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追求

2017-07-10 17:24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康健宝钢易拉罐

苏鸿熙:一生赤子

苏鸿熙的一生充满了传奇,1949年赴美留学,1956年学成后突破重重阻碍辗转回国,1958年在中国开展第一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实现了新中国外科手术革命性的飞跃……“一生赤子,一代名医。”这是和苏鸿熙共事过的人们对他共同的评价。

在美国留学7年,苏鸿熙先后在4家医院学习,开始研究心血管外科领域刚刚出现的新技术——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学成之时,他回国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并花5000美元自费购买了两台心肺机准备带回中国。

1957年,苏鸿熙利用从美国带回的两台人工心肺机建起实验室,同年5月应用心肺机进行体外循环动物实验。1958年6月26日,他成功为一名心脏室间隔缺损的6岁儿童进行了中国首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做体外循环手术需要让心脏停止跳动,由体外设备支持血液循环和氧合,手术结束后再将体外循环的血液返回心脏和冠状动脉,让心脏重新跳动。美国于1953年开始应用这种技术,而中国仅比美国晚5年。苏鸿熙的努力使心外科成为新中国最早进入世界医学先进水平的领域,超过苏联、日本等国。

1.细节与坚持。体外循环手术后,苏鸿熙要观察患者的排尿量,判断体内循环等功能是否趋向好转。患者的接尿瓶在床底下,他为了准确起见,整个人趴在地上,让目光平视液面读瓶子上的刻度。

2.理想与态度。上世纪90年代以前,由于设备简陋、经验缺乏,体外循环手术后患者的状态不太稳定,苏鸿熙总是守在病房,直到患者度过危险期才离开。这种兢兢业业的态度也影响着他的学生。

3.无私与仁心。苏鸿熙说的最多的是要替患者着想。“有一个病人,拎着一袋子零钱,数出来才400多元,是乡亲们一毛一毛凑起来的。”他反复和学生提起这个例子,告诫他们要为患者看好病、省下钱。他甚至自己发明了一种吸引装置,能够将病人输送到体外的血液重新过滤并送入人工心肺机里再利用,不仅节省了输血的大笔费用,而且避免了由此带来的并发症。

4.乡愁与爱国。“当时苏已经是知名的心外科医生了,两个州给他送来移民申请表,但他都放弃了。”苏鸿熙的美国妻子苏锦用流利的中文说,“他说必须回到中国,他要给中国人治病。”美国移民局官员找苏鸿熙谈话,不希望他这样优秀的人才回国。美国联邦调查局甚至把他带到总部审讯,“连上厕所都有人跟着”。以正常途径回国不可能了,苏鸿熙和苏锦只能寻求另外的办法。辗转6国,耗时52天,行程近10万里,他终于完成了那句“学成归来酬故土”的承诺。

王康健:

四十年坚守

1978年,王康健得知国家将成立宝山钢铁厂,主动报名后历经层层选拔,终于如愿以偿成为宝钢一员。在外派德国学习技术时,王康健站在德国杜伊斯堡的钢铁厂内,看着高度机械化的各种先进设备,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用足6个月的时间,把先进技术学到手。”半年的學习时间结束后,王康健回国,成为宝钢第一代主操作工。

在上世纪90年代有一小段时间,王康健被安排到了行政岗位,明明“升了官”,他却开心不起来,“我的能量在冷轧岗位上才能发挥出来。”于是,他又被调回到了一线,一干就是20年。王康健曾坦言当年不当副厂长后,心里有过失落。可现在回头看,他并不后悔,因为全国钢铁行业有数不清的厂长副厂长,冷轧领域中,却只有一个王康健。

1.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王康健那一代人,正是经历了改革开放巨大变化的一代。在他回国后,同期进单位的人,有的跳槽,有的创业,外面的世界越来越精彩,王康健却始终守在值班房里。面对别人的不解,他说:“工作和交友一样,贵在交心。单位这么器重我,我不能一走了之。”王康健说自己最自豪的就是自己全部的职业生涯能投入到冷轧中,在自己和同事的努力下,宝钢的冷轧技术水平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正在快速赶超国际同行。

2.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王康健主导宝钢科研、重大技改项目25项,拥有专利121项、技术秘密106项,他也成为冷轧“第一人”,这样的成绩背后的付出只有王康健自己知道。曾经我国的易拉罐钢全部依赖进口,王康健和同事废寝忘食地投入到攻关中。那段时间,王康健的脑子始终被各种难题占据,一次在包饺子中他获得了灵感。长时间调试后,终于攻克难关,宝钢也因此成为全球仅有几家生产易拉罐钢的企业之一,我国从此结束了易拉罐钢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这样的故事40年中不知道还有多少。

3.择一事,终一生。从一名技校毕业生到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王康健用了近40年的时间。当初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如今两鬓已有些许斑白。回首匆匆而过的人生路,王康健很庆幸自己的选择:“当初立志要为祖国炼钢铁,我做到了。”

猜你喜欢
康健宝钢易拉罐
《宝钢技术》征稿简介
互相吸引的易拉罐
Correlated insulating phases in the twisted bilayer graphene*
找次品 教学设计
乡愁
新型登船梯在宝钢码头的运用
宝钢宽厚板生产线将迁湛江
从宝钢“八零后”看企业的青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