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台山

2017-07-11 07:58阎虎林
读者欣赏 2017年7期
关键词:台山西川渭河

阎虎林

连绵起伏的黄土高原,是天水典型的地理结构,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就在黄土地上奔涌而过,犹如大地的血管生生不息。如果从高空鸟瞰三阳川,你就会发现,卦台山在群峰间绝世独立,奔腾的渭河从这里弯曲成一个『S』形,把椭圆形的三阳川盆地一分为二,俨然是一个天然的太极图。

卦臺山是中国地理标志的一个独特符号。

俯瞰卦台   供图/天水在线

连绵起伏的黄土高原,是天水典型的地理结构,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就在黄土地上奔涌而过,犹如大地的血管生生不息。如果从高空鸟瞰三阳川,你就会发现卦台山在群峰间绝世独立,奔腾的渭河从东向西从这里弯曲成一个“S”形,把椭圆形的三阳川盆地一分为二,俨然是一个天然的太极图。

卦台山位于麦积区渭南镇三阳川西北端,明代大学者胡缵宗的《卦台记》中介绍说:“成纪之北约三十里,曰三阳川。其西北隅有台焉,羲皇画卦处也。”胡缵宗又云:“卦山俨于南,长山负于北,龙马山集于西,尉迟峡约于东。”其周围陇渭萦回,群山环绕,若揖若拜,故有“九龙朝八卦”之称。“太极无双地,华夏第一山。”这是台湾中华六经学术研究会会长张渊量先生在考察了全国的山川地理,又用最先进的仪器对卦台山的山形水势进行了仔细的勘查和研究之后,对三阳川和卦台山的赞语。

出自《周易》的“三阳开泰”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有着美好寓意的词语。人们认为冬至是“一阳生”,十二月是“二阳长”,正月则是“三阳开泰”,“三阳”表示阳气旺盛,万物复苏,“开泰”则表示吉祥亨通,有好运即将降临之意。明代大学者、书法家胡缵宗在《卦台记》上说“朝阳启明,其台光荧;太阳中天,其台宣朗;夕阳返照,其台腾射”。三阳川所辖区域为中滩、渭南、石佛三个乡镇,这也是一个地域名的统称。三个乡镇各建有一座寺庙,中滩镇四合村的早阳寺、渭南镇三阳站的正阳寺、石佛乡陶新村的晚阳寺。早阳、正阳、晚阳为三阳,寓意为“三阳开泰”。尤为奇特的是,一日之内三阳景不相同,颇为灵异,由此“三阳开泰”也成为天水名景之一。

相传伏羲在卦台山带领子民们生活,以打猎、捕鱼为生,思谋着如何让部落走出远古洪荒,走出刀耕火种的时代。闲暇之余,他每天在山上看着树木生长,小鸟飞落,野兽行走,河水奔涌,太阳出没,月亮圆缺,在大自然的变化中寻找出路。有一天,他正在山上瞭望,忽然看见渭河对面的山洞里云雾滚滚,有一匹似马非马、似龙非龙的动物身上满是花斑,生长着两翼,在渭河上空腾飞而起,其身影在渭河里映出了错综复杂的图案,形成了奇特的自然景观。伏羲不禁灵机一动,好像有一道闪电在他脑海里闪现,顿时使他的灵感绽放开奇异的火花。伏羲当即在地上用树枝画下了代表自然界天、地、水、火、山、雷、风、泽的八种符号,从此有了象形文字,这也是八卦的来源。

卦台山伏羲庙   供图\天水在线

卦台山三面临崖,一面陡坡,北高南低,最高海拔1330米,山顶和山下相差166米。山顶较为平坦,南北长有160米,东西宽为108米,突兀而起,使渭河在这里呈“S”形,成为十分奇特的景观。自西汉以来,卦台山也是三阳川的军事要塞和天水的战略要地。宋代时,天水是金兵和宋军双方反复争夺的地方。乾德六年(968年),宋太祖赵匡胤下令在秦州三阳川置三阳寨,共修建了14座堡寨,据《宋史》记载:“三阳,领渭滨、武安、上下蜗牛、闻喜、伏归、硖口、照川、土门、四顾、平戎、赤崖湫、西青、远近湫十四堡。”蜗牛堡就是卦台山的城堡,从高处看,卦台山的城堡形状和蜗牛十分相似,这也许是该城堡叫蜗牛堡的原因吧。蜗牛堡也叫羲台堡,有的人还叫卦爻堡。蜗牛堡整个城堡依次共建有6座城垛,也叫炮台,分别对应先天八卦六个卦象的方位,即离东、坎西、兑东南、艮西北、震东北、巽西南,这是其他城堡所无法相比的。蜗牛堡的城墙很宽,可以堆放滚木、礌石等防御之物,士兵也可以在此来来往往,一有情况就可以马上增援薄弱环节。游人来卦台山上游玩,都喜欢站在城墙上远望三阳川、鸟瞰渭河。如今的三阳川,阡陌纵横,田地泛绿,树木吐新,庄稼葳蕤。连绵不断的群山,川流不息的渭河,星罗棋布的村庄,犹如大自然构成的一幅美丽的画卷,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让人不禁为人文始祖的杰作赞叹不已,从而沉醉其中。

