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

2017-07-07 20:14胡海涛
学理论·下 2017年7期
关键词:现实性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胡海涛

(1.中共中央党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91;2.天津科技大学 教务处,天津 300457)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现实的课堂上展开。以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思想为分析方法,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容量及时间的现实性,教学内容的现实性,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各方关系的现实性。最后,提出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实性问题的解决建议: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落实教育部文件要求;结合高校实际现实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改革。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实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7-0249-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这里的人就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即学生。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实施教育的人,习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把这三点连接起来,可以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根本上说主要是高校教师通过课堂渠道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同时,习总书记指出了高校政治教育工作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论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深刻阐明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目标定位、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有了这些纲领性要求,高校要把习总书记提出的要求落实好,具体到落实,就需要回归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语境中,分析现实的学生、教育方式和教师。

一、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思想

现实性在经典著作中多次出现,是马克思在进行理论批判和思想构建时比较注重的关键思想。现实性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际意蕴,杨思基[2]早在2005年曾撰文对现实性进行解读。从马克思对现实性的运用看,现实性首先是同宗教天国相对的此岸现实世界。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到:“一个人,如果曾在天国的幻想现实性中寻找超人,而找到的只是他自身的反映,他就再也不想在他正在寻找和应当寻找自己的真正现实性的地方,只去寻找他自身的假象,只去寻找非人了。”[1]这里现实性是要求人们从彼岸宗教世界回归到此岸的现实世界,批判现实的国家、现实的制度和现实的法。其次,马克思的现实性是指对任何事情的研究应该从最基本事实出发,所有事实应该能通过经验方式进行确认。例如,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指出了国民经济学的不足之后,对国民经济的分析是从“当前的国民经济的事实出发”的[1]50。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臆想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1]146。对人的分析,马克思也格外强调要分析“现实的人”和“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第三,对人的现实性上,马克思着重强调“社会关系性”和“实践性”。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35。

二、课堂教学环境现实性

课堂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有直接影响。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最大的现实性是大班制教学。据了解,一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课堂容量均在150人以上,研究者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课堂容量一般为180人。虽然教育部曾在2015年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中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课课堂教学规模一般不超过100人,推行中班教学,倡导中班上课,小班研学讨论的教学模式[3],但是多数高校囿于师资力量不足,很难达到这一标准。师资力量的配备不是一两年能解决的,尤其是近几年,高校进行师资引进时,通常会加上一个限制条件“本硕博均为985或211院校相关专业”。实践操作中,满足这一条件的应聘人数寥寥无几,这造成了很多普通高校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师资时的困境。

课堂容量的现实性决定了教学方式、课程考试评价方式和实践教学的现实性。教学方式选择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就是课堂容量。一般说来,大班制下教学方式只能是讲授式,研究性教学只可能在小班制下展开。动辄150人到200人的课堂容量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式只能是讲授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决定了原本应该有思想碰撞的课堂成了广为学生诟病的大水漫灌式、说教式课堂。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考试评价方式也一直被广为指责。研究者所在学校,思想政治课的主要考试评价方式是闭卷考试。每次考试前,既能见到在校园各个角落苦背的学生,也能见到复印店缩印功能的供不应求。针对广为诟病的考核评价方式,笔者对思政课教师进行了访谈。教师普遍表示,每位教师平均承担3个课堂,每个课堂180人甚至更多,如果采用课程论文方式,那意味着教师需要至少对500份以上的课程论文进行评判,这样的工作量是一种灾难性的工作量。实践教学开展也与学生人数有直接关系。近年来的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本科生入学人数剧增。一般高校每年招生规模在4 000人以上。这样的人数,靠有限的思政课教师是很难组织课程实践的。

同课堂规模现实性相对应的,还有课堂安排时间的现实性。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师资资源存在短板,高校的教室资源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教室资源限制和思政课上课人数限制,思政课晚上上课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课程安排的时间表现了学校对课程的定位。晚上上课从形式上向学生隐含地做出了思政课是否重要的表态,从而影响了学生对待课程的态度。

三、教学内容现实性

教学内容是教学展开的基础和依据。当前,教学内容现实性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整体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课程定位的单一性。二是单独课程的平面化、非立體化。高校纳入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有五门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从课程涵盖学科看,包括了历史、法律、哲学、社会科学等学科,从体系到内容都是非常丰富的。但是,由于把这些课程都定位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给学生的感觉是国家用这些课程进行意识形态教育,进行思想控制。这种课程定位和宣传方式,造成了原本丰富的教学内容的扁平化、空洞化。课程授课对象面对思想逐渐成熟的大学生,他们试图从高中及其之前接受的说教教育转向自我思考。思政课的教育内容原本为学生自我思考提供了丰富的思考方法、思考材料,课程定位却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这种课程内容丰富性与课程定位的单一性矛盾,在某种程度上激起了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了认同的困难。

