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多项生化标志物检测及预后分析

2017-07-05 08:41俞春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13期
关键词:肌钙蛋白冠脉标志物

俞春霞, 蔡 薇

(北京市隆福医院 心内科, 北京, 100010)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多项生化标志物检测及预后分析

俞春霞, 蔡 薇

(北京市隆福医院 心内科, 北京, 100010)

急性冠脉综合征; 高敏C-反应蛋白; N末端脑钠肽前体; 肌钙蛋白Ⅰ; 预后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发生斑块破裂,形成完全或不完全堵塞性血栓,从而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包括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1-2]。常规检查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但其均不准确,因此需在临床上结合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 pro-BNP)、肌钙蛋白Ⅰ(cTnI)的检测来做出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3-4]。本研究探讨上述3种生化标志物对ACS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6年1月本院接诊的150例ACS患者,将患者按照病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n=59)、不稳定心绞痛组(n=91), 患者均为初次发病且符合相关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感染、甲亢及血液病。选取同时期通过常规检查后排除心脏疾病的正常人群150例为对照组,排除标准与ACS患者相同。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吸烟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1.2 方法

对患者进行遵医嘱常规二级预防及药物治疗,未进行任何手术治疗。患者发病到检测时间在6 h以内,抽取静脉血并离心分离,然后冷藏保存。采用免疫胶体金法测定hs-CRP、NT pro-BNP、cTnI的水平。3个月后对ACS患者进行随访,对其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进行记录,包括猝死、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再次统计其首次发病时hs-CRP、NT pro-BNP、cTnI的检测结果,分为事件发生组与事件未发生组进行对比。

表1 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 结 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心绞痛组及对照组hs-CRP、NT pro-BNP、cTnI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ACS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1.33%, 发生事件组患者hs-CRP、NT pro-BNP、cTnI显著高于未发生事件组患者(P<0.05), 见表3。

表2 3组hs-CRP、NT pro-BNP、cTnI水平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1; 与不稳定心绞痛组比较, ##P<0.01。

表3 发生事件组与未发生事件组hs-CRP、NT pro-BNP、cTnI比较

与未发生事件组比较, **P<0.01; 表中数据均为发病初期时的检测结果。

3 讨 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一种以胸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因其症状较为常见,故在临床诊断上难以确诊,需要对其进行鉴别性诊断[5-6]。因此,在ACS诊断中,生化标志物检测成为其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随着对生化标志物深入研究,使得多种生化标志物联合检测法成为可能,这种方法不仅特异性强,并且对其早期鉴别及评估后期风险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生化标志物检测已广泛用于临床,但其对后预后风险评估研究还较为有限[7-8]。

hs-CRP是一种重要的反应蛋白,在炎症、癌症、损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现象。在ACS发病初期, hs-CRP水平快速上升,梗死后2 h左右达到顶峰,而后降至基本水平[9-10]。以往研究发现, ACS发生时,血液中hs-CRP浓度升高程度与患者预后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并且随着hs-CRP升高, ACS患者死亡率明显上升。本研究中,同样显示hs-CRP可以作为诊断ACS的重要依据,在二级预防中,将hs-CRP单独或与心肌钙蛋白T(cTnT)联合检测,特别适合急诊有胸痛症状但cTnT值正常的患者,此时hs-CRP升高预示着短期和长期发病危险增加[11], 提示hs-CRP基本水平对后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着预测作用。NT pro-BNP在心室负载增加后可出现异常升高的现象[12], 这主要是由于斑块破裂后引起心室张力增加,因此NT pro-BNP对急性心肌梗死具有一定诊断作用[13-14]。预测AMI后30 d和6月时的左室重塑是AMI后CHF和死亡的强独立预测因子。本研究中, NT pro-BNP也可作为诊断ACS的重要依据,提示其对患者早期疾病鉴别与危险分级有着重要的作用。cTnI是心脏细胞专有的调节蛋白,在心脏细胞不被破坏的前提下,血液中基本不会检测出cTnI, 当心脏细胞遭到破坏时,会有大量cTnI进入血液,最早可在发病后1 h左右检测出,是心脏细胞破坏的特异性表达,因此一般将其作为心肌梗死最为理想的标志物[15]。临床上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判断溶栓疗效。本研究中, cTnI作为诊断ACS的重要依据,其对患者早期疾病鉴别与危险分级有着重要作用,在3个月后患者随访中,同样提示其对心血管再次发生有着预示作用。

[1] 吴娟, 杨朋康, 刘文君, 等. 高敏C反应蛋白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价值[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7): 178-179.

[2] 郑青, 鲍逸民, 陈宁琳, 等. 生物标志物水平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治疗后早期心血管事件的临床意义[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24): 1-4, 8.

[3] 陈婧.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Hcy、hS-CRP和BNP水平变化探讨[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6, 13(3): 77-79, 80.

[4] Y C Zhang, Y Tang, Y Chen, et al.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and C-Reactive Protein Have Combined Utility for Better Predicting Prognosis Afte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 Cell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2014, 68(2): 379-385.

[5] C Guo, S Zhang, J Zhang, et al.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everity of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and levels of estrogen, hs-CRP and MMP-9[J]. Experimental and therapeutic medicine, 2014, 7(5): 1177-1180.

[6] J R Wu, X M Zhang, B Zhang. Danhong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5, 43(2): 199-214.

[7] 董建红. 短期一对一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知识、态度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5, 34(24): 3386-3388.

[8] 高珣, 李爱焕, 李娜, 等. 血浆B型利钠肽、心肌肌钙蛋白Ⅰ及心肌酶评估有机磷中毒伴发心肌损害的研究[J]. 中国循环杂志, 2015, 30(03): 264-267.

[9] 柳颐龄, 石坤, 郭永宏, 等. NT-proBNP对川崎病的诊断价值[J]. 重庆医学, 2015, 44(05): 657-659.

[10] 孙慎杰, 吴小鹏, 宋恒良, 等. 血浆和肽素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评估价值[J]. 中国循环杂志, 2015, 30(01): 13-16.

[11] 叶旭辉, 李伟明, 冯六六, 等.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初发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J]. 山东医药, 2016, 56(38): 52-54.

[12] 袁清茹, 刘莉娟, 王晋华, 等.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与心脏结构功能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 36(14): 3421-3423.

[13] 华沙, 赵建荣, 邱筱炜.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5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6, 36(04): 604-608.

[14] 刘辉, 张燕, 张少利, 等. 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J]. 山东医药, 2016, 56(11): 41-43.

[15] 葛广豪, 杨栓锁, 马江伟, 等.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老年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术后心功能的影响[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6(12): 1296-1300.

2017-01-18

北京市东城区科技计划项目(2012-2-012)

R 543.3

A

1672-2353(2017)13-196-02

10.7619/jcmp.201713068

猜你喜欢
肌钙蛋白冠脉标志物
肌钙蛋白升高也有可能是这些疾病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超敏肌钙蛋白T与肌钙蛋白I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MR-proANP:一种新型心力衰竭诊断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