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联氧化田菁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017-07-13 11:19姚瑶唐洪波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13期
关键词:氧化

姚瑶 唐洪波

摘 要:田菁胶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半乳甘露聚糖胶,分子主链是β(1→4)糖苷键连接的甘露糖,侧链是通过α(1→6)糖苷键连接的半乳糖,甘露糖与半乳糖的比例为2∶1。田菁胶有絮凝、增稠、沉清及浮选性能,因此能广泛应用于石油、浆状炸药、选矿、造纸、纺织、印染、涂料、烟草、建筑、农药、化妆品等工业领域,但田菁胶原粉黏度稳定性差、电解质兼容性差、分解时间长等缺点,限制了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因此可以借助其丰富的羟基,通过化学手段进行改性。该文以田菁胶为原料,乙醇为溶剂,三氯氧磷为交联剂,双氧水为氧化剂,对交联氧化田菁胶的制备工艺条件和性能进行了研究,以沉降积衡量田菁胶的交联程度。在相同交联度下进行氧化改性,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乙醇用量、双氧水用量、硫酸铜用量对交联氧化田菁胶黏度变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备交联氧化田菁胶较佳的条件为:反应时间2.5 h,反应温度40 ℃,pH6,双氧水用量20%,硫酸铜用量0.03%,乙醇用量70%,氧化改性使田菁胶的冻融稳定性和膨胀能力降低,红外光谱说明,田菁胶黏度下降是由于高分子链断裂,并没有把羟基氧化成羧基。

关键词:田菁胶 交联 氧化 改性机理

中图分类号:TS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5(a)-0077-04

1 实验部分

1.1 交联田菁胶的制备

称取30 g田菁胶(绝干),用质量分数95%的乙醇将其配制成质量分数30%的乳液,置于三口烧瓶中,搅拌,恒温水浴加热至一定温度。反应前,用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将乳液pH调至10,5 min后开始滴加三氯氧磷,同时以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保持乳液pH恒定。反应一定时间,反应结束后,用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将混合物pH中和至6~7,经过滤得,滤饼再经洗涤、干燥、粉碎、筛分即得交联田菁胶,备用[1]。

1.2 交联氧化田菁胶的制备

称取30 g交联田菁胶(绝干),用质量分数95%的乙醇将其配制成质量分数30%的乳液,置于三口烧瓶中,搅拌,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作为催化剂(占干田菁胶质量百分数),水浴加热至一定温度,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或质量分数为5%的HCl溶液将乳液pH调至一定值后,再滴加一定量的双氧水溶液(占干交联田菁胶质量百分数),反应一定时间,用碘化钾试纸检测双氧水是否反应完全。反应结束后,用质量分数为10%的亚硫酸钠水溶液还原未反应的双氧水,经过滤得,滤饼再经洗涤、干燥、粉碎、筛分即得交联氧化田菁胶,备用。

1.3 交联度测定

以沉降积来表示交联度的大小。沉降积与交联度成反比,沉降积越小,交联度越高。准确称取0.2 g田菁胶(绝干)样品于50 mL烧杯中,用少量1 mL乙醇分散,加入20 mL蒸馏水配成质量分数为1.0%的田菁胶乳液。搅拌30 min使之均匀分散,用2支刻度离心管分别倒入10 mL糊液,在4 000 r/min转速下离心2 min,取出离心管,将上清液倒入另1支同样体积的离心管中,计算沉降体积[2]。

沉降积(mL)=10-V

式中,V為清液体积,mL。

1.4 黏度变化率测定

称取10 g田菁胶(绝干),用少量乙醇分散于100 mL锥形瓶中,加入蒸馏水配成质量分数为10%的田菁胶乳液,在沸水浴中加热并不断搅拌直到完全糊化,冷却至室温,用NDJ-1A旋转黏度计测其黏度[3]。氧化改性会使田菁胶主链上β(1→4)糖苷键断裂,导致田菁胶平均分子量下降,黏度大大降低。计算黏度变化率。

黏度变化率(%)=(1-)×100%

式中,η为交联田菁胶的黏度,mPa·s;η0为交联氧化田菁胶的黏度,mPa·s。

2 结果与讨论

2.1 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乙醇用量、双氧水用量、硫酸铜用量对交联氧化田菁胶黏度变化率的影响

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乙醇用量、双氧水用量、硫酸铜用量对交联氧化田菁胶黏度变化率的影响如图1所示,乙醇用量(占乳液质量分数,下同)、双氧水用量(占干交联田菁胶质量分数,下同)、硫酸铜用量(占干交联田菁胶质量分数,下同)。

由图1(a)可知,当反应温度低于40 ℃时,交联氧化田菁胶黏度变化率随温度增加而增大;当反应温度高于40 ℃时,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交联田菁胶的黏度变化率降低。这是因为随着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而过高温度会使田菁胶分子膨胀,不利于氧化剂进入分子内部,因此,较适宜的反应温度为40 ℃。

