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中华从礼始

2017-07-05 11:53邹翃燕
魅力中国 2016年42期
关键词:感性整体融合

邹翃燕

一、复兴中华民族的时代意义

1、文化交流与融合是个大趋势

社会进步是文化发展的结果,文明化必然促进社会的进步;交流与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前提,社会进步必然推动文明化的进程。而且,这种促进与推动呈现出加速的态势。例如,随着文明化前进的脚步,地球已经降格为“地球村”,我们已经处在全球化的社会格局之中;这种社会格局使人们超越了时空上的限制,为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营造了全新契机。相对应的,人类社会存在形态的赓续变得越来越频繁,农业社会稳定存在了上万年,工业社会存在了不到四百年,紧接着就进入了现在的信息化社会。可见,社会进步与文明化是一个相互促进、互为加速的过程。

2、继承传统才能保有民族的灵魂

文化交流与融合是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全球化时代来临的今天,每一种文化都应为此当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便为之做出应有的贡献,并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保有本民族的灵魂。那么,我们应当怎样去做准备呢?从个体上讲,其独立性来源于所具有的人格,而人格通常指的是文化人格,因为从人种上讲,不同人种的智力水平相差并不大,真正对人格塑造发生作用的是这个人所熏习的文化,是文化塑造了人格。人格上升到民族的层面,就是这个民族的灵魂,是文化塑造了灵魂,这是民族能够保有独立性之所在。在全球化格局下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过程中,我们所需要做的最重要准备,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梳理和繼承。

3、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

在全球化时代格局下,文化交流与融合已成为一种趋势,每一种文化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进来,完成自身所要扮演的角色。从人类发展史上看,中华民族在人口、文化、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代表中华民族灵魂的中国传统文化,应当参与到这种交流与融合之中,承担起自己的这份责任。从交流与融合的长期效果来看,拥有不同文化的民族,其民族特色将会逐渐被淡化、被湮灭,只有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文化才有可能保留下来,拥有这样文化的民族才能持续得更长久。中国传统文化恰恰具有上述两个特点,这或许是它对中华民族所承载的时代意义。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与特质

1、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思维

我们先来看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思维方式。在宏阔驳杂的人文遗迹以及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里,想要找到这种基础的思维方式实非易事,然而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踪迹可循,思维方式也不例外。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思维方式历经感性、知性、理性三个阶段。后衍思维方式产生后,前体思维方式仍然存在,但会在一定程度上被遮蔽弱化。例如,人类进入理性思维阶段后,其感性思维依然存在,只不过人们在思考问题时更愿意相信推理,而不愿意相信直觉。不同思维之间存在着过渡状态,这种过度状态可以被视为后衍思维的初级阶段,例如,辩证思维是理性思维的初级阶段,处于知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之间。纵观中国传统文化,上述思维方式(包括过渡状态)均有不同程度的演绎,相较之下,感性思维与辩证思维所占比重最大,可视为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性思维方式。

感性思维强调的是人对具体事物的直觉体悟,注重直观简约、整体感觉和情感体验。在判断时往往是感性直观的,喜简约而不喜繁琐,喜整体而不喜分析;在表达时往往是委婉含蓄的,这与注重整体与情感有关;在人际交往中,重视人情往往甚于规则。感性思维反映在文化上,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感性直观、追求简约、含蓄委婉、强调整体、追求和合等特点。

辩证思维是人类早期通行的思维方式,古希腊的泰勒斯、苏格拉底、柏拉图,古印度的释迦牟尼,中国的老子、孔子,等等,那个时代的圣哲都使用辩证思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东西方对辩证思维的认识发生了差异。在西方,亚里士多德最先发现了辩证思维的疏浅,转而去研究形式逻辑(属于知性思维),后人在此基础上进而发展出理性思维;在中国,辩证思维很少受到质疑和挑战,一直沿用至今。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辩证思维的疏浅在于它相较于理性思维显得更为原始。这里的“原始”不含贬义,因为越是原始朴素的东西对生命支撑的力度反而越大,就好比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无时无刻不在运用着辩证思维,而理性思维真正运用的机会却少之又少。辩证思维强调从整体上看问题,具有对立同一、循环转化等特点。辩证思维反映在文化上,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调整体、重视伦理、注重实用、宽容融合等特点。

