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问题串”设计,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2017-07-08 12:21殷曼曼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问题串等腰三角思维

殷曼曼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发展需要,设计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思考、讨论,促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问题串,要围绕一个核心内容,知识点逐层深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列,帮助教师控制、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直奔问题的核心.

一、问题串的设计原则

1.生活化.枯燥的课本知识远没有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有趣,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将生活中的问题引入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习“身边的数学”,从而构建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精细化.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也是对数学的思考.在设计问题串时,教师应顺应学生的思维,不能生硬地提问题,要将问题精细化,由表及里、从浅入深,使学生的思维拾级而上.

3.趣味化.很多几何问题涉及边、角、长度,如果教师囿于这些边边角角,数学教学就会变得索然无味,从而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教师要避开抽象的事物,用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

4.灵活化.问题的设计要便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释疑、合作交流、自主总结,在教师的评价、指导后,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说明与补充,并能运用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

二、问题串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概念教学,以问题串厘清概念.学生要熟知数学概念,既要把握它的内涵,又要了解它的外延.教师要了解概念讨论的对象、产生的背景、规定的条件、与旧知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设计问题串,开启学生的思维,诱引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例如,在讲“无理数”时,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串:问题1:有理数包括哪些数?(为下一问题打下伏笔,引出无理数的概念)生1:有理数包括整数、分数.生2:有理数包括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问题2:大家将这些有理数化成小数形式,看有何发现?2,(2[]5),(7[]9),(8[]11).学生通过笔算、计算器将这些数转化为小数后个数或有限,包括2.0,0.4;或无限循环0.77777……,0.727272……问题3:除了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大家还能举出其他类型的小数吗?生1:π=3.14159265……生2: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KF(2KF)=1.414……生3:KF(5KF)=2.236……师:在生活中,既存在着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也存在不同于有理数的数,我们能不能给他们起一个名称?生:無理数.师:如何给它们下个定义?生: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师:我们还能举出哪些数是无理数?生:KF(6KF),KF(S33KF),……师:那KF(9KF)是不是无理数?生:它等于3,可以化为有限小数3.0,所以不是无理数.师:对,开方开不尽的数都是无理数,如KF(11KF),KF(S310KF)等.问题4:根据我们接触到的,你觉得无理数有哪些形式?在师生对话、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归纳出无理数存在的三种形式:含有π的数,开方开不尽的数,还有一些人为构造的数,如1.020020002……

2.公式教学,以问题串经历探究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直接将结论教给学生,而要通过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发现规律,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例如,在讲“等腰三角形的轴对性”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串:问题1: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用剪子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并说说这样做的依据.问题2:沿折痕对折,能完全重合,据此猜想,等腰三角形的边、角、主要线段之间存在什么关系?问题3:你能证明这些猜想吗?折痕对证题是否有所帮助?教师以问题串引领学生观察、猜想、操作、分析、归纳,促使学生发现其中蕴涵的数学规律,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应用题教学,以问题串发展思维.在初中数学中,应用题涉及的内容众多,有方程、不等式、函数、平面直角坐标系、三角等.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问题串,引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讲“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串:问题1:水果店进了某种水果2吨,进价是8元/千克,售价为11元/千克,销售一半后,为尽快销完,准备打折出售.如果要使利润不低于4000元,那么余下的水果至少按原定价的几折出售?题中的已知条件是什么?所求的问题是什么?不等关系是什么?如何列出不等式?列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是什么?问题2:如果将“利润不低于4000元”改为“利润率不低于20%”,又如何解?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选择一些典型性的问题设计问题串,在重点处、关键处设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题串等腰三角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怎样构造等腰三角形
如何构造等腰三角形
这里常有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中讨论多
精心设计“问题串”,提升高三数学复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