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Ⅲ的体育创新能力研究热点分析

2017-07-12 13:06张春合
关键词:创新能力体育专业

姜 敏,张春合

(湖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基于citespaceⅢ的体育创新能力研究热点分析

姜 敏,张春合

(湖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从CNKI数据库中查找到2832条有关体育创新能力的相关数据用于数据统计和可视化分析,借助CiteSpaceⅢ软件,展现有关体育创新能力方面的研究热点与发展前沿。研究发现当前在体育创新能力研究领域,研究的热点主要是围绕体育教学方面创新能力的研究,在体育的其他相关方面却没有涉及。当前的研究主要以学校体育在创新能力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小、初、高各阶段分学段的教学创新研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研究以及对体育教育专业师范生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

体育;创新能力 ;知识图谱

1 前言

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人才需求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强人才培养需要国家与社会大力支持。在国家的多次会议上都强调,创新作为国家当今发展的重中之重。切实做到创新发展的理念,认真实行创新发展战略,需要的是有责任心有创新精神并且有实践能力的人才。国家为了更好的发展,增加自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竞争力,同时为了整个社会能够更好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对人才的培养,通过多种渠道培养人才,解决培养新型人才遇到的困难,不断的制定相关政策,提出相关措施,都是为了人才的发展。对教育培训的相关机制以及内容和方法方面进行改革同时大力发展教育培训的力度。根据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对高校的高等教育进行改革,促使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进一步联系,调整学校的学科与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与目标,大力发展创新教育。坚持教育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社会的需要,关注社会的需求,发展职业相关教育,使培养学生的培养目标更符合学生的需要与社会的需要。[1]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就是要培养学生能够从事国家基础教育的同时能够参与学校管理建设和做好学校学生体育发展工作,学校的发展,社会的需要,让体育教育专业以及更多的师范类毕业生,不再是只会教书,而是什么都会的全能综合人才,只有让学生通过学校的培养发挥学生各种潜能,才能促进学生成为更为优秀的人才。可以看出,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已经从高级体育人才培养向复合型人才转变,以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要。其次,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是未来体育教师的主力军,承担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作为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者,他们是组织者和实施者,并且会有力推动课程改革的发展。关于创新能力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的热门研究领域,对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培养创新能力不仅可以促进自身更好的发展,也能为他们将来的就业提供很大帮助。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以CNKI为来源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主题词为“体育”,“创新能力”,时间跨度为2006-2016年,检索时间为2016年12月4日。共检索出相关文献2858篇,剔除明显不相关文献26篇,对剩下的2832篇文献进行分析。以十年间有关体育创新能力的文献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Ⅲ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阈值设定:c:cc:ccv(2,2,15;1,1,10;1,1,10)选择使用最小生成树算法,时间跨度选择1年为一个时间段。

2.2 研究方法

研究借助文献分析的理论,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根据以java平台为基础的新一代信息可视化技术(CiteSpace可视化软件),适用于复杂的分析,具有多个复杂网络,分时动态[2]。对十年间有关体育创新能力的文献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并使用EXCEL软件对年发文量与发文机构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有关体育在创新能力方面的研究热点与趋势。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创新能力年发文量分析

衡量科学知识的重要程度可以根据科学的文献数量,一段时期内某科学文献的增长速度可以反映出该学科领域的理论水平与发展速度。[3]图一显示了体育创新能力的年发文量。首先从时间的角度来看,2006-2012年有关体育在创新能力方面的年发文总量呈现上升趋势,并在2012年达到高峰418篇文献,表明该期间关于体育创新能力的研究的热度和受重视程度在不断上升,说明这时期在体育创新能力方面的研究为当前研究的重点,并且很多学者都进行了研究,获得一些研究成果。从2013年发文总量开始减少呈现下降趋势。表明体育创新能力研究出现了停滞,研究进入瓶颈阶段。

图一 2006-2016体育创新能力培养年发文量柱状图 图二 主要来源期刊发表数量

根据检索结果,将文献量较多的前十名期刊进行排序如图二可以发现,北京体育大学关于体育创新能力的文献量最多,其次是武汉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河北师范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并且这些排名靠前的期刊在我国体育界的地位也是非常具有话语权的,说明体育创新能力的研究是比较受各位专家学者重视的。

