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防治技术在马铃薯无公害生产中的应用

2017-07-14 06:28王维芳
农家科技 2017年5期
关键词:生物防治无公害技术应用

摘 要:作为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自从引入我国之后便凭借着高产、易存活的特点而受到了广大农户的青睐,并获得了大范围的推广种植。近年来,为了促进马铃薯种植质量的提升,我国的农户逐步采用生物防治技术进行相关作业。本文基于此,着重分析生物防治技术在马铃薯无公害生产中的应用。

关键词:生物防治;马铃薯;无公害;生产;技术应用

作为我国马铃薯生产大省,贵州马铃薯种植面积达952.4万亩.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其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农户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加强对生物防治虫害措施的采取,進而实现马铃薯品质的提升,并促进马铃薯生产地区环境的改善。本文基于此,着重论述常见马铃薯生物防治技术。

一、建立蓖麻隔离带

为了确保马铃薯的无公害种植,农户在进行相关种植劳作的过程中,需要确保种植基地与周边地块的隔绝,防止周边环境对于种植区域的影响。在这样的状况下,种植户需要构建起蓖麻隔离带。

作为我国本土的农作物,蓖麻在种植生长的过程中,其茎叶往往含有一定的蓖麻毒素,且能够释放出独特的气味,有助于对蚜虫、菜青虫等害虫的驱赶,并提升了马铃薯种植基地的抑菌效益。此外,蓖麻中所含有的毒性较小,故而对环境的污染较小。

除了建立蓖麻隔离带之外,为了实现种植区域害虫的扑杀,种植户还以蓖麻为原材料进行绿色、环保的杀虫剂的制作。这种药剂制作成本较低、具有较强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一般情况下,种植户选取100 g蓖麻籽进行捣烂处理,并将其浸泡在1kg的清水中两个小时,随后在过滤残渣,将原液加入6kg水以及少量中性洗衣粉中,搅拌均匀后便可以使用,从而实现了对于蚜虫等害虫的防治。此外,蓖麻在秋收之后,农户还可以将其叶片碾碎并放入土层中,从而防治地老虎等害虫。

为了促进蓖麻带生物防治功效的充分发挥,种植户还要对蓖麻的种植进行把握。基于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土质状况,农户选用淄蓖2、3号蓖麻种进行基地隔离带的构建。为了提升蓖麻的发芽率以及存活率,其还需要将种子浸泡在45~50℃的温水中,并等到种子破口露芽之后在进行播种。而在种植的过程中,种植户需要采用人工挖穴点种,播种深度控制在5cm左右。

二、畦埂种植油菜

通过对于我国马铃薯种植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得知:该作物再生长的过程中面临着最大的病虫害为蚜虫。蚜虫灾害一般在每年的4月开始出现,5月上旬达到高峰。在传统的生物防治过程中,种植户多借助七星瓢虫这一生物引进的方式进行蚜虫的消除。但是由于七星瓢虫繁育两代之后才能够实现大规模的灭虫效果,故而导致七星瓢虫的杀虫盛期比蚜虫盛期晚15~20天,进而导致蚜虫的抑制效果较差。

基于此,为了实现对于蚜虫灾害的进一步抑制,种植户在大田畦埂上进行油菜带的设立,从而将油菜作为填充七星瓢虫的寄主作物,实现了七星瓢虫越冬以及早春繁殖源的保护,并最终实现了七星瓢虫繁殖期与蚜虫爆发期相同步,实现了蚜虫防治效果的提升。

在进行油菜品种选择时,种植户依据当地的自然条件,选择了芥菜型油菜品种进行相关的操作。除此之外,为了规避冻害对于油菜的伤害,种植人员需要在秋分时期进行油菜的种植,并确保每667m的种植空间预留2800株幼苗。

三、推广生物农药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马铃薯无公害生产作业的顺利开展,种植单位以及人员还需要科学的选用生物农药进行各类病虫害的防治。目前,最为常用的低残留病虫草控制农药主要有:山水—4-B除虫菊素·苦参碱微囊悬浮剂、井岗霉素、农用链霉素等。

其中,由山水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研制山水一4- B除虫菊素·苦参碱微囊悬浮剂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具有较多的特点优势。作为一种以植物为原料的杀虫制剂,山水一4- B除虫菊素·苦参碱微囊悬浮剂普遍具有微毒、微残留、持效等特点,并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防范菜青虫、小菜蛾的功效,促进那领书无公害生产效益的提升。

四、建立紫穗槐篱墙缓冲带

此外,马铃薯种植单位还可以在生产区域的周边依据15cm作业的行距进行穴播紫穗槐种子的种植,从而由此构建起宽度为6cm的地防护缓冲带。之所以采取这样的生物技术措施,主要是为利用该植物含有的鱼藤酮类化合物,实现对于菜粉蝶幼虫、小菜蛾等害虫的防治,促进马铃薯种植效益的提升。

此外,紫穗槐作为高质量的绿肥以及饲料作物,其在生长的过程中容易形成较多的根瘤菌,故而能够缓解马铃薯种植区域土地的盐渍化问题,促进土壤肥力的进一步提升,促进马铃薯的茁壮成长。紫穗槐每500千克的嫩枝叶中,就能够产生6.6千克的氮元素、1.5千克磷元素以及3.9千克的钾元素,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畜牧养殖业的需求,能够在促进马铃薯无公害种植的过程中,促进附加价值的取得。

五、结语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马铃薯无公害种植作业的顺利开展,我国的农业部门加强了对于生物防治技术的大力推广。本文基于此,注重论述了四种用于马铃薯无公害生产中的生物防治技术,分别是:建立蓖麻隔离带、畦埂种植油菜、推广生物农药、建立紫穗槐篱墙缓冲带。笔者认为,随着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我国的马铃薯种植质量必将获得长足的提升,并由此满足社会居民日渐提升的生活品质,确保了我国食品安全效益的提高,最终实现了各项效益的取得。

参考文献:

[1]杨月,郭春兰,王介夫,肖亚静,孙冬梅. 马铃薯立枯丝核菌致病力及其生物防治初探[J]. 江苏农业科学,2014,(08):129-131.

[2]张淑静,杜华兵,牛赡光,刘幸红,李光. 有机马铃薯生产中生物农药的选取与有害生物防治对策[J]. 中国果菜,2013,(11):14-16.

[3]蔡海林,何命军,谢鹏飞,张万良,刘优雄. 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 湖南农业科学,2012,(15):76-79.

[4]郭文超,邓春生,李国清,邓建宇,姜卫华,吴家和,王佩玲,谭万忠,张青文. 我国马铃薯甲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 新疆农业科学,2011,(12):2217-2222.

[5]王威,赵娟,王志强. 生物防治技术在马铃薯无公害生产中的应用[J]. 现代农业,2011,(10):32-33.

作者简介:王维芳(1967-8-),女, 本科, 高级农艺师 ,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生物防治无公害技术应用
基于Web of Science的抑病型土壤文献计量分析
首届国际生物防治大会在北京举行
低碳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及阐述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现代烟草工业发展趋势及降焦减害技术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