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皮肤组织在头面颈部整形修复中的应用

2017-07-05 08:41毛立亭于洪亮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13期
关键词:头面扩张器定向

毛立亭, 盛 炜, 于洪亮

(1. 山东省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 整形外科, 山东 淄博, 255000;2. 解放军总医院医学保障部基础研究所创面治疗中心, 北京, 100000;3.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 整形外科, 山东 淄博, 255000)



扩张皮肤组织在头面颈部整形修复中的应用

毛立亭1, 盛 炜2, 于洪亮3

(1. 山东省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 整形外科, 山东 淄博, 255000;2. 解放军总医院医学保障部基础研究所创面治疗中心, 北京, 100000;3.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 整形外科, 山东 淄博, 255000)

皮肤扩张; 整形; 修复

头面颈部色素痣、瘢痕、血管瘤以及创伤性组织缺损等修复对局部质地、色泽都有较高的要求,在去除病变的同时,还要提高手术的美容效果[1-2]。传统的皮片游离移植术虽能对局部组织进行修复,但难以满足患者对于美的要求。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通过在皮下置入扩张器,对表面皮肤产生压力,利用新增的皮肤对创面进行修复[3-4]。作者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不同部位行皮肤软组织扩张结合二期手术修复头面颈部皮肤缺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本院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面颈部病灶的患者86例,所有患者无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无精神及智力方面疾病,不伴有其他恶性疾病(血液病、恶性肿瘤等),无自身免疫性疾病。根据患者接受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非定向扩张器治疗,共42例,其中男20例,女22例,年龄8~53岁,平均20.5±7.5岁; 烧伤后瘢痕33例,外伤后瘢痕2例,感染导致瘢痕1例,毛细血管畸形4例,色素痣2例; 瘢痕大多呈不规则片状,最小3 cm×3 cm, 最大20 cm×18 cm; 瘢痕部位在头面部36例,颈部6例,均为单侧瘢痕。观察组采用定向扩张器治疗,共44例,其中男21例,女23例,年龄7~52岁,平均21.3±7.7岁; 烧伤后瘢痕34例,外伤后瘢痕1例,感染导致瘢痕2例,毛细血管畸形5例,色素痣2例; 瘢痕大多呈不规则片状,最小3 cm×4 cm, 最大19 cm×19 cm; 瘢痕部位在头面部37例,颈部7例,均为单侧瘢痕。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变部位、大小等构成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手术分2期进行, Ⅰ期以扩张器置入及皮肤扩张为主,根据需要采取不同的麻醉方式,术前应仔细评估需要修复的形状、大小,选择合适的扩张器,手术切口常选择正常组织与修复部位边缘,注意选择切口的隐蔽性,同时有利于扩张器的置入,方便注水。扩张器置入时要注意层次,一般以血管较少容易剥离的层次为主要的埋植层次,面部置于SMAS筋膜浅层,颈部常置入颈阔肌的浅层,注意剥离的腔隙略大于扩展器面肌,有利于扩张器完整的置入、平展,置入时还应注意确切止血。采用内置式注射壶埋入远离扩张器部位的皮下,放置负压引流,分层缝合切口,局部加压包扎,避免术后出血、血肿[5-6]。术后24 h更换敷料,待负压引流管引流出淡黄色液体后,可考虑拔除引流管,一般留置时间为3~5 d。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3 d, 术后若出现高热、剧烈头痛、呼吸不畅等情况,应及时打开包扎处,明确原因后,对症处理。扩张期一般待切口愈合后注水扩张,自扩张器植入术后到扩张后皮瓣修复头面颈部病灶术前称为扩张时间,注水时间间隔3~4 d/次,每次注水量约为总量的5%~15%, 扩张时间在2个月左右,循序渐进。注意观察注水后皮肤的色泽、血运,患者疼痛情况,及时调整注水量,必要时抽出注入的生理盐水。扩张终止2周后,考虑行皮瓣转移修复术。Ⅱ期手术取出扩张器,切除瘢痕,皮瓣转移修复,确切止血,连续“Z”交叉使扩张后球面皮瓣平面化,采用扩展后的皮瓣进行病变处修复,注意保护皮瓣血运。准确测定头面颈部皮肤缺损面积,结合皮瓣的具体大小决定病灶切除的面积,将皮瓣向缺损区旋转推进滑行,常以面部内侧、颈部外侧为蒂旋转推进,切口线多置于隐蔽处,如耳前、发际区、鼻唇沟、眼睑缘等[7-8]。取出扩张器时,应由下至上取出,最后取出额部的扩张器,而在皮瓣转移时则从头部皮瓣开始,减少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常规处理,如皮瓣保温、给予活血化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抗凝、改善微循环等对症支持治疗。