3.2 基于关键词的研究热点分析

虽然关键词所占的空间小,往往只有三至五个,但它属于文章核心和精髓,是对文章主题高度简洁的总结。因此,对各文献数据中的关键词进行剖析,高频的关键词就经常被用来确定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4]在图谱中,使用不同大小和不同颜色的环来表示关键字的共现频率和共现的年代。圆环的大小与频次成正比关系,圆环的形状越大说明其出现的次数就越多。[5]

研究采用可以反映文献核心主题的高频率关键词来分析研究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6]研究范畴属于从研究前沿到知识基础的时间映射,原始数据的被引文献构成了研究范畴的知识基础,相关的引文形式构成了研究前沿。[7]关键词的中心度越高说明当前关于这一关键词的研究成果越高,同时也说明这一关键词代表当前研究的热点。根据图谱中选择具有较高中心度的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教育”、“创新能力”、“体育教育专业”这 4个关键词在得出的图谱中表现出比较强的中心度,属于整个研究范畴的中央节点。如图三所示“体育教育”这个关键词的中心度最高,许多研究都以它为中心,说明在研究体育创新能力这一领域,在体育教育这一方面的研究为主。“创新能力”、“体育教学”、“体育教育专业”关键词的中心度也比较高,也说明这几个关键词属于研究的热点。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国民教育发展的新课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09~2012年间,体育创新能力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研究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研究主题以及不同研究主题的复合、发散的研究网络。对关键词信息表进行分析发现,这个时期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体育教育”以及“体育教学”。 其中“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和“创造性思维”表现出比较高的中心性,成为体育教育研究的主要焦点。体育教学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研究比较注重“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教学方法”;关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主要是在“体育教师”、“普通高校”、“学校体育”的领域;体育教育专业的研究就主要表现在“教育实习”、“培养目标”方面。

从得出的图谱中就可以发现,研究领域比较相似的关键词,其位置相对比较接近。通过图谱中的不同颜色(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得出在体育创新能力研究这一领域有3条研究路径:1、“体育创新能力基础理论”研究路径。在这条研究路径上,研究主要对针对体育方面创新能力基础理论的深入分析与研究,通过对体育方面创新能力的概念进行剖析,为创新能力的进一步研究做好基础。根据基础理论的大量研究,研究逐渐向更加详细的方向发展,从而出现了“创新教育”、“创新思维”、“体育教育专业”等分支,这时期的研究不再是广泛地理论研究而是往微观创新能力方面的研究,研究更加的细致。2、“体育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模式”研究路径。这一路径属于关于体育创新能力研究方面的特色分支,代表着体育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以及体育课程设置方面细化及运用。3、“体育创新能力—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能力”研究路径。从图中的关键词连线以及颜色可以看出关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研究从开始的培养目标,教育实习到2016年的教学能力的研究。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各学校的一线体育教师,其创新能力无论是对于自身的全面发展还是未来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是未来一线体育教师的主力军,担负着祖国下一代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与体质健康。在教学中通过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让自己的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吸引中小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课堂与体育锻炼中来,增加学生的健康水平。

图三 体育创新能力研究关键词共现图 图四 体育创新能力研究突现词信息表

3.3 体育创新能力的前沿研究及演进分析

判别并挖掘研究前沿,可以让研究者发现该领域研究的最新发展动态,从而可以推测并预测出该领域的发展趋势,找出需要更深一步探寻的问题。[8]从图四中可以看出在2009年到2011年突现词主要为“小学体育教学”、“初中体育教学”、“高校体育教学”,在2013年,体育创新能力研究领域的突现词又转为“小学体育”、“初中体育”、“高中体育”并且“小学体育”的突现度在近几年突现度最高为11.01。到2014年的突现词为“高职体育”、“培养方法”从突现词出现的年份可以发现体育创新能力研究领域离不开教育教学的研究,其中各学段的教学研究一直是近几年来的前沿研究,直到2014年突现词开始出现“高职体育”的研究,并作为此阶段的前沿研究。突现词分析结果表明,针对大学生就业压力以及社会对毕业生高要求的现实情况,体育专业的学生为了更好的应对这些压力,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以及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是顺应时代的要求,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是未来体育教师的主力军,承担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作为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者,他们是组织者和实施者,并且会有力推动课程改革的发展。对于体育师范生来说只专注于专业运动技能是完全不够的, 而是要成为社会活动的参与者,能够为广大公众的健康生活提供指导和帮助。因此针对普通高校体教专业的学生在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方面的研究已成为现时期的主要研究方向。

