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催眠对高三学生学业成绩的干预研究

2017-07-09 20:46杨颖香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7年11期
关键词:学业成绩显著性团体

杨颖香

[摘 要] 目的:探讨一套实用、有效的团体催眠提高学业成绩的方法。方法:选取某中学高三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共77人,自愿参加催眠干预的33名学生为实验组,不参加催眠干预的44名学生为对照组。结果:(1)团体催眠后实验组的高考成绩与模拟成绩没有显著性变化(t=-0.076,P>0.05);对照组的高考成绩低于模拟成绩,且有显著性差异(t= 3.372,P<0.05);(2)实验组催眠后的考试焦虑水平低于催眠前的考试焦虑水平(t=2.146,P<0.05);对照组的没有显著变化(t=0.049,P>0.05)。结论:团体催眠对高三学生的学业成绩提高起到一定的效果,可为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关 键 词] 团体催眠;学业成绩;干预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2-0092-02

现代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若有一种方法能帮助学生调整心态、轻松地学习,将有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催眠可以改变意识和记忆,使被催眠者容易出现不同寻常的反应、想法以及观念,并能将这些通过图像的形式展现出来,使效果更加地牢固。催眠直接作用于潜意识,很多意识层面做不到的事情,可以通过催眠来完成。国内外对催眠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学习和潜能开发方面,催眠疗法可以增强记忆力,挖掘人的创造力。在体育方面,催眠可以消除疲劳、增强自信,增进体能。催眠在改善学生考试焦虑[1-2]、自卑[3]以及抑郁等方面也已有研究。大量的心理健康从业者在治疗中经常运用催眠[4],由此可见催眠的效果。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催眠干预高三学生考试成绩进行研究,是提高学业成绩研究的延续,也是催眠应用研究的扩展。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某高中三年级1班和10班学生共77人。两个班的学生可以自愿选择参加或者不参加催眠干预,志愿参加催眠干预的33名学生为实验组,不参加催眠干预的44名学生为对照组。

(二)工具

1.考试成绩

考试成绩是非常直观说明催眠后效果的指标,通过对催眠前后学生考试成绩的比较,得出催眠干预学业成绩的效果。催眠前的成绩是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一模、二模、三模成绩的平均值(以下称模拟成绩),催眠后的成绩是高考成绩。

2.考试焦虑量表(TAS)

TAS由美国心理学家Sarason编制,用于测量考试焦虑的程度,共37个项目。被试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答“是”或“否”,分别计1分和0分。总分小于12分为轻度考试焦虑,12~20分为中度考试焦虑,大于20分为高度考试焦虑,得分在15分以上为有考试焦虑问题[5]。

(三)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设计。自变量:催眠引导;因变量:考试成绩、考试焦虑量表(TAS),学生主观感受。对实验组的学生进行团体催眠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处理。在三模前1周、高考前1周,分别对实验组以及对照组的学生进行TAS测试,收集两组学生的一模、二模、三模三次模拟成绩以及高考成绩,并对实验组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四)团体催眠方案

在学生三模结束当天,给实验组进行主题是“走过风雨、走向辉煌”的心理辅导讲座。本次讲座给高考一个月前的学生进行了一次鼓舞和充电,同时还让学生对催眠有了更科学的认识。讲座中进行的“催眠人桥”展示让学生目睹了潜意识的力量,使学生更加相信催眠有利于其高考成绩的提高。讲座之后每天中午12:40~13:20给实验组实施团体催眠,催眠过程中引导学生放松身心,帮助他们将学习、考试与快乐相链接,并根据高考一个月前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催眠指导。催眠帮助学生放松,使学生能以更平和的心態去应对高考。高考前几天进行催眠考场模拟,在潜意识状态下引导学生去经历高考场景,催眠语有应对考场紧张和焦虑的引导,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考试怯场问题。高考前进行一次辅导和答疑,同时给学生做心锚。在NLP中,心锚的概念就是进一步的适应。通过心锚我们本质上就试着将某些特定的行为、情感状态与特定的动作联系在一起。心锚在本质上是一个分为三步的过程:先让对象进入理想的情感状态,再将某个动作与对象的潜意识状态进行心锚关联,最后当对象不在这个情感状态时,触发心锚来使对象回到理想的情感状态。调动学生所有的感官去想象最美、最快乐、最有信心的场景,想到、感受到时握自己的手腕,当以同样力度再去握学生手腕的时候,他们就会出现那些愉快的场景。通过心锚来加强学生的美好感觉,帮助学生增加考试信心,使学生积极、自信地面对高考。

(五)数据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软件分析处理,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检验水平α=0.05。

