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培育的第一代现实主义画家

2017-07-12 02:43耿剑
连环画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童工鲁艺创作

耿剑

1932年,王绪阳出生于辽宁庄河,这是位于辽东半岛靠海的一个小山村。王绪阳自小喜爱画画,但身处战乱年代,却不得不经历了流亡。少年时期他流落到沈阳、抚顺一带,捡煤渣、卖报纸、伺候伤兵,饱尝了生活的困苦,也目睹了旧社会的黑暗与罪恶。1948年,鲁迅文艺学院在沈阳复校成立了东北鲁艺,王绪阳最初以解决温饱的目的报考了鲁艺,没成想却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从此开始了他个人艺术的新生。他是新中国培育的第一代画家,鲁艺使他成为一名有觉悟的革命文艺工作者。

1949年,尚在鲁艺读书的王绪阳被派往鞍钢创办《鞍钢画报》。1952年,王绪阳毕业留校任创作员,之后又一直仟教于鲁艺。他的毕业作品年画《参观苏联集体农庄》获东北年画一等奖,他的创作已初步显示出刻画人物形象和驾驭宏大场面的能力。20世纪50年代,王绪阳主要创作年画、连环画,他参与创作的两部连环画《童工》和《我要读书》,不仅一鸣惊人,在画坛引起了很大反响,被认为是现实主义在连环画创作中的新收获,而且也奠定了王绪阳随后一生的创作方向。

1952年,王绪阳与周立、路坦、陶治安、贲庆余五人一同组成创作组,创作根据高玉宝自传体小说《高玉宝》改编的连环画《童工》。他们在创作之前曾仔细地阅读了原著《在窑厂里》,还阅读了高玉宝的其他作品甚至作家的生平介绍等,直至作家的形象在他们的脑海中呼之欲出,他们在创作体会中写道:“我们是一群青年,我们曾和故事中的童工们一样,在日伪的残暴统治下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因此,《童工》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我们常常以自己的亲身感受丰富了我们的想象而进行创作。”而为了收集素材,他们五人先后下过好几个制柏油和瓷瓶的工厂,许多老工人热心地给他们讲述伪满时期的生活和斗争故事,带领他们参观当年被日寇破坏的工厂遗迹。除此之外,他们还积累了大量儿童形象的速写和素描,为童工人物形象创作打下基础。其中有两个模特,给他们的创作提供了最为关键信息:一个是朴素的农村孩子,一个是少先队的活跃分子,结合他们二人身上天真纯洁、勇于求知、积极参加斗争的性格与形象特征,塑造出了高玉宝的童年形象。1955年,《童工》获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举行的儿童文学艺术创作评奖一等奖,它被称为是继《鸡毛信》后又一部优秀的歌颂儿童优良品质的连环画,不仅因其故事感人,更因作品中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强烈的生活气息。

1954年,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编辑再度来到鲁艺,希望由他们五人继续创作连环画《我要读书》。由于工作变动,最终由王绪阳和贲庆余共同完成。3月,他们背着行囊来到了辽南复县(今瓦房店市)孙家屯高玉宝家乡探访、调查,收集创作素材。他们把生活中收集到的素材触类旁通,充分利用道具、环境和各种细节,着重于人物心态和环境氛围的表现,力求以绘画形象丰富文学原著。那个年代,贫穷的复县到处都足“黄秃秃的沙丘和漫岗,细小的杨柳被人称作是狗尾巴式的,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当时一下车,看那地方真是很荒凉,因为穷啊,什么都没有。刚开始,我们感觉没什么可画的。经过一段不太长的日子,我们真正体验了书里所描写的一切,书里的人物、环境有血有肉地在我们心中立了起来,我们才切实理解了‘真实在创作中有着多么瑰丽的色彩。”书中那些被作者反复描写过的场景,村头、小河边上、过了河的树林等等,一幕幕出现在画家的眼前,不断丰富着他们的创作素材。谈到刻画人物,王绪阳讲道:“由于高玉宝的母亲当时已经去世了,就找到一位年龄、形象、性格很接近的农村中年妇女作为参考。因为丈夫常年患病在床,她像玉宝妈一样操持着家庭、照顾着自己的孩子。”她那壮硕的身材、宽宽的额角和深沉的眼神虽未都入画中,但深入体验人物内在的东西无疑是对创作有益的。在绘画玉宝妈连夜为玉宝准备小学生服的一个场景时,两人想起了房东家的小油灯。那个晚上房东一家都睡着了,只有老奶奶斜倚着身子,含着烟袋有一眼没一眼地望着她的孙女趴在炕上学习。炕沿上的小油灯散发出的微微颤动的光是那样温馨而甜美,两位画家仿佛看到书中玉宝眼巴巴地望着母亲手中自己的小学生服的情景,那种充满希望的雀跃心情充溢着整幅画。周先生围着大围巾的背影,则是连环画中的一个经典画面。塑造周先生的形象,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人物作为参考,他们便搜集了很多旧时代的画报,才找到了这背影的真实节奏。微弓着的背,宽大的骨架,古朴的衣衫以及厚而结实的粗毛线织成的大围巾重叠的变化,种种素材点叠在一起勾勒出这位富有正义感老人的生动形象。

