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路在何方

2017-07-05 14:23冯庆斌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32期
关键词:陋习哑巴孔乙己

冯庆斌

古人云:“学起于思,想源于疑。”教育心理学向我们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鉴此,课堂提问成为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一门艺术。

一、要能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

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曾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逢事问个为什么。”可见质疑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课堂上要让学生敢问、多问。教师既要给出学生“自己说话”的自由和“说自己话”的权利,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嘴去表达,获得自我满足,还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并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时时处处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乐趣。

二、要能以简驭繁

一篇文章提问过多,难得要领。鲁迅小说《孔乙己》是篇较长的课文,如要面面俱到,将教学目的与要求定得太繁杂,要三、四个课时才能实现。我在教学中仅设计两个提问,先问:“为什么说孔乙己是个最不幸的人?”由此理出他的身世、处境和遭遇—求学失败、失业、遭酒客嘲笑、被丁举人毒打……凡此种种遭遇涵盖了一个旧中国知识分子所能遇到的所有的不幸。次问:“是谁害死了孔乙己?”通过讨论,学生也懂得,杀害孔乙己的绝非某个人,而是整个封建社会和封建科举等因素。这样,老师就少讲少问,学生多学多思,课堂生动活泼。

三、要联系具体语言环境

离开对文章的深入钻研,就离开了感知材料,思维过程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联系课文的具体语言环境。例如,在分析《差半车麦秸》一文时,我这样提问:“对王哑巴刚到部队时落后、胆小、贪小利等陋习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学生多数说不到点子上,这时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对王哑巴身世介绍的段落,结合语境反复品味,学生理解了王哑巴原来是个庄稼人,不识字,觉悟不高,现在只不过经过了几个月的革命锻炼。刚到部队,那些陋习难免存在。从劳动者到革命者必须经过自我斗争的过程。写刚到部队的陋习,不但没有损害王哑巴的形象,反而使这形象更令人觉得真实可信,更叫人感到王哑巴的坚定、勇敢和伟大。这样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王哑巴性格发展的理解,而且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要方法适当,点石成金

有意识地把设问过程当作开启学生思路的过程,激活他们思维的灵性。在学生思路梗塞时巧言启发,在对立或矛盾中诱其比较,站在新的角度,新的层面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使他们思维向纵深拓展,感受到思考的乐趣。当然,课堂設问的技巧不一而足,这里且列举三种:

1.抓住关键词发问

为了避免问题的空泛和学生思考问题的笼统、粗略,把学生的思维触觉引到字里行间,对文章的言语作深入细致的品味、分析,以形成严谨、实在的思维品质,教师应注意抓住关键词语发问。如:赵师秀的《约客》一诗中的“闲敲棋子落灯花”,教学时抓住理解“敲”字所刻画的心境。“敲”字刻画了怎样的心境?思考之后,不难发现:主人约客,准备和客人对弈来度过这漫长梅雨之夜的,然而却迟迟不见人来,无意间手拿一颗棋子在棋盘敲,也不知敲了多长时间,又不知道有多轻多重,竟震“落”了“灯花”,把主人约客不至的心境刻画得极为生动。这里面有急、有气、有失落、有无奈,都在无意的“敲”中流露出来。所以本诗的主旨也显现出来了。可见抓住“敲”字发问,便抓住了本诗的扣子,打通了诗歌的脉络。

2.循序渐进提问

一个难的大问题,可以科学地分解为几个容易的小问题,步步诱导,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解决难题。提问要结合学生年龄、学习实际,使他们回答时可望又可及。既不因为问题过难而使学生望而却步,甚至挫伤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不因为问题过于简单毫无价值,而使学生骄傲自满,思维惰性滋生,这样对于他们素质的提高毫无价值。有序地提出问题,有助于理解和正确利用知识,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又避免了语文教学杂乱零散的弊病。

3.随机应变巧问

提问的目的在于解决疑难,而不是把学生问倒,更不是作为花絮点缀课堂及创设“学生活动”的形式。是否适时发问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过早发问,造成气氛紧张,学生迷茫,容易造成课堂冷场;过晚发问,学生勿需思考就能对答如流,这问题就成为“瞎子戴眼镜,多余的圈圈”,毫无价值。此外,还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问题的难度,切入角度,提问的方式,力求达到把握知识的要点、训练的重点和教学进程。正如孔子提倡教学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怎样设计课堂提问是一个值得大家去探讨的课题。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要想成为“巧问”的“智者”,鉴此,教师必须对课堂提问进行深入的研究,并认真设计出一次次别出心裁的课堂提问。如能这样,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一种课堂享受,一种文化积淀,更是一种心灵与智慧的融合,生命也就在这知识的滋养中得以鲜活地成长。

猜你喜欢
陋习哑巴孔乙己
哑巴娘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孔乙己(下)
孔乙己
父子俩
理发匠
炒楼陋习
育儿陋习
官场陋习
哑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