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研究

2017-07-09 18:55孙晓丽
考试与评价 2017年5期
关键词:运用技巧任务设计问题驱动

孙晓丽

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十中学

【摘 要】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构主义,它是学生围绕着问题而展开的积极的思维活动。在高中数学运用任务驱动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围绕着任务而展开数学探究,使数学探究更深入。高中教师如何构建基于任务驱动的数学课堂模式?本文从任务驱动法的教学定义;紧扣教材设计任务,让任务驱动绽放魅力;运用问题驱动,让任务驱动绽放魅力;掌握运用技巧,让任务驱动绽放魅力四个方面阐述。

【关键词】任务驱动 教学定义 任务设计 问题驱动 运用技巧

任务驱动是新课改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运用任务驱动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围绕着任务而展开数学探究,使数学探究更深入。高中教师如何构建基于任务驱动的数学课堂模式?

一、任务驱动法的教学定义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全新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来自德国,现已在我国各学科有了一定的发展。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将课程分解之后整合成多个任务,把知识点融入到这些具体的任务中,让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独立或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这些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习得了知识,并且提高了自身的各项素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入我国的这段时间以来,被公认为是适合几乎所有学科的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注重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公,会产生更高的自主意识和学习兴趣。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会主动想办法解决。通过这一完整的学习过程,学生既学会了知识,又锻炼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搜索查询等综合能力。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掌握了该任务中的数学知识点,又使其他学科的知识得到了迁移,还将数学知识迁移到其他方面。

二、紧扣教材设计任务,让任务驱动绽放魅力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上课,教师要做到对教材内容烂熟于心,根据教材上的知识点,制定学习目标,设计教学任务。也就是说,教师在上数学课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教学实际内容合理设计相应的教学任务。教师设计的任务应该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任务的设定要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例如在教学《函数的奇偶性》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1)理解函数奇偶性的定义,奇函数和偶函数的图像特征;(2)会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奇偶性;(3)在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归纳、抽象概括能力,体验数学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从而构建相应的任务:“如果定义在R上的函数f(-2),满足f(-2)=f(-2),那么f(x)是偶函数吗?满足f(-2)≠f(2)那么f(x)一定不是偶函数吗?满足f(-2)≠-f(2),那么f(x)一定不是奇函數吗?奇、偶函数的定义域有什么特征?奇、偶函数的图像有什么特征?”

三、运用问题驱动,让任务驱动绽放魅力

“问题驱动”教学中的问题是关键,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在开始之前,设计出较好的教学问题,以便更好地完成“问题驱动”教学。所设计的问题应联系实际问题,且必须来自于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实践,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认知上产生强烈的共鸣,有迫切想要解决问题的冲动,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便被调动了出来。在设计教学问题时,教师设计的任务不但要包含基本任务,更要能使问题能得到一定的引申与扩展。这样学生在解决了基本的问题之后,就可以按自身不同的条件与需求,在问中的“扩展性”方面做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例如:在空间向量的应用一课中,首先笔者就设置了教学情境。在平面向量中,我们借助向量研究了平面中的两条线的垂直关系以及平面关系等等,如何确定空间的两条直线、直线和平面、平面和平面的关系就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解决此类问题时,教师先用问题带领学生进入到情境。在这个问题的学习方法上,是这样的: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适当进行辅导,同时提醒学生按照从具体到一般的归纳性思维考虑问题。通过设立情境,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直线的方向、向量以及平面的法向量。实践表明,在问题的带动下,学生的探究效果更好。在练习了几道例题后,教师给出一个思考题:已知直线上一点以及直线的方向向量,那么就唯一确定了直线。同样,已知平面内一点和平面的法向量,问题:点在的平面是否唯一确定呢?教师可以以这个问题为基础,给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组长得出最终结果。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要合理设置数学问题,驱动学生自发地进行学习。如果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知识背景巧妙地进行问题设计,课堂效果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掌握运用技巧,让任务驱动绽放魅力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主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同时,也不可以忽视教师的作用,其实,教师的作用也是关键性的。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而这样的主导作用不能代替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抓住时机。课堂上,任务应该是源动力,引导、组织、协调应该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学生碰到超出能力范围的困难,或者确实弯路走得太远,教师就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与帮助,再带领学生回到任务的核心,找到任务探究的切入点,并在逐步探究中发现新的问题,用不同的思维模式来解决。学生完成基本任务后,要给予充分鼓励,使他们进一步完成任务,并注重培养学习兴趣的持续性。

第二,评价也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教师工作的重点。当学生完成任务后,合理的评价可以给学生有效的反馈。这样,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就有了全面了解。教师针对全班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利于下一步的教学活动。

总之,任务驱动以任务为课堂探究的核心,学生围绕着任务而展开学习。高中数学作为一门抽象学科,教师在运用任务驱动时,要精心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任务元素,巧妙设计任务,使任务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载体,最终在任务驱动中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获得数学探究能力和数学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洋.任务驱动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1)

[2]黄旋.任务驱动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适用阻碍[J].语数外学习(高中数学教学),2014(08)

猜你喜欢
运用技巧任务设计问题驱动
初中数学教学中“举反例”技巧分析
以问题驱动改进随机变量分布的教学
以计算思维为中心的数据结构教学方法探讨
“问题驱动式”生物高效课堂打造的做法
美声演唱中气息的运用技巧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学任务型学习研究
“问题驱动+能力提升”卓越课程建设与实践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问题导学”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标下英语口语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