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程序设计”混合式教学实践与探讨

2017-07-10 08:03王勇智范钦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年14期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

王勇智 范钦

摘要:“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实践出发,介绍了当前的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一种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提供了几种相应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C语言;课程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讨论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14-0128-02

“C语言程序设计”是我校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及网络工程专业的主要学科基础课之一,课时安排72课时,授课对象是各专业的大学一年级新生,是学生以后学习“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以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课程的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包括程序设计基本概念、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基本的数据输入输出方法、控制结构、数组、函数及程序模块化开发、指针、结构体和共用体、简单链表,枚举类型、位运算及文件的基本操作等。“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程序设计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程序设计能力以及程序分析和调试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可能直接关系到其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然而,由于本课程学习内容较多,算法逻辑性强,知识点之间前后联系紧密,后续知识点内容的学习对前面已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要求较高,概念抽象复杂,语法繁多,编程规范灵活、容易出错,难点相对集中,学生基础差别较大,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教师难教、学生学习吃力、兴趣不大、考试挂科率相对较高等问题。如何针对课程的特点、学生的知识层次,合理规划教学内容,运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是本门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1当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教育的思想和理念较传统教学模式有了大的革新。当前大学课程教学通常采用一种“混合式教学”(B-Learning)的教学模式,将基于校园网的网络化教学(E-Learning)和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混合,把传统教学的师生互动优势和网络化教学“以学生为主”的优势结合起来,既体现教师引导、启发与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强调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混合式教学为“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通过运用多种现代教学技术、电化教学手段整合教学资源,开展有效教学,有显著的教学效果。但是,我们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传统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虽然加强了实践教学,但实践的内容与方式没有重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在上机实践中,按照实验指导书的步骤或源程序,依葫芦画瓢地输入和验证C语言程序代码,得到正确的结果后,即提交作业,大部分同学却对实验原理、每个程序语句的含义不求甚解,甚至复制粘贴别的同学的实验结果,这样的实践环节与训练方式对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意义不大。

2)在教学手段上,“计算机+大屏幕投影”的“多媒体式灌输”式教学模式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与课件“满堂灌”,学生则疲于应付“信息轰炸式”的教学,缺少自由提问的教学环节,师生之间互动很少,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网络化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复习教师的线上电子课件为主,网上教学平台上的师生交流或生生交流很少,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的目的。

3)缺少有效的平时考核手段与督促机制问题。目前,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手段,主要通过批改学生作业、偶尔的课堂提问、课间或教学网络平台上回答学生的问题等,接触面较小,缺少有效的平时考核手段与督促机制,难以及时了解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就难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学生的学习,难改变历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考试不及格率较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尝试了一种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翻转课堂与讨论式教学相结合,将面对面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更好地结合起来,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一种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及相关教学措施

2.1开展课堂教学内容的研究,建立翻转课堂教学资源库

一门课堂的教学改革离不开一支有相当专业知识、信息技术素养及丰富教学经验的师资队伍。我们在院部的大力支持下,组建了由教授、双师型教师、高级程序员及有多年课程教学经验的副教授与讲师组成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团队。根据课程的知识特点和培养目标,开展“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的研究,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注重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具有缜密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着重创新技能教育要求。根据课程具体的教学内容,建立微课、PPT等各种形式的翻转课堂资源库,发放到“课程中心”等师生交流平台,供学生学习,同时提供互联网上相关的“慕课”在线学习平台链接,补充校园网上资源,供学生参考;对实践操作类的学习内容,我们也建立了部分重要实验的微课操作视频,供学生在教学视频与实验教材的同步指导下进行反复操作练习;同时,鼓励学生将自己遇到的学习问题或创意记录下来,以便上课时能与老师或同学们进行讨论交流。

2.2采取高效灵活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

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堂教学中,我们将讨论式教学、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营造轻松灵活的课堂教学环境。传统教学、讨论式教学与翻转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教学团队通过分解教学目标,将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划分为若干知识单元和知识要点,分析各知识点的特点,参照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安排合理的教学顺序,合理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我们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如图2所示)。我们依靠建立较完善的翻转课堂教学素材库,供学生线下学习,将“数据类型”、“顺序與选择结构”、“数组基础”等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自己在课下学习和课外上机训练,节省课堂讲授时间,以有利于有更多时间开展在“复合结构程序设计”、“函数与数组综合设计”、“指针综合设计”等知识模块的讨论式教学,有利于加强综合训练方面的教学,同时,发挥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将部分重要的基础知识点采取以“教师主讲”的传统教学方式,适当减轻学生课下学习的负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又不至于因为课下学习任务太多,让学生“不堪重负”,不肯配合。对于讨论课的开展,教师预先布置前期准备任务,提出具体的问题或项目,规划的讨论主题,可以是某个程序实例的实现方法,也可以为对某个重要知识点的分析和理解,也可以是某个学生课下提出的某个问题,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或解答,教师到各小组指导答疑,进行平时成绩评定,最后由教师或学生对问题进行讲解或总结,对表现好、积极思考的学生以表扬,对表现不好的学生以督促。充分利用创设情境,通过团队协作、自由讨论等手段,发挥学生自主思考、勇于开拓的主观能动性。我们针对学生线上提交作业有抄袭的现象,采取上机作业现场演示打分的方式,要求学生将已完成的程序现场演示,教师随机要求学生介绍自己的作业,以减少作业的抄袭现象,并能及时了解与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这样做,也适当节省了教师课外批改作业的时间。

3结论

我们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已经有两年,我们采用了传统教学、讨论式教学与翻转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与方法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从教学实践效果来看,课程考试的合格率较往届有明显的提升,参加各类程序设计大赛的报名与获奖人数增多了;通过各种渠道得到的学生反馈,绝大部分同学反馈这种混合教学模式能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练习更多,对知识点的理解更为深刻,也有部分同学反馈了前期学习进度太快,课下的学习任务太重等问题。总体而言,从课堂教学情况、学生学习状态、学生自身专业能力培养及学习成绩等方面来看,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是明显的,但如何能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同时,适当减轻学生的课下学习负担,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问题。

猜你喜欢
讨论式教学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基于C语言的计算机软件编程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讨论式教学方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讨论式教学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中的实践
讨论式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
论子函数在C语言数据格式输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