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通群众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2017-07-12 13:58杨雪淇迁安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064400
大众文艺 2017年3期
关键词:群众服务建设

杨雪淇 (迁安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 064400)

如何打通群众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杨雪淇 (迁安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 064400)

通过分析当前形势下群众文化建设的现状,了解百姓的文化需求,以国家政策为依据,依托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工程,制定具体措施,打通群众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即文化盛餐送到普通百姓手中,满足百姓对群众文化的需求。

群众文化;群众文化服务;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娱乐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下,群众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活跃人民群众健康向上的文娱生活,提高全民文明素质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时期,文化不能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形成了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文化滞差"现象,城镇和乡村的文化发展差距较大,所以乡村群众文化的发展应是群众文化建设的重点,也就是要打通群众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那么如何打通群众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就要以国家政策为引领,以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工程为契机,采取有利的具体措施进行群众文化建设。

一、打通群众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政策依据

中央对文化发展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提出,统筹规划和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坚持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并重,实现资源整合、共建共享。紧随其后,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在十八界四中全会上又强调了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二、打通群众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现实意义

打通群众文化最后一公里,就要依托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项目。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分散,公共文化服务活力不强,效能不高是当前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面临的一大难题,急需破解。“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项目的核心在于整合,其目的是通过整合,一方面让文化宣传、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部门管辖的文化活动设施、场所充分释放活力,有效缓解公共文化设施资源的不足,避免重复建设,用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进一步发挥文化、体育协会、社团组织和志愿者力量,提高基层文化、体育活动普及率,实现由“办”活动到“管”活动的转变,增加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活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切实打通群众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全面提高市民素质。

三、打通群众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具体措施

1.坚持群众文化服务的基本原则

始终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方向,坚持培养高素质现代农民的根本目的,统筹优化使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立健全以需求为导向的文化配送机制,推进全市乡镇、村(社区)基本文化设施和服务覆盖,全面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百姓的幸福指数,以文化提升广大群众的综合素质,以文化助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确立群众文化建设的目标

在文化服务设施更加完善的基础上,以市文化馆为龙头,建设乡镇分馆,在各分馆的管辖范围内建立试点村,按照“城乡联动、活动共办,以文惠民、人才共育,多元投入、协调一致”的原则,扩大文体培训辅导面和文体活动覆盖人群。各分馆之间根据群众需求,加大交流合作力度。培育文体活动新品牌,建立上下协调联动的活动网络。

3.加大群众文化建设的投入

加强群众文化建设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尤其要打通群众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更需要大量的投入,打造市级、乡镇、村级文化平台,进一步健全公共文化设施体系,盘活文化经营结构,扩大服务范围,倾力打造高标准的文娱场所遍布市区、乡镇、试点村。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广大群众生活品质。

4.利用群众文化数字资源进行服务

(1)建成公共文化“慕课”资源库。文化系统内已有数字资源率先整合,按照群众需求建成公共文化“慕课”(“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资源库并适时更新。

(2)建成“培训师资库”。各部门对系统内培训师资进行认真调查摸底,建设以宣传文化为主,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各部门为补充的“培训师资库”。

(3)实行“点餐”式文化配给。通过网络或者基层中心收集群众文化需求,将现有资源配给到基层或派培训师资进行现场培训;购买数字资源或者聘请外地师资来授课。

5.统筹社会资源融入群众文化建设

积极拓展社会参与渠道,培养和发展多元化的社会服务主体,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适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不断增强群众文化事业发展壮大的内生动力,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制定业余文化扶持奖励办法,培育壮大业余文艺团队,鼓励有规模有能力的业余团队向准职业化方向发展,广泛调动社会组织和民间文化机构、文艺团体参与群众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扩大活动的辐射面和影响力,融入到文体活动上下协调联动的活动网络中。

6.建设群众文化人才队伍

(1)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共文化领导队伍。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选优配强文化系统领导班子。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的原则,继续谋划大型文体工程;要从实际出发,适时调整项目内容;要率先垂范,加强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2)建设一支能干事的公共文化专业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市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专职人员作用,合理配置“三支一扶”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志愿者和公益性岗位人员专职从事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管理服务工作。制定群众文化人才队伍培训规划,实施基层文体队伍培训项目,切实提升群众文化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

(3)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实行党员干部提供志愿服务制度,引导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整合机关、学校、社区、企业等社会各方面文化骨干力量,充分发挥业余文艺团队、乡土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离退休老干部、大中专学校学生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等文化志愿者的作用,壮大热心公共文化的志愿者队伍。

打通群众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即将文化盛餐送到普通百姓手中,满足百姓对群众文化的需求,这一目标看似简单,实则任重而道远。必须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充分发挥文化系统“以文化人”的职能,提升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风气和发展环境,切切实实的将群众文化服务送到普通百姓家。

[1]金元浦:《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2]周宪:《文化研究?关键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猜你喜欢
群众服务建设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多让群众咧嘴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