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治疗,为你开启无声世界的大门

2017-07-10 12:13李晨璐
音乐周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治疗师障碍听力

李晨璐

近几年来,“音乐治疗”这个新鲜词儿已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相信大家对于音乐治疗已不再那么陌生,大量的学术文献也无一不在向大家证明了音乐治疗的疗效和魅力所在。大大小小的实验案例和量表的测量数据给予了音乐治疗的肯定,能够通过音乐治疗的干预让更多的患者从中得到帮助进而过上幸福的正常生活是治疗师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这次在高天音乐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实习,有幸跟随我的督导老师李冰多次参与了特殊儿童的治疗过程,此次参与治疗的儿童大多数都是学龄前的听觉障碍儿童,短短的几次经历也让我有了很多不一样的收获。

1.音乐治疗≠特殊教育

时常听到有人说:“感觉音乐治疗和特殊教育也没什么差别嘛!”

实际不然,音乐治疗与特殊教育的最大区别就是,音乐治疗是借助音乐元素等,通过不同的音乐活动形式促进儿童改善各项功能上的缺陷。可以说,音乐治疗更加注重的是音乐以外的方面,看重的是通过音乐治疗的干预能够给儿童带来什么样的改变,这些是主要目的。在形式上,因为有了各种音乐元素的衬托,使得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有趣,更容易让小朋友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取得收获。

2. 听力障碍的类型

听力障碍,笼统划分主要有传导性(Conductive loss)和感音神经性损失(Sensorineural loss)两种主要类型。这两种类型听力损失的发病有先天性的(Congenital),也有的是获得性的。在先天性听力损失的患者中,有的是遗传性有的则是非遗传性的。大部分类型的先天性听力损失都不是综合症型的,而是通过常染色体隐性方式遗传(Autosomal recessive inheritance),比如Alport综合症或者Potter综合症患者常合并肾脏疾病的家族史。其他引起先天性听力损失的非遗传原因包括母亲孕期感染、核黄疸、生产过程中的外伤和药物的耳毒性损伤。

除了这两类,当然也有别的类型。有些患者由于毛细胞的损坏或缺少,不能把声波从机械能转变为电能,对于这类的听力障碍,需要通过放大(像助听器)来提供更多的声音能量,但这并不总是对患者有帮助,主要是因为缺少听觉神经的刺激。比如一些重度神经性耳聋病例中,患者可以通过植入耳中的电子耳蜗这种相对较新的助听器获得更大的帮助。这种仪器主要在耳蜗部位产生人工电流刺激,进而影响到听觉神经。有了电子耳蜗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听声音吗?并不是,植入耳蜗只是帮助听力障碍患者接收到声音信号的一部分,目前还不能完全复制正常的听力功能。

还有一种名为“混合性听力障碍”,是指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组织结构障碍导致的耳聋。中枢神经性耳聋是由大脑或中枢神经系统被损害或损伤引起的。对于这一类听障人群而言,尽管传送到内耳的声音刺激在足够音量水平上,但由于听觉神经系统的缺陷,大脑并不能及时地对声音进行翻译或理解,就造成一些患者明明可以听得到说话的声音但却无法确定言语的意思。

3.不一样的他们

听觉障碍儿童,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導致双耳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因而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音及言语声的儿童。根据1978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中制定的标准,听力残疾分为聋和重听两大类,每一类中又分为两级水平。

我们知道听觉是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另一条重要途径,听力的损失会让这些听障儿童表现出与普通儿童不同的心理特征。那么,听觉障碍儿童会有哪些心理特点?

