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腔镜辅助下腋窝淋巴清扫对乳腺癌患者炎性应激及免疫应激的影响

2017-07-05 08:41潘音桦邹全庆周燕秋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13期
关键词:腋窝淋巴炎性

潘音桦, 邹全庆, 周燕秋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肝胆腺体外科, 广西 南宁, 530021)



乳腔镜辅助下腋窝淋巴清扫对乳腺癌患者炎性应激及免疫应激的影响

潘音桦, 邹全庆, 周燕秋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肝胆腺体外科, 广西 南宁, 530021)

目的 观察及分析乳腔镜辅助下腋窝淋巴清扫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炎性应激及免疫应激的影响程度。方法 选取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开放式手术)30例和观察组(乳腔镜辅助治疗)30例,比较2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2、48及72 h的炎性应激及免疫应激指标。结果 术后12、48及72 h, 观察组的炎性应激及免疫应激指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乳腔镜辅助下腋窝淋巴清扫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炎性应激及免疫应激的影响好于开放式手术。

乳腔镜辅助治疗; 乳腺癌手术; 炎性应激; 免疫应激

乳腺癌治疗相关的研究[1-2]显示,手术患者术后的恢复速度与效果是临床中极为重要的方面,因此对此类患者进行诊治的过程中应重视与之相关方面的监测与改善。作者就乳腔镜辅助下腋窝淋巴清扫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炎性应激及免疫应激的影响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12月本院进行手术治疗且术中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为阳性的6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开放式手术)30例和观察组(乳腔镜治疗)30例。2组乳腺癌手术患者均未行新辅助化疗及内分泌治疗; 2组患者的年龄、病灶直径、术前分期与病灶部位方面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乳腺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行开放式手术。首先对患者进行麻醉,根据病灶所在的部位进行手术切口的选取,将皮瓣进行细致游离,然后进行病灶切除(全乳切除或保乳手术),患侧胸大肌外缘切小口探查,取出蓝染前哨淋巴结活检,确定阳性后,行开放式腋窝淋巴结清扫。观察组行乳腔镜辅助下腋窝淋巴结清扫。首先对患者进行麻醉,根据病灶所在的部位进行手术切口的选取,将皮瓣进行细致游离,然后进行病灶切除(全乳切除或保乳手术),患侧胸大肌外缘切小口探查,取出蓝染前哨淋巴结活检,确定阳性后,以多点及分层的方式进行脂肪溶解液的注入,然后用吸刮器将其吸出,切口处置入10 mm Trocar后缝闭,然后进行气体的注入,在乳腔镜下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比较2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2、48及72 h的炎性应激及免疫应激指标。

1.3 检测指标

术前和术后12、48及72 h, 分别采集2组的肘静脉血进行检测,将血标本以贝克曼Avanti J-26XP系列高效离心机进行离心,采集血清部分进行检测,检测指标为炎性应激指标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0 (IL-10)。另取血液指标进行免疫应激方面的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 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包括CD3+、CD4+及CD8+, 免疫球蛋白包括IgA、IgG及IgM, 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2 结 果

2.1 2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2、48及72 h的炎性应激指标比较

2组术前炎性应激指标PCT、TNF-α、IL-6及IL-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2、48及72 h, 2组患者的指标水平均先升后降,同时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2 2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2、48及72 h的炎性应激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2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2、48及72 h的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

术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3+、CD4+及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2、48及72 h, 2组患者的CD3+、CD4+指标水平先降后升,而CD8+先升后降,同时观察组CD3+、CD4+均高于对照组, 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2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2、48及72 h的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2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2、48及72 h的免疫球蛋白比较

术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免疫球蛋白指标IgA、IgG及Ig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2、48及72 h, 2组患者的指标水平均先降后升,同时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2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2、48及72 h的免疫球蛋白比较 g/L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乳腺癌是妇女高发病,乳腺癌手术治疗的相关研究十分多见,而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临床及患者自身对于手术创伤的控制需求均不断提高[3], 因此乳腔镜手术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率不断提升,同时乳腔镜辅助治疗乳腺癌相关的研究也不断增多,其中关于手术治疗效果的肯定性研究十分常见[4-5]。炎性应激是有效反映机体受到的创伤程度的重要指标,其中的PCT、TNF-α、IL-6及IL-10是对机体的炎性反应状态有较高敏感度的炎性指标,其对于患者机体炎性状态的反映作用有助于了解手术的创伤程度及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6-7], 因此对其变化的监测价值较高。免疫应激及调节是有效反映机体不良应激后调节的重要指标, 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作为免疫状态的重要反映指标,其对于手术患者的监测意义尤其高[8-9]。

