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ESP课程的需求分析研究

2017-07-13 08:00展礼香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29期
关键词:需求分析

展礼香

摘要:本研究以需求分析理论为指导,就高职酒店英语为研究对象,从目标需求、学习需求以及教学需求三个方面,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搜集用人单位、学习者以及语言教学机构所提供的数据并做分析,探索高职专门用途英语的需求特点,为专门用途英语的课程设置提供充分、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ESP课程;需求分析;目标情境分析;学习需求分析;教学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9-0258-04

一、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确定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纲要》指出,“就高职教育而言,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造能力。”高职英语作为公共必修课程,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满足社会的需求。由于高职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因此近年来部分高职院校开启了以职业技能和就业需要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在通用英语的基础上,开设了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把英语与特定的专业或职业密切结合起来,以期望学生具备一定的职场英语应用能力。然而在目前的高职ESP课程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在ESP课程设计中,需求分析是课程设计依据,并以能否满足需求為终点。因此,高职ESP课程设计需要进行深入的需求调查和分析,为课程设计和运行提供充足的参考数据。本文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酒店英语》为例,就高职ESP的课程需求,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以期使ESP课程设置更科学更完善。

二、需求分析理论

ESP课程的需求分析指为使学习者掌握目标语言的知识和技能,并在目标情境中有效地运用该语言,通过各种方式搜集和分析当前状况以及与目标情境有关的信息,找出相关问题的解决策略的过程。学者们对需求分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需求分析类型。

1.目标情境分析。目标情境指的是语言学习者在将来的职业或学术情境中,对正在学习的语言加以运用的情境。目标情境分析确定学习者在语言课程结束后需要达到的目标。Munby就目标情境分析最先提出了影响深远的系统性观点。他制定了著名的交际需求处理工具(简称CNP),并提出有关交际变量的一系列问题:语言使用目的、情境、语言的互动、交际的机制、社会语言、目标水平、交际事件以及交流技能。八大变量相互联系,不断发展更新,获得交际目的所需要的语言技能和微观功能,从而转化为课程大纲。目标需求是目标情境分析的产物,对酒店英语课程设计者来说,确定目标情境需求是课程设计的先决条件。

2.学习需求分析。目标情境分析探讨的是学习者的目标需求,而学习需求分析是为了确定语言学习者开课前的状况。Dudley-Evans & St.John认为学习需求分析是对学习者的语言知识、技能、学习经验的强、弱项做出评估。学习需求分析探讨的是学习者当前的学习状况以及当前状况与目标需求之间的差距,它强调学习者学习动机的重要性,同时认为学习者的自我认知需求不可忽视。学习需求分析致力于挖掘学习者的当前语言能力和学习经验中的强项和弱项,找出当前实际水平与目标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学习者所欠缺的知识和技能是学习者学习的主要方面。同时应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主动作用,语言课程需要尽量满足学生的意愿,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教学需求分析。West(1998)提出教学需求分析,其中涵盖了缺陷分析和策略分析。他认为可以搜集有关学习者和学习环境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弥补目标需求分析的不足。缺陷分析中的“缺陷”主要分析学习者的缺陷或欠缺知识以及想学的知识,以帮助学习者从当前情况过渡到目标情境。策略分析表达了学习者想要如何学习的观点,Allright(1982)首先提出注重学习者自身对需求的认识。需求分析的内容广泛,涉及ESP学习者的所有学习因素。参与需求分析的对象涉及职场专家、从业者、行业部门的规范制定者、ESP课程学习者,以及ESP课程的授课者和评价者。需求分析是一项复杂的、持续性的工作。Hutchinson & Waters(2002)提出ESP需求分析的调查方法包含问卷、访谈、观察、资料搜集,以及非正式的咨询等。调查中,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能够探寻到问题的实质,覆盖ESP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各个层面;为确保需求调查结果的有效性,调查方法和调查样本抽取必须有效可信。以《酒店英语》课程的需求分析调查为例,首先设计需求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确定调查对象,分类筛选调查数据,获得需求分析结果应用于课程设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调查需求满意度,修正完善课程设计。

三、高职《酒店英语》课程需求调查分析

高级酒店的从业人员不仅要精通业务,还需要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能够熟练地进行英语交流,为国内外客人提供优质服务。《酒店英语》作为一门专门用途的英语课程,集英语交际技能和酒店文化知识为一体,既培养学生流利地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服务的技能,又培养学生掌握酒店文化知识,满足酒店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高职《酒店英语》课程设计以中外学者的需求分析理论为依据,采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目标情境需求、学习需求以及教学需求三个方面入手,采用调查问卷、访谈和测试等多种手段,对需求分析的信息及数据进行归类和分析。