1.感知觉的特点:听觉障碍儿童因为听力的损伤,对于声音和语言刺激存在感知障碍,因此认识事物可能比普通儿童困难,也不容易完全、准确地掌握事物的特征,这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语言听觉注意能力不佳,听觉注意力不集中,完全丧失听觉的儿童主要依靠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器官来进行感知活动,这与普通儿童主要通过听觉习得说话技能是明显不同的。

2.语言特点:听觉障碍儿童有声语言发展要落后于普通儿童也是他们心理发展的主要缺陷之一,学习和理解作为主要沟通工具的有声语言的困难,使他们在与主流社会的普通人群交流中产生较大困难,影响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便利性。

3.注意力特点:由于听觉障碍儿童听觉分辨能力不足,难以区分各种声音,较小的声音一般是很难引起听觉障碍儿童的注意的。在同样场合听障儿童只能看见教师在黑板上所写的板书内容,却看不见教师的口型,也听不到教师的声音,这些情况都会影响到他们的视觉注意。

4.记忆特点:听觉的受损使听障儿童更多地运用其他感官去认识事物,因此他们头脑中留下的触觉、视觉、运动觉表象要比听觉表象更多,这使得他们对直观、形象而具体的东西记得相对快一些,保持的记忆时长也相对较好,更容易再认和回忆。

5.思维特点:听觉障碍的存在,对感知觉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语言发展滞后,同样也影响了听障儿童的思维活动,表现在他们的思维发展要比同龄普通儿童的发展缓慢许多,思维水平也长期处于直观思维的阶段。

6.情感个性特点:在情感和个性方面,听障儿童沟通上的语言障碍使得他们的人际关系不和谐,很难与同龄的普通儿童友好相处,也不愿跟班就读等。在个性方面的问题较多的表现有紧张、自卑、焦虑、畏缩、多疑等方面,这些都对他们的康复、教育甚至是今后成年时期适应社会的能力有影响。

4.音乐治疗与他们

都说小孩子的世界是最纯洁的,小孩子的笑容也是最灿烂的。第一次来到X学校,初次与那些小朋友们接触,内心充满好奇与期待。当我们一行人进入到教室内准备上课的工具时,在室内玩耍的小朋友们瞪着大大的眼睛一眨一眨地望着我们几位新来的老师。我的督导由于之前与这些小朋友早有接触,他们之间已经算是建立了相对信任的治疗关系。对于陌生的我们,小孩子们先是愣了一下,后来有一个叫小雨(化名)的比较活泼的小女孩突然跑过来抱着我们当中的一位实习生,看到此景,别的小朋友瞬间也都放下自己手中的玩具起身跑过来与其他几位实习生要抱抱。对于突入其来的拥抱和亲亲,一时让我感到有些激动,看着一个个可爱的小面孔,让人特别疼惜。

一般来讲,音乐治疗活动的开始必定是以《你好歌》展开,在欢快的旋律中,新成员们一一与小朋友们进行了打招呼问好。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不仅是单纯为了开始音乐活动而走形式地演唱《你好歌》的旋律,而是将日常生活中“你好”的问候语,以音乐的形式让小朋友们表达出来。枯燥的语言训练,可能并不能让小朋友很快地接受所学的内容,但是通过音乐元素的融入,就可以变成有趣的打招呼形式。对于听障儿童,之前有提到,他们对于声音的刺激,接受性相对较弱,这就要求治疗师在发布指令的时候,语速、音量以及口型都要相对夸张一些,活动中的指导语也要简单清楚才能让小朋友们听明白并做出相应的反应来。

可能很多人都会有疑问,听障的孩子听觉的接受性本来就弱,怎么会对音乐有反应呢?其实不然,在大多数听力损伤的孩童中,只有一小部分的聋儿是完全听不到声音,而对于听力损伤患儿来说,音乐反而比让他们听复杂的语言更有帮助的效果。而且音乐治疗师在选择音乐活动或音乐素材时,会挑选一些对患者的听觉敏感(听力的准确敏感性)、停滞或有缺陷的交流技能都有帮助的音乐。这就要求音乐治疗师首先对患者的听力情况有充分的了解。这既包括听障的类型和分类,还包括一些助听器的类型和作用,还要向患者的听力治疗师或语言发音治疗师了解患者最容易听到哪些音响。只要恰当地调整轻度听力障碍者的助听器,他们就可以欣赏许多种乐器的演奏。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治疗师障碍听力
厄瓜多尔传统治疗师疗愈身心
Unable to read as a teen, now a PhD student儿时读写难,现今已博士
跟踪导练(四)2
肌肉紧张,六个拉伸动作来帮你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心灵休憩
选择障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