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眼”之争

2017-07-14 08:32李承宏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诗眼主体性合理性

李承宏

[摘要]以学生的合理理解为中心,注重联系学生的阅历经验和课外搜集的诗歌内容背景知识,引导学生讨论,准确地抓住“诗眼”,以此破“窗”而入,最终让学生凭自己个性化的理解体悟全诗境界。

[关键词]合理性 主体性 经验与视野

[教学片段]

师: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思考一下,发表自己的观点时请说明理由。

(生自由读诗、思考)

生1:老师,我认为“诗眼”是“还”字。课前我查过资料,说王安石在写这首诗时已经离开京城很长时间了,一个人在外时间久了,会很想家的。

师:有道理。

生2:我不这么认为。我知道这首诗之所以千古流传,是因为王安石曾经反复修改这首诗,先后使用“过”、“到”“吹”等字,最后才定下“绿”字。这个“绿”字,把春天那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完全写活了,所以我认为“诗眼”就是这个“绿”字。

师:(微笑颔首,期待的目光注视着全班同学)历史上确有此事,你将来也许是一位出色的诗词考证家!不知其他同学是否还有不同观点呢?

生3:不对,不对!(大家侧目)我不同意把“绿”字看成“诗眼”,根据我所查的资料,王安石当时虽然当大官,但他是因为变法时受到保守派的阻挠,所以才愤然辞职。他的心中充满了悲愤,新法这么好,让老百姓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可他却得不到宋神宗的信任,这肯定让他很忧愁,很愤怒,所以我想“诗眼”应该是“间”字才对。

师:(竖起大拇指)真不简单,居然链接到了历史学上!

生4:我反对!(急忙站起)我认为“诗眼”应该是第四句中的“何”字。我查过字典,“何”的意思就是“什么”,所以“何时”就是“什么时候”。诗人虽然辞职后离開了京城,可我从课外书上看到,他是宋代了不起的政治家、改革家,我想他不会就这样轻易放弃变法的,心里应该是始终想着推行新法的。在京口到瓜洲的路上,他看到新法为老百姓带来许多好处,于是他更希望能早日回到京城,可他却不能回去。

师:为什么?

生4:皇帝不下命令,大臣是不能回京城去的。我就想,当时他的心里既焦虑又无奈,不知道自己“何时”才能“还”京,实现自己的变法梦啊!

师:(微笑鼓掌)好!你可真是“孙悟空钻进了铁扇公主的肚子”——看得一清二楚呀!现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究竟哪个字才是真正的“诗眼”呢?就请同学们再去读书,运用集体的智慧解决这个难题吧!

(生小组内读书、讨论)

生5:(满怀信心)老师,经过我们组同学的激烈讨论,最后一致认为,“诗眼”正是“还”字!各位同学请听我说。首先,老师给我们讲过,“诗眼”往往是一个动词,于是我们组里运用排除法剔除出“绿”字和“还”字作为“诗眼”的“候选字”。而老师还告诉过我们“诗眼”是全诗的“灵魂”,“绿”字是用得好,可它描写的对象毕竟是景物,怎么能与抒发诗人感情的“还”字相比美呢?“还”字后面跟着个问号,我们反复朗读,觉得这个问号意味深长,好像隐隐约约感觉到王安石对自己志向没能实现的深深的忧虑和渴望推行变法的心愿!‘‘还”字作为“诗眼”,是当之无愧的!(生鼓掌)

师:好一个“壮志未酬”!好一个“当之无愧”!你能用自己的朗读让大家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内心情感吗?

