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贷后管理浅析

2017-07-13 03:26王洪禄
科学与财富 2016年37期
关键词:金融风险商业银行

王洪禄

摘要:一直以来,贷后管理是保证银行信贷资金安全的重要手段,但从实际业务中贷后管理更偏向于形式化,贷后管理的流程及内控要求也未能起到因地制宜的效果,往往拘泥于流程化、教条化,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或者操作性成本太大。本文重申了银行贷后管理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在经济形势日益严峻的当下,做好贷后管理、防范金融风险是当务之急,同时,也从一名银行基层工作人员的角度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贷后管理;金融风险;意义及方法

信贷业务是银行业的重要业务构成,占据了整个银行业务总量的50%。加强贷后管理是保证银行信贷安全、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随着银行业信贷业务稳步推进,金融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金融产品日新月异,银行业的贷后管理工作更应随着形势变化而不断调整,真真正正起到风险管理的最后一道屏障的作用。

按照定义分析,贷后管理有广义及狭义之分。狭义的贷后管理是剔除不良贷款管理及债权保全部分,即仅将正常关注类贷款作为贷后管理的范畴。广义上的贷后管理是指从贷款发放开始至贷款收回这段时间内的全部过程。按照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公布的“三个办法一个指引”中的定义,贷后管理是指广义上的贷后管理。此文便以广义贷后管理为范畴进行陈述。

随着银行业信贷业务稳步推进,金融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金融产品日新月异,银行业的贷后管理工作更应随着形势变化而不断调整,真真正正起到风险管理的最后一道屏障的作用。

一、银行业赁后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贷款发放前,银行已经采取了诸如贷前调查、落实抵质押担保条件等措施防范信贷风险,但由于企业经营变化、经济环境变化、行业政策变化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使得在整个贷款存续期间,银行始终面I临着市场风险、政策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等。这就决定了银行必须主动、动态、连续、全面的跟踪客户生产经营过程,通过建立健全一套成熟的贷后管理措施,防范各种可能的风险。

(一)保证银行信贷资金安全的重要环节,了解行业趋势的重要手段

客户的经营状况是不断变化的。贷前调查环节的企业经营状况不能代表企业日后的情况,通过有效的贷后管理,一方面,及时了解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状况,及早发现问题,采取应对措施。另一方面,根据个别企业的状况了解整个行业的状态、积累行业经验及行业知识,为同行业信贷提供判断依据。

(二)转变银行信贷文化、提升经营理念、提升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银行业更加重视业绩、发展、新增指标,忽略存量业务的管理、维护、质量保证。通过建立贷后管理体系,加强贷后管理转变银行长期以来形成的企业文化,提升管理者、经营者、从业人员的意识,将保质量提升至与增数量同等的位置。转变信贷流程中只重贷前调查与到期回收,而忽略贷后管理过程的的现状,更加重视过程的管理。

商业银行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转变经营理念与机制,摒弃“重贷轻管”的发展方式,强化贷后管理,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稳定资产质量,增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只有通过强化贷后管理,才能有效控制授信敞口风险,减少资产质量问题,使授信资产得以顺利收回,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使用效率和综合收益,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三)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支持实体经济、推动经济建设的需要

在不同的时期,国家宏观调控对一些行业产生影响,特别是在当下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产能过剩的时期,保证信贷资金流入符合国计民生的行业领域,流入实体经济,才能对国家宏观调控起到正向促进作用,才能推动经济建设发展。

贷后管理有效的保证了专款专用,保证了信贷资金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保证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执行,推动经济建设发展。

二、商業银行贷后管理措施及现状分析

随着市场化的发展,中国的银行业建立起了自身的贷后管理措施,主要内容为贷后检查、押品重估、贷款分类及风险预警、贷款本息回收、不良贷款管理等。

(一)贷后检查

银行业贷后检查主要为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主要是指实地走访企业生产经营场所,直观感受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查看库存、设备运转等。与企业财务及经营者座谈,了解企业最新状态,日后发展计划等。

