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探析

2017-07-07 20:12张亚茹张兴玲
学理论·下 2017年7期
关键词:自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张亚茹+张兴玲

(重庆邮电大学,重庆 400065)

摘 要:随着手机客户端的兴起与互联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自媒体凭借其所具有的信息发源个性化明显、信息传播实时性强、信息交流互动性突出等优势特征打破了原有的传播格局,改变了自上而下的信息流动本质,使得以个人为中心的话语圈逐步建立。作为最大的网络群体之一,大学生在接受先进事物方面往往走在社会前列,将融自主、自由为一体的自媒体应用为其人际交往、获取信息的新渠道。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此,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因势利导,依托自媒体有效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之更好地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服务,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自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7-0247-02

自媒体概念最早是由美国IT专栏作家吉尔莫提出的。他将过去的媒体模式定义为传统旧媒体、跨媒体与自媒体三个阶段。其中,自媒体是指以高速无线通信技术为桥梁,以网络化思维模式为背景,以智能便携设备为终端的,能够向特定或不特定,单个或大多数人传递海量化信息的新兴媒介形态的总称,主要以微博、微信、贴吧等各类新型的网络社交媒体与平台为代表。2017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内容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由2016年6月的51.7%提升至53.2%;手机网民连续三年增长率超过10%,手机上网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强化[1]。这表明随着数字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的不断发展,自媒体逐渐转换为一种特殊的现实语境,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而大学生在面对自媒体所带来的碎片化信息同时,其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难免受到冲击。为此,高校应将自媒体所具有的资源优势巧妙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中,探究有效路径,以消解相关负面影响,进而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自媒体凭借其所具有的优势特征为现实生活提供了全新的映射场域,使得诸多网络用户“因价值观而聚合,以兴趣點而分众”,进而诞生出多样化的网络社群。这在满足大学生各层次需要、促进其个性自由发展的同时,也使部分学生逐渐沉迷于个性定制化信息空间难以自拔,甚至减少对公共领域内容以及正常人际交往的必要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息爆炸时代大学生的社会黏性,对大学生原有的价值观念产生冲击,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挑战。

(一)认知上的思维定式增加高校思想政治管理难度

认知心理学理论指出,信息受众往往会依据个人需要与意愿进行相关信息的选择,其目的则在于确保自己新接受的信息与先前所固有的价值体系与思维方式协调一致[2]。置身于海量化信息中的大学生,在随意浏览的过程中能够随机遇到任何一种信息。但是,大学生最终接受的信息大都符合其内在个性化需求,而拒绝接收除此之外的其他信息。由此,处于定制化信息中的大学生往往会以自己为中心形成特定的信息圈,这造成了他们个体认知视野的局限性,使得他们最终获取的信息狭窄且片面,甚至难以客观、准确地判断依托自媒体传播的良莠不齐的信息,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高校思想政治管理的难度。

(二)行为上的群体极化引发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困境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大学生在开展相互间平等交流的同时,也会因信息获取的片面性以及自身的从众心理而产生倾向于群体内部讨论的某一错误观点并将其急速放大的情况,最终导致群体行为观点极化现象的产生,甚至由此演化为舆论暴力,加剧自媒体的负面影响。自媒体构成的独特机制使之在加固大学生形成群体内“共识”的同时,也会将其间的“误解”锁扣起来,使得大学生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大幅减少,群体内部同质化、异质化特征愈加突出。而长时间生活在这一信息空间中的大学生极易将自身所获取的片面性信息看作真理,并拒绝接受更加全面合理的观点,进而产生诸如行为偏执等不良现象。此外,在极端行为思想的影响下,大学生如遇个人诉求无法满足的情况,可能会引发诸如杀人与自杀等不利于和谐校园构建的突发事件,危害极大。面对自媒体信息碎片化的形势,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依托自媒体有效传播正能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