同整体课程定位的单一性相对应,各门单独的课程存在平面化和非立体化的现实性。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为例,当前学术界探讨的马克思主义已经远不止一种类型,至少有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歐洲社会党的马克思主义、西方学术界的马克思主义。从学界的观点看,各种马克思主义都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基本只介绍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对学术界的新成果几乎不涉及。这种平面化的方式在保证了给学生介绍正统马克思主义的同时,让学生错误地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仍然囿于150年前的马克思学说,体会不到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尤其体会不到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的生命力。

四、各方关系的现实性

马克思在对生产的研究中特别注重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马克思曾指出:“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互相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1]340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文化生产和人的再生产,其参与的人们也是互相影响的,并且只有在互相影响中才能展开教学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现实地存在教师与学生关系、教师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行政管理者的关系,这些关系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教学。

第一个关系也是最直接的关系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关系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有直接影响。中国古人讲“亲其师、信其道”就是指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只有学生和教师亲近了,学生才更坚信教师所传之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的师生关系是否能达到古人所讲的“亲其师”的效果呢?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一般归属于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这个学院中教师的显著标签是“承担全校思政课教学工作”。学生则散布于学校各个专业性学院。从所属关系看,教师与学生属于不同学院建制,这种物理分离使得教师和学生情感上难以产生亲近之感。从高校培养方案看,高校思政课主要集中在一、二年级,这期间,学生一般有较重的英语、数学等基础学科的学习任务。思政课教师也因承担了较重的教学任务而忙于在课堂间奔走。教师与学生基本没有时间进行亲近,从而也就难以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第二个关系是教师和教师的关系。高等学校中,很多专业教师还可能依靠科研团队的形式建立比较紧密的关系,思政课教师间关系比较松散,这种松散的关系也更多只能靠教研活动来维持。由于思政课教师教学任务较重,并且较重的任务集中在下午和晚上,教师一般没有机会进行教研活动。教师和教师关系越来越松散,越来越难以凝聚。思政课教学过程,需要对现实问题进行及时回应,才能更多赢得学生的信任。对现实问题的回应,需要教师和教师思想碰撞,集体研讨,才能提出深刻的有说服力的回应。

第三个关系是教师与行政管理者的关系。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对高校去行政化呼声越来越强烈。大家对高校行政权力质疑,主要是质疑行政权力对资源配置、对教学科研的干预上。一般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与行政管理者的关系更多体现在教学与行政的关系。在高校普遍重视科研的背景下,思政课教师,作为基础课程教师,在同行政权力的关系中处于较弱势的位置,这种关系在各种具体问题上均有所体现。在人才引进环节,为缓解教学任务压力,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会不断向学校提出人才引进需求,但是,学校行政管理者会在人才引进政策中设置若干刚性条件,这些条件变相阻挡了思想政治教师人才引进计划。近两年,中央和地方对高校都实行了巡视制度,地方高校巡视中,思政课大班授课问题是被指出频率最多的问题。本来,这是思政课教学发展的一个契机,但是问题的实际应对过程却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教师与行政管理者不对等关系。本来解决大班授课问题只有两个途径:引入教师或者现有师资下提高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数量。然而,很多高校中,以加强思政课教学的名义,在既没有进人,也没有采取其他措施的条件下,加强了听课力度。这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典型的行政管理者的思路,把思政课教学效果问题完全转化为一个监督问题。这种思路的问题在于让老师感觉始终处于不信任的监督之下,导致教师更不愿意承担基本课时要求之外的教学任务,不利于发挥教师积极性。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进建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问题还需要在现实中现实地应对,解决好这些现实问题,重点在于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对高校政治教育工作现实性问题的最大的现实性回应。例如,针对师资的问题,习总书记讲话中就指出“拓展选拔视野……保证这支队伍后继有人、源源不断”。针对课程内容的单一化,习总书记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针对教学与管理的现实性问题,讲话指出:“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可以说,讲话中的每一句都是对现实性问题的具体应对。

其次,认真落实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全方位增强思想政治课程教育能力。教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理论建设标准》规定了5项一级指标,22项二级指标,39项三级指标。对三级指标又细分为7项核心指标,9项重点指标和23项基本指标,每类指标明确了落实的部门。文件规定可谓细致入微,在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重要的通识的同时,也恰恰说明当前高校在很多项指标工作上落实得不够好。对照指标,认真落实,就可以全方位增强思想政治课程教育能力。

最后,高校以科学态度,以马克思主义现实性思想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性问题。第一,根据校情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配套的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是大部分高校接受的教育理念,具体体现是学校开设全校性任选课程。可以考虑开设马克思主义经典人物研究、马克思主义流派介绍等通识性课程,让学生体验到立体的、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第二,结合实际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在加强思政课的文件中会提出全方位的措施,例如师资要求、薪酬配套、课堂质量监控等。各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有重点地实施。如果没有办法短期内增加师资,那么质量监控的方式就应该更灵活,避免让现有教师感觉处于不信任的监督之下,从而进一步削弱任课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杨思基.马克思恩格斯的“现实性”思想及其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6):15-23.

[3]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的通知[EB/OL].[2016-12-26]http://www.moe.edu.cn/srcsite/A13/

moe_772/201509/t20150923_210168.html.

猜你喜欢
现实性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浅谈小学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概念形成三部曲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变”与“不变”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