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2017-07-07 19:53徐雪松
学理论·下 2017年7期
关键词: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

徐雪松

(青岛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以具有多层次规定性的人为研究对象,是一门关注人、教育人、发展人的特殊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特殊性,要求其在实施的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在长期的理论和实践发展过程中并未对人文关怀有足够的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应从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加强学生的生命教育等方面全面提高人文关怀的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7-0234-03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1]把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提升到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高度,体现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同时为学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增强了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信心。

一、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人文关怀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同时也是指导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将人文关怀理念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当今全球化时代,社会急剧转型,改革开放日益深入,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下,利己主义甚嚣尘上,将利益最大化作为追求的最高目标。而学生心智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成熟,很容易被不良的社会环境所影响。加之现代各种新兴媒体层出不穷,各种外来文化和非传统价值观充斥着新一代年轻人的思想,导致其精神世界的迷失。青少年时期是个人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性格、品质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培养青少年形成良好思想品德,必须在契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成长规律、发展需要和接受习惯的基础上,将人文关怀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进而须针对青少年的认知水平、思维习惯、接受能力、兴趣爱好,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手段,引导青少年塑造高尚的人格品质。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实需求。过去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政治和思想方面单纯的理论灌输,强调知识的学习,忽視了教育的对象是人的现实属性,不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就是要实现传统教育模式的转变,实施全人教育,促进学生认知、情感、心理等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均衡发展,使学生的生活世界受到尊重,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也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有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发展和学科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条件。人文关怀理念应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全过程。大学校园就是个小社会,而学生是这个社会中的实践主体,学生的行为举止对学校的学风、校风等文化层面的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学校要注重对校园文化、师生关系、人文环境等各方面进行培育、塑造,对和谐校园建设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人文关怀理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在落实人文关怀理念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不可否认,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依然存在部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忽视个性心理的发展

众所周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命题,该命题强调和提倡个人的独创性和自由;社会主义崇尚集体主义,但也不是不要个性,而是要最大限度地解放个性,发展个性。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刻板僵化,脱离学生现实的生活世界和经验世界。如在教学内容上:教育者往往是以课本教程为标准,充当思想理论的宣传者,讲救国救民、胸怀天下的伟大理想、时代英雄的感人事迹等传统的理论内容,只为了教学而教,而没有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发展需求,缺乏对学生情感、学习与生活的关怀。在教学目标上:教师关注的是学生对于理论的接受和学习以及能否通过规定的考核标准,这种过分重视标准和模式的做法,忽视了个人发展的多样性,不利于学生个性化人格的养成和高尚品质的培养。

(二)忽视情感的发展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在开展过程中缺乏对学生情感的关注。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形式,理论灌输,只是从宏观上去把握,而没有从微观上去渗透,忽视对人的情感关怀。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有不断完善的教学大纲,有整齐划一的考试标准,有专业的师资队伍,却没有意识到受教育者是现实世界中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个体,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在传统僵化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中,教育者传授的内容很难引起受教育者在思想上的共鸣和情感上的呼应,受教育者希望教育者能关注其心理发展、情感需求,将品德教育功能和知识教育功能相结合,体现其时效性。其次,过分强调教育者的权威。从20世纪大学体制形成到今天,受传统“教师中心论”的影响根深蒂固,教育者的地位一直是高高在上,削弱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主动精神,并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达不到合作共赢的状态和思想碰撞的场面,不利于受教育者个性的张扬和能力的提升。

(三)忽视道德感的培养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和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可见,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教育,不仅是为获得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目前,部分学校对学生道德感的培养方面不尽如人意,部分学生人文道德素养较低,如高声喧哗、乱扔垃圾、上下车拥挤不排队、文物景观上随手涂鸦等现象屡见不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感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力量,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从脚踏实地做好身边的小事做起,在生活和实践中付诸行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关注学生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四)忽视对生命的关怀

关怀生命,热爱生活,最根本的就是尊重生命的存在。在二战时期,一位德国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后来当上了一所美国中学校长,每当新老师来到学校任教,他就会交给老师一封信。信中是这样说的:亲爱的老师,你好!我是一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我亲眼看到了人类不愿意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知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受到高中或大学教育的士兵杀害。看到这一切我疑惑了,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长为有人性的人,你们致力一生的事业绝不应当被用于创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可见,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这只是教育外在的形式,更深层的目的是唤醒人们对生命的认知和关怀。思想政治教育者恰恰在教育的过程中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生命意识的培养。如果不能树立尊重生命的理念,在教育的过程中即便积累了再多的知识,也会对他人、对社会、甚至对世界上存在的其他生命造成危害。这样的教育注定是失败的。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建议

人文关怀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将人文关怀的精神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育者、受教育者等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逐步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长效机制。

(一)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塑造健全人格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现实的、有丰富情感体验的人,而非物质性的机器。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关注和了解人的个性发展需求。由于不同的教育对象都有性格、年龄、心理和生理层面的不同,另外认知能力和文化素养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应个性化,切莫“一刀切”、一概而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教育工作者要明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中,一个人的个性长时间受到压抑和束缚,人的多样化发展就可能被抹杀了。破解这个难题需要我们立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和国际社会发展的潮流,以创新的发展理念为引领,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顺势而为,积极作为。如深化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注重多元个性化发展,因材施教,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加强学生情感教育,关注学生精神需求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情和理相互结合与应用的过程。要想使思想政治教育行之有效,就须充分发挥人文关怀在教育中的先导作用,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一方面,加强学生情感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的育人工作应树立科学的理念,即智育德育并重,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者以师爱润泽学生心田,以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显著提高了。另一方面教师要与学生密切交流和联系,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想法,尊重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人格,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达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思想教育的过程中贯穿情感教育,“充分唤醒和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地提高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过程,才能真正实现受教育者的人格完善和思想提升。”[3]

(三)营造校园人文环境,提高学生道德素养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学校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校园环境中,一方面,学校要积极举办一些先进道德模范的演讲,以其高尚的品行和人格魅力感染學生,也可以举办校园文明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道德素养。同时要树立反面典型,把当下热点的道德缺失的行为供以借鉴,以加强警示作用。另一方面,学校教育的主体是教师,教师要做好的榜样,要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自觉加强道德修养,与学生共同参与营造出文明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优秀家风思想”、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少年传承中华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学生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树立良好的风范、培养高雅的情趣、磨炼坚忍的意志,逐步构建“明理厚德”的德育体系。

(四)开展生命教育,树立热爱生命的理念

“教育以生命为起点,在生命中进行,为了生命的发展,教育要关怀生命。”[4]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工作内容繁杂,不仅要传授课本的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情怀,其中最根本的一点是唤醒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目前,对于学生自杀现象究其原因各不相同,如:学习压力大、同学间的人际交往问题、生活不顺心,但生命教育的缺乏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模范和社会上的好人好事等题材,用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实例引导他们开展榜样学习,增强社会责任感,感悟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只有真正体会到生命的意义,才会爆发出对生命的渴望、尊重与热爱,从而引导他们实现社会价值。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针对学生的特定情况,加强生命教育,不断强化保护生命、珍爱生命的观念。如学校要创造锻炼学生意志的逆境,让学生们适度经历一些挫折、打击和逆境等,给他们一些心理挑战,引导他们用正确的心态来面对生活的苦难与挫折,能有力量走出人生的困境,珍爱生命,笑看人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EB/OL][2016-

12-05][2017-02-25].http://m.pincai.com/group994777.htm.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5.

[3]黄进.人文关怀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浅析[J].江苏高教,2016(1):126-127.

[4]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实践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67.

猜你喜欢
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