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止痒软膏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7-07-05 08:41刘利荣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13期
关键词:利嗪左西软膏

刘利荣, 邱 克

(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 肛肠外科, 湖北 孝感, 432000)



除湿止痒软膏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刘利荣, 邱 克

(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 肛肠外科, 湖北 孝感, 432000)

除湿止痒软膏; 左西替利嗪; 肛周湿疹; 生活质量

慢性肛周湿疹是肛肠科常见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诱发的肛周皮肤慢性炎性损害,患者主要表现为肛周皮肤黏膜苔癣样变和粗糙肥厚,红斑丘疹或出血,多数患者可伴有肛周皮肤剧烈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质量[1]。目前,该病治疗主要采用西医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抗变态反应、抗组胺、镇静剂、消炎止痒等对症治疗,但仍有部分患者临床症状的控制情况不满意[2-3]。本研究探讨除湿止痒软膏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肛周湿疹患者88例,纳入标准: ① 年龄18~65岁,性别不限,患者的诊断符合《皮肤性病学》[4]中关于慢性肛周湿疹的诊断标准; ② 无肛门形态和功能异常; ③ 纳入前2周内未服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类药物; ④ 肝肾功能、血、粪便及尿常规检查正常; ⑤ 能按医嘱坚持治疗并可以按时复诊。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肛周皮肤感染性疾病、合并有肛周尖锐湿疣、肛裂、痔等其他肛门疾病者; 妊娠、哺乳及经期妇女; 精神疾病及认知功能障碍者; 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成分过敏者; 合并腹泻、便秘、肠炎等排便异常者; 治疗依从性差及不能配合检查者。将106例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3例,其中男31例,女22例; 年龄27~69岁,平均(44.7±8.6)岁; 病程1~8年,平均(3.6±0.7)年; 对照组53例,其中男29例,女24例; 年龄27~68岁,平均(43.2±9.4)岁; 病程1~10年,平均(3.9±1.0)年。2组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治疗期间禁忌食用辛辣刺激食物,禁用肥皂水烫洗患处以及忌抓挠。对照组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5 mg/片)治疗, 5 mg/次, 1次/d, 每晚睡前口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除湿止痒软膏治疗(成都明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 20103068), 外用,3~4次/d, 涂抹患处。2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4周。

1.3 观察指标

① 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的瘙痒、皮损、渗液等临床症状积分,具体评分参照文献[3, 5]进行评定。瘙痒评分: 0分=无; 2分=轻度(有瘙痒感,无瘙抓,对患者生活睡眠无影响); 4分=中度(有瘙痒感,需搔抓,对患者生活睡眠产生一定影响,但能忍受); 6分=重度(经常瘙痒、常搔抓,对患者生活及睡眠受产生严重影响,难以忍受)。渗液评分: 0分=肛门无湿润感; 2分=偶有湿润; 4分=肛门浸渍感觉明显; 6分=经常有肛门浸渍感觉,污染内裤。皮损评分: 0分=无皮损; 2分=皮损直径小于1 cm; 4分=皮损直径1~2 cm; 6分=皮损直径大于2 cm, 并计算总积分。② 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的血清炎性因子,如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及白介素-18(IL-18)水平的变化情况,以上指标均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ELASA)(试剂盒由上海樊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③ 评价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的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EASI)[6]评分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7]评分变化情况,其中DLQI评分包括10个方面内容,每个内容均采用4级评分法(0分=无; 1分=很少; 2分=很大; 3分=非常严重), DLQI总分最高分为30分,最低分为0分,分值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差。④ 治疗后随访1年,记录2组的复发情况。

1.4 疗效评定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中的疗效指数= (治疗前EASI评分-治疗后EASI评分)/治疗前EASI评分×100%, 并参照文献[9]将临床疗效评定分为4个等级:治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疗效指数>90%; 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显著,疗效指数为50%~89%; 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疗效指数为20%~49%; 无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疗效指数<19%。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治疗总人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成组t检验处理; 计数资料以率或者构成比表示,数据处理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组治疗后2、4周的瘙痒、皮损、渗液等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 且观察组上述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2组治疗后2、4周的血清IL-4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 血清IFN-γ和IL-18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 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2组治疗后2、4周的EASI、DLQ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 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治疗后2周,观察组中痊愈9例,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60.3%; 对照组中痊愈6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32例,总有效率为39.6%。治疗后4周,观察组中痊愈16例,显效22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7%; 对照组中痊愈13例,显效19例,有效7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1.7%。观察组2、4周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4例(7.5%), 对照组复发12例(22.6%), 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未见严重药物不良事件发生。观察组出现1例头晕, 2例嗜睡, 1例口干; 对照组出现1例头晕, 1例口干、乏力嗜睡,患者均能耐受。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

