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喃唑酮与替硝唑分别联合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三联对老年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的比较研究

2017-07-05 08:41吴育美李继昌刘海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13期
关键词:呋喃唑酮萎缩性三联

吴育美, 李继昌, 刘海霞

(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 消化科, 陕西 宝鸡, 721008)



呋喃唑酮与替硝唑分别联合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三联对老年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的比较研究

吴育美, 李继昌, 刘海霞

(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 消化科, 陕西 宝鸡, 721008)

目的 比较呋喃唑酮与替硝唑分别联合奥美拉唑、左氧氟三联对老年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方法 选取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老年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替硝唑+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三联方案,研究组予以呋喃唑酮+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三联方案。采血测定胃功能、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指标,同时比较临床疗效及Hp根除率。结果 2组治疗后症状学积分和病理学积分显著降低, G-17、PG-Ⅰ含量显著升高, PG-Ⅱ含量显著降低,血清IL-6、TNF-α、sIL-2R含量显著降低, CD4+、CD4+/CD8+含量升高, CD8+含量显著降低(P<0.05)。2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有效率、Hp转阴率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 呋喃唑酮联合奥美拉唑、左氧氟三联方案能提高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Hp根除率和临床疗效。

呋喃唑酮; 老年; 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萎缩性胃炎加重的高危因素,附着胃肠道黏膜,刺激机体炎症因子分泌和黏膜萎缩、肠化[1]。有效清除Hp感染可协助降低胃癌发生率,减缓或阻断胃腺体萎缩恶化。现阶段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的“三联”疗法是Hp清除的常规手段[2]。采用敏感性高、疗效更佳的抗菌药物是提高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和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3]。呋喃唑酮可以作用于幽门螺杆菌,临床耐药性状况较为少见,可作为一线治疗药物,有报道[4]指出以呋喃唑酮为主的三联方案被证实对于幽门螺杆菌有治疗效果。本院采用呋喃唑酮联合奥美拉唑、左氧氟三联方案治疗老年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了较高的Hp清除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消化内科2016年1—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老年患者96例,均符合纳入标准: ① 胃镜检查证实,参照《实用内科学》[5]中关于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标准,行14C呼吸实验证实Hp阳性; ② 入组患者年龄65~78岁,性别不限; ③ 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目的均知情,签署药物知情同意书,积极配合此次研究; ④ 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符合伦理道德标准; ⑤ 意识状态清楚、无智力缺陷,能配合服药及检查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替硝唑+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三联方案,其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65~77岁,平均年龄(71.89±3.34)岁,平均病程(12.57±5.82)年。研究组予以呋喃唑酮+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三联方案,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66~78岁,平均年龄(72.15±3.29)岁,平均病程(12.38±5.69)年。2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 ① 入组患者年龄>78岁或<65岁; ② 合并心、肝、肾等严重器质性疾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③ 既往1年内曾行腹部手术; ④ 存在胃溃疡出血或内镜检查示可疑恶性病变; ⑤ 既往对呋喃唑酮或替硝唑等抗生素过敏或对研究药物难以耐受; ⑥ 年老体弱、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精神障碍不能正常交流; ⑦ 治疗依从性差,难以配合检查者。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组前停用其他治疗方案,行常规生化、肝/肾、离子检测,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消化不良的诊治流程和指南(2000年)》[6]和《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7]。对照组予以替硝唑+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三联方案,替硝唑片(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151) 1.0 g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086) 20 mg口服,乳酸左氧氟沙星片(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国药准字H10970045) 200 mg口服。研究组予以呋喃唑酮+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三联方案,呋喃唑酮片(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3937) 100 mg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086) 20 mg口服,乳酸左氧氟沙星片(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国药准字H10970045) 200 mg口服,均2次/d, 2组共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均嘱清淡饮食,忌食辛辣,忌暴饮暴食。同时记录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1.3 临床相应指标测定

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分别对所有患者临床相应指标进行评分,指标如下: ① 症状学指标:包括腹痛、腹胀、嗳气、反酸等临床症状。无,计0分; 症状轻微,不影响,计1分; 症状显著,轻微影响,计2分; 症状严重,明显影响,计3分。② 病理学指标:取胃窦及胃体黏膜观察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程度,无异常计0分,轻度计1分,中度计3分,重度计5分。评定过程由本院2名高资历的医师进行,评分结束后取平均值。

