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冈:补短板 跑出加速度

2017-07-07 15:16文丨付小海
遵义 2017年10期
关键词:凤冈县园区工业

文丨 牟 瑜 付小海

凤冈:补短板 跑出加速度

文丨 牟 瑜 付小海

彰教园区

近年来,凤冈紧紧围绕“全神贯注抓园区、凝神聚气抓工业、全力以赴守底线、凝心聚力上项目”的战略定位,牢固树立“工业强则凤冈强,产业兴则凤冈兴”的理念,抢抓机遇,转变发展观念,突出规划引领、平台建设、招商引资、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服务,以城南工业园区和锌硒产业园为主要抓手,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依托自身资源禀赋,不遗余力补足短板,奋力推进工业强县,助推新型工业化发展。

服务环境受客商青睐

突出企业服务,狠抓硬环境建设。“狠抓硬环境建设,不断深化服务企业体制机制改革,积极争取“贵园信贷通”,通过搭建融资平台,与邮政银行、信用联社合作,共争取贷款规模6400万元,帮助5家企业融资达700万元,切实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题,企业健康发展得到有效保障。”凤冈县委副书记、县长王继松如是说。

与此同时,协调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升级改造杭瑞高速花坪收费站,进一步提高车辆进出量,为拓展物流空间创造有利条件。大力实施城区—园区—花坪快速通道建设,进一步做好沿线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文化等工作,统筹推进路网升级改造、棚户区改造、龙潭河梯级开发,促进环境优化升级,并以此为基础,加快“文教卫”配套,促进城市功能向园区转移。

“2017年1月10日,6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正式开工建设,现正在抓紧建设,确保工厂早日进驻园区并开工生产。”凤冈县委副书记、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正伟介绍道。

突出企业服务,狠抓软环境建设。凤冈县积极争取省、市的大力支持,争取最宽松、最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解决经开区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改善制度环境,建立出台办理用地、税收、费用交纳等优惠政策,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降低办事成本。大力实施服务环境整治攻坚战,进一步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构建亲商、重商、惠商的服务环境。全面提升园区党组织发展功能、服务功能,着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实干型、协作型、清廉型“六型”园区领导班子。县委坚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积极倡导“干中学、学中干”,破除园区干部信心不足、能力不足的危险,把园区队伍打造成为解放思想的排头兵、对外开放的先遣队。

走进县政务服务中心,服务窗口办事工作人员笑脸相迎,热情大方,认真解释办证流程,所需相关证件等,前来办证的群众和办事人员有说有笑,十分和谐。政务中心有组织部、公安局、发改局、国税局、农行等26家单位设立了办事业务窗口,实行“一条龙”服务,最大限度减少流程。

“我注册了鹏宇科技信息公司,今天来市管局办理组织机构代码和营业执照,在国税局服务窗口办理税务登记证件,多家部门集中办证,非常方便。我两点左右来办证,三个证不到一小时就办理完毕,工作人员态度很好,认真讲解需要相关手续及证件,以便下次办证不跑冤枉路。”前来办证的练宇其十分满意。

按照功能相近、产业互补原则,对厂房进行合理布局,力求做到规范有序。坚持世界眼光、全球视野,努力适应地形地貌特征,精心做好厂房的体型、造型设计,使之凸显时尚元素和艺术工艺,努力建成具有凤冈特色的标志性建筑。按照适度超前、可持续重复利用的基本要求,突出“经济、适用”功能,建设综合性多层标准厂房,为生产企业的产品开发、转产、技术改造提供良好平台。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以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业、特色制造业、新医药产业、能源产业、高科技产业五大工业为主,努力适应新兴产业需要,合理规划布局,使其有利于管理并产生规模效应。

“双赢”理念促长足发展

突出“双赢”理念,优化产业布局。出台《凤冈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实施办法(试行)》等系列文件,切实通过“领导招商”“以商招商”“亲情招商”等多种方式,引进一批符合国家政策、市场前景看好、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招商引资规模与质量均实现提升,实现了双赢的局面,仅2017年第一季度,凤冈县实施招商引资项目44个,合同引资131.2亿元,到位资金24.9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18个,合同引资49.3亿元,到位资金13.3亿元。