有一天,两人碰上了一个送葬的队伍。经打听男主人赶集时“中风”死了,留下了一贫如洗的家和无依无靠的母亲、妻儿。看着懵懂的孩童拿着灵幡不大习惯地走在队伍前面,队伍的最后还跟着一条忠实的老黄狗,王绪阳他们切实感受到了悲哀。后来在表现玉宝一家遭受到的悲惨命运时,这种类似的体验让两人对这种说不出道不明的辛酸悲痛感同身受。在描绘玉宝父母被保长逼迫答应送王宝去周家放猪一图时,沉默的玉宝爸、哭泣的玉宝妈不足以表现人们愤怒的心情,两人想起了那条老黄狗,画中便添加进一个狂吠的狗的形象。这只通了人性的小狗对画面的感情基调设定有很大的烘托作用,可以说是两位画家巧妙的构思之一。

就这样,在积累了成捆的素材后,一部不长的作品,构思、斟酌、修改、润色,竟让王绪阳、贲庆余足足用了两年的时间才完成了《我要读书》的绘画创作,其间画稿几经修改,许多画稿都被手指的汗迹染得发黄,墨线也被擦得发淡了。由于其创造的形象真实、风格淳朴,在连环画创作中起到推进和开拓性的作用,于1963年荣获首届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绘画一等奖。直到今日,王绪阳回顾自己参与创作的两部连环画,仍深有体会。他认为创作连环画,首先,要投入感情。在创作时,要先让故事感动自己,要把自己的感情和作品的感情融为一体,缩短与作品当中的情节的距离感,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打动读者。其次,要有高度严谨的创作态度。严谨的创作态度体现在大量的生活体验、素材积累,不断的揣摩、修改以及對时代的使命感当中。再次,要有合适的方法。无论是解放战争中的战地连环画,还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大力发展“年、连、宣”,还是现在的电脑绘画,文艺创作不能单凭感觉,还要讲究方法。要依据题材以及自身所擅长的手法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创作。

因为这两部连环画的成功,王绪阳扬名全国画坛。20世纪50年代中期,王绪阳转入随教学工作需要中国画人物画的创作。他用现实主义的艺术观念,先后创作了《兴安岭风雪》《黄巢起义军入长安》《运河上》《新土》和《矿工》等作品,其中《兴安岭风雪》获1957年全军美展优秀作品。1959年创作的《黄巢起义军人长安》是受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委托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建馆暨国庆十周年而作,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文物。“文革”期间,王绪阳被剥夺了创作的权利。十五年后,他恢复创作后的第一件作品参加1978年10月第五届全国美展的《重建》,虽是他早年的生活积累,但仍秉承了他一贯的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现实主义精神,显示了他对祖国、对人民的关注情怀和对时代的使命感,预示着画家重新恢复现实主义的创作实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他先后创作了《废墟上重建》《冰湖鱼跃》《蓝色田野》《海女》《李自成》以及《中华血泪》《中流砥柱》《小米加步枪》等作品。从画中,人们可以感到他仍然有着青年时代一样的理想和激情,一样的求索敬业精神。如今,王绪阳年过八旬,仍然壮心不已,坚持创作,充分体现了艺术家崇高的社会使命和责任。

猜你喜欢
童工鲁艺创作
延安鲁艺“小调大王”——安波
鲁艺精神的写照——宋惠民
《一墙之隔》创作谈
延安“鲁艺”音乐系里的“广东仔”
“鲁艺精神”与鲁迅美院油画系
禁止使用童工的立场不能后退
世界无童工日:国际劳工组织强调加强社会保障是消除童工现象的关键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世界各地的童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