1.目标情境需求调查。目标情境需求的访谈调查对象是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所在单位的管理与服务人员,访谈人数22人,有效访谈人数19人。就实习生和毕业生进行了目标需求问卷,共发放问卷64份,回收57份。《酒店英语》目标情境话题需求也同时开展了访谈和问卷,共发放92份,有效问卷86份。①目标知识需求。在目标知识需求调查中,访谈结果显示酒店英语的使用范围主要涉及涉外酒店客服、餐饮等方面。通过目标情境需求问卷调查,发现酒店英语的使用情境包括外籍客人服务,读懂酒店行业指导,西方饮食和餐具的使用,酒店英语职称考试,继续教育,以及撰写论文等英语需求。被访问者认为酒店职场英语的应用主要是涉外服务交际。在酒店管理与服务过程中,会运用到酒店各部门及岗位的大量专业词汇和术语,因此酒店英语基础知识的储备以及英语交际技能的训练尤为重要。②目标能力需求。在酒店英语的目标水平和能力要求调查中,92.1%的被调查者认为,在酒店职场中需要能够有效地进行管理与服务方面的涉外交际;82.6%认为需要较正确地阅读和理解有关酒店方面的资料,43.7%认为需要正确书写酒店服务记录。在《酒店英语》目标话题调查中,对酒店英语的各类话题及能力要求的调查结果显示:前厅方面,95%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熟练掌握客房预订、酒店入住登记、礼宾服务以及预订机票等各项业务。客房方面,97%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熟练掌握引客和客人需求两项业务;65%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熟练掌握代购业务;对于设施维修或服务投诉业务,68%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熟练掌握。餐饮方面,绝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应该熟练掌握餐饮预订及迎宾、餐厅的服务工作、客房送餐业务。85%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熟练掌握食物或服务投诉以及处理投诉等业务。③行业对酒店英语的教学需求。师资方面,高达62.5%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由既有酒店管理专业知识又有英语能力的教师担任。关于开课时间,63.2%的行业人士认为可以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开设该课程;16.8%认为可以在学完酒店管理专业知识之后。授课语言方面,73.2%的行业人士认为授课语言应以英语为主,中文为辅;26.8%认为应以纯英文授课。另外,大部分调查者认为应该结合情境模拟、任务型教学法以及项目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展开教学。行业对酒店英语的教学需求调查结果显示,调查者认为酒店英语的教学应该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进行;大部分调查者希望由既具备专业知识又具备英语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从事教学;授课语言以英语为主,中文为辅;采用以情境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④行业对酒店英语的评价需求。在评价方式方面,大部分调查者认为可以通过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方式。关于酒店英语水平的评价人员,45.4%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由涉外酒店管理与服务人员承担,32.7%认为可以由基础教师担任,21.9%认为可以由有一定英语水平的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担任;评价内容方面,被调查者认为应该突出对听说能力的考核,同时兼顾酒店材料阅读和写作能力。因此,在《酒店英语》目标评价需求调查中,被调查者认为评价形式可以采用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方式;参与评价人员以涉外酒店管理与服务人员为宜;应该突出对听说能力的考核。

2.学习需求调查。学习需求调查在本校各年级的3个班进行,共计学生125人,实际参与问卷的学生108人,回收问卷106,有效问卷106份。学习需求调查从学生的酒店英语学习动机需求、学习目标需求、课程开设需求,学习现状以及课程评价需求几个方面展开。①酒店英语学习动机需求。学生的学习动机需求包括对学习酒店英语的必要性的认识和学习目的。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6.1%的被调查者认为学习酒店英语十分必要;72.6%是为了在国内更好地从事该专业的管理与服务工作;12.1%为了获得学分,顺利毕业。②酒店英语学习目标需求。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酒店英语》的主观需求中,82.4%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提高酒店管理与服务方面的涉外交际能力,72%认为需要增加酒店和餐饮类词汇以及专业术语的储备,68.5%认为应该提高阅读并理解酒店英语资料的能力,34.8%认为需要正确书写酒店英语资料;能力目标需求中,学生们最希望提高的能力为酒店英语听说能力,其次为酒店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酒店英语的学习目标是全方位的,期望扩充酒店英语词汇储备,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提高酒店英语应用能力,从而夯实酒店英语基础,提高涉外交际能力。③酒店英语课程开设需求。《酒店英语》课程的开设涉及开设时间、开设学时、授课教师、教材、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场所等方面,课程开设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关于开设时间,51.4%认为可以在学习酒店专业的同时,26.1%的学生认为应该在基础英语学完之后;大部分同学希望每周开课4学时;42.1%的被调查者希望由既掌握专业知识又具备英语能力的教师授课,35.7%的学生认为应由涉外酒店管理与服务专家承担;43.6%的学生倾向于国内权威教材,36.7%的学生认为可以采用涉外酒店专家编写的活页教材,另外,认为可以采用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共同编写的活页教材和国外原版教材的学生比例分别是17.4%和2.3%;在酒店英语教学中,情境模拟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是比较受欢迎的教学方法;另外,希望在酒店真实情境中进行学习的占68.4%,在酒店实训中心的占30.1%。由此可见,在《酒店英语》课程的各项需求中,学习者对课程开设的要求是:希望在学习酒店专业的同时开设酒店英语课程;每周以4学时为宜;青睐既具有英语能力又掌握酒店管理相关知识的教师任教;希望选用国内权威教材或涉外酒店专家编写的活页教材;理想的教学方法是以情境模拟教学法为主,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希望在酒店实境场所授课,如实训中心等。④英语学习现状调查。学习者的英语学习现状包括英语学习兴趣、英语能力的强弱项、需要提高的英语能力、学习英语的课余时间、学习英语的方式以及英语学习中的最大困难等。调查发现,45.1%的被调查者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一般,35.4%对英语比较感兴趣;在英语能力的强弱项方面,大部分学生阅读能力较强,写作能力较弱,而听说能力最弱;大部分学生希望重点提高听说能力,其次是写作能力。另外,在课余英语学习时间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学习英语,情境模拟法是较理想的学习方式,学习中应该扩大课外阅读量;大部分学习者认为最大困难是英语听说能力不强,其次是词汇量不够、语法基础薄弱,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缺乏英语学习环境、动力不足。⑤酒店英语课程评价需求。《酒店英语》课程评价需求调查显示:46%的被调查者希望通过情境模拟的方式进行考核,35%的认为可以通过口试;关于评价者,52.1%的被调查者认为可以由任课教师担任,34.7%认为由涉外专家和服务人员担任;被调查者认为着重考核听说能力,兼顾写作和阅读理解能力。