本文中作者就乳腔镜辅助下腋窝淋巴清扫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炎性应激及免疫应激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乳腔镜辅助治疗的患者其炎性应激及免疫应激指标在术后12、48及72 h的检测水平均显著好于未应用乳腔镜治疗的患者,说明患者的机体不良应激控制较好,因此机体的炎性反应状态相对轻微,受创伤及疾病等方面影响而表现出的不良应激及免疫调节也得到相对更好的控制,从而肯定了乳腔镜辅助下腋窝淋巴清扫对乳腺癌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原因,作者认为乳腔镜辅助治疗对于乳腺癌患者的手术创口控制较好,加之手术的辅助可视效果均大大降低了手术不良应激的发生,因此机体的治疗效果保证的同时,与之相关的不良应激控制也相对突出,综合应用优势得以突出。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乳腔镜辅助下腋窝淋巴清扫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炎性应激及免疫应激的影响好于开放式手术,对于患者术后机体状态的恢复有更为积极的影响作用。

[1] 张延勇. 乳腔镜辅助下乳腺癌腋窝淋巴清扫与传统开放手术临床效果的比较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 36(21): 3190-3191.

[2] 吴永晓, 覃天, 黄临凌, 等. 乳腺癌行乳腔镜辅助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与有效性[J]. 浙江临床医学, 2015, 17(12): 2069-2070.

[3] Mego M, Gao H, Cohen E N, et al.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 Are Associated with Defects in Adaptive Immunity in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reast Cancer[J]. J Cancer, 2016, 7(9): 1095-1104.

[4] 袁捷. 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对T细胞免疫功能及术后恢复的影响[J]. 北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6, 17(2): 222-224.

[5] 戴华佳, 侯克柱, 蔡祖金, 等. 免疫营养支持对胃癌围手术期患者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6, 22(9): 849-852.

[6] Poullenot F, Seksik P, Beaugerie L, et al. Risk of Incident Cancer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Patients Starting Anti-TNF Therapy While Having Recent Malignancy[J]. Inflamm Bowel Dis, 2016, 22(6): 1362-1369.

[7] 刘军辉, 张学军, 赵永灵. 腹腔镜结肠癌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和应激反应影响分析[J].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 电子版, 2016, 10(2): 123-126.

[8] 闫军, 李亮, 陈曦.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近期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临床研究, 2016, 29(3): 348-350.

[9] 王颖, 方红明. 补血养心消瘤汤联合CAF方案化疗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免疫机能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J]. 浙江中医杂志, 2016, 51(3): 161-163.

Influence of mastoscopic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on inflammatory stress and immune stress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PAN Yinhua, ZOU Quanqing, ZHOU Yanqiu

(DepartmentofHepatobiliaryandEndocrineSurgery,ThePeople′sHospitalofGuangxiZhuangAutonomousRegion,Nanning,Guangxi, 530021)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mastoscopic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on the inflammatory stress and immune stress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open surgery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mastoscopy-assisted treatment group),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inflammatory stress and immune stress indexes of two groups before the surgery and 12, 48 and 72hours after the surgery were detect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inflammatory stress and immune stress indexes 12, 48and 72 hours after the surgery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influence of mastoscopic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on the inflammatory stress and immune stress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is better than open surgery.

mastoscopy-assisted treatment; breast cancer surgery; inflammatory stress; immune stress

2017-02-03

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P201527)

R 737.9

A

1672-2353(2017)13-061-03

10.7619/jcmp.201713016

猜你喜欢
腋窝淋巴炎性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常按腋窝强心又健体
常按腋窝 强心又健体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探讨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及美学效果
豚鼠、大鼠和小鼠内淋巴囊组织学的差异
富含脂肪及淋巴组织的冰冻切片制作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