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阅读之鉴赏评价

2017-07-10 17:20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安徒生传记童话

一、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以及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传记一般都会表达作者一定的思想观点,同时还会体现出一定的社会价值观,这是传记的内涵所在。评价传记的思想观点,主要是从传记文本的思想观点角度作评价。所谓“社会价值”,指的是文本能对社会产生的积极作用。评价传记的社会价值,要比评价传记的思想观点更深一层,需要考生能够透过现象观察到本质,从作品的价值和影响的角度出发,评价传记的主题和价值取向。

无论是评价传记的思想观点还是社会价值,考生都需要全面理解文章的内容,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评价,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面对文章给出的众多信息,考生必须得学会筛选与整合,去掉那些没用的,留下那些有用的。并且还要对部分信息进行整合,从而提炼出观点。在阅读的时候,需要进行适当的标注,要抓住文本中议论或评论的文字,注意作者对传主的评价和情感倾向,体会作者的观点态度。

2.透过现象看本质。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指的就是考生在阅读完文章之后,一定要先概括出内容,然后在内容的基础上明确文章的主旨。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去粗取精的过程,只有明确了文章的主旨才能够进一步作出评价。

3.关注侧面描写的艺术手法。传记中一般都会写进其他人对传主的评价,或者引用相关的資料,从而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传主的思想立场、政治主张或艺术观点等。考生在阅读时要注意这部分内容。

4.评价要做到客观准确。对传主的评价一定要根据文本的具体事例,通过对事例的分析与信息的整合而得出。切忌没有根据地主观臆断,有些时候传主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是一致的,有时候并不一致,所以一定要辨析清楚。

5.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评价。考生在进行这方面评价的时候,一定要联系传主所处的时代,了解时代背景有利于进一步把握传主的思想。同时还要联系当今的时代特色和社会环境,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二、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这是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重要考点之一,它侧重于考查对文章的鉴赏评价。所谓的“某种特色”就是不确定的特色,没有具体的界定。在传记中,它的选材与剪裁、谋篇布局、语言特色、表现手法都可以构成一定的特色,这一特色是基于文本本身,任何脱离文本以外的特色均是毫无意义的。这一考点要求考生一方面能思考文本在思想内容上有什么样的特色,另一方面也能思考文本在表达形式上有什么样的特色,并能对他们作出准确的判断。

这里所谈的“深度”是思考的关键,“思考”与“判断”是不能分开的。考生要指出这种特色,然后联系文章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写,还要进一步从效果角度判断出这种特色的好处与不足,从而进一步思考,最好能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传记遵循真实性的原则,这就要求考生结合传记的文体特征对某种特色作出思考,体会其作用,判断这样写的原因或优缺点等。具体来讲,解答这类题,必须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

1.选定目标,确定特色。在通览文本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思考、判断的对象。它可能是材料的选择、主题的提炼、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技巧的表达等。确定了目标之后,就须结合文本对你所确定的特色进行必要的分析阐述,让人信服。

2.结合主题,深度思考。一般而言,某种特色是围绕主旨而设定的,分析特色不能离开对主旨的思考。文本的某种特色往往在与同类文本的比较中显示出来。指出这种特色后,要联系文本主旨说一说为什么要运用这种特色,还要进一步指出这种特色的好处、效果。另外考生要学会借助一些文艺学、哲学、社会学或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帮助自己进行深度思考。若能在看到其积极一面的同时也看到它可能存在的不足,则会显得更加有深度。

3.作出判断,合理表达。考生应通过多方深度思考,形成判断,再以恰当的文字形式合理表达。在思路上,要先提出观点,然后提取文本要点,简明扼要,不可拖泥带水,更不需要描写、抒情等。

【闫涛、郭春亮/供稿】

童话作家

□[俄罗斯]K.帕乌斯托夫斯基

我“认识”作家安徒生时,只有七岁。它是妈妈给我的礼物。这就是安徒生的童话集。在艰难而伟大的二十世纪前夜,我能够结识安徒生,简直是走了运。他教会我坚信太阳必将驱散黑暗,人类善良的心灵终将战胜邪恶。

安徒生的生平我是后来才知道的。他于一八零五年,出生在丹麦古城欧登塞一个鞋匠家里,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尽管父母很穷,他却过着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从未受过责罚。他所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不停地进行幻想。安徒生是在贫困中长大的。这个文静的孩子常常在周围形形色色的人们和日常小事中,在各种色彩和音响中,寻求欢乐的成分和杜撰各种故事的素材。他有一种能力,对每条小路和每步路程中偶然碰到的一切有趣和美好的事物都善于感到快乐。看来,把这种特点称为能力是不正确的,把它称为天才要确切得多。这是一种能够发现那些往往被懒人忽视的事物的罕见才能。

