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2017-07-08 05:57谢辉
价值工程 2017年21期

谢辉

摘要: 本文首先从企业筹资的渠道和影响因素进行探究,为企业的筹资方式选择做分析;然后从企业具体的筹资方式进行比较,进一步探讨各种筹资方式的优势与不足;最后从资本结构、资金成本、筹资风险和企业规模的角度对企业筹资方式的选择原则进行分析,从而确定企业筹资的最佳选择方案。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ly explores the channel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nterprise financing, analyzes the choice of financing mode, and compares the specific financing modes of enterprises, then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financing modes, and finally analyzes the principles for the choice of financing mode from the capital structure, capital costs, financing risks and the size of the enterprise to determine the best choice.

關键词: 筹资渠道;筹资方式;筹资选择

Key words: financing channel;financing mode;financing option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1-0046-03

0 引言

企业筹资,是指企业作为筹资主体,为了满足其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资本结构调整等需要,运用一定的筹资方式,有效地从企业外部有关单位和个人或企业内部筹措和获取资金的一种行为,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资金运动的起点。而企业的筹资方式是企业取得资金的具体形式。企业可用不同的方式筹集不同渠道的资金,即使是同一渠道的资金也可选择不同的筹资方式。

1 企业筹资的渠道及影响因素

1.1 按企业资金来源的渠道分为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

融资方式按照筹集资金的来源可以分成两大类:债务性融资和权益性融资。债务性融资包括发行债券、银行借款、融资租赁、商业信用,它一般构成企业的负债部分,出资人是企业的债权人,企业要按期偿还约定的本息,债权人没有经营管理权,一般不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对其出资的那部分资产的运用也没有决策权。企业提高债务性融资在其资产中所占比例能够使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降低,资金利用率大大增强,并且能够优化股权结构,激励经营者努力降低流动性风险和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确保企业稳定发展。

权益性融资包括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等,它形成企业的自有资金,不需要还本付息,出资人对企业有管理权,是企业的股东,有权对企业的发展做出决策,享有企业发给的税后盈利,承担企业的损失,但是出资人无权撤回投资的资金。上市公司一般是通过在公开市场向公众投资者发行新股或增资募股获得权益资金,而非上市发行的股票往往是向特定投资者出售的,如金融机构、投资公司和保险公司等。

1.2 按企业的筹资方式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

按企业筹集资金的具体方式来看,筹资方式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是指企业将当年产生的利润进行分配后,留存部分收益作为企业未来的投资资金,企业的留存收益由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构成,它不会发生外部融资的费用,因此筹资成本很低。而且采用内部融资的方式,企业无须实际对外支付利息或者股息,不会减少企业的现金流量,但是由于企业对自有资金的占用,使得机会成本产生。

外部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外部借款等方式取得资金,以满足企业对资金的需求的一种筹资方式,它包括权益性融资和债务性融资。权益融资是企业让出部分所有权来换取外部资金的投入,体现的是产权交易,它不需要通过金融中介机构,而是借助股票这一载体使资金在盈余与短缺部门之间自由流通。企业不用归还权益资本,它具有长期性和不可逆性。而债务融资是企业向社会或金融机构借入的资金,需要按期还本付息,体现的是抵押债权债务。由于企业需要支付债务利息,因此债务融资会行成企业的负担,增加企业的筹资成本。

1.3 影响企业筹资方式的因素

①筹资数量。

企业筹集资金的多少即为筹资数量,它与企业的资金需求量成正比,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对资金的需求来确定合理的筹资数量。如果企业筹资过多,会增加企业的筹资费用,但是筹资过少的话又会影响企业的资金供求,所以企业要确定筹资数量来节约资金成本,同时又能使企业的资金供求正常,稳定企业的资金发展。

②筹资环境和筹资机会。

企业需要不断地改善生产经营管理才能为自身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筹资环境是企业对外拓展业务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某些时刻它将成为这些拓展方案实施的制约因素,所以把握良好的筹资环境特别重要。与此同时,企业要看好筹资时间,看准筹资时机,把握筹资机会,以获得最大的筹资收益。