1.4 血液学指标测定

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分别晨起空腹采肘部静脉血5 mL, 置于干燥管中, 3 000 r/min(离心半径10 cm)离心15 min, 取上层清液并分装, -20 ℃条件下保存待检,检测指标如下: ① 胃功能指标:包括血清胃泌素17(GA17)、胃蛋白酶原亚群(PGⅠ、PGⅡ)含量,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检测,试剂盒均由芬兰Biohit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完全参照操作程序进行。② 炎症因子指标:包括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含量,仪器为北京瑞尔欣德科技有限公司680型全自动酶标仪,以上指标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检测, IL-6、TNF-α试剂盒由武汉博士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IL-2R试剂盒由广州市安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完全参照操作程序进行。③ 免疫功能指标:包括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含量,均采用免疫荧光法进行测定,试剂盒由苏州博生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完全参照操作程序进行。

1.5 临床疗效

治疗期间观察并记录临床症状改善状况,结合病理学指标。标准如下:显效:治疗后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等病理学指标完全消失,腹痛、腹胀、嗳气、反酸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有效:治疗后上述病理学指标基本消失,且上述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无效:治疗后上述病理学指标及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同时14C尿素呼气试验评定Hp转阴率。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两组间数据对比予以t检验,两组间计数资料对比予以RxC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临床相应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症状学积分和病理学积分显著降低(P<0.05), 且研究组治疗后症状学积分和病理学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症状学和病理学指标对比

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2组胃功能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 2组治疗后G-17、PG-Ⅰ含量显著升高, PG-Ⅱ含量显著降低(P<0.05);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G-17、PG-Ⅰ含量显著较高, PG-Ⅱ含量显著较低(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胃功能指标对比

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2组炎症因子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 2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sIL-2R含量显著降低(P<0.05);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sIL-2R含量显著较低(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炎症因子指标对比

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4 2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 2组治疗后CD4+、CD4+/CD8+含量显著升高, CD8+含量显著降低(P<0.05);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CD4+、CD4+/CD8+含量显著较高, CD8+含量显著较低(P<0.05)。见表4。

表4 2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免疫功能指标对比

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5 2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Hp转阴率70.83%, 与研究组Hp转阴率89.58%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对照组有效率75.00%, 与研究组有效率91.67%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5。

表5 2组临床疗效对比[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6 安全性分析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无病例脱落现象,治疗期间无恶性不良反应出现,常规生化、肝/肾、离子检测均处于正常波动范围,仅表现为轻微胃肠道反应,对照组3例恶心呕吐, 3例腹泻; 研究组4例恶心呕吐, 2例腹泻,1例头痛,均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

3 讨 论

萎缩性胃炎是消化内科疾患之一,病情缠绵难愈,属于癌前状态。相关文献[8]提示大于50%的老年人会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导致老年患者成为胃癌发生的高危人群。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Hp)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是萎缩性胃炎加重,甚至恶化为胃癌的关键起病原因[9], 萎缩性胃炎Hp感染率将近95%[10]。现阶段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措施多种多样[11], 传统Hp阳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措施以三联疗法为主。随着抗生素大量滥用,传统三联方案的Hp根除率低于70%,对于甲硝唑耐药率甚至高达20%~90%, 幽门螺杆菌清除率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根治率的日益下降也极大程度增加了Hp感染的治疗难度[12]。临床抗菌药物可选择的种类较多,呋喃唑酮被广泛应用于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中,且其耐药性造成的干扰已经被弱化。临床关于呋喃唑酮联合奥美拉唑、左氧氟三联方案对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Hp清除率报道较少。

胃泌素17是胃窦G细胞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可以引起胃酸和胰酶大量分泌,蠕动胃肠道平滑肌,促进胃肠道黏膜生长[13]。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变化与胃黏膜不同部位形态及功能具有一定相关性。Hp阳性萎缩性胃炎老年患者胃黏膜病变时,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含量也会产生相应变化。因此检测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的异常变化对Hp阳性萎缩性胃炎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呋喃唑酮联合奥美拉唑、左氧氟三联方案治疗能改善胃黏膜分泌功能,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HP根除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Hp感染后刺激中性粒细胞含量升高,促进血清炎症因子大量分泌入血,以CRP、IL-6含量升高为主[16]。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是由活化淋巴以及单核细胞产生,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sIL-2R含量显著升高,表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17]。既往多项研究[18]证实了呋喃唑酮具有很好的Hp清除率,提出将含有呋喃唑酮的三联方案作为首选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呋喃唑酮联合奥美拉唑、左氧氟三联方案治疗后血清IL-6、TNF-α、sIL-2R含量较低,说明其能够降低HP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炎症反应,从而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T淋巴细胞对于机体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老年患者机体机能及免疫能力不断降低,尤其在Hp感染时,对胃黏膜有刺激性,加重炎症现象。萎缩性胃炎可能伴有多种癌前病变[19], 因此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变化,对评估HP阳性萎缩性胃炎老年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20]。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呋喃唑酮联合奥美拉唑、左氧氟三联方案治疗后CD4+、CD4+/CD8+含量较高, CD8+含量较低,说明其明显改善老年患者的免疫功能,从而提高对于Hp的根除治疗。

[1] 王飞, 于庆功, 舒敏, 等. 埃索美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 疑难病杂志, 2013, 12(8): 600-602.