小安徒生的时间大都是在欧登塞河上的一个旧磨坊里度过的。十四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了。父亲去世后,安徒生得到母亲允许,从少得可怜的积蓄中拿了几个钱,离开欧登塞到哥本哈根去寻求幸福。尽管他还搞不清楚幸福是什么。很难确定安徒生是什么时候开始创作那些迷人的童话的。早在童年时代,他的脑海里就满是各种神奇的故事,但它们仅仅储存在那儿。安徒生长期认为自己干什么都行,就是没想过当童话作家。尽管如此,童话的声音早已隐约地萦回在他的这一篇或那一篇作品中,宛如一拨即松的琴弦发出的声音。

是什么促使安徒生进入童话创作领域呢?他本人说过,面向自然,“倾听他的声音”,特别是在西兰岛的森林里休息时,写起童话来最轻松。不过,促使安徒生成为童话作家的,也许是发生在哥本哈根街头的一件事。一个小男孩听到妈妈说“瞧,那是我们的诗人安徒生先生”,便将他唯一的玩具瘸腿锡兵极其慷慨地塞到安徒生手里。安徒生把锡兵插进礼服的钮孔,宛如一个勋章。然后他掏出手帕,轻轻地擦了擦眼睛。

安徒生认为自己的一生十分美好,几乎没有一点缺陷。当然,这只是因为他具有一种童稚般的乐观精神。对生活的这种宽容态度往往是一个人丰富的内心世界的可靠标志。像安徒生这样的人是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世俗的纷争上的,因为周围闪耀着鲜明的诗意,应该只以这种诗的环境作为生活的寄托和依靠,不放过春天亲吻树木的一瞬间。要永远不为人世间的苦难操心,那该多好啊!同这种美好、芬芳的春天相比,那些苦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安徒生愿意这样想和这样生活,但现实却对他极为残酷,尽管他理应得到生活的垂顾。

痛苦和屈辱是很多的,甚至是太多了,特别是在哥本哈根的那些岁月里。当时他生活贫困,不得不依附于一些著名诗人、作家和音乐家的门下,看他们的白眼。人们常常提醒安徒生,他只不过是丹麦文学中的“穷亲戚”。作为一个穷鞋匠的儿子,他可别忘了自己在达官贵人和教授们中间的位置。这种事司空见惯,甚至在安徒生的晚年也是如此。

安徒生曾经备尝痛苦,对这个人的刚毅精神,人们只能表示折服。他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从未失去对人们的友善、对正义的渴求以及在有诗存在的地方发现诗的才能。他为自己与穷人——工人与农民的血肉關系感到自豪。他是第一个给工人朗诵自己童话的丹麦作家。当事情涉及对一个普通人的蔑视,涉及不公正和谎言时,他会变得尖刻无情。在他身上,与孩子般的诚挚并存的是辛辣的讽刺。他在一篇关于一个赤身露体的皇帝的卓越童话里对此作了充分的表现。

安徒生于一八七五年逝世。

尽管他备尝痛苦,但他却得到了真正的幸福,他受到本国人民的亲切爱戴。

尽管他是穷人的诗人,然而国王们都把握一握他那枯瘦的手视为一种荣幸。

他是老百姓的歌手。他的一生证明,真正的艺术瑰宝只在于人们的承认,而不在于任何别的东西。

(节选自《面向秋野》)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尽管安徒生并未想过当童话作家,但他从小就显示出超越常人的写作天赋,这是他日后成为伟大童话作家的重要条件。

B.安徒生有一种能够发现那些往往被懒人忽视的事物的罕见能力,说明他具有非凡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C.安徒生认为自己的一生十分美好,几乎没有一点缺陷,即使备尝痛苦,他依然用乐观、宽容之心看待世上一切。

D.哥本哈根街头的小男孩将自己唯一的玩具送给安徒生,令他非常感动,说明他是个多愁善感的人。

2.诗人英格曼认为安徒生“具有在任何一条污水沟中发现珍珠的可贵才能”。请结合材料谈谈他这样说的理由。

答:

3.与一般传记相比,本文在内容和语言方面都很有特色,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答:

猜你喜欢
安徒生传记童话
安徒生的世界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跳高者
传记必须回归史学
传记书坊
An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name of a Missionaries’news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