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音乐

2017-07-06 11:43张洁君
琴童 2017年6期
关键词:纳西族白沙丽江

张洁君

纳西族,是居住在云南、甘肃等省的一个少数民族,其中一个主要的聚居地是著名的古镇——丽江。曾经,丽江古镇里大部分的手工匠和生意人都是纳西族人。即使现在走在丽江的街头,还能看到纳西族人的身影呢。

崇拜大自然的纳西族

纳西族人由于宗教信仰的关系,对大自然有着极高敬畏之情。在纳西族人很小的时候,就会被长辈灌输“大自然和人是兄弟”的思想,所以他们特别热爱大自然,不会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生态。不过,纳西族人的畜牧业却很发达,其中他们饲养的“丽江马”在国内外都是鼎鼎有名的马。

纳西族的服飾

由于居住地区之间的差别,纳西族人的服饰也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比如:丽江的纳西族人上衣是有很大袖子的褂子,腰间围上一个百褶围裙,下面穿宽松的长裤;而少数居住在甘肃省永宁县的纳西族人喜欢戴假发。他们用牦牛尾巴上的毛编成粗大的假发辫,再在假发外边缠上一大圈蓝、黑两色的丝线,并将丝线绑在他们的辫子上,垂到腰间,极有特色。

每当节日里,纳西族的妇女们都要披上一件最传统的服饰—七星披肩。它是由一整块黑山羊的皮制作而成,两肩处有用丝线绣成的日月图案和依次排列的“七星”,所以它还有另一个名字—披星戴月。其实,这件披肩还是纳西族妇女的“勋章”。因为它最初除了有装饰的作用外,还是她们背东西时的垫肩,是她们披星戴月时劳作的象征。

纳西族高超的建筑工艺

自古以来,纳西族人就是建房子的高手,比如丽江大研古城就饱含着他们的智慧。早在宋代,古城就在玉龙雪山下初具风格了。

纳西族人合理利用了丽江大研镇的水资源—黑龙潭,房子都是依水而建,使得“城依水存,水随城在”成为丽江古镇的一大特色。黑龙潭分支很多,纳西族人又在众多的水流之上,建造了354座造型各异的古老石桥、木桥,使得丽江大研古城桥梁的数量之密跃居全国的榜首。另外,古城的街头巷尾全部用红色的五花石铺成的,天晴的时候尘土少,下雨时不积水,使得整个古城特别干净。毫无疑问,这是纳西族人智慧的象征。

丽江古乐

丽江古乐是丽江当地特有的一种音乐艺术结晶,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全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的称号。它由白沙细乐和丽江洞经音乐、皇经音乐组成。其中,白沙细乐是我国屈指可数的几部大型古典管弦乐之一,并保留和继承了纳西族民间音乐的特色。

白沙细乐需要一个乐队来演奏,乐队会根据时间安排演奏舞曲、歌曲以及器乐曲牌的顺序。白沙细乐的乐队人数却不等,依据邀请表演的主人的贫富来确定人数,3~10人不等,使用的乐器都是颇具纳西族特色的乐器。乐器按照演奏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3个乐器组:第一组是吹管乐器,有竖笛、横笛等;第二组是弹拨乐器,主要有筝、琵琶、苏古笃等;第三种是拉弦乐器,只有二簧(长得像京胡,音色脆亮)一种。白沙细乐最早是用在丧葬仪式上的音乐,所以整体曲调是忧伤哀

怨的。

现在,丽江古乐成为丽江古镇的一个旅游项目了。如果你喜欢观看民乐表演,这可是不容错过的一场精彩节目呢。

苏古笃

苏古笃,又叫火不思、胡拨、琥珀,是纳西族的弹弦乐器。苏古笃在纳西语中有“一定要学会”的意思,可想而知,它是纳西族人多么喜欢的一件民间乐器啊!它曾经是一段民族间友谊的象征。在南宋时期,苏古笃是蒙古族的乐器,后来忽必烈率兵远征云南,到了丽江后,当时丽江的统治者阿良率部投诚,忽必烈深受感动,还与阿良成为好友。忽必烈凯旋而归时,将随军乐队的乐师和全部乐器都赠送给了阿良,其中就有苏古笃。直到现在,纳西族艺人演奏苏古笃时,还穿着蒙古族的服装。

虽然苏古笃历史悠久,但一直以来,它都保持着最初的模样。它由共鸣箱、琴头、琴颈、弦轴、琴马和琴弦等部分组成。琴体长106~116厘米;琴头简单,没有装饰品;琴颈上窄下宽;共鸣箱呈半葫芦形,还蒙上蟒蛇皮,在弹弦乐器中极有特色。现在,苏古笃是白沙细乐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

猜你喜欢
纳西族白沙丽江
丽江三朵节
白沙水库
丽江的荒
白沙涧
叫一声丽江
白沙水库
绽放的丽江
纳西族民间乐器
——纳西琵琶
新生代纳西族音乐人的传统痕迹和自我构建
纳西族情歌“时本授”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