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微循环相关指标的影响观察

2017-07-05 08:41高天林刘和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13期
关键词:部位心肌梗死心功能

高天林, 祝 鹏, 袁 博, 刘和波

(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 心内科一病区, 陕西 安康, 725000)



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微循环相关指标的影响观察

高天林, 祝 鹏, 袁 博, 刘和波

(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 心内科一病区, 陕西 安康, 725000)

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功能; 微循环相关指标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高发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心功能受损情况较为明显,且微循环相关指标也较差[1]。本研究探讨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微循环相关指标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保守治疗)30例和观察组(介入治疗)30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45~71岁,平均年龄为(62.8±7.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0.8~5.5 h, 平均为(3.0±0.4) h; 梗死部位:下壁梗死患者19例,其他部位梗死患者11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为45~72岁,平均年龄为(63.1±6.9)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0.9~5.7 h, 平均为(3.1±0.3) h; 梗死部位:下壁梗死患者20例,其他部位梗死患者10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保守治疗,主要为采用镇静止痛、调整血容量、调脂、抗凝及溶栓治疗等,另外针对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介入治疗,于一侧桡动脉置入动脉鞘,以带球囊支架置于梗死血管部位,进行高压扩张,给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口服治疗,并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术后常规用药。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及甲襞微循环指标。

1.3 检测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及4周检测2组的心功能及微循环相关指标,心功能指标为LVEF、LVRI及LVDD, 以心脏超声检查; 甲襞微循环指标为白微栓率、红细胞聚集率及襻顶血管直径,以微循环监测仪进行检测。

2 结 果

治疗前, 2组患者的LVEF、LVRI及LV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1、2及4周,观察组的LVEF、LVRI及LVD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治疗前, 2组患者的白微栓率、红细胞聚集率及襻顶血管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1、2及4周,观察组的白微栓率及红细胞聚集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襻顶血管直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高发病,本病的危害较大,可导致患者死亡。研究[2-3]显示,此类患者的心功能受损严重,因此LVEF、LVRI及LVDD作为心功能状态的重要监测指标,其在心肌梗死患者中呈现较低的检测水平。此类患者的微循环及其影响指标也相对较差,表现为此类患者的甲襞微循环指标相对较差[4-5]。甲襞微循环对于机体局部及整体的微循环状态均有极高的反映价值,对于血管尤其是微小血管及血供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临床中对于本病治疗的研究较多[6-7], 其中介入治疗是常见且效果较好的治疗方式,其通过直接作用于梗死血管部位来达到治疗的目的,且病灶部位的药物浓度较高,全身的药物不良影响也相对较小[8-9]。

作者就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微循环相关指标的影响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并与常规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介入治疗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甲襞微循环指标均持续改善,且均显著好于保守治疗的患者,说明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循环状态和心肌损伤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10-12]。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甲襞微循环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介入治疗可更为有效地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及微循环相关指标,对于患者疾病及相关指标的改善作用更为突出,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1] 王玲玲, 唐银辉, 罗伶俐.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无复流患者血清ADAMTS-13和hs-CRP水平的变化[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 35(3): 610-612.

[2] 周学才, 潘春勤.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治疗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探讨[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5, 21(2): 218-220.

[3] 张宁, 刘欣, 尹红梅, 等.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心功能的影响[J]. 疑难病杂志, 2016, 15(7): 670-673.

[4] 王亮, 苏德兴, 王洪娟. 介入治疗与保守治疗心肌梗死的长期疗效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电子版, 2015, 15(85): 84-85.

[5] 阮爱兵, 吕爱玲. 青年与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临床疗效分析[J]. 安徽医学, 2014, 35(5): 638-640.

[6] Azzaz S, Charbonnel C, Ajlani B, et al. Evolution of the interventional reperfusion strategy and reperfusion times in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J]. Ann Cardiol Angeiol (Paris), 2015, 64(5): 325-333.

[7] Tomala M, Miszalski-Jamka T, Zajdel W, et al. Angiographic result of index PCI determines the presence of right ventricular infar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nf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J]. Int J Cardiovasc Imaging, 2015, 31(8): 1591-601.

[8] 花冠杰, 韦利元, 韦颖, 等. 老年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 右江医学, 2015, 43(1): 43-45.

[9] 李春燕.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应用瑞舒伐他汀对存活心肌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12): 120-121.

[10] 赵娟娟. 介入时机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左心功能的影响[J]. 当代医学, 2016, 22(11): 41-42.

[11] 赵玉勤, 何家富, 李彬, 等. 瑞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微循环及凝血状态的影响[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4, 20(11): 1496-1498.

[12] 丁芸, 戚德清. 主动干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高血糖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 2015, 13(1): 48-49.

2016-12-20

陕西省卫生厅基金项目(2015H25)

刘和波

R 542.2

A

1672-2353(2017)13-198-02

10.7619/jcmp.201713069

猜你喜欢
部位心肌梗死心功能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心功能如何分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