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殖民生态视角看康拉德非洲丛林小说叙事的矛盾性

2017-07-14 09:13程丽萍
校园英语·中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矛盾性康拉德

程丽萍

【摘要】将后殖民研究与生态批评相结合,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研读康拉德的非洲丛林小说代表《黑暗的心》,剖析研究发现康拉德非洲丛林小说的叙事语言具有不确定性和矛盾性,体现出康拉德在殖民思想和生态意识上的矛盾性,为读者从殖民和生态合二为一的全新视角来解读康拉德的经典之作《黑暗的心》提供有力的借鉴。

【关键词】康拉德 非洲丛林小说 后殖民生态视角 矛盾性 黑暗的心

引言

英国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擅长创作海洋和丛林小说,其代表作《黑暗的心》被誉为20世纪的英国文学经典,在全世界享誉盛名。小说自问世以来,赢得了文学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很多学者从精神分析、叙事技巧、女权主义批评、后殖民批评、生态批评等诸多视角对该作品进行解读。其中以殖民主义和反殖民主义为切入点,讨论康拉德的殖民态度的作品最多。同时,有些学者认为约瑟夫·康拉德在小说中运用很大篇幅展示了欧洲殖民进程对非洲生态的破坏,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分析的文章也很多。不过,有些学者却认为康拉德的殖民态度和生态意识具有矛盾性,但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拟从康拉德在《黑暗的心》一文中矛盾的叙述语言去探讨其殖民态度和生态意识的矛盾性,为广大读者从更多视角来解读康拉德的非洲丛林小说提供借鉴。

一、殖民态度的矛盾性

康拉德的多重文化身份造成了其思想意识的矛盾性,他笔下的“自我”形象也不停发生着变化,他时而是传播文明的天使,时而是有着残暴形象的恶魔。康拉德的殖民主义态度具有矛盾性。他一方面批判殖民者,另一方面他又无法摆脱殖民者的意识。

首先,康拉德在《黑暗的心》中描述了欧洲殖民统治下的非洲殖民地人民苦难的生活景象和殖民主义者贪婪、虚伪和“吃人”的本性,他覺察到了欧洲殖民扩张的不道德性和罪恶,更是对殖民扩张对非洲大陆带来的 “进步”提出了质疑,小说体现出了作者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批判,这些可以说明康拉德是一位反殖民主义者。

同时,康拉德在《黑暗的心》中的叙事语言充满了不确定性和矛盾性,小说自身蕴含了自相矛盾的因素。他在批判欧洲殖民者的同时,也在不经意间宣扬了白人至上的理论。

二、生态意识的矛盾性

康拉德在《黑暗的心》开头描写了一幅原始自然、未受西方文明冲击的非洲和土著人安静祥和的画面,黑人们“大喊大叫,还唱着歌……他们有着骨骼、肌肉、粗犷的活力和行动的矫健,和岸边的海涛一样自然真切……望着他们是一种莫大的欣慰。”这些语言体现了康拉德亲近自然、崇尚原始的亲生态意识。他还描述了欧洲殖民者对非洲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土著人的迫害和摧残,用生态批评的视角将自我置于生态系统中。殖民者们带着“钢枪”、“炸药”、驾驶着代表现代文明的“蒸汽船”,驶入原始丛林,开拓荒原,掠夺象牙等自然资源,他们在所到之处焚石炸山、涂炭生灵。作者笔下的黑人奴隶“身上的每一个关节都像绳子打的结,每个人的脖子上都套着一只铁项圈,一根链条把他们拴在一起,链条的环节在中间摇荡,发出有节奏的丁当声。”这正是作者对欧洲白人的反生态行为的批判,揭露了殖民者借“发展”为名,在对殖民地进行疯狂掠夺的罪行,流露出康拉德对欧洲文明的批评、对人性的忧思和对生态的关怀之情,体现了康拉德小说的后殖民生态写作意识。

但是,康拉德早年的生活经历和多元的文化身份让其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殖民主义话语的影响。在《黑暗的心》中他把非洲描述成 “蛮荒之地”,认为非洲是“人类的黑暗的中心”,有着“黑色的丛林”、“黑色的肢体 ”和“黑色的山岚”,他笔下的非洲是与瘟疫疾病相联系的,非洲丛林是“险恶的”世界,并对此充满了恐惧、戒备的心理。作品中多次提到“象牙”,而对获取“象牙”残忍杀害大象,造成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却只字未提,这表明康拉德和其他殖民者一样认为动物只有工具作用——提供象牙,获取财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康拉德生态意识的局限性,他对殖民者的所作所为有时呈现出的是一种默认、暧昧的态度,甚至表现出明显的反生态意识。

三、结语

康拉德的作品在主题、背景、叙事语言和思想意识上均具有矛盾性。《黑暗的心》中塑造的人物库尔兹是欧洲文明的产物,身上背负着欧洲文化的烙印,康拉德自身也是该时代的产物,不可避免的受到当时殖民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因此康拉德小说的叙事语言有着矛盾性,这是与其多元的文化身份和特殊的历史语境是分不开的。读者在阅读《黑暗的心》这部小说时要做到客观公正,在承认它的反殖民主义进步性的同时,也要客观地看到他自身所存在的殖民主义意识的缺陷。另外,康拉德敏锐地捕捉到了殖民扩张与生态问题之间的联系,表现出了其超前的生态意识。康拉德对库尔兹悲剧命运的刻画流露出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其生态意识的觉醒,《黑暗的心

脏》是一部前瞻性与复杂性的优秀作品,是世界文学的瑰宝,给我们现代人带来了巨大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房洁.《黑暗的心》中康拉德生态意识的矛盾性解读[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

[2]刘力蕊.生态批评视角下的《黑暗的心》[D].华北电力大学, 2011.

本文为2017年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后殖民生态视角下康拉德非洲丛林小说研究(SK2017ZD4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矛盾性康拉德
康拉德小说中的真实焦虑
名人名言
康拉德小说中“我们的一员”的文化含义辨析
《大大方方的输家》:一部先锋性与矛盾性并存的小说
约瑟夫·康拉德的悲观主义思想渊源
自尊在网络成瘾与矛盾性的家庭环境中的中介作用
失落中的真实:康拉德小说《阴影线》中的有机共同体思考
谈罗伯特文丘里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英美法系对价原则的矛盾性及其解读
《黑暗的心》中康拉德生态意识的矛盾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