[2] 许芸斐, 黄君兰. 辛开苦降法治疗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2例临床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 2016, 12(8): 101-102.

[3] 刘秋香, 牛福玉. 新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对比[J]. 中国疗养医学, 2015, 24(11): 1194-1195.

[4] 刘艳, 胡红松, 李学锋, 等. 新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比较[J]. 实用医学杂志, 2012, 28(8): 1343-1345.

[5] 陈德鹏. 实用内科学[M]. 长春: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 1.

[6] 柯美云, 罗金燕, 许国铭. 中国消化不良的诊治流程和指南(2000年)[J]. 现代实用医学, 2004, 16(4): 248-249.

[7]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J]. 胃肠病学, 2006, 18(11): 58-63.

[8] 谢国强, 左氧氟沙星对社区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分析[J]. 抗感染药学, 2016, 13(2): 306-307.

[9] 李泉中. 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对比[J]. 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32): 98-99.

[10] 杨丽霞. 三联疗法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17): 61-62.

[11] 王仲略, 周刚, 沈慧琳.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危险因素与临床治疗效果[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 25(8): 1817-1819.

[12] 贾宝洋, 关晓辉, 杨志平, 等. 新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对比[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 36(6): 1386-1387.

[13] 刘杰, 吕峰. 叶酸对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血清胃泌素17的影响[J].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3, 36(3): 183-184.

[14] 毛峻岭, 张燕华, 孙杰, 等. 血清胃蛋白酶原与胃泌素检测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价值[J].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1, 23(1): 3-5.

[15] 姚丽娟, 罗以勤, 吴双正, 等. 血清胃蛋白酶原与胃泌素检测在萎缩性胃炎诊断中的应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 35(14): 2039-2042.

[16] 马建生. 益气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J]. 陕西中医, 2012, 33(10): 1319-1320.

[17] 孔春雨, 吴梅, 李昭咏. 叶酸联合气滞胃痛颗粒对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泌素、sIL-2R及免疫功能影响[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5, 35(7): 101-103.

[18] 吕志发, 谢勇, 吕农华, 等. 含呋喃唑酮三联和四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J]. 中华医学杂志, 2014, 94(8): 572-575.

[19] 吴成钧, 陈春晓. 胃泌素、Hp及T细胞联合检测对老年胃炎病情发展及预后[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 39(1): 62-63.

[20] 孟云霞, 余爱玲, 陈力, 等. 老年萎缩性胃炎胃泌素、T淋巴细胞及幽门螺杆菌结果分析[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9, 29(5): 732-735.

Furazolidone combined with omeprazole and levofloxacin versus tinidazole combined with omeprazole and levofloxacin in eradication rat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p positive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WU Yumei, LI Jichang, LIU Haixia

(DepartmentofGastroenterology,BaojiCentralHospital,Baoji,Shaanxi, 721008)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radication rat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between furazolidone combined with omeprazole and levofloxacin and tinidazole combined with omeprazole and levofloxaci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p positive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Methods A total of 96 patients with Hp positive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48 cases in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inidazole plus omeprazole and levofloxacin, whil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furazolidone plus with omeprazole and levofloxacin. The gastric function,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immune function indexes were measured, and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the eradication rate of Hp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symptoms and pathological score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both groups, G-17, PG-I content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G-II content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serum IL-6, TNF-α, sIL-2R content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CD4+and CD4+/CD8+content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CD8+content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indexes mentioned abov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effective rate and negative rate of Hp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study group (P<0.05). Conclusion Furazolidone combined with omeprazole and levofloxacin scheme can improve eradicate rate of Hp and the curative efficacy in patients with Hp positive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furazolidone; elderly; Hp positive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eradication rat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2017-01-20

陕西省宝鸡市卫生局科研课题宝市卫医发(201575)

R 573.3

A

1672-2353(2017)13-032-04

10.7619/jcmp.201713009

猜你喜欢
呋喃唑酮萎缩性三联
以“三联”促“三力”共建共融谋振兴
中医治疗胃阴亏虚型萎缩性胃炎的独特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加味黄术汤联合吲哚美辛呋喃唑酮栓治疗肛裂术后疼痛、水肿的临床观察
国家药监局发布停止生产销售使用含呋喃唑酮复方制剂的公告[2019年02月15日 发布]
呋喃唑酮复方制剂停用有因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
草鱼还在吃“禁药”又被检出危害残留
60例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