卦台山上的蜗牛堡内建有羲皇庙,一是为纪念人文始祖,二是为祈求神灵护佑。在天水的许多城堡里都有庙宇,而且还流传着许多在城堡即将被血洗的关键时刻神灵显灵的传说。据民国《天水县志》记载:“羲台堡,在卦台上内有羲皇庙,创始不详,清同治元年、光绪二十一年重修,存。”据《秦州志》记载,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从巡按冯时雍奏立庙于州北三阳川卦台山上,在伏羲八卦城修建庙宇,以纪念伏羲。其建筑主要有山门、戏楼、午门、钟楼、鼓楼、侧殿和伏羲大殿。大殿正中塑有伏羲全身贴金、身穿树叶的大像,座下还有一尊伏羲铸铁小像。伏羲右侧有一匹鼓翼欲飞、精神抖擞的龙马;左侧有一个木架,上悬一个圆形的八卦盘,视之光亮照人,好像铜镜一般,说它是木质的话,敲击起来却铿锵有声;说它似金石的话,却有斧凿的纹路清晰可辨,材质十分奇特。据传那是伏羲当年赠送给大禹的玉质圆盘八卦。大殿抱柱上塑有金龙,欲腾欲飞,活力无限,有即将要腾飞九天的气势。

伏羲是人文始祖,天水人都尊称他为“人宗爷”,几千年来庇护着子民们在战乱、灾害、饥荒中前行,不仅老百姓都视伏羲为神灵,祈求逢凶化吉,风调雨顺,地方官员们也都祈求伏羲保佑前程,四季平安。因此卦台山伏羲庙每年都要举办大型的祭祀活动,方圆百里的很多官员或骑着马或坐着轿,怀着虔诚之心前来祭拜,平民百姓扶老携幼、拖儿带女前来烧香还愿,祈求平安顺意。由于过去的路况不好,都是山间小道,崎岖难行,而且要绕很远才能到达卦台山,尤其是遇到暴风骤雨,不是路断,就是泥泞,致使无法按时举行祭祀活动。1521年,天水的州官上书朝廷,请求在秦州城修建一个专门的祭祀场所,以方便百姓祭祀。经朝廷御批,就在秦州城新建了伏羲庙。从明代起,伏羲庙就成为官祭的场所,卦台山就作为民祭活动的中心场所,流传至今。

由于战乱、灾害等各种原因,在岁月的流逝中,卦台山原来的建筑和匾额大多已荡然无存,现有的山门、戏楼、午门、钟楼、西殿和伏羲大殿三间都是重新修建的。后来在一个农民家里发现了一个直径64厘米、厚约10厘米的木制雕刻“伏羲六十四卦二十八宿全图”八卦盘,上面除了八卦以外,还刻有日月星辰天体图、二十八宿星座、二十四节气及六十四卦方位等,造型精致,雕工精细,成为卦台山的镇山之宝。

卦台山蜗牛堡下,东面和西面各有一个村庄。东面的叫吴家庄,清代出了一个进士,大名叫吴西川,是翰林院的编修,给皇帝当过老师。西边的村子叫张新村,在宋代出了一个著名的武将,是四大抗金名将之一,名字叫张俊。两个村庄,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卦臺山伏羲庙内景   摄影\王新亮

吴西川有“杏花诗人”之称。相传秦州道台去北乡公干,听说吴家村有一个神童,便来到了吴家,问吴西川平时都读些什么书,并想考他一下。道台看见了吴家的酸菜缸,便出了“酸菜”让吴西川作答,吴西川脱口而出“甜瓜”。道台又出“门前一棵树”,吴西川又对下联“户外两杆旗”。道台很惊讶,又出了一个难度较大的上联:“寒儒卧寒床寒风凛凛”,吴西川又对出了“大士负大志大气洋洋”。吴西川20岁补博士弟子员,但因父母先后逝世,便结庐守墓,数年静居乡村。有一次吴西川在卦台山住了一晚,《宿卦台禅院》是这样写的:“采药僧归晚,挑灯夜话禅。寺门关夜月,山径锁秋烟。竹影垂帘重,松声隔牅穿。羲皇宫阙近,可许叩先天。”吴西川能文善书,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去世时只有45岁,他的墓园就在卦台山下。

张俊的一生却是反差很大的一生,他曾与岳飞、韩世忠、刘锜并称为抗金四大名将,后又因参与陷害岳飞而被世人鄙视。张俊迎合朝廷议和的意向,自请解除兵权,授枢密使。后进封清河郡王。死后,追封循王,他的墓地在湖南省宁乡县。由于他追随秦桧制造了伪证,诬陷了岳飞,因此世人对他的负面评价盖过了正面评价。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年),都指挥使李隆在杭州岳飞坟前铸造了秦桧、王氏、万俟卨三个奸贼被反绑的铜像。神宗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浙江按察副使范涞觉得铜质不够坚硬,又改为用铁重新铸造了秦桧、王氏、万俟卨等三人的像,并增加了张俊,从此,跪在岳飞面前的便是秦桧、王氏、万俟卨、张俊四人的铁像。

天水很多寺院、道观、庙宇都有庙会,但时间大都在农历的三月二十、四月初八、五月十三、七月十五等几个日子。卦台山也有庙会,庙会的时间却是每年的二月十五,这一天是花朝节,也就是百花的生日,是花神、花王诞生的日子。其实这天不仅仅是纪念花神,更是纪念伏羲的母亲华胥氏 ,因为她是一位伟大的花神,生了伏羲,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

猜你喜欢
台山西川渭河
故乡
故乡
台山都斛镇党建引领赋能科技兴农
“中国20世纪的敦煌文书”多元价值探析
登剑门关
以理驭法探究计算教学课堂模式
体验
给渭河立传 中国 “旱腰带”上的史诗
西川村,最后的孤独者
台山新思维:后发地区如何换轨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