③筹资风险。

筹资方式不同,筹资风险也各不相同。企业筹资所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自身经营的风险和资金市场上存在的财务风险两部分。经营风险是企业本身固有的不确定性风险,如经营杠杆效应、价格变动和产品需求等,这些因素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控制的,反之,企业在筹资时无法控制和避免的风险就是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由于企业对外举债经营导致的,它是企业承担的额外风险。财务举债使得企业的税后利润大幅变动,破产概率增加。但是企业通过财务杠杆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获得资金的快速上升,若是在筹资活动中企业得到的收益大于成本,那企业此次的筹资活动就是成功的。

④筹资成本。

企业选择哪种筹资方式的重要依据就是筹资成本,它是衡量资本结构优化程度的标准,也是企业对投资获得经济效益的最低要求。企业筹集的资金进行日常投资使用后,只有资本成本率低于投资报酬率,才能表明企业花费的资金成本较低,取得的经济效益较好。在有多种筹资方式可供企业选择的情况下,企业应该全面分析、比较各种筹资方式的筹资成本,从而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最佳筹资方式。

⑤筹资收益。

企业在比较各种不同的筹资方式的同时也要考虑所投资项目收益的大小,项目方案可行的必要条件是企业筹资项目的收益要大于筹资成本,在此之上再进行筹资方案收益大小的比较,从中选择收益最大的一个方案。所以筹资收益也是影响筹资方式的重要因素。

⑥筹资结构。

筹资结构指的是企业的产权结构,它是社会资源配置的结果。资本结构的变化对资本所有者的利益产生直接的影响,企业在筹集资金时应该权衡财务杠杆利益和财务风险,然后根据企业自身具体的情况正确安排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的比例。企业如果不能合理安排债权比例,有可能导致企业负债筹资难度加大,使得综合资本成本率提高。因此企业应当找到一个最适當的债权结构,降低综合资本成本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2 企业筹资方式的比较

不论是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还是向银行借款,任何一种筹资方式都可以完成企业筹资的目标,但是精明的企业不会盲目地选用筹资方式,而是对不同的筹资方式进行各方面的分析、评价,然后权衡、选择对企业最有利的筹资方式。我们主要从筹资的方便程度、还本付息风险的大小、资本成本率的高低、筹资期限的长短、资金使用方向的限制等方面进行分析。

2.1 筹资的方便程度

一般我们都从企业和资金投资者两方面去分析筹资是否便利。从企业方面来看,企业对该筹资方式是否有自己的自主权,有多大的自主权,是企业选择筹资方式的关键。从投资者方面来看,投资者是否想用该种方式投资,选择该种方式投资是否对自身有利,投资手续是否简便。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筹资方式便捷程度从难到易的顺序,分别为:银行借款、发行债券、发行股票、融资租赁、利用商业信用。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状况合理选择筹资方式以满足资金的需求。

2.2 还本付息风险的大小

所谓还本付息风险是指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不能归还投资者的本金和利息,从而使投资者可能采取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严重时会导致企业破产的风险。在各种筹资方式中,如发行债券、向银行借款都需要还本付息,而有的就基本不用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如发行股票等。所以企业自身拥有的产权资金就不存在还本付息风险的问题,但是企业的各种负债资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还本付息风险,风险大小不同。对于融资租赁和商业信用而言,如果企业不按合约规定支付款项,投资者就会适时采取一些行动,而这些行动往往是对企业经营不利的,如收回融资的固定资产、不为企业提供商业信用借款等,但是这些情况不会立刻导致企业破产,所以它们的还本付息风险的大小为中等水平。而对于企业发行债券、向银行借款这两种筹资方式而言,若是企业不按时偿还本金支付利息的话,债权人有可能申请以法律手段让企业进行破产清算,以清算的资产偿还债务。因此,它们还本付息的风险最大,企业要慎重对待。所以,企业按还本付息风险从大到小的大致顺序为:发行债券、商业信用、融资租赁、发行股票。