依托杭瑞高速公路,结合本地锌硒特色元素,以农副产品加工为基础,规划建设了“一区两园”的工业布局,同时引进大健康产业、新型轻工业、大数据产业等产业,以凤冈特色资源吸引投资。

截至目前,园区工业企业达119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9个,合同签约资金2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累计近20亿元,成功引进兴客坊铜灯制造、轻纺产业园、勤邦阳光等45家企业入驻,并与天天红水暖设备等10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协议。

县委书记廖其刚带头抓招商工作,与贵州御凤天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到广州与意大利客商钟博士、马西姆、安娜及中方代表唐津明等人就万寿菊浸膏订单销售事宜进行洽谈,一“锤”定音,敲下6亿克销售订单。

着眼产业目标,切实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十三五”末“主体经济指标翻一番”和“建设百亿级园区”的要求,用五年时间实现投产达产工业企业达120家以上,园区工业总产值达15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达30亿元以上,工业投资达30亿元以上。

党建+模式朝气蓬勃

创新党建+模式,融入互联网,创办电商平台,销售农副产品和工业产品,增加贫困户就业人数。如今在锌硒产业园,实现了8000余人的就业人数,老百姓在家门口打工赚钱,实现了经济社会与民生事业长足发展。

家住凤冈县龙泉镇,右手残疾的宋庆林,在顺强缝纫机配件厂工作已有2年。

“我现在不仅解决了自己的温饱问题,而且还克服了自卑。这一切都得感谢政府。”宋庆林说道。像宋庆林这样的情况,在顺强缝纫机配件厂工作的还有数十人,他们虽然身体残疾,但他们都靠自己的劳动解决了自己的生存问题。

正在建设的6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为外来企业进驻凤冈创造更好的条件。如今,随着长博集团、邵氏茶酒、勤俊博服装等重点项目陆续入驻,园区集聚效应日益凸显,2017年一季度以来,凤冈招商引资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引来金凤凰,入住新厂房”,引进了大型企业和成长性好的骨干企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入驻率达80%以上,极大地推动了凤冈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

据统计,2016年,凤冈经开区完成工业总产值39亿元,同比增长23.22%,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36亿元的108.33%;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27亿元,同比增长13.62%,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完成工业增加值7.11亿元,同比增长32.6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1亿元,同比增长20.7%,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38亿元的100.2%;完成税收2.2亿元,同比增长14.58%,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2.1亿元的104.76%;新增劳动就业1210人,园区就业人数累计达8782人。

“凤冈好山好水好风景,富锌富硒富天下,公司将利用凤冈独特的锌硒资源、各级领导的超前服务及市场意识调整茶叶加工产品结构,加大精深加工产品比重,开发茶饮料、功能性茶产品,加强茶资源高效利用;邵氏茶酒在凤冈基地生产的茶酒产品有6°、28°、35°、42°、48°、50°,在全国开设邵氏茶酒专卖店36家;2017年计划第二期生产扩大线启动,生产出品茶糖、茶面、茶饼干;与中国核工业集团下属西藏本鑫集团强强合作签约;茶啤酒项目正式立项启动;专卖店突破到100家。”邵氏茶酒有限公司负责人如是说。

逐步做大做强的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加入到精准扶贫的队伍中来。“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以民营企业为帮扶主体,以贫困村为帮扶对象,以签约结对、村企共建、互利合作为主要形式,带领贫困户致富。

大凤腾飞正当时。凤冈本着为企业服务,为人民群众谋福利,让众多企业汇聚凤冈,助推凤冈经济社会发展,让一方百姓享受到了工业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

猜你喜欢
凤冈县园区工业
凤冈县关工委的“桑业”情怀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凤冈县召开2016年老干部暨关心下一代工作全委会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凤冈县华莲家电关爱天桥中学留守儿童
凤冈县老干部慷慨解囊助学传递爱心
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