我国生产安全事故多发、频发,也暴露出从业人员素质低、安全人才短缺等问题 。安全人才如何培养?安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如何开展?基层到底需要建立什么样的安全服务体系?如何才能更好地满足行业、企业、部门的安全需求?目前存在的种种阻碍如何消除?我们请了一些专家、基层干部和安全技术人员谈谈他们的想法和建议。

安全生产人才是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政府强化安全监管、社会力量提供安全技术服务的根本性支撑要素

政府:为安全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基层安监部门普遍反映人手不够,但增加人员又基本不可能。某安监局办公室主任说,一方面是受编制所限,另一方面,很难找到基层所需的安全技术管理人员。

在某市级安监部门工作多年的老同志认为,单纯增加人手等于否定机构改革,只能重回人员膨胀的老路。他认为,安监系统在新进人时,应根据产业发展公开招录专业技术人员,优化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同时,要抓好安全监管人员的继续教育,每年都要分专业分行业进行一定期限的新技术、新知识培训。

有乡镇负责人认为,政府可以大幅度缩减财政供养人员,用这些钱购买安全技术服务,部门需要什么,政府就出钱买什么。

也有人认为,还是应该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购买服务,另一方面政府要培养自己的安全技术服务人员,“因为技术服务人员的流动性很大,可能干一段时间,他们就到给钱更多的地方去了”。

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法规制度,为安全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环境,是各级安监部门干部职工的普遍建议。

有专家公开呼吁,安全生产人才是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政府强化安全监管、社会力量提供安全技术服务的根本性支撑要素,是实现安全发展战略的“软实力”保障。一是针对安全人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进行总体规划,将安全生产人才建设纳入国家和各地人才建设的总体战略,从安全生产人才的选拨、培养、作用发挥等方面积极努力,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推动安全生产人才建设向纵深推进。

二是服务安全发展,深入推进“人才强安”战略。把实现安全发展作为安全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工作的任务和目标,注重抓好人才发展的顶层设计,把安全人才纳入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和重大人才工程实施当中,加快人才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制度,推进安全生产人才发展规划重点任务落实。

三是在人才政策和体制机制上,注重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人才、科技人才、企业安全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服务人才“五支队伍”建设。重点推进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和职称制度改革,研究建立安全职业资格标准,通过业绩和贡献评价人才。研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人才流动机制,引导人才向基层和一线流动、向重点行业领域和岗位流动。研究建立安全人才评选荣誉制度,制定安全科技研发资金资助的相关政策,积极向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计划推荐优秀人才。

企业:要加大投入,充分发挥技术人才的作用

“众人划桨开大船。”安全生产是事关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大事、难事,不仅需要全社会的关注,更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企业代表,都表示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不能仅依赖政府部门唱独角戏、包办代替,还需要运用市场化的机制,让各类市场组织与政府、企业一道参与安全生产的社会管理,促进安全生产服务业的发展,提升安全生产综合保障能力,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康幸福。

有调查表明,目前安全中介服务机构存在恶性竞争,难以吸引、留住和培养人才;安全技术服务机构行业恶性竞争较严重,项目合同利润率低,不利于高端人才从业;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严重,个别地方采用各种形式设置业务壁垒,无法形成良好的技术竞争氛围,不利于安全生产人才的培养。

福建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于新宇表示,目前各类安全生产服务机构数量众多,但鱼龙混杂,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相当一部分技术服务机构人才短缺,难以满足安全生产技术服务的需要。开办之初,为满足资质注册申请时人员数量和专业技术结构要达到一定指标的条件,存在人员拼凑的情况,这对技术服务机构业务开展和实际操作带来了负面影响。

他建议,安全技术服务机构应该根据工作需要以及服务项目合理配置技术人员。通过引进技术人才,鼓励员工二次学历教育深造,加强继续教育和岗位业务培训,定期开展学术交流等形式,努力打造一支专业结构完整,安全意识强,专业知识广,服务能力强的安全技术服务专业化队伍。

企业是安全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也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要加大投入,充分发挥技术人才的作用。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教授吴超表示,有些企业领导对安全生产机制体制不熟悉,对安全生产没有基本的理念,把安全人员看成是技术员、消防员。因此,企业要理解安全管理工作岗位的作用和性质,深刻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中,“人是最大的问题”。他希望企业和其他安全技术服务机构能理解安全专业毕业生的从业经验都是从无到有,能积极提供实践条件。

相关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

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安全专业人才?目前各高校培养的人才是否完全符合社会需要?

吴超介绍,目前我国安全工程专业80%以上的都是新办的,近年来,师资学历越来越高,整体质量越来越好,但是老师欠缺现场安全管理经验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

安全工程专业不同于其他行业特色鲜明的专业,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协调、组织、监督管理,职责是把各个层次的人组织起来,协同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其从事的工作决定了安全工程专业必须跨越多个专业领域,安全专业人才必然需要更多的理论知识,特别是要与管理学等社会科学相结合。

现阶段各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所开设实践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不能完全达到安全专业的培养目标,长远来看不能满足社会对安全专业人才的要求,所以对于安全工程这样的专业在制定培养方案及组织教学时应结合专业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吴超建议,高校可以邀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计划,使理论联系实践真正得以落实,让学生学有所成,培养社会认同。突出以用为本,优化安全人才资源配置,发挥市场评价作用。充分发挥安全人才作用是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任务。利用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和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平台,培养一大批安全生产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卓越工程师和技术技能人才。进一步发挥注册安全工程师作用,使之成为安全生产工作中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猜你喜欢
人才生产专业
人才云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