3.4 基于关键词的分析及核心文献内容评述

从体育创新能力知识图谱可以看出,研究集中区域出现明显的不平衡现象,10年间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学校体育的创新能力方面,而在体育的其他领域关于创新能力的研究却比较少。

3.4.1 小、初、高不同学段体育创新能力的研究

关于中小学课堂如何通过体育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研究包括中小学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水平,研究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学龄、生理、心理特点,区别分析。在关于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能力的研究这一方面,从体育教师应该具有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对教学进行改革、以及教师创新能力培养影响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对教学创新的评价等都有相关的研究。有研究指出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更要注重学生发展的需要,通过体育教学对学生在体能、运动技能、身体健康、身心健康方面进行培养,运动创新型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对教学做出改革。在对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方面有研究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于教学压力、场地器材设施不足、来自学生以及家长的压力等在教学中实行创新教学经常会受到阻碍,导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经常只停留在表面而不能在具体情况中实施;在对教学评价方面有研究指出教学评价方式单一,评价方式教师主体性因素多,评价以结果为主忽视了对过程的评价,很多研究都指出需要对教学评价进行深入的分析,然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评价方式。也有观点指出体育教师创新的能力应具有观察能力、知识获取能力、预测与探究能力以及实验与写作能力。在体育教学方面的创新能力包括:具有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的个性思维、体育游戏创编的灵感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在训练方面要有对已有训练方法的批判思维和求异思维、发散性思维、要具有怀疑有求真的能力;在行政管理方面需要具有逻辑思维、敏锐的观察力、独立思考和分析判断能力。关于中小学的体育创新能力的研究非常的广泛,研究以基础研究较多,关于体育课程中的创新研究也比较多,在这一研究领域需要加强更专业的理论研究,促进中小学体育课程中的深刻内涵研究。

3.4.2 体育教学过程中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

通过对学生创新能力在教学中的发展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研究都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同时教学内容方面也需要考虑到未来职业发展的要求,将要求与兴趣爱好合理有效的结合,这样创新动机就更明确,学生参与的热情也就更高一些。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权衡两者的教学分配,或者在实施中怎样将两者完美的结合起来。教学理念、教学形式和具体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改革,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的指导思想紧密结合学生需求,有研究对创新能力培养与教学过程中的冲突做出分析,研究指出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任务压力被老师忽略,使创新培养只能是口号,停留在表面。也有观点指出加强学校在创新方面的改革关键是要转变学校领导的观念,只有学校领导能够将创新改革落实到实际中,那么学校体育在创新方面的改革将会有非常大的改善与提高。在教学过程进行创新方面的研究,许多研究人员都提出了非常具体的理论实施研究,但是研究缺乏具体的实证研究,关于教学过程的创新改革,只有理论观点,没有实证研究,不能为教学过程改革提出非常明确的具体改革。

3.4.3 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师范生创新能力的研究

分析被引频次较高的文献可以发现,针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研究,研究更加的细化,结合各专业运动项目的技能特点,在田径、体操、健美操等专项的体育教育专业创新能力的研究都非常多。在关于体育教育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研究的教学改革,教学目标的设置都有具体的研究。未来体育教育专业要适应人才市场的要求,需要发挥创新精神,在教学中不断的改革探索,创新教学内容,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体育专业人才。体育教育作为未来体育教师的中流砥柱以及为了社会大众健康发展,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显得非常的必要和重要。体育教育专业是为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为主要培养目标的专业,属于师范类的一种,对体育教育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研究指出,在培养中要重视对学生教学创新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走入学校可以在最短时间内适应教学岗位,并且发挥创新优势,使毕业后的职业生涯发展的更好。也有研究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做出研究,认为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来自两大原因,一是外部原因,另一个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其中外部原因主要来自授课教师、教学环境、教学条件等方面。学生自身原因主要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知识储备、学生先天智力等方面。总体在关于体育教育专业创新能力的研究比较广泛,但是没有形成明确的研究成果,研究都停留在分析上面,没有得出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做出具体的研究成果。

