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及冠脉再狭窄的影响

2017-07-05 08:41张俊峰曹爱芝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13期
关键词:瑞舒伐内皮冠脉

张俊峰, 曹爱芝, 李 征

(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华丰煤矿医院, 山东 泰安, 271413)



临床药学

瑞舒伐他汀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及冠脉再狭窄的影响

张俊峰, 曹爱芝, 李 征

(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华丰煤矿医院, 山东 泰安, 271413)

瑞舒伐他汀;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炎症反应; 冠脉再狭窄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病理基础以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侵蚀或破裂为主,进一步出现不完成型或完全型闭塞,最终产生血栓[1-2]。ACS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发病率较高,且病情较为严重[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可以有效开通患者梗死的相关动脉,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4-5]。行PCI术后会引起再灌注损伤并加重部分炎症反应,导致患者术后出现心血管等不良事件[6-7]。本研究分析瑞舒伐他汀对行PCI术的ACS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及冠脉再狭窄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12月ACS患者70例,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各35例。常规组男22例,女13例; 年龄39~69岁,平均(51.12±4.45)岁; 病程为2~9年,平均(5.26±2.85)年; 不稳定型心绞痛25例,急性心肌梗死10例。研究组男24例,女11例; 年龄38~70岁,平均(52.65±4.26)岁; 病程为3~11年,平均(6.54±2.98)年; 不稳定型心绞痛27例,急性心肌梗死8例。2组患者性别比、年龄及ACS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 具比较性。本研究内容已告知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且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通知书。排除标准: 合并心肌炎等其他器质性心脏疾病; 近1个月内应用过他汀类药物; 肝肾功能异常; 伴有严重感染者; 合并其他严重系统性疾病; 伴有严重精神性疾病,无法配合本次研究者。诊断方法:严格参照文献有关ACS患者的诊断标准[8], 全组患者具有典型的心前区不适,利用心肌酶检测与心电图检查后证实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

1.2 治疗方法

常规组:进行常规性疾病治疗,主要有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及硝酸酯类。研究组:在常规组上述基础上给予20 mg瑞舒伐他汀(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20006)进行干预治疗,嘱患者于每晚睡前进行口服。同时, 2组患者于治疗3 d后采取PCI手术治疗,嘱其术后用药4周。

1.3 观察指标

① C-反应蛋白(CPR); ② 内皮血管因子指标:内皮素-1(ET-1)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 ③ 预后指标:冠状动脉再狭窄、心力衰竭、心绞痛、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等发生率情况。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对2组患者的CPR、ET-1等水平进行检测,其试剂盒均购自北京乐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且严格根据说明书指示进行检测操作,同时上述操作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 d与治疗后1个月进行,并对2组患者行PCI术治疗后出现冠状动脉、心力衰竭、心绞痛、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等发生情况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数据分析软件处理本研究数据,其中计量资料如CPR水平等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2组患者ET-1及VWF水平对比行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而计数资料如冠脉再狭窄发生率等用百分率(%)表示并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常规组治疗前、治疗后3 d、治疗后1个月的CRP水平依次为(10.04±5.74)、(25.04±7.32)、(9.05±3.05) mg/L, 研究组依次为(12.95±5.03)、(28.04±6.47)、(4.96±2.06) mg/L。治疗后3 d, 2组CPR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 治疗1个月后, 2组的CPR均显著低于术后3 d(P<0.05), 且研究组的CPR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2组治疗前、治疗后3 d的ET-1及VWF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后3 d, 2组ET-1及VWF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 治疗1个月后, 2组的ET-1及VWF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 d(P<0.05), 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常规组发生冠脉再狭窄5例,心力衰竭5例,心绞痛6例,心律失常3例,心源性猝死1例; 研究组发生冠脉再狭窄1例,心力衰竭0例,心绞痛1例,心律失常2例,心源性猝死0例。研究组冠脉再狭窄、心力衰竭、心绞痛发生例数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

表1 2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情况比较

与治疗前对比, *P<0.05; 与治疗后3 d对比, #P<0.05;与常规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ACS高发于40岁及以上群体,研究[9]报道显示该病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血液的升高与ACS发病有着一定的联系,约有65%的ACS患者合并高血压病,且高血压群体出现ACS的发生率是非高血压群体的3.5倍[10]。该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发作型胸闷、胸痛,进而导致各种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情况出现,甚至会引起心源性猝死,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极大威胁。通过有效的、规范性的治疗方法能够降低ACS患者的死亡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提高临床预后。多项临床研究报道[11-12]指出,冠状动脉的内皮损伤程度和炎症反应严重程度与行PCI术治疗后出现冠状动脉再狭窄及血栓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关联性。若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内皮功能及冠状动脉的炎症反应,则能够降低行PCI术治疗后出现冠状动脉再狭窄及血栓的发生率。