2.3 资金成本率的高低

企业使用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肯定要付出相应的成本,但是并不是每一种筹资方式的成本都一样,所以我们利用资金成本率来计算企业的资金成本,从而选出最佳的筹资方式。资金成本率通常用相对数表示,即资本成本率=使用费/(筹集资金总额-筹集费)。

2.4 使用资金时间的长短

一个优秀企业的发展需要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如果企业以某种方式筹集到的资金使用得当,使用的时间越长,那么对企业的发展是很有利的。各种筹资方式的资金使用期限是不一样的,商业信用的资金使用期限较短,只适用于短期筹资;银行借款和发行债券按期限有长期和短期之分,企业要根据自身的能力选择筹资方式;而发行股票筹集到的资金企业无须偿还给股东,它没有到期之说,企业可以长期使用,直到企业破产为止。从资金的使用长短排序,这些筹资方式从短到长的顺序分别是商业信用、银行借款、融资租赁、发行股票。

2.5 使用资金的灵活性

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金企业有时不能自由使用,原因在于投资者在提供资金的同时还用某些方法对资金的使用方向进行限制,对于企业来说,这种限制往往不利于自身发展,限制越大对企业越不利。企业能否把资金自由地用于各个方面表现出来就体现了投资者对投入资金限制的大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筹资方式企业都有权选择使用方向的,如商业信用是随着企业购入某一批商品而得到的,而融资租赁是随着某一固定资产租入而获得资金的,这些资金是随物而来的,企业无权选择资金的使用方向。相比而言,向银行借款得到的资金,企业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地使用,限制较少。而发行股票筹集到的资金构成企业的产权资本金,企业能够自由地使用,投资者对其限制是最少的。从资金是否能让企业自由使用方面来说,资金限制从大到小的顺序是:融资租赁、商业信用、银行借款、发行债券、发行股票。

3 企业筹资方式的选择原则

根据资本结构理论和企业各种筹资方式的分析,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时,最佳的筹资顺序是先内部筹资,再债务筹资,最后才是权益筹资。我们可以按以下四个原则对企业筹资方式的选择进行分析。

3.1 从资本结构角度分析

企业的筹资方式会受不同形式资本结构的影响。企业的筹资分为负债筹资和权益筹资,资本结构是企业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的比例关系,企业在实际工作中要把握资本结构的最佳点,保持最佳资本结构,即综合资金成本最小,财务风险保持在适当范围内和企业价值最大化。

若是企业处于新建或者初期不稳定阶段,为避免还本付息的压力过重,保持企业的偿债能力,应该采取权益筹资为主的方式,包括内部筹资、发行股票。处于新建阶段的企业在此时收入不稳定,波动幅度较大,在正常经营中企业的偿债的资金有限,以负债方式筹集的资金需要按期还本付息,时间约束性强,回旋余地小。企业到期如果不能偿还债务,债权人有权启动破产诉讼程序,用法律手段来取得自己应得的利益。相对而言,权益筹资在支付、清偿方面的时间约束性比较弱,企业是以自己正常经营下的盈利来支付出资人的权益,盈利好的,股东分红就多,盈利少的,股东分红就少,甚至可以是不分红。因此,企业应该采取权益筹资占企业总资本比重较高的资本结构。

若是企业处于稳定发展的上升阶段,则可以通过发行公司债券或者向银行借款等负债的方式为企业筹集资金,在财务杠杆的巨大作用下,企业的偿债能力较高,因此可以采用负债资金偏重的资本结构。这类企业通常在自身经营领域有较强的竞争力,市场份额稳定,趋于垄断,如公用事业公司,经常以长期负债替换股权,长期债务比例和资金红利支付率比其他企业高。而在现金流稳定时,企业可以通过增加长期债务替换股权的能力,扩大财务杠杆的作用,在资金等级不明显降低的同时,明显降低资本成本,从而在保证债权人收益的同时也增加股东的权益价值。