二、结果以及分析

(一)成绩分析

从上表P=0.940大于0.05可以看出实验组模拟成绩与高考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实验组高考成绩与模拟成绩保持相当高的一致性,且高考成绩468.70大于模拟成绩468.23,这说明实验组高考成绩比模拟成绩好。从上表P=0.002<0.05,说明对照组模拟成绩与高考成绩有显著性差异,且其高考成绩467.11小于模拟成绩483.36,说明对照组高考成绩比模拟成绩差,且有显著的差异。实验组的模拟成绩小于对照组的模拟成绩,实验组的高考成绩大于对照组的高考成绩。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催眠干预对实验组成绩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

(二)TAS结果分析

从上表P=0.040小于0.05可以看出实验组三模前与高考前的考试焦虑水平有显著性差异,15.66小于18.09说明经过催眠后实验组学生的考试焦虑显著降低。从上表P=0.961可以看出对照组三模前与高考前的考试焦虑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依然保持着原来的焦虑水平。以上数据说明,催眠能帮助学生降低考试焦虑。

(三)实验组催眠观察结果分析

随着催眠次数的增多,笔者发现实验组学生能越来越快地进入催眠状态。开始催眠的前几天,需花很多时间对学生进行导入和加深;几天之后,学生的受暗示性就越来越强,可以快速地进行导入放松,更多的时间就用于学生情绪、心态的调整以及考场的模拟。随着催眠次数的增多,学生在催眠过程中更加安静。整个教室里给人的感觉非常舒服和愉快。大多数学生在催眠的过程中神情舒展,整个身体都非常地放松,有些学生脸上还露出愉悦的表情。唤醒后大多数学生的脸色红润、眼睛发亮而有神。学生普遍反映休息得更好,学习效率更高,心理轻松愉快,对学习和考试不再那么排斥和紧张。班主任反映实验组学生上课认真,学习状态很好,不急不躁,情绪較对照组的学生稳定。

三、结果

本研究证明催眠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是有效的,给实验组学生催眠干预后成绩相比对照组有提高。实验组催眠后考试焦虑水平明显低于催眠前的考试焦虑水平,对照组考试焦虑水平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催眠能有效帮助学生减轻考试焦虑。根据观察得知实验组学生经过催眠后,情绪、心态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情绪更加稳定,心态更加积极乐观。

催眠能帮助学生增强记忆力,因为深层记忆发生在大脑的海马区,而催眠的时候会激发海马区的θ脑电波,进而达到加深记忆的效果[6]。学生在催眠指导下能将心中淤积的情绪打开、释放,将学习和愉悦情绪相链接,以积极心态认真地对待学习,把错题当“天使”[7],提高学习效率。总的来说,催眠在潜意识状态下帮助高三学生把学习和快乐相链接,给学生高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激励和动力,并帮助学生进行考试情绪的调整,从而提高学业成绩。

四、研究建议

从研究的实施以及最后的效果来看,团体催眠在帮助学生提高高考成绩方面是有积极效果的,特别是对一些学习压力大、情绪不良的学生,应该更有效果。不失为对高考学生进行心理调节的一种有效的策略,可以考虑在一些有条件的学校里进行推广。当然,本研究也有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和完善的必要。

针对本研究,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团体催眠针对的是群体,群体中个体的情况不一样,需要催眠师在催眠的时候把握好整体情况,以便有效地开展团体催眠。(2)团体催眠的过程中并不是每一个被催眠者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催眠师要接受这种现象,不要因为某些个体没有太大的改变而有挫败感。(3)团体催眠比个体催眠更难控制,这需要催眠师有更加丰厚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准确把握团体的问题和需要。催眠师还需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及时捕捉团体成员的变化。(4)催眠在帮助学生进行学科兴趣的链接,考试焦虑的调整方面有非常好的效果。在以后的推广应用当中可以围绕这两个方面进行。

参考文献:

[1]刘水华.运用催眠干预技术缓解大学生考试焦虑[D].西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9.

[2]周爱保,姜艳斐,袁彦,等.团体催眠对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的改善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5):363-367.

[3]洪锐锋.大学生自卑感及其催眠干预研究[D].江苏:扬州大学,2012.

[4]杨琛,王雅琳,陈睿,等.催眠诱导方式与时间对大学生积极情绪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7):1088-1090.

[5]Newmen E.No more test anxiety[M].Los Angels Learning skills publications,1996:134-135.

[6]肖祥银.超级催眠术[M].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177.

[7]沈健.提高成绩从“心”开始[M].吉林文史出版社,2012:51.

猜你喜欢
学业成绩显著性团体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浅谈体育锻炼对中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浅谈商标的显著性对于商标应用的影响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2)
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养方式
商标显著性的司法判断(一)
学习策略、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情绪调节特征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