ET-1作为血管内皮细胞合成重要收缩血管的因子之一,若血管内皮因子出现损伤时会引起ET-1水平升高,会引起血管舒缩发生异常,而VWF因子可以及时体现血管内皮因子损伤状况。所以,检测ET-1、VWF等血管内皮因子指标对ACS患者病情进展程度、血栓发生和临床预后等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瑞舒伐他汀作为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选择型还原酶的抑制剂之一,亦是一种新型的他汀类药物,具有高选择性,能够充分发挥降脂的作用,有效促进人体蛋白的代谢。该药同时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高效的降脂作用以及改善内皮功能的效果,较长的血浆半衰期、较高的生物利用率及多效性等优点。

本研究结果发现,治疗后3 d, 2组CPR均明显高于治疗前; 而治疗1个月后, 2组的CPR均低于术后3 d, 且研究组的CPR低于常规组。CPR作为炎症因子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于整个粥样斑块期间发挥显著的作用,并且能够直接影响斑块的稳定性和ACS疾病的出现。本研究中CPR水平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情况,分析其原因可能由于瑞舒伐他汀药物发挥抗炎疗效有着一定的联系。治疗后3 d, 2组ET-1及VW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分析其原因,可能因行PCI术治疗期间球囊、支架及导管的处理操作等会引起患者ET-1、VWF等血管内皮因子指标的受损; 治疗1个月后, 2组的ET-1及VW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 d, 且研究组均低于常规组。分析其原因,可能由于瑞舒伐他汀能够对不同凝血环节进行有效抑制,利用刺激纤溶,对血小板的凝聚进行控制,进而改善血管内皮因子的作用,有助于降低介入操作引起的血栓,进而减轻冠状动脉出现栓塞等情况发生。同时,治疗后研究组冠脉再狭窄发生率(2.86%)明显低于常规组(14.29%), 且心力衰竭及心绞痛等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可能由于瑞舒伐他汀药物可以在提升血管内皮因子水平的基础上,对炎症细胞的聚集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由此能够降低PCI术后血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亦能够对患者心肌功能进行保护,最终有助于降低ACS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和冠状动脉再狭窄的风险。

综上所述,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瑞舒伐他汀可以明显缓解行PCI术治疗的ACS患者术后炎症反应,且可以有效减轻冠脉再狭窄的发生率,改善临床预后。

[1] 李艳丽. 强化降脂治疗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保守治疗预后的影响[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6(06): 63-64.

[2] 尹彬.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AC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 河北医学, 2016(08): 1297-1299.

[3] 张利英. 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11): 146-148.

[4] Xie W, Li P, Wang Z, et al. Rosuvastatin ma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receiv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by suppressing miR-155/SHIP-1 signaling pathway[J]. Cardiovasc Ther, 2014, 32(6): 276-282.

[5] Ye Z, Lu H, Su Q, et al. Effect of high-dose rosuvastatin loading befor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PLoS One, 2017, 12(2): e0171682.

[6] 路雯, 王海波, 宗雪峰.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管内皮功能、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预后的影响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5(10): 21-25.

[7] Rogers J K, Jhund P S, Perez A C, et al. Effect of rosuvastatin on repeat failure hospitalizations: the heart CORONA Trial (Controlled Rosuvastatin Multinational Trial in Heart Failure)[J]. JACC Heart Fail, 2014, 2 (3): 289-297.

[8] 张北玉, 刘灿君, 孙爽, 等. 瑞舒伐他汀早期干预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J]. 中国循环杂志, 2013, 28(4): 27-273.

[9] Sardella G, Lucisano L, Mancone M, et al. Comparison of high reloading and Atorvastatin Rosuvastatin pretreatment in patients elective PCI reduce the to undergoing incidence of MyocArdial periprocedural necrosis. The ROMA II trial [J]. Int J Cardiol, 2013, 168 (4): 3715-3720.

[10] 王静, 廖荣宏. BNP及CRP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与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9): 18-20, 31.

[11] 刘京锋, 汪钰, 王学东. 强化降脂治疗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J].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6, (02): 101-105.

[12] Sardella G, Conti G, Donahue M, et al. Rosuvastatin pretreatment in patients elective PCI to undergoing reduce the incidence myocardial periprocedural of necrosis: the ROMA trial [J]. Catheter Interv, 2013, 81(1): E36-43.

[13] Jiao Y, Hu F, Zhang Z, et al. Effect of rosuvastatin dose-loading on serum sLox-1, hs-CRP, and postoperative prognosis in diabetic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undergoing selected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J]. Int J Clin Exp Med, 2015, 8(11): 21565-21571.

[14] Jiao Y, Hu F, Zhang Z,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oading-Dose Rosuvastatin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Undergoing Electiv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 Clin Drug Investig, 2015, 35(12): 777-784.

[15] 苏振敏.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后血管内皮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和预后的影响探讨[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30): 124-125.

2017-01-20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I52B03)

R 543.3

A

1672-2353(2017)13-154-03

10.7619/jcmp.201713050

猜你喜欢
瑞舒伐内皮冠脉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用于冠心病治疗疗效对比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蒲参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片治疗中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