3.2 从资金成本角度分析

在企业筹资方式中,不同筹资方式的筹资成本大小是各不相同的,因而企业在选择筹资方式时要充分考虑筹资成本的制约作用。在企业的各种筹资方式中,商业信用的筹资成本是最高的,因为商业信用属于短期筹资范畴。商业信用筹资一般都有现金折扣优惠,但是企业若是选择享受现金折扣优惠,则其付款期限较短。若是企业放弃现金折扣,那么企业就要付出较高的资本成本。而融资租赁的筹资成本也是偏高的,租赁需要租赁公司做出租人和承租人的中介,它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这部分的费用支出就形成了企业的筹资成本。筹资成本最低的是發行债券,因为发行债券所发生的手续费及利息支出按照采取制度规定是可以计入财务费用的,而财务费用可以在税前抵扣,即国家帮企业负担了一部分利息,企业就可以减少纳税支出。

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条件下,筹资成本的大小是企业在筹资过程中不能忽视的关键问题,企业在需要引进设备、扩大生产规模的时候,如果采用长期借款,那么会增大企业的负债与资产比率,明显恶化企业的资本结构,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相反,企业如果采用的是融资租赁方式的话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它的筹资成本只是定期支付的租赁费用,而且融资租赁的设备可以计提折旧费用,同样的,折旧也具有抵税作用且承租人支付的租金也可在税前收入中扣除,所以承租人实际负担的筹资成本就会大大降低。但是,当预期未来的市场利率较高时,企业则不应该选择融资租赁的筹资方式,而应考虑银行借款来购买设备,为企业的长远发展作出贡献。

3.3 从筹资风险角度分析

不同的筹资方式的筹资风险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这两种筹资方式所得到的资金属于企业长期占有的资金,是企业资本构成的基础,使它们不存在还本付息压力,因此几乎是没有筹资风险的。而发行债券、银行借款、融资租赁、商业信用这几种是要按期还本付息的,不同的期限,不同的金额,不同的使用方向,因而筹资风险也不同。

筹资风险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它不可能被完全避免或消灭,企业只能是从自身出发,寻求一定的方法控制它。筹资成本与筹资风险是成反比关系的,且筹资风险也与到期日相关,所以在企业的筹资活动中,吸收直接投资的各方联系比较紧密,故而筹资风险较小。但是发行债券的筹资风险就相对较高,因为企业有可能违约,不能按期还本付息,债权人直接抽走企业资金,导致企业运行困难,严重时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因而筹资风险高。所以企业要慎重分析筹资风险对企业的影响,选择筹资风险较小的筹资方式。

3.4 从企业规模角度分析

企业规模的大小对筹资方式的要求各不相同。一般来说,大型企业的资金需要量比较大,其资金主要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开发新产品及技术改进更方面,因而需要选择能长期提供大量资金的筹资方式,发行股票和发行债券得到的资金量较大,因而满足大型企业的对筹资方式的要求。大企业的都拥有很高的信誉度,一般企业向银行借款都需要担保、抵押,而这些条件对于大企业而言都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因而大企业方便向商业银行进行各种融资。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相对较少,其资金主要投放于短期产品的生产、推广之上,对资金的运用较灵活,所以中小企业要选择商业信用、融资租赁等筹资方式来满足资金的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融资制度的不断改革,企业资金来源多元化已成为既定的事实。因此,不论是中小企业还是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对于企业筹资的问题要慎重地选择解决方法,做出正确的决策,保证企业的资金链不断裂,使企业在与同行的竞争中占有绝对的资金优势,实现企业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韩伟.企业筹资方式的探讨[J].经济视野,2015(2).

[2]傅福成.企业筹资方式与筹资风险[J].中国集体经济,2014(22).

[3]孙丽.企业筹资方式与筹资风险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