(三)生活中的信息异化降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自媒体时代,网络的开放性为处于个性心理发展阶段,自我意识较强,思维方式尚不成熟的大学生冲破网络道德规范约束,彰显个性提供了途径。与此同时,网络环境的复杂性也使社会认知能力较差,且时常处于情绪波动与选择迷惘状态的大学生所具有的信息处理能力遇到了挑战。而我们则将其表现出的这种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盲目崇拜,甚至是在面对海量化信息时产生的恐慌、迷茫状态称之为“信息异化”。其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娱乐、社交等各个方面。而这一现象的存在,使得大学生反被信息所控制,甚至是奴役,其所具有的主体性特征也随之逐渐丧失,进而诱发人际关系异化、“网虫”等诸多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现实社交能力,阻碍其健康全面发展的网络疾病出现,弱化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追求,进而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二、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策略探析

自媒体时代,知识的传播形式在技术的支撑下日新月异。作为最大网络群体的大学生,逐渐将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自媒体融入日常学习生活之中。由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讲授模式,而是需要创新其传播途径,以更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需要与学习需求,进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一)以第一课堂为主导:增设媒介素养课程,提高信息辨识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由此,自媒体时代,高校应以第一课堂为主导,增设媒介素养课程,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网络信息媒介素养,以提高学生的信息辨识能力。首先,提高大学生对自媒体的认知与使用能力,引导大学生增强其自身单向接受知识与双向互动学习的能力。其次,增强高校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意识。教师可通过案例教学列举现实事件,使大学生能够客观认识自媒体所带来的影响,明确其危害,以引导大学生纠正其所持有的错误观念,改变获取信息的方式,以达到提高信息素养,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管理的目的。最后,形成文明、规范的校园媒介网络。高校应主动构建相关媒介素养教育培训模式,以提高高校教师的网络道德,使之在掌握与运用自媒体技术的同时,能够有效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督促学生形成规范的网络行为,并能够正确使用媒介与灵活应对相关网络问题。

(二)以实践课堂为依托:创新实践教育形式,提高信息聚合意识

实践课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将理论认知转化成行为指导的有益桥梁。马克思认为,坚持以人为本,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完整而全面地关照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根本所在[3]。为此,高校有必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过程中着力推进实践教育形式创新,尊重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其信息聚合意识,促进学生在平等融洽的氛围中与教育者进行交流,从而打通教育者与学生间的话语渠道,引导学生在相对开放的自媒体信息空间中,更好地规避相关负面影响。自媒体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能随时、随地、随心地利用声音、图像技术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传播形式。由此,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在与第一課堂结合的基础上,科学地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将诸如微电影、手机游戏等融理论、图像、音频等于一体的新的载体对相关教育内容加以推送,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进而深化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的理解。

(三)以网络课堂为阵地:整合校园媒体资源,净化校园网络环境

网络信息模式各样,如若不加强监督与管理,轻则误导大学生的认知,重则侵害人们的隐私及其他权利,形成网络突发事件。为此,自媒体时代,高校有必要开展校园媒体资源整合,协调好整个校园网络机制的运行,并强化对校园网络的监管,加强信息筛选,净化校园网络环境,以促进校园网络的良性发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首先,强化校园网络课堂建设,建立创新、协调、开放、共享、文明的校园网络文化。根据本学校特色专业设置,加强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网络课程,完成学习任务。其次,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应将学生入校园网与本校自主设置的相关网站或微信平台相关联,使其及时了解社会、学校的综合资讯,多接触主流权威媒体的客观评价和良性信息环境。最后,加强网络监控,屏蔽不良信息网站。高校应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建立健全由高校、宣传部门与新闻媒体形成的三方联动宣传机制,致力于开展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专项试点工作,大力推进校园网络信息审核机制建设,并立足于校园网站,建设一批贴近师生生活的网络专栏,以更加详细地了解学生运用新媒体接收信息的情况,并对可控的信息传播渠道严格监督,建立健全校园网络信息监管机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概而言之,自媒体的不断发展与普遍应用在拓宽大学生的表达空间,为校园舆论格局带来新变化的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高校有必要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以提高对自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制与新方法,切实建设好、运用好、管理好自媒体平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与水平,逐步消解自媒体对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7-03-17]http://www.cac.gov.cn/2017-01/22/c_1120352022.htm.

[2]沈苏儒.对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106-108.

[3]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猜你喜欢
自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