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高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与培养

2017-07-14 21:50朱孟朵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数学计算能力小学高年级农村小学

朱孟朵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教学环境得到很大提高,但农村小学生和城市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仍存在明显差距,特别是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升到高年级后,与城市学生的计算能力差距不断拉大。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计算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的原因,提出对策,包括重视培养,激发兴趣;培养数感,树立信心;掌握方法,提高效率;学以致用,持之以恒。

[关键词]农村小学 小学高年级 数学计算能力

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技能,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内容。基础教育中对计算能力的培养,目的是将计算能力转化为生活能力。良好的计算能力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和参加社会活动所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计算能力,要求学生算得准确、快速,同时还应注意计算方法使用的合理性和灵活性。因此,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1.农村学生学习“先天不足”

数学是一门需要花时间一心一意钻研的学科。由于家庭环境限制,农村学生无法跟城市学生一样享受家庭提供的专于学习的一切便利。城市学生,家长们下班后有时间督促、检查他们的学习,也有能力辅导他们,甚至有些学生还参加培训班巩固学习成果。而农村学生的父母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无法给予孩子充分的课后辅导,甚至一些孩子是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还未形成,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的督促有限,课后时间得不到有效利用,课后巩固不足,这无形中就拉大了与城市学生的差距。

2.农村学生学习态度有待端正

计算是一门细致的艺术,计算过程中需要小心、谨慎,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错误。高年级的计算题比低年级的计算题的难度要高一个等级,这是为了进一步深化对学生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的培养,然而,个别学生对这点认识不足,不重视数学计算的学习,这样待他们学会基本的计算方法后,就很难有进一步的提升了。在课堂上,不少学生的课堂表现欠佳,基本不会主动向教师提出问题,特别是到了高年级,课上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极少,一部分是长大了一些,课上再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会不好意思;再有就是不愿动脑或者根本不会。不管教师怎么引导怎么启发,他们多数都不举手,只有寥寥几个举起小手。此时的教师只能唱“独角戏”。

3.教师教学方式有待改进

一般来说,教材上计算题的呈现方式都是比较单一的,大家都觉得比较枯燥乏味,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特别是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深刻地理解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甚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度的改编,丰富例题的呈现方式。如:在购物过程中学习关于计算类的知识,在玩中渗透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期待中开始并进行计算的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在这方面往往做得不够。为了赶教学进度,缺乏让学生进行课堂合作、探究的教学设计,忽视了培养学生在计算学习中主动思考、主动探索解决方法的能力。在课后练习的布置方面,大多数教师仍以书面习题为主,忽视了让学生通过课后观察、实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巩固知识。

二、提升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策略

1.重视培养,激发兴趣

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案例,没有互动和获得认可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的因素之一。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爱动手操作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游戏、竞赛等方式更符合学生的天性,能让学生维持训练的持久性。针对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持久性差的特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形式多样的数学练习和游戏,以此激发学生进行口算练习的积极性。如,开展灵活多样的竞赛活动:速算、学号开火车、小组夺红旗、爬阶梯等,不管是集体赛还是个别赛,都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这样,不但学生的兴趣在同学竞争中被激发出来,而且极大地活跃了思维,让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进取心和集体荣誉感。

2.培养数感,树立信心

要教会学生,并促进学生会学,就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计算教学同样要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数感,重视并加强思维训练。如在教授混合运算时,可引导学生复习混合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然后让学生结合课本例题思考,用符号标记出运算顺序,找出例题里有几种运算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师对学生正确的思考和态度要予以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对回答失误或者无法回答的,要帮忙分析原因,与学生平等沟通,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3.掌握方法,提高效率

学生在掌握基础的前提下学习更好的计算方法,有助于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和计算速度。让学生掌握一个公式,解决一类题目;学会一种方法,解决一类题目,这才是教师追求的高效教学。在学生掌握基本算法的基础上,教师要有技巧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探求合理、灵活的算法,找到计算捷径,掌握灵活多变的计算技能。比如,根据0和1在计算中的特征,类似120×50的算式,可以让学生在已有计算能力的基础上可以口算,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巩固知识,学以致用

由于条件限制,教师在课堂上只能完成教学任务,要让学生充分理解知识点甚至运用自如,还需要注意要求学生走向社会接触计算,比如,在超市购物时自己计算所购买物品的金额,或者跟同龄人玩类似于“二十四點”这样的数字游戏。布置这类生活化的课后实践,能避免学生对计算类作业产生排斥情绪,并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实现对知识的正迁移。

5.指导讨论,合作学习

让学生开展讨论的探究式学习能对教学效果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在教师引导下的课堂讨论,要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避免出现表象热闹,实际缺乏学生思维的锻炼。教师要在开展课堂讨论前,明确学生的分工与合作,提前给足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确保讨论过程中学生能够提出个人见解,也不会轻易被他人的观点影响自己的判断;讨论过程中,教师对讨论主题要掌控有度,避免偏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讨论能更认真地发表经过独立和合作思考后的看法,在意别人是否与自己意见相同或不同,并在讨论中不断思考,进行计算验证,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安排讨论的主题是否有探究价值,避免浪费课堂时间。

6.优化师资,提升教学水平

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高低与否对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相应也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自身需要不断拓宽视野,增加知识积累,提升小学数学甚至中学数学的教学综合能力,达到对不同阶段知识的融会贯通,便于在教学中能有宏观把握。相关教育管理部门也应该努力创造条件,让教师多接受进修和培训,提升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水平。

三、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计算教学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焕然一新,注重通过情境创设来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对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注重算法多样化,等等。但计算教学是长期的教学,农村地区的计算教学发展还需要各方共同关注和努力,有效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并贯彻课标精神,更好地发展学生思维,实现知识、技能向能力的转化。

猜你喜欢
数学计算能力小学高年级农村小学
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对策浅析
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初探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浅谈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