3.教学需求调查。《酒店英语》的教学需求主要涉及师资、教材、教学场所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本研究对4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英语教师和2位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就教学需求的主要方面展开访谈。师资需求方面,教师们认为酒店英语教学的理想师资应同时具备英语能力和酒店管理与服务方面的相关知识。因此,为有效开展酒店英语教学,需要对英语教师进行酒店挂职培训,或者对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进行英语培训或派遣教师出国深造。教材方面,教师们普遍认为国外原版教材能提供地道的酒店英语,而国内教材在内容上更符合高职酒店英语的教学实际。如果要符合高职教学和学习的实际需求,就需要从众多的教材中,择优选编校本教材。这需要编写队伍具备较强的能力和素养。教学场所方面,酒店英语教师通常在教室上课,然而在需求调查中,理想的教学场所是涉外酒店,学生可以从真实场景中学习酒店的交际规范,然而酒店的实际情况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因此为更有效地开展酒店英语教学,需要有效利用校内酒店实训基地,进行真实情境模拟教学。教学评价,教师们赞成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性评价,既要重视对听说能力的考核,又要兼顾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提倡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四、《酒店英语》需求调查综合分析

《酒店英语》需求调查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对该数据的分析研究有助于找出目标行业要求学生达到的状态、学生对课程的学习需求、该课程的教学需求以及不同需求之间的差距,课程设计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尽量弥补这些差距。針对目标情境的终端目标与学习者学习需求进行比对分析,找出两者的差距:动机方面,学习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行优质的酒店管理与服务,修得学分、学习提升;行业终端要求是能够有效地进行涉外服务交际。目标要求,学习者希望增加酒店餐饮类专业术语,提高涉外服务交际能力,理解英语酒店资料,书写英语酒店服务记录;行业目标要求熟练地进行涉外服务交际,正确理解酒店资料,能准确地进行英语记录。现状评价,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学习方式单一、机械化,词汇量严重不足,阅读量少,英语听说能力很弱;并且他们对酒店英语学习的兴趣一般;在目标情境中的状况是英语水平无法进行涉外服务交际,基本理解简单的英语表达。课程学习方面,学习者和行业都希望在学习酒店专业的同时进行酒店英语教学,由既具备英语能力又掌握酒店专业知识的教师任教,能在酒店情境下学习。评价方面,学习者希望由任课教师进行考核,通过情境表演的方式,主要考核听说能力;行业部门希望由涉外酒店管理与服务人员进行考核,强调考察学生的听说,同时兼顾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在进行ESP课程设计时,应该首先进行需求分析,综合考虑行业需求、学习者的个人需求以及教学机构的认识,综合考虑各需求之间的差距,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出满足学习者学习需求的教学大纲、选择合适的教学材料、制定出合适的教学计划,为ESP课程设置提供充分、科学的依据。

參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OL].2016-6-18.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

[2]Munby,J.1978.Communicative Syllabus Desig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Dudly-Evans.A.& M.J.St.John.1998.Developments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West,R.1998.ESP-State of the Art[OL].2015年12月6日,http://www.man.ac.uk/CELSE/esp/West.htm.

[5]Hutchinson T.& A.Waters.2002.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Abstract:Guided by the theory of Needs Analysis,a deep reach is carried out in target needs,learning needs as well as teaching needs through questionnaires,interviews and other ways.The main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ESP need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ESP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Key words:ESP course;needs analysis;target needs analysis;learning needs analysis;teaching needs analysis

猜你喜欢
需求分析
基于智能手机的高职学生移动学习需求分析研究
大学师生需求发展分析
基于UML技术的高校贫困生管理系统建模分析
学习者需求对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