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为舵,以情为桨

2017-07-10 15:16李嘉琪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理智感性理性

李嘉琪

萧红曾描绘道:“天气一天一天变暖,日子一寸比一寸有意思。”然而,在追求快节奏的现实中,又有多少人能停下脚步细细品味这句话?

面对体制的高墙和社会的鞭策,我们应当以理为笔,以情为墨,书写自己的人生。

一个过于理性的人是可怕的,周围的人甚至感受不到他的心跳与呼吸。而我们的生活却不乏这样的机器人,他们拼命地追赶着社会的脚步,却将一直陪伴他们的家人、朋友远远地甩在身后。这样的社会是可怕的,它用看不见的框架将人们固定在某些地方,让人们的眼睛失去明亮,一个接着一个站在送往焚烧炉的履带上,井然有序。

或许,这么说是有些夸张了,但这种危害却不容小觑。

可这样说也并不代表感性就是完美的了——没有任何事物是完美的。

过多的感性会使人偏激,从而做出无法想象的事。倘若黛玉能理性处理自己的情感,便不会吐血身亡;倘若屈原听从了渔父的劝告,文学界便会多一些《离骚》;倘若海明威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就能真正与自杀诀别了。但他们就是没能控制内心情感的喷薄,终将自己焚毁了。

当然,拥有感性也并不意味着蔑视理性。情感是汹涌的河流,理性便是那拦住洪水的大坝,它让咆哮的情感发挥了真正的作用。

包拯怒斩薄情郎、痛杀侄儿使得自己名垂青史。若是他一时不忍心,禁不住他人的求情,做不到“大公无私”而是徇私枉法,世间该有多少不公?反观今日,前有李天一犯法,后有明星吸毒,富有同情心的大众疾呼:“他们还只是孩子!”是的,他们确实是孩子,至少在某些人的眼里是这样的,可在法律和社会秩序面前,他们是犯法者,秩序的破坏者,是人民的敌人。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法律,即理性的帮助了。同样是孩子,为什么有人能将家人的不法行为举报,而有人却在道德与法律之间寻找空隙?这并不是知不知法的问题,而是有没有正确把握理性与感性的问题。

简·奥斯汀的著作《傲慢与偏见》原名《理智与情感》,情感使人产生偏见,而理智却能化解傲慢。这正是理性与感性的真实写照。

在纷繁的社会中,我们应一手握住理智,一手抓住情感,方能驶稳一叶小舟,达到光明的彼岸。

去吧,去种下理智的种子,等待来年情感之花的绽放。

基础等级:本文是一篇极具论辩色彩的议论文。这位考生力避人云亦云,单纯从感性或者理性一方面入手,而是论述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也不是简单地论述感性和理性的重要性,而是先從反面论述过于感性与过于理性的危害,接着水到渠成地论述理性与感性二者的结合。故本项评38分。

发展等级:文章既辩证又深刻,既环环相扣,又层次清晰。此外,严密的语言、恰当的论证都很好地彰显了考生的功底。故本项评17分。

综合以上亮点,该作文最后得分:基础等级38分+发展等级17分=5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期,中央电视台推出“你觉得生命中最好的时光是什么”的专访。老王说,科学无止境,我每天给国家作出一点贡献,让国家有进步,这就是最好的时光;小刘说,和大家一起熬夜造机器人参加比赛,便是最好的时光;大李说,最好的时光莫过于一片寂静的林荫道,一杯咖啡,一本书,听着悦耳的鸟鸣,静静品读一下午。

这三种“时光”,你认为哪种“最好”?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导航

这里的“时光”是一个抽象的词,意在引导考生回忆过去,而不是现在或者未来。考生对这个时间的把握一定要准。另外,考生要注意“最”字,这说明要求写的不是任意一个时段,而是在人生中具有典型的意义的时刻,在这段时光里发生的事情或产生的情感。就“最美好的时光”,考生首先要注意的是谁的最美好时光。“我”的最美好的时光?“他人”的最美好的时光?“名人”的最美好的时光?如果是“我”的最美好的时光,那么“真”是最紧要的。若是“他人”的最美好的时光,那么在情感上一定要把控好,即不是“我”的角度,而是从“我”的角度去看“他”,那么这样的文章多带有说理性。若是“名人”的最美好的时光,这样的人物角度,写的时候既要有真实性又要有思辨性。

虽然本文题在审题上的难度不大,但是要写出有深意的文章,还是不容易的。如何让文章体现出高中生的写作素养,在文章的语言、结构、手法、内容等方面考生要作多角度、多层面思考。

1.最美好的时光,要富含有人生的启迪。比如一本书带来的思考,这个思考是要结合实际生活谈,而不是简要写成读后感,要含有文化与人生的意义。也可以写一段旅行,不是记叙出游经历,而是自然、社会与人生的融合。又或是品评某个人物,那么文章要反映出人性的曼妙与人生的哲理。

2.最美好的时光,要写出其“美好”,但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从最恶劣的时光入手,转入到最美好的时光,或者将最恶劣的时光转换成最美好的时光。

3.最美好的时光,这个题目本身就带有浓烈的情感色彩。考生在写作此文章的时候,情感可以像歌词那样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可以像写名人专访那样,轻松幽默。

猜你喜欢
理智感性理性
失眠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感性的解放与审美活动的发生——对马克思一个早期思想的引申
理性的回归
解读服装造型中蕴含的情感与理智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
理性看待GDP增速减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