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对VAS评分及Barthel指数的影响

2017-07-05 08:41易泽洪杨国奇康兵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13期
关键词:成形术经皮椎体

易泽洪, 肖 波, 杨国奇, 康兵文, 习 勇

(1.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 骨科, 四川 成都, 610000;2. 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 骨科, 陕西 铜川, 727000)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对VAS评分及Barthel指数的影响

易泽洪1, 肖 波1, 杨国奇1, 康兵文1, 习 勇2

(1.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 骨科, 四川 成都, 610000;2. 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 骨科, 陕西 铜川, 727000)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VAS评分; Barthel指数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是临床中一种极为常见的骨质疏松并发症,其好发于老年群体,发病部位多为肱骨近端、腕部、髋部等,且呈逐年增高趋势[1]。患者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疼痛、生活受限等,严重影响生存质量。传统的保守治疗虽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起到缓解作用,但见效慢、愈合效果差[2]。经皮椎体成形术以其微创、安全等优点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对VAS评分及Barthel指数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在62~91岁,平均年龄为(70.5±6.6)岁,病程为1~8 d, 平均为(2.4±0.6) d; 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在63~90岁,平均年龄为(70.6±6.5)岁,病程为2~8 d,平均为(2.3±0.7) d。经过CT、MRI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诊断标准[3]。本研究经过医学伦理会的支持,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2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保守治疗。首先督促患者保持绝对卧床休息, 1周左右给予钙剂、抗骨吸收药物以及骨形成促进剂等治疗,促进患者恢复。待患者病情稳定、疼痛减轻后,指导患者下床活动,并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锻炼,期间可给予止痛药物辅助治疗。

干预组: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在C臂透视作用下明确伤椎位置,并做好相应的标记,实施X线引导,经皮自椎弓根10点钟位置与矢状面形成15°, 实施穿刺直至椎体1/3位置。经过透视明确穿刺针位置,然后将针芯拔出。注入消毒生理盐水,激昂PMMA骨水泥调制成为糊状,并经过X线透视,连接50 mL注射器与穿刺针,对骨水泥进行抽吸,并缓慢注入伤椎。在X线透视作用下,可见骨水泥沿骨小梁间隙逐渐浸润,其边缘位置为毛刺状,并逐渐散开达到骨皮质。若骨水泥浸润到达椎体后缘,那么要停止推注,观察骨水泥是否完全硬化,并将穿刺针拔出,术后压迫伤口3~5 min。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临床治疗效果。VAS评分共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严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4]。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分析软件为SPSS 22.0, 2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治疗前后的VAS评分、Oswestry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前, 2组VAS评分、Oswestry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后,干预组的VAS评分、Oswestry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治疗后,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干预组患者Barthel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见表2。干预组显效22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 对照组显效16例,好转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0%。干预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治疗前后2组患者VAS评分、Oswestry评分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 *P<0.05。

表2 治疗前后2组患者Barthel指数变化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 *P<0.05。

3 讨 论

骨质疏松症多发于老年群体,对患者的呼吸、脊柱功能及消化系统有着极大的损害作用[5-6]。通常,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发生后,患者的脊柱负重功能丧失,伴随着剧烈的疼痛,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国外学者[7]提出了经皮椎体成形术,其最初应用于椎体血管瘤,之后逐渐在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中得到应用。该治疗方法能够缓解疼痛,促进脊柱功能恢复,其中骨水泥能够对胸腰椎体抗压强度起到增强作用,成型后能够避免骨折位置发生移位[8]。其次,骨水泥聚合后容易发生热效应,降低周围组织的神经末梢功能,患者的痛觉几乎完全消失。另外,骨水泥一般需要承担较大的轴向应力,不仅能够有效填补疏松组织,增强伤椎功能,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负重对椎内神经的刺激作用[9]。本研究中,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Oswestry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干预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体现出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优越性。本研究干预组总有效率达到93.3%,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国外学者[10]对8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1%, 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不仅操作简单、创伤小,而且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各部分功能,具有较高安全性与有效性。

[1] 靳丹, 余进伟, 封琳, 等.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130例[J]. 山东医药, 2013, 53(35): 69-70.

[2] 杜浩, 田笑笑, 张晓强, 等.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保守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18): 1629-1632.

[3] Yang E Z, Xu J G, Huang G Z, et al.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Vs Conservative Treatment in Aged Patients with Acute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J]. Spine, 2015, 41(8): 149-150.

[4] 方秀统, 于方, 付胜良, 等.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J]. 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33): 2654-2658.

[5] 盛朝辉, 李东胜, 孙东平, 等.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观察[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 21(S1): 5-6.

[6] 韦祖龙, 黄顺勇, 覃盛明, 等. 手法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新鲜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观察[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2(4): 654-656.

[7] 邵明星, 王峰, 石晶, 等. 马骨续筋胶囊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早期疗效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 15(9): 894-897.

[8] 赵敏, 周江军, 熊斌, 等.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或椎体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J]. 临床骨科杂志, 2013, 16(3): 264-265.

[9] 刘志凌, 陈仲, 彭美红, 等. 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体位复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疗效分析[J]. 海南医学, 2016, 27(4): 629-630.

[10] Yang E Z, Xu J G, Huang G Z, et al.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Versus Conservative Treatment in Aged Patients With Acute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J]. Spine, 2016, 41(8): 653-9.

2017-01-20

四川省卫生厅科研课题(130221)

习勇

R 683

A

1672-2353(2017)13-128-02

10.7619/jcmp.201713038

猜你喜欢
成形术经皮椎体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超声检查胎儿半椎体1例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球囊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通道的临床观察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脱垂的疗效分析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并发症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