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提高小麦品质的技术与管理措施

2017-07-10 00:46张纯军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优良品种品质病虫害防治

摘要:小麦连年丰收的背后,却是销售困难,必须通过选择优良品种、适期早播、合理密植、合理水肥,推广氮肥后移技术、正确施用微肥、搞好化控、加强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措施,提高小麦品质、增强小麦市场竞争力,实现小麦的丰产丰收。

关键词:小麦;品质;优良品种;病虫害防治

张纯军. 新疆提高小麦品质的技术与管理措施[J]. 农业工程技术,2017,37(08):67

24团是兵团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团农业种植面积7.19万亩,2014-2016年三年小麦平均种植面积3.3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6.2%,平均单产485.3 kg,对当地粮食的稳定有着重大意义。然而连年丰收后出现了卖粮难的问题。出现此种现象除了24团种植的小麦品种单一外,主要是受国家小麦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的影响。必须加快进行农业供给侧改革,制定相应对策,才能保证小麦的丰产丰收。

在往后的小麦生产中,我们计划采取以下措施,以提高小麦品质、增强小麦市场竞争力:

一、选择优良品种

24团以前种植的小麦品种是新春6号,该品种穗大、粒白,抗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耐干热风,产量高,深受种植户青睐,不足是黑胚率及不完善率高,在小麥“三量齐增”情况下, 缺点显得日益突出。

比对表1:小麦类型主要判定指标可看出,24团选择的春小麦品种均为中强筋小麦。

从收获品质看,容重:永良15﹥新春37﹥新春6号。容重大,出粉率高,灰分含量低;同一品种,容重越高,商品质量越好,三个品种中永良15出粉率最高。

降落数值:永良15﹥新春6号﹥新春37。此值是反映面粉中α-淀粉酶活性大小的指标,也是检测小麦在收、贮、运过程中是否发过芽的一项间接指标。降落值高的α-淀粉酶活性低,反之则高。

永良15的品种种子休眠期长,在穗上不宜发芽;不完善率:永良15﹤新春6号﹤新春37。此项指标指穗上发芽的芽麦,永良15品种的不完善率最低。

黑胚率:新春6号﹥新春37﹥永良15。新春6号的黑胚率分别较新春37、永良15高21%、18.8%。此值直接影响加工面粉的色泽。

综合上述各项指标,永良15、新春37更受中储良及面粉加工企业的青睐。

从表4可看出,新春6号较永良15亩产值增加47.86元,但永良15收获清选后可直接交中储粮库,粮食加企业需求量也很大,而新春6号则要晚销售2-3个月,损耗较大,且销售困难。

综上所述,加快进行小麦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而种植优良品种,则能较大程度提高小麦品质、降低不完善率。2017年24团计划淘汰新春6号品种,永良15种植1万亩,新春37种植3800亩,并根据销售情况以不同的结算价格,鼓励职工种植优质小麦新品种。

二、适期早播

播种期的早晚除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外,也会影响到不完善率。焉耆垦区7月中下旬雨水较多,为芽麦的生长创造了适宜的条件。不能适期播种,小麦成熟收获期晚,不完善率将会大大增加。因此应及早整地,适时播种,适播期20/2-5/3。

三、合理密植

播种密度会造成小麦群体结构不同而带来温、光等生态条件的差异,从而影响小麦群体质量进而影响品质。播量过大,小麦保苗株数过高,容易造成分蘖成穗率低,茎杆纤细、易倒伏,穗粒数少,子粒小,对产量及品质影响较大。永良15品种千粒重只有41.5 g,播种时亩播量要适当减少,每亩用种量21-22 kg,新春37品种千粒重为45.2 g,每亩用种量23-24 kg。

四、合理水肥,推广氮肥后移技术

氮肥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与施氮时期密切相关,适当晚追施氮肥对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更有效。多年的常规小麦种植技术受施肥条件的限制,采取的是头水轻施、二水重施、三水补施的方法。小麦后期容易出现脱肥现象,且影响品质,采用加压滴灌,则可以做到随水滴施,匀水匀肥。

