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

2017-07-05 08:41李庆志王鹏程黄垂学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13期
关键词:基底节引流术血肿

李庆志, 王鹏程, 黄垂学

(海南省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海南 海口, 570100)



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

李庆志, 王鹏程, 黄垂学

(海南省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海南 海口, 570100)

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 基底节区; 脑出血; 临床疗效

高血压是诱发脑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一旦发病有较高的致残率与死亡率。据相关资料[1-2]显示,高血压所致的脑卒中约占该病发病率的10%~13%, 其中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发病率高达70%~80%。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表现为头痛、血压快速升高、偏瘫,甚至昏迷,若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3-4]。目前,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案包括微创穿刺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其中微创穿刺引流术较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具有微创、美观度高、利于术后恢复等优势[5]。本研究探讨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0月本院行微创穿刺引流术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20例,以患者发病至手术时间将其分为2组,即研究组(发病至手术时间在6 h以下)60例与对照组(发病至手术时间在6~48 h)60例。纳入标准: ① 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且明确为基底节区脑出血; ② 血肿体积(按照多田氏公式计算)在15~30 mL; ③ 首次发病,无既往脑出血病史,有明确的高血压史; ④ 血肿未破入脑室; ⑤ GCS评分在8分及以上; ⑥ 血肿导致的中线结构偏移在5 mm及以下; ⑦ 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配合研究; ⑧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 ① 合并免疫系统、造血系统、精神疾病及恶性肿瘤; ② 伴有严重肾、肺、心、肝等脏器功能不全; ③ 有脑卒中病史; ④确诊为动静脉畸形或颅内动脉瘤并出血者。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 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68.5±7.6)岁; 收缩压(182.5±30.5) mmHg, 舒张压(112.5±12.5) mmHg; GCS评分6~12分,平均(8.2±1.2)分。研究组男33例,女27例; 年龄42~77岁,平均年龄(68.6±7.8)岁; 收缩压(182.4±30.6) mmHg, 舒张压(112.8±12.8) mmHg; GCS评分6~12分,平均(8.3±1.0)分。2组性别、年龄、血压及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均采取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通过方体定向锥颅器械,择取最大血肿面的中心作为穿刺处,在CT结果辅助定位后明确穿刺的深度与方向,操作时注意避开主血管投影与重要功能区,对患者实施局部麻醉并行定向锥颅置管操作。将引流管置入血肿腔内靶点,以非阻力化抽吸方式清除颅内的血肿,抽吸量约占总血肿量的1/3, 之后在颅腔内留置引流管,并给予妥善固定。2组术后立即通过CT观察引流管的留置位置,若位置偏离血肿腔应马上手术进行调整。术后在引流管内注入2万U尿激酶(由南京南大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国药准字H32023290)+3 mL生理盐水调配液冲洗血腔,间隔6 h进行1次。2组术后均积极采取止血、脱水、控制血压、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则采取早期康复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制定的卒中量表(NIHSS)[6]比较2组治疗28 d后的临床疗效。显效:病残程度为0级, NIHSS在91%以上; 有效:病残程度在1~3级, 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46%~90%; 改善: 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18%~45%; 无效: 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在17%以下。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改善例数)/总例数×100%。NIHSS量表共包括15个项目,评分越高说明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越重。② 比较2组术前与术后3个月时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7]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8]的变化。ADL评分共设有10个项目,即小便、大便、修饰、如厕、活动、转移、穿衣、洗澡、上楼梯,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说明生活能力越佳。NDS评分肌力、颅神经、四肢远端感觉及腱反射4个方面,正常为0分,轻微损伤为1分,中度损伤为2分,重度损伤为3分,完全丧失或严重损伤为4分,评分越高说明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③ 比较2组死亡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中显效20例,有效20例,改善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67%; 对照组中显效15例,有效15例,改善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6.67%。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前ADL与ND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术后3个月时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N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研究组死亡1例,死亡率为1.67%; 对照组死亡2例,死亡率为3.33%。2组死亡率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术前与术后3个月时ADL与NDS的变化 分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脑出血属于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是指非外伤脑实质出血的破裂性出血,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 给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9-10]。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病理变化为长期高血压的作用下,脑动脉形成微小动脉瘤或呈粥样硬化改变; 病变动脉主要见于脉络膜前动脉分支、豆纹动脉与丘纹动脉等,因此该病多见于基底节区。基底节区脑出血发病后能够诱发内囊纤维受压,并呈现出不可逆性损伤[11-12]。同时,颅内穿支血管短暂破裂性出血能够形成高血压血肿,通常血肿的形成时间为起病后的1~2 h, 而病情变化则为出血后的2~3 h, 水肿所继发的相关变化在出血后7~8 h才可出现,此时脑细胞已发生继发性损伤[13]。脑内红细胞裂解产生具有铁元素的血红蛋白,继而通过其毒性作用直接损伤周围神经细胞,加重基底节区组织与神经的纤维水肿状态。