表1 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的症状控制情况比较 分

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2 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3 2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EASI评分、DLQI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肛周湿疹作为皮肤科、肛肠科常见的非特异性慢性炎性损害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相关研究显示可能与环境、遗传、感染及内分泌及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目前在慢性肛周湿疹的治疗中,抗组胺类药物比较常见。盐酸左西替利嗪是较为常见的新一代高效外周H1受体拮抗剂,属于第3代抗组胺药,具有较强的抗组胺活性,能够有效缓解组胺诱发的风团红斑、瘙痒症状。此外,该药还能够抑制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及活化,以及抑制多种炎性介质的合成释放。该药由于具有高选择性抑制外周H1受体,且不经肝脏代谢,多以原形从尿中排泄,因此较少引起视物模糊、嗜睡、口干、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10-12]。相关研究[13-14]显示,左西替利嗪能够通过阻断HI-受体,抑制白细胞产生LTB4, 并抑制嗜酸性细胞黏附聚集,从而抑制过敏反应的迟发相,从而达到治疗肛周湿疹的疗效。

中医学将肛周湿疹归属于“肛门湿疡”、“浸淫疮”、“湿疮”的范畴。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肛周湿疹属于Ⅳ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医学认为该病多由急性反复发作,病久邪深,耗伤津血,湿郁化火,以致湿热蕴于肌肤不得疏泄而发病。本研究中采用的湿止痒软膏具有滋阴润燥、清热凉血、杀虫止痒止痛等功效。该药由蛇床子、黄连、苦参、苍术、地肤子、白鲜皮、紫花地丁、黄柏、花椒、南蓄、虎杖、冰片等数十味中药组成,其中黄连能够泻火解毒、清热燥湿,外用可起到止痒解毒、除湿收敛之功效; 苦参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杀菌、祛湿止痒; 地肤子利湿止痒; 茵陈可清利湿热; 苍术、祛风发汗、燥湿健脾; 黄柏则能够清湿热、泻相火。现代药理学研究[15-16]显示,黄连、苦参具有抗炎抗过敏、抗渗出功效,对湿疹、皮炎具有肯定的疗效,黄柏则对革兰阳性球菌及革兰阴性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功效。蛇床子对急性和慢性炎症均有抗炎功能,尤其对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耐药金葡菌有较好抑制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 2组治疗后2、4周的瘙痒、皮损、渗液等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 观察组上述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提示在左西替利嗪治疗基础上,加用除湿止痒软膏治疗慢性肛周湿疹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左西替利嗪治疗基础上,加用除湿止痒软膏能够显著降低血清IFN-γ和IL-18水平,提高血清IL-4水平,这可能是除湿止痒软膏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的作用机制之一。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2、4周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且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未见严重药物不良事件发生,提示除湿止痒软膏联合左西替利嗪能够显著改善慢性肛周湿疹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提高其临床治疗疗效,有效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荐。

[1] 龙庆, 李俊, 杜位良, 等. 亚甲蓝混合液肛周封闭联合硝矾洗剂熏洗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的疗效观察[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32(6): 834-835.

[2] 唐凯, 王晓燕, 邓鹏, 等. 四物消风散联合派瑞松治疗慢性肛周湿疹33例临床观察[J]. 中医药导报, 2015, 22(4): 68-70.

[3] 李俊, 李亚玲, 闻永, 等. 中西医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20例临床观察[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3, 31(9): 931-934.

[4] 张学军. 皮肤性病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270.

[5] 许向前, 邓列华, 张弘, 等. 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疗效观察[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4, 40(2): 125-126.

[6] 赵辨. 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法[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4, 20(1): 7-8.

[7] Finlay A Y, Khan G K. Dermatology Lift Quality Index (DLQI) -a simple practical measure for routine clinical use[J].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Dermatology, 1994, 19(3): 210-216.

[8] 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77-85.

[9] 史忠波, 曹洪庆. 金玄痔科熏洗散联合派瑞松治疗肛周湿疹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科学, 2014, 10(1): 109-111.

[10] 吴冬梅. 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皮炎湿疹的临床观察[J].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3, 23(1): 67-68.

[11] 郁辉, 黄军, 邱芬, 等. 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肛周湿疹疗效观察[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4, 31(6): 864-866.

[12] 陈阳峰, 钟晓红. 黄柏的药理作用及其活性成分提取[J]. 作物研究, 2015, 21(5): 564-568.

[13] 王洁. 糠酸莫米松乳膏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慢性湿疹或神经性皮炎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E01): 194-195.

[14] 马长孝. 除湿饮冲剂对湿热型湿疹患者血清T细胞亚群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4, 20(7): 994-996.

[15] 吴实, 邓列华, 胡云峰, 等. 氯雷他定联合冰黄肤乐软膏治疗亚急性及慢性手部湿疹的临床观察[J]. 暨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2, 33(6): 608-611.

[16] 徐东娥, 沈国珍, 潘海丽. 复方决明子手握小枕改善手部潮湿、湿疹的疗效观察[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3(6): 1902-1903.

2017-01-20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615)

R 758.23

A

1672-2353(2017)13-182-03

10.7619/jcmp.201713062

猜你喜欢
利嗪左西软膏
左西孟旦治疗重症冠心病所致心衰的临床疗效
青雄膏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HPLC法测定盐酸左西替利嗪有关物质
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湿疹的效果分析
顽癣敌软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行左西孟旦治疗的临床疗效
他克莫司软膏配合短程地塞米松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分析
西替利嗪与左西替利嗪对大鼠氨茶碱血药浓度的影响
全蝎软膏配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糖尿病足32例
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