一水:四月中旬,正值小麦分蘖前,亩灌水量60 m3左右,亩滴施尿素5 kg。

二水:四月下旬,滴水时尽量避开小麦拔节期,为了降低小麦基部节间长度,抗倒伏,亩灌水量在40 m3左右,亩施尿素8-10 kg。

三水:5月上中旬,在小麦拔节期,亩灌水量50 m3左右,亩施尿素5 kg,磷酸二氢钾1-2 kg。

四水:五月下旬,在小麦抽穗前,为形成大穗,亩灌水量50 m3左右,亩施尿素5 kg,磷酸二氢钾1-2 kg。

五水:6月上旬,在小麦灌浆前期,为了增加粒重,亩灌水量40 m3左右,亩施尿素5 kg,磷酸二氢钾1-2 kg。

六水:6月中旬,在灌浆期要减少水量,防治遇到大风倒伏,造成减产,降低品质。亩灌水量不超过40 m3,亩施尿素2 kg,磷酸二氢钾1-2 kg。

七水:在小麦蜡熟期,要保持土壤湿润,增加粒重,亩灌水量20 m3左右。

在根部施肥的同时,结合化除、化控、化防进行叶面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溶液,促进叶部养分的吸收,提高籽粒品质。

五、正确施用微肥

小麦的营养元素除氮、磷、钾三要素外,其它元素需要量虽小,但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硼能有效地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含量,锌是多种酶的组成成分,也是某些酶的活化剂,参与植物体内多种代谢活动,缺锌会使小麦植株生长受阻,产量下降,品质变差。据东北农业大学袁雪霞老师研究,钾、锌、锰合理施用,能显著提高小麦的湿面筋和沉降值,从而提高品质。

微量元素以孕穗期喷施效果最好,喷硼可用0.1%硼酸溶液,喷锰可用0.1%硫酸锰溶液,喷锌可用0.2%硫酸锌溶液。

六、搞好化控

永良15小麦茎杆细韧、抗倒伏能力差,再加上滴灌小麦的根系入土比较浅,更宜倒伏。俗称“麦倒一把糠”,要进行适时化控,中高产田亩用矮壮素50 g拌种,结合化除亩喷施矮壮素150 g进行化控,如群体过大或长势过旺的条田进行三次化控,亩用矮壮素150-200 g。

七、加强病虫害防治,提高小麦品质

小麦受锈病、蚜虫等病虫的危害后,产量受到较大损失的同时也会极大降低品质。

1、锈病

近几年随着加压滴灌技术的推广,田间密度、湿度偏大,锈病有加重危害的趋势。为减少危害,应在小麦拔节至孕穗期病叶普遍率2%-4%时开始喷施20%三唑酮乳油或12.5%的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对三唑酮产生抗性的可亩用60-80 g的40%克百菌悬浮剂喷洒。

2、蚜虫

当孕穗期有蚜株率达50%、百株平均蚜量200-250头或灌浆初期有蚜株率达70%、百株平均蚜量500头时即应进行化学防治。田间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150 mL/亩,也可随水滴灌康福多100-120g/亩。

八、御防干热风

24团在6-7月小麦常会遇到干热风,造成叶子卷曲萎缩,麦粒不能正常灌浆,使小麦减产、品质下降。主要采取措施为:第一、适时早播,促控结合,使小麦尽可能早熟,躲过或减轻干热风的危害。第二、浇麦黄水,使麦田湿润,降低温度。第三、喷施磷酸二氢钾增加小麦含磷量,促进籽粒灌浆减轻干热风的危害。

九、适时收获

永良15品种颖壳口松,完熟后自然落粒、损失较大,一定要做到适时收获。再加上7月中下旬雨水较多,收获不及时,会使籽粒在麦穗上发芽,造成不完善率增加,影响品质。因此在收获前要根据种植面积联系足够的收获机械,保证快收、快运、快交售。

猜你喜欢
优良品种品质病虫害防治
探究玉米优良品种及栽培技术的推广措施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工商联副主席潘刚:让中国企业成为“品质”代名词
三棱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水稻育苗关键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