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容激励理论的小学德育教学实践

2017-07-15 21:46周慧云
求知导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马斯洛激励理论小学教育

周慧云

摘 要: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教师常常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但通常局限于使用一些常识的、经验的鼓励方式,缺乏以系统理论进行指导的实践。文章作者在对马斯洛的激励理论进行学习之后,借鉴企业案例,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分享在日常教育中的一些实践性研究。

关键词:激励理论;马斯洛;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15

一、引言

内容型激励理论是指针对激励的原因与起激励作用的因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的理论。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保证身心免受伤害;③归属和爱的需要;④尊重的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要。

学校是个小社会,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存在与社会人一样的需求。美杰里·布洛菲1997年出版的《激励学生学习》一书综合了多种激励理论,提供了基于研究的旨在激发学生动机的原则和策略方法。书中对如何将激发动机原则运用到群体差异,如何适应学生个体差异,以及如何在对那些灰心气馁或充满抵触情绪的学生进行“补救工作”时采用激发动机原则等提供了若干准则。

笔者在内容激励理论指导下,结合自己的班主任与学科教学工作,在小学德育及如何挽救学困生的自信方面进行了实践研究。

二、从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到尊重需要

1.满足学生的安全需要与归属需要

安全需要是马斯洛理论的第二个层次,它与生理需要不一样,不是所有学生都能从学校完备的硬件提供中得以满足。每一个受教育个体所处的社会与家庭环境均不一样,他们所受的学前教育层次不一样,造成了他们的安全需求也不一样。笔者所在学校每届一年级新生都有极个别的学生不愿离开父母,来到陌生的学校环境进行新的学习生活,幼儿往往要花很长时间进行适应,甚至有要父母跟着走进课堂听课的现象。开始时,新生每天上学都要哭闹,想着各种不愿上学的理由。适应了新环境、新的群体,心理安全需要得到了满足,就能投入正常的学习中去。

2.尊重,为自控力低的学生重建信心和进取的愿望

教师应鼓励学生树立能力增长论而非能力实体论,设定学习性目标而非绩效性目标。例如,笔者所教三年级(1)班有个小男孩,主观能动性非常强,总是喜欢表现自己观点的与众不同或自己比同学知道得更多。表现在课堂上就是不停地说,有时会严重影响师生上课,让教师经常性地中断课堂活动进行纪律组织,直接的批评指正几乎每次都不奏效。在激励理论的启发下,笔者给他定了低于其他同学的目标,只要每节课违反纪律,影响他人的次数少于6次,老师只通过肢体语言或表情给予提示。少于4次就予以表扬,少于2次就给予记分奖励。评比对象是他自己,每一点小进步就是一次提升,每一次提升教师都及时反馈表扬。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已经不怕跟同学比,有时敢主动要求跟其他同学比,甚至比个别同学的表现还要好。他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这位小男孩属于主观能动性强的学生。往往他的尊重需要求也更强烈,他比其他学生更看重自主权,更看重成就感与更需要别人的认同。他一边要求着比别的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一边又渴望着被其他同学接纳,渴望着友谊与老师的认同。事实上这也是基于学生的安全需要而设定的目标,这个目标使学生追求起来没有使身心受创的危险,前面的路感觉安全了,学生就能大胆地往前走,取得进步是意料之中的事。

三、结合学生各方面的需求,把动机目标整合进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激发动机原则是对课堂组织的一种有效补充与支持。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努力将激发动机的因素设计融入针对课堂的教学设计中及班级管理预设工作的班级计划中。

兴趣是好奇心和学习动机被激发并长久保持的重要环节。如设计一个学期的班队活动内容,需要结合校本教材,结合日常生活和民俗节日或法定节日进行活动项目的设定。同时活动的选择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这是大活动的设计方向。具体到每一个活动,笔者要让学生感知到这个学习活动是与自己的需要或学习目标相关联的。当他们认识到学习活动可以满足自己的基本动机时,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就会提高。

如笔者曾结合校本教材,设计了一堂“说文明,道礼仪”的主题班会课。讲文明,讲礼貌的教育题材很容易会陷入对学生说教的窠臼。为避免这种情况,促使班队活动达到最好的效果。笔者参考了《激励学生学习》中提及的雷蒙·沃德柯斯基模型,把激励策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设计分成三个阶段。

1.活动初期,使用态度与需要策略

在班队活动的基本仪式结束之后,马上欣赏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冲突事件编成的小品《五里、无礼》,小品里既有学生已有经验的东西,又融入了陌生的内容,激起了学生的注意与兴趣。然后通过问题“你从小品中品出了什么?”引导学生进入产生疑问——提出问题阶段。跟着与学生分享生活中与礼仪相关的一些趣事和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帮助学生在心理层面设定本活动的目标,在自然有趣、充满思考的活动初期,使学生保持身心舒畅,不会因本课有学习目标而感觉到焦虑,为后面进一步的学习活动作好热身铺垫。

2.活动中使用激励与情感策略

接下来,笔者要考虑的是,这项学习活动在持续激励学生的注意力并使他们持久参与活动方面,教师有什么要避免的,教师需要准备什么与学生的兴趣相关的材料,并为这项活动创设出证学生感觉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与情绪气氛。

主持人:是呀!你会说哪些文明用语呢?如果你说得好,我们的志愿者队员就会送你一朵文明之花(上写文明用语,只要学生说中,就把写着的相应文明用语的花奖给他),请你把它贴到花盆上(花盆已贴到黑板上,这个过程是让学生参与板书)。

这个活动既引导学生就本课的主题进行思考、参与,又通过外部激励刺激(奖一朵花)学生踊跃参与,并参与到课堂板书中来。得到外部奖励,参与板书,体验成功感,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激励机制。但是每一项激励措施的效果的持续时间都是有限的。因此笔者设计的后续活动是观看历史故事《孔融让梨》,阶段性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之后又通过“现在我们很多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那么如何对待和我们一起生活的小伙伴们呢?”让学生重回深思状态。这是一种持续的激励策略。

3.活动结尾则运用胜任与强化策略

活动结尾设计,面临的问题是:这项学习活動会如何提升或固化学生的胜任或责任感?此前,学生已经进行了文明用语不离口,家庭文明礼仪和校园文明礼仪一系列活动。要提升学生对这项礼仪的责任感 ,笔者进一步设计了另外一项活动,就是社会文明礼仪。

四、结语

我们一线教师要能持续运用激励理论为教学提供支持,这样学生的多层次需要才能得到满足。学生才能取得足以让我们和他们自身都感到满意的稳定进步,即使整体而言他们仍处于或接近班级的下游水平,但他们至少不会因为需要帮助而得不到帮助而产生挫败感,而得到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使他们不用因为落后而感到耻辱。

参考文献:

[1](美)亚伯拉罕·马斯洛.人类激励理论[J].心理学评论,1943(50):372-396.

[2](美)杰里·布洛菲,激励学生学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猜你喜欢
马斯洛激励理论小学教育
马斯洛需要理论指引下双维分级护理模式对老年晚期肿瘤患者的影响分析
马斯洛:人丑就要多读书
敲石工人的话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企业管理中激励理论的运用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分析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