有研究[14]发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的30 min左右可形成血肿,部分血压波动明显或高血压患者可伴有持续性出血,但极少见病后6 h仍出血者。近年来有学者[15-16]指出,血肿分解物具有较强的毒性作用,可以严重损伤脑组织四周神经,且此作用在发病后数小时内仍呈进行性加重,在发病后3 d时便能观察到脑组织的病灶四周呈海绵状坏死、变性,以及出血等继发表现,此时脑功能已无法修复。基底节区脑出血发病6 h内出血情况基本稳定,但继发性脑损伤仍未到达高峰,在此之前实施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能够有效预防继发性脑损伤,继而改善循环与水肿状态。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7%, 显著高于对照组86.67%(P<0.05)。2组术前ADL与ND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术后3个月时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N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强化了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研究组死亡1例(1.67%), 对照组死亡2例(3.33%), 2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7-19]。

[1] 杨地, 戴黎萌, 罗伟坚, 等. 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4, 20(11): 75-78.

[2] 易殿强. 冷光源辅助下小骨窗开颅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J]. 安徽医学, 2014, 34(1): 89-91.

[3] 徐青青, 孙军, 郭辰, 等. 扩散张量成像对基底节区脑出血致皮质脊髓束损伤评估[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4, 40(3): 320-324.

[4] 王立江, 张吉荣, 韩光良, 等. CT定位下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短期疗效分析[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42(4): 391-394.

[5] 冯胜利, 孙有树, 魏振宇, 等. 立体定向穿刺治疗界限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观察[J]. 人民军医, 2014, 35(3): 275-276.

[6] 王国强, 李世强, 张微微, 等. 微创穿刺引流对高血压自发基底神经节区脑出血预后的影响——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J].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4, 12(7): 531-541.

[7] 王淑丽. 微创手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并发脑出血1例报告[J]. 北京医学, 2014, 22(5): 418-418.

[8] 黄艳娇.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对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脑水肿、血清AQP4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 2014, 28(13): 2564-2568.

[9] 侯学寨, 宋志勇. 水蛭活血散肿口服液治疗急性期基底节区脑出血60例疗效观察[J]. 河北中医, 2014, 35(6): 832-833.

[10] 唐文元, 洪涛, 万登敏. 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2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疗效分析[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4, 40(11): 1230-1231.

[11] 张宏敏, 张卫华, 陈保忠, 等. 微创穿刺引流术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水肿带变化的影响[J]. 实用医学杂志, 2014, 45(14): 2286-2288.

[12] 林发牧, 许小兵. 神经内镜与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比较[J]. 广东医学, 2014, 38(14): 2224-2226.

[13] 张振兴, 崔禹, 霍晓川, 等. 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偏侧性与左右利手的相关性[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18(20): 5646-5647.

[14] 岳景齐, 钟志坚, 孙海鹰, 等. 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症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8(22): 6465-6467.

[15] 陈开来, 季卫阳, 庞明治, 等. 显微手术治疗急性期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J]. 中国临床医学, 2014, 40(4): 413-414.

[16] 张晓浩, 马楠, 邱忠明, 等. 老年基底节区脑出血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与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30(11): 1178-1181.

[17] 巩法桃, 于立萍, 田强元, 等. 超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对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影响[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3, 40(5): 344-346.

[18] David B, Nelson M D, Nicole P, et al. Hemostatic Dysfunction With 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J]. Obstet Gynecol, 2014, 20(124): 40-7.

[19] Minakami H, Morikawa M, Yamada T, et al. Differentiation of 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 from syndrome of hemolysis, elevated liver enzymes and low platelet counts[J]. J Obstet Gynaecol Res, 2014, 2(40): 641-7.

2017-03-04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852)

R 743.34

A

1672-2353(2017)13-113-03

10.7619/jcmp.201713032

猜你喜欢
基底节引流术血肿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保守与微创穿刺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