(生入情地诵读)

师:通过讨论,我们发现这首诗的“诗眼”似乎很多,真正的“诗眼”似乎应该只有一个,那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不同的看法呢?我想,是因为我们的角度不同,体验不同。老师就十分欣赏那几位能积极动脑,大胆表达自己见解的同学,只要能说出一定的道理,都是可以的。

[解读]

在教学实践中,如果只会强调教师理解的正确性,强调教学参考书的权威性,而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将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一方面,它导致了教学领域中权威的产生,学生会渐渐以教师的理解和参考书中的答案为标准,以致盲从教师和参考书,失去质疑和怀疑精神,这正是失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学生无形中养成服从教师意志的习惯,那么必然会导致师生关系不平等。于是学生渐渐会成为从属于教师的“配角”,这将会严重阻碍学生创新精神、主体能动性和积极思考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现拟从解释学视野中的“文本观”来分析,阐述此案例让我获得的一些启示,具体表现为如下几点:

1.要承认学生理解的合理性,培养其创新精神和主动思考的能力。

我很清楚,如果当第一个学生回答完毕教师就“一锤定音”,那将会扼杀多少富有创造力的见解,打击多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师的一句话,往往就是洒向学生心灵的一片甘霖,学生们需要的是悉心的呵护,这是一条永不褪色的真理。如果在那几位热情洋溢、侃侃而谈的同学发表自己“真知灼见”时,冷冷地说上一声“错了”,那将是一场多么浩大的“灾难”,它能将学生思维的火花尽数浇灭,“一言堂”又将重演!透过这个生成性案例,我再次清醒地意识到:一个尊重人性、倡导民主、张扬个性的时代,教师要学会做学生心灵花园中的“护花使者”!因为每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和背景是不同的,每一个人基于自己的特殊性去理解教学内容时,都会产生不同的观点。每个人的观点均具有合理性,没有理由认为教师的理解一定是对的,而学生的理解一定是错的,学生的理解应该被承认。承认学生理解的合理性,对于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背景去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理解教学内容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考的意识与能力非常重要。

2.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理念有时是一种细节,它流淌于教师的一言一行,对教学起着深远的影响。“平等”“自主”这些理念不应只是口号,它们应该时时刻刻流淌于每一个细小的教学环节之中,否则,教学的民主会流于形式,学生的自主将一纸空文。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必然因为有了师生关系的平等而流溢生命的动感,因为有了学生的自主体验而闪耀灵性的光芒。无论何时何地,因为教师和学生的理解具有同等的合理性,所以教师和学生没有对错、高低之分,师生之间应该要平等。教师将不再是教学中的权威,而应该是反对教学中的权威主义的倡导者。学生没有必要顺从教师,他们具有自己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则要对学生的和文本的见解保持开放的态度,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考虑学生的不同背景和经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3.要扩展和丰富学生的经验与视野

假如,学生课前没有对此诗的相关资料进行广泛的收集整理和初步思考,学生们还会争得这么热火朝天吗?应该不会。课前,我就让学生收集资料,只要关乎此诗内容的,样样涉猎。我告诉学生:“没有人知道哪片云彩会下雨!”只有鼓励学生多阅读,勤思考,方能让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充分实现。一个生成性的课堂,需要一批爱读书、善读书的学生用智慧撑起。实际上,由于学生的年龄和阅历等因素的限制,学生的经验是有限的,教学的内容又经常会超出学生的经验范围,而通过结合学生实际经验的方法去促进学生的理解也只是限于学生所具有的经验的范围,有些超出学生经验范围的内容必然难以让学生理解,这就阻碍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视野融合”,给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带来了阻碍。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比较好的方法是尽可能丰富学生的相关经验和扩大学生的视野。学生的经验被扩充和丰富了,他们就可以提取和联系更多的背景知识、经验去顺利地实现多个方面教学内容的“视野融合”,最终深刻理解和真正掌握教学内容。

猜你喜欢
诗眼主体性合理性
诗眼
诗眼
新形势下新闻采访行为的合理性探讨
紧扣诗眼深化小学古诗教学的有效策略探析
域外证据领事认证的合理性质疑
至善主义、合理性与尊重
独辟蹊径,语文课堂要凸显学生“主体性”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