感性与辩证这两种基础思维方式,在与中国半封闭式的地理环境、早熟的农耕生活状态、紧张的人伦关系等因素结合后,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全面的影响。下面,我们试着从思想、道德、政治、生活等领域做以疏浅的回顾,希望能达到验证感性、辩证这两种思维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在生活领域,感性思维与辩证思维体现得更为细腻。例如,我们用筷子吃饭,两根筷子既独立分开,又合作夹菜,讲究的是和谐与合作;喝茶所用的茶具,一个茶壶要搭配几个茶碗,这样才成一套,讲究的是整体与个体的协调统一;在住房上,正房之下有东西厢房,又有南厅与之相对,讲究的是上下有别以及对称呼应;在对弈中,黑白棋子虚实相对、互为利用,讲究的是随形造势、权变转化;在文字上,汉字既讲究以形表意,又讲究抽象简约,使得自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书画艺术上,不看重描摹形似而看重写意传神,体现的是感性与直观;在诗句文章上,讲究用字押韵、工整对仗,体现为对立同一的关系;在实际生活中,更注重实用可行,千羊在望不如一兔在手,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在待人接物上,讲究含蓄委婉,顾全面子,不伤和气;在处理纷争上,通常不愿做出明确判断,却愿意充当和事老,喜欢和稀泥;等等。对感性思维与辩证思维的综合运用,使得中国古人的生活里,既有天人合一的情志,亦有通权达变的圆融,在浮沉动荡里保有自身,在闲情逸致处创建诗意的栖居。

2、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

(1)感性直观、含蓄委婉

感性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基础性思维方式,它强调人的主观感受、整体感觉和情感体验,注重对事物的直觉体悟。对感性思维的综合运用,使得中国人在感知判断、表达方式上都有独特之处。

(2)强调整体、和合尚中

感性思维和辩证思维都强调对整体的把握,受这两种基础性思维方式的影响,中国人从来不孤立地去看待事物,而是把自身与社会、自然界视为一个整体,因此产生了家国同构、天人合一等观念。《周易大传》上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把人视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于是,人就要与社会相协调,与自然求共处,这又导出了和(和谐)合(统一)的观念。

(3)重视伦理、崇德向善

从生产方式上来说,中国古代文明大体上属于农耕文明。在农耕文明之前,人类处于氏族部落形态,主要以采摘野菜和打猎的形式维持生存,可称之为采猎文明。氏族内部依靠血缘关系建立宗法制度,并依此来维持整个氏族的稳定。在文明进化的过程中,采猎文明最终被农耕文明取代,氏族部落也开始向国家形态转化。

(4)实用宽容、以人为本

中国古代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视,这与人多地少,一直处于求温饱状态的现实处境相关。因此,中国历代王朝都以农业为立国之本。农业耕作的特点是不太在意中间过程,关键要看秋天能否收获,因此更强调实际的效果。加之辩证思维这一注重实用性的基础性思维方式,在与农业耕作生产方式紧密结合后,使得中国人更注重事物的实用性,重视经验,务实事、戒空谈,注重身体力行。

三、复兴中华民族从礼开始

1、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强调整体、和合尚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质,这使得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协调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了整体性、综合性的思维模式,从来不孤立地去看待问题。例如,当我们说起某个人的时候,关注的并不仅仅是他自身,往往要与他所在的家庭联系起来,至少想要了解他的父亲是谁,或者他是谁的亲戚,对一个人的身世背景非常看重。秉承着这种整体性、综合性的思维模式,使得中国人相对来说更强调整体的利益。

2、从礼开始复兴中华民族是可行之路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进步同样如此,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它也给社会积蓄着系统危机。进步调动贪欲,构合创新文明。伴随着文明的发展,人性深处的贪欲必然会被反复调动起来,贪欲的张扬又会促使隐藏在文明背后的社会系统危机逐渐凸显而出。历史的发展是单向度的,这显示了社会进步的不可抗拒,因此,我们所能做的是尽量化解或延缓系统危机的爆发,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抵御人性深处的贪欲。抵御贪欲需要借助道德的力量。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崇德向善、和合尚中等特质,使其具有治疗放纵贪欲后所面临的社会系统危机的能力,这彰显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同时也赋予中国传统文化全新的时代使命。

参考文献

[1]参见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2003年。

[2]《礼记大学》,载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4页.

[3]《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第1088页.

[4]张载:《横渠语录》,载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陈金生、梁运华点校:《宋元学案》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第664页.

[5]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第163页.

猜你喜欢
感性整体融合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刚柔并济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破次元
融椅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感性理性不拔河
十二星座5月整体运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