由图1(b)可知,当反应时间小于2.5 h时,随着反应时间延长,交联氧化田菁胶黏度变化率逐渐增大;当反应时间大于2.5 h,黏度变化率基本稳定不变,这是因为氧化剂消耗完全后,黏度基本不发生变化。因此,较适宜的反应温度为2.5 h。

由图1(c)可知,当pH低于6时,交联氧化田菁胶黏度变化率随pH增加而增大;当反应pH高于6时,交联氧化田菁胶黏度随pH增大而减小,它表明制备交联氧化田菁胶应该在中性和弱酸性条件下,pH过高可能导致田菁胶颗粒膨胀,不利于氧化剂进入田菁胶分子中。因此,较适宜的pH为6。

由图1(d)可知,当双氧水用量低于20%,交联氧化田菁胶的黏度变化率随双氧水用量增加逐渐增大。当双氧水用量高于20%时,黏度变化率基本稳定,它表明双氧水氧化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较适宜的双氧水用量是20%。

由图1(e)可知,当催化剂硫酸铜用量低于0.03%时,交联氧化田菁胶黏度变化率随硫酸铜用量增加而增大;当硫酸铜用量高于0.03%时,交联田菁胶的黏度变化率变化不大。因此,选择较适宜的硫酸铜用量为0.03%。

由图1(f)可知,当乙醇用量低于70%时,交联氧化田菁胶黏度变化率随乙醇用量增加而增大;当乙醇用量高于70%时,交联氧化田菁胶黏度随着乙醇用量增加而降低,这是因为乙醇量过高意味着减少水的含量,溶解的交联田菁胶分子含量下降,反应物减少,因此,较适宜乙醇用量为70%。

2.2 交联、氧化对田菁胶冻融稳定性和膨胀能力影响

田菁胶SG、交联田菁胶CLSG(沉降积=1.25 mL,下同)、氧化田菁胶OSG(黏度=12.6 mPa·s,下同)、交联氧化田菁胶OCLSG(沉降积=1.25 mL,黏度=12.3 mPa·s,下同)的冻融稳定性和膨胀能力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田菁胶经交联改性析水率降低,由于析水率低冻融稳定性高,表明交联反应提高冻融稳定性。然而交联田菁胶经氧化后析水率增加,这意味着氧化使冻融稳定性降低。这是由于交联反应使分子架桥在一起,水分子不容易析出,而氧化反应破坏分子结构,水分子容易分离出来。冻融稳定性由强到弱的排序是:交联田菁胶、田菁胶、氧化田菁胶、交联氧化田菁胶。膨胀能力由强到弱的排序是田菁胶、氧化田菁胶、交联田菁胶、交联氧化田菁胶。由于改性次数增加,样品的水溶性和膨胀能力都越来越小。

2.3 红外光谱分析

田菁胶SG、交联田菁胶CLSG、氧化田菁胶OSG交联氧化田菁胶OCLSG的红外光谱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田菁胶和改性后的田菁胶红外光谱没有明显变化,说明交联田菁胶经过氧化改性黏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高分子链断裂,而不是羟基氧化成羧基。

2.4 扫描电镜

田菁胶、交联田菁胶、交联氧化田菁胶的扫描电镜图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改性前田菁胶颗粒表面致密、粗糙;交联后部分颗粒表面粗糙不平,并且有小凹陷和沟槽,然而不是所有颗粒都是这样,这也说明交联改性不均匀;氧化后,大部分颗粒表面都被侵蚀了,变得更加粗糙,这是因为氧化改性使高分子链断裂,颗粒结构被破坏。

3 结语

制备交联氧化田菁胶的较佳条件是:反应时间2.5 h,反应温度40 ℃,pH6,双氧水用量20%,硫酸铜用量0.03%,乙醇用量70%,交联改性使田菁胶冻融稳定性提高,使膨胀能力降低;氧化改性使田菁胶的冻融稳定性和膨胀能力降低;氧化改性会使高分子链断裂,破坏颗粒结构。

参考文献

[1] 唐洪波,王习光,李艳平.交联瓜尔胶制备工艺[J].食品科学,2012(16):72-76.

[2] Raina C S,Singh S,Bawa A S,et al.Some characteristics of acetylated,cross-linked and dual modified Indian rice starches [J].European Foo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2006(223):561-570.

[3] 张艳萍.变性淀粉制造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4]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化学研究室.田菁胶的研究[J].植物学报,1978,20(4):323-329.

[5] Q.Zhang,Y.Gao,Y.A.Zhai,et al.Synthesis of Sesbania gum supported dithiocarbamate chelating resin and studies on its adsorption performance for metalions[J].Carbohydrate Polymers,2008,73(2):359-363.

[6] 王崇訓,黄启华,李欣,等.田菁胶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20-69.

[7] 孙义坤,张静,严小莲,等.田菁胶在卷烟纸中的应用试验[J].中华纸业,2001,22(3):44-46.

猜你喜欢
氧化
天然气处理厂导热油延长使用寿命方法探讨
不同氧化预处理对疏浚底泥干燥特性的影响
“氧化”少年
白土精制对变压器油基础油脱色作用的探讨及改进
新型Ti—Co—β沸石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