非现场检查主要是通过分析企业财务报表了解企业状态、通过电话联系进行验证、通过企业信息公示系统、征信系统及时了解企业是否有违规处罚问题等。

通过现场及非现场检查可以及获悉企业包括原材料市场、生产技术、组织管理、主要产品市场变化、以及企业是否有违约情况出现,是否卷入经济纠纷等。

(二)押品及担保重估

作为提高企业违约成本、信贷资金第二还款来源的押品,其价值的稳定性、变现的及时性均对银行信贷资金安全产生重要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押品价值也在不断变化,其变现程度也受之影响。押品的保管也对其价值及变现产生重要影响。

加强押品的日常管理,及时了解押品市场变化、押品状态,及早采取措施进行押品追加,保证银行信贷风险缓释措施落实到位。

作为与押品起到同样作用的担保企业,其生产经营状态、是否满足担保人要求、是否涉及重大诉讼案件等也是银行风险缓释的重要调查内容。

三、目前货后管理的一些问题及建议

虽然中国的商业隐含已经建立了相对比较健全的贷后管理体系,但贷后管理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贷后管理趋于流程化,贷后管理不到位

目前银行业已经制定了专门的贷后管理办法,在各种信贷产品中也相应出台了具有一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在组织结构中也设定了贷后管理部门,但整体运行情况不甚理想。主要表现在贷后管理书面化、文字化;管理部门指令化;人员结构非专业化;行为流程化。

在实务操作中,贷后管理更多的偏向于形成固定版式的文字材料,侧重于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忽略对企业库存的盘点、忽略帐实相符的核对。贷后管理人员专业化素质不高,老龄化现象严重,对贷后管理把控不严,行为过程流于形式,不能适应新的信贷产皮管理要求。贷后管理部门单纯的负责上传下达各种报表类材料,以报表简单划分企业,忽略实际情况。

(二)贷后管理内容统一化,缺乏针对性

贷后管理办法是一个基础性的管理体系,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办理产品的不同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例如针对小微企业,要侧重对其生产场所、合约履行、用水用电量的调查,忽略或者舍弃单纯的报表分析、行业前景判断等固定化模式。再比如对于存货质押类信贷产品,不能单纯的依靠第三方监管,因为第三方监管除能够保证排除银行内部道德风险外,在其他方面起到作用甚微(监管企业有诸多免责套款,例如只管数量不管质量,对流体只看刻度不审查储存物品等)。

鉴于以上情况,对于贷后管理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如下:

(一)重新设计贷后管理流程

由于贷后管理是一种实务操作,应更加注重实用性。银行在进行贷后管理中应将信贷管理前移,在项目受理、贷前调查等环节即进行嵌入,确保贷后管理人员对项目的了解,防止日后因情况不了解造成的进度缓慢、流于形式等情况的发生。同时,在具体的贷款审批材料中,应将具体的贷后管理措施及人员纳入作为审批内容之一,防范日后监管不到位,人员职责不明确的问题。

(二)完善考核体质

贷后管理不到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考核体系不完善。对商业银行而言绩效更偏重于直接产生效益的部门,导致像贷后管理部门人员懈怠情况严重,并且,在管理层考核中也更加侧重于发展指标。将操作合规性、过程管理以及风险防范能力等方面的考核指标纳入考核管理,增强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有效平衡短期經营指标与长期管理指标的关系,合理设计过程管理指标,明确规定动作,建立有效的问责与免责机制。进一步强化长期利益目标导向,促进银行长期稳健经营。

(三)创新贷后管理方法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银行应积极推进贷后管理IT系统建设,开发对企业财务分析、风险信息提示、资金流向监控等专业化贷后管理工具,提高贷后管理效率。

积极探索贷后差异化管理,集中力量针对高风险客户、高风险环节、高风险时期,采取贷后管理措施。例如,对于银行贷款超过一定规模的企业,经过双方协商,可选派有经验的银行工作人员到企业的财务、管理类岗位见习跟岗,加深对企业的了解,增强银行与企业的互动双赢。

总之,只有建立健全的贷后管理流程、框架和体系,才能够使风险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才能使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商业银行的贷后管理要求是伴随商业银行发展的长期任务,我国的商业银行如果要想保持现有的竞争优势,甚至在国际金融市场取得一定的地位,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贷后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金融风险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构建防控金融风险“防火墙”
大力增强忧患意识 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房地产去库存与金融风险分析
关于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若干思考
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