2 结 果

对照组注水期为31~81 d, 平均时间为(45±8) d; 观察组患者注水期为25~61 d, 平均时间为35±9 d, 观察组注水期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按评估标准分为优、良、一般、差4个等级。观察组中优28例,良9例,一般7例,差0例,优良率为84.10%; 对照组中优15例,良12例,一般15例,差0例,优良率为64.29%。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包括血肿、扩张囊外露、眼睑外翻、口角牵拉移位。2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 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比较[n(%)]

3 讨 论

皮肤扩张术具有传统修复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该术式通过组织扩张产生较薄且与供区质地、色泽相近的皮瓣,皮瓣切取方便、出血少,皮瓣血供增强,移植后更安全,修复后外观更趋正常[9]。但皮肤扩张器的选择分为两种:定向扩张器和非定向扩张器。本研究结果显示,经不同扩张器方式治疗后,定向扩张器较非定向扩张器在扩张术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提高了扩张效率。

由于颈部解剖的特异性,其内含有食道、气管、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在注水时应注意控制注水速度和压力,注水过快会导致患者吞咽及呼吸困难,注水压力过高时会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进一步导致迷走神经兴奋和交感缩血管中枢的紧张性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血压下降。樊荣等[10]报道指出,采用非定向扩张器在扩张后期,患者由于注水压力过高,导致心慌、胸闷、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即可停止注水,卧床休息后,症状逐渐缓解。非定向扩张器在颈部扩张效果不理想,颈部正常组织有限,不能放置太大的扩张器,为了获得足够额外的扩张皮肤,可能在颈部四周放置多个扩张器,手术复杂,风险较高,而采用定向扩张器能够克服以上难题,取得理想的手术效果[11-12]。

[1] 郑志强, 焦智慧, 牛志超, 等.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头颈部烧伤整形的应用[J]. 中国医疗美容, 2016, 6(05): 35-36.

[2] 马守国.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烧伤整形中应用[J].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3, 19(06): 82-83.

[3] 蒋丹, 张忠杰.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及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在面颈部瘢痕整形中的应用研究[J]. 河北医学, 2014, 20(10): 1591-1594.

[4] 秦丹莹, 沈国良, 赵小瑜, 等. 面颈部瘢痕整形中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及rhEGF的效果[J]. 创伤外科杂志, 2016, 18(09): 537-540.

[5] 艾剑雄, 何丽霞, 杨任欢, 等. 扩张器周围构建自体复合皮修复原位皮肤缺损[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 18(20): 3139-3143.

[6] 艾剑雄. 扩张器周围构建的自体复合皮修复创面的实验研究[D]. 重庆医科大学, 2011.

[7] 付菊芳, 王丹丹, 于方方, 等.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术感染的病例对照研究[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5, 14(05): 317-320.

[8] 李威扬, 宋振涛, 简彩, 等.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术后感染的治疗与分析[J]. 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15): 1917-1919.

[9] 邹艺辉. 耳后皮肤扩张器置入及常见并发症处理[J].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4, 12(04): 540-542.

[10] 樊荣, 王继华, 张景波, 等. 应用邻近扩张皮瓣修复颜面部烧烫伤后瘢痕80例[J]. 皮肤病与性病, 2015, 37(06): 311-314.

[11] 张群, 杨建荣, 郭孟杰, 等. 大容量扩张器全扩张法耳郭再造术[J]. 中国美容医学, 2016, 25(07): 34-36.

[12] 靳军华, 刘林嶓. 全扩张法耳再造术效果观察[J]. 郑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6, 51(02): 269-270.

2016-12-20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R2011059)

盛炜

R 622

A

1672-2353(2017)13-150-02

10.7619/jcmp.201713048

猜你喜欢
头面扩张器定向
京剧旦角头面的程式化探析
偏序集上的相对定向集及其应用
定向越野
京剧演员晒天价点翠头面被骂残忍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常见并发症及防治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瘢痕性秃发42例
烧伤整形采用扩张器治疗的临床护理
扩张器在治疗烧伤后大面积疤痕性秃发的应用
头面颈部深度创伤行皮瓣整形修复的价值评述
定向驯化筛选耐毒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