4 结束语

本文利用可视化软件 CitespaceⅢ对十多年来CNKI数据库中有关体育创新能力研究的文献信息进行了可视化分析。通过对中心度较高的关键词分析、引用次数多的文献分析,以及关于体育在创新能力方面的研究文献查阅,得出在当前的研究中主要有一下几种研究趋势:

(1) 通过对中国知网的文献检索,在体育创新能力研究的这一领域,研究大部分放在体育教学、体育教育这一方面,而在体育的其他方面,比如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群众体育等的研究相对来说就比较偏少。

(2)国内在体育教育的创新能力研究已从宏观的体育教育教学研究转向分学段,分专业的区别研究,研究更加重视在不同的阶段如何通过体育教学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通过对文献的可视化分析,对国内关于体育教育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研究。研究把创新能力的概念理论特点和体育教育所特有的特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与评价,重视不同的学段与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可以对学生创新能力产生的影响以及在课程设置方面,研究更加的细化。

(4)目前关于体育教育专业创新能力的研究比较广泛,但是没有形成明确的研究成果,关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还需要更加的深入,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研究相结合,通过理论研究指导实践,通过对实践研究的实证反馈理论研究。一个拥有优秀创新能力的体育老师,不仅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有出色的表现,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也会有影响。

[1]千安峰.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创新教育理念的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6(4):20-21.

[2]王 磊. 基于citespace 的文献数据统计和可视化分析[J]. 科技文献信息管理, 2012,(2).

[3]王 玮.我国创客空间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J].现代情报,2015,35 ,(12): 92 -98.

[4]栾春娟,赵呈刚 .基于SCI的基因操作技术国际前沿分析[J].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9, (1).

[5]宗乾进,沈洪洲,袁勤俭,等 .2009 年中国情报学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分析[J].情报杂志,2011,(5).

[6]朱春艳,华薇娜.我国图书情报学视角下 Web2. 0 研究热点演进趋势分析 [J].现代情报,2015,35, (1): 54 -60.

[7]Chen C M.Searching for intellectual turning points: Progressiveknowledge domain visualization.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4,101 (S1): 5303-5310.

[8]秦晓楠,卢小丽,武春友. 国内生态安全研究知识图谱——基于 Citespace 的计量分析[J].生态学报,2014,34,(13):3693-3703.

[9]张春合,陈麦池.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外高校竞技体育研究前沿与发展动态[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

[10]张 勇.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模式探索[J].成功(教育),2010,(11).

[11]李岚清.大力推进高教创新,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2-10-22.

[12]陈至立.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广大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N].中国体育报,2006-12-29.

[13]闫 虹,赵永魁,等.探索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的改革思路[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3):385.

[14]吴灵萍,蒋国强.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操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2,(2):82- 84.

[15]王运武.体育课教法与学法新探[J].棺州师范专科学校,2003,18,(1) :119-120.

[16]龚正伟编著.体育教学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17]龚正伟.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18]俞国良.创新教育理念中的学校教育[J].天律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1,2(1):1-6.

[19]刘 继.创新教育理念在生物学教学活动中的体现[J].科学教育,2005,(01).

[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www,gov,cn. 2010-07-29.

[21]辛自强,迟丽萍,命国良.创新教育的系统观[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15-120.

(责任编辑:胡乔)

2016—12—26

姜敏,女,在校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张春合,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G807

A

2096- 3130(2017)03-0082- 05

10.3969/j.issn.2096-3130.2017.03.018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体育专业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专业降噪很简单!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2016体育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