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探究

2017-07-16 00:18陈人杰
国际商务财会 2017年5期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陈人杰

【摘要】当前,我国内部控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一般都是针对大型企业,而针对中小型企业的法律法规较少。并且现有文献的研究绝大多数研究的是大型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因此,本文以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为出发点,首先介绍中小企业的概念和特点,其次引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接着分析导致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原因以及实施内部控制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一些应对内部控制不力的措施,希望能够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治理,促进我国中小企业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框架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5;F276.3

近几年来,资本市场上企业财务造假的事件层出不穷,先有日本东芝从2008年开始持续财务造假,到2015年被揭露出来,一共虚增了1 518亿日元,再有英国的TESCO集团涉嫌虚增2.5亿英镑的利润,然后还有国内在香港上市的汉能薄膜涉嫌财务造假被香港证监会勒令停牌以及在创业板上市的欣泰电气由于在IPO时涉嫌虚假记载财务数据被中国证监会要求退市。以上种种造假行为无不表明了这些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形同虚设,根本无法防范企业的经营和财务风险。上市公司既然如此,那么占我国所有企业比重超过九成的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不得不被重视。因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并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

一、中小企业的界定及特点

中小企业是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的,一般是指经营规模为中等及以下的企业。由于国家正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有着其独特的特点。

(一)数量很多且分布较为广泛

根据统计,截止到2016年,我国的中小企业有数千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此外,中小企业分布在我国全国各个地区,其涉及的行业也是多种多样。

(二)生存寿命较短,变动频繁

“适者生存”这句话在资本市场中同样适用,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生存期并不长,原因在于其与大型企业相比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并且存在融资难和融资成本高等特点。同时,又因为其规模小经营灵活,很容易转换经营范围,所以变动较为频繁。

(三)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

一般来说,中小型企业的所有者一般也是经营者,原因是规模不大,需要处理的事务并不多,企业的管理决策一般由所有者说了算。这种治理结构一方面可以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导致的隐性成本,另一方面也会降低决策的有用性,常常导致企业做出错误决策。

二、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一)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较差,岗位职责不明确

一般来说,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学历一般不高,也缺乏在大型企业就职的良好经历。这样的管理者通常更多地采取直接观察或者通过自身的直接控制来考虑企业经营的最终结果,而忽视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技能和方法来管理企业以及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根据相关报道和已有的文献研究以及笔者在中小企业中的实习经历发现,虽然绝大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者都会制定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其下属各部门经理和职工甚至管理者自身很少具备内部控制意识,更别说真正的去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例如,有的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的经营和处理事务的效率让出纳一个人负责日常收付款以及现金日记账的登记,还有让采购人员负责企业的采购业务和询价,甚至生产部门在领用材料时根本不登记或者事后再登记。

(二)企业内部晋升和激励制度不完善

一方面,大部分中小企业对部门负责人没有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当企业因管理者决策失误产生损失时,这些损失基本上都是由企业“买单”,当企业因管理者行为获取超额收益时,相关负责人很少受到奖励。由于企业所有者的利己行为,这些管理者很可能会通过职权做出一些伤害企业的事情,例如侵吞企业的资产或者收受贿赂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就导致某些企业管理者更加不重视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在内部晋升方面的晋升机制也不完善,没有统一的员工任用、培训以及考核机制。

(三)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较低

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招聘的财务人员一般学历不高,整体的专业素质较差。再加上很多地區的继续教育不过是走走形式,财务人员对最新会计准则的把握和运用较差。这就导致了中小企业的账务处理较为混乱,相当一部分都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处理。例如,好多中小企业并没有任用专门的人员来管理企业的财务档案,甚至还有一些没有权限接触这些档案的人也能随意查阅。

(四)内部控制部门形同虚设,甚至没有独立内部控制部门

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关键,他不仅可以提高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还可以改善企业经营绩效。然而,根据研究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没有独立的内审部门,就算是有,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并且,内审部门的职员大多来自于财务部门,这些职员很少经过专门的培训,也缺乏专业的素养,形同虚设。

三、目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外部环境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首先,不同于大企业,中小企业一般来说在企业规模、资金、管理水平以及组织框架方面都与大型企业有着难以弥补的差距。因此,大部分中小企业没有实力建立符合本企业情况的内部控制机制,多半是对大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照搬照抄,整个借鉴过来作为己用。这样做的后果便是,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内部控制制度效果不尽人意。第二,一直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管理者把内部控制作为一项内部事务,由企业经营管理者来制定,然而,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管理方式还是家族式管理,这必然会导致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

(二)成本效益原则的约束

当企业打算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时候,有一个问题他们必须要考虑:如何在实施内部控制或者实施多大程度的内部控制之后增加的企业收益和实施内部控制所需要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如果企业实施内部控制之后,获取的利益大于支出,那么这项内部控制措施便是可行的。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还需要决定到底要实施多少控制的措施,因为控制措施越多,就需要更多的人员和岗位,企业的成本必然要增加。进一步来说,过于复杂的内部控制制度也会降低企业日常运行的效率,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而过于简单的内部控制措施也不利于防范企业的管理漏洞和经营风险。因此,中小企业在实施某项内部控制措施的时候必然要权衡成本和收益。

(三)制度时效性的局限

从所周知,内部控制所控制的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基本上都是针对企业的日常事项,期望来降低中小企业日常生产活动中的风险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果。然而,当企业遇到某些突发情形,例如资产重组、企业并购以及改变企业的业务结构的时候,常规的内部控制措施便显得无能为力。

(四)没有建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理论体系

虽然我国资本市场已经进一步趋向于完善,但是目前来看其运行机制和相关法规并不健全,政府各部门在制定内部控制框架和相关法律规范过程中缺乏协调,以致于无法形成统一的法律法规体系。并且很多的法律法规都是为大型企业服务的,鲜有为中小型企业服务的法律法规,这就造成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无法形成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规范框架体系。

(五)没有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

根据现有的统计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体系,也没有采取措施加强对企业文化的建设,更有甚者,有些企业觉得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毫无用处。而这样的问题基本上都出现在中小企业之间。一方面,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影响和制约着企业员工的行为,还可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甚至做大做强。另一方面,良好的企业文化也会减少企业的违法犯罪行为,例如偷税漏税,财务造假等。例如华为公司的企业文化便是“狼性文化”,这种文化的建立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还有利于促进行业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稳定。

(六)组织架构设置不合理,变动频繁

根据相关文献的研究,我国的中小企业的内部组织架构设置的相当不合理,原因在于大部分中小企业着重于建立上下级管理部门的纵向管理机制而忽视不同部门间横向的协调和沟通。这种情况下必然会使得各职能部门之间缺乏足够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导致部门横向之间互相监督能力的下降。此外,很多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变动很频繁,不同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也相应的随之而改变。

四、中小企业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的必要性

(一)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安全和稳定

由前文所述,我国中小企业在所有企业中占比超过99%,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也非常大。大部分中小企业一般都是些生产生活用品、食品行业或者是一些轻工业,这些行业都涉及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因此,如果这些中小企业的经营出现问题,便会导致物价上涨,对我国民众的生活产生影响,也将危及我国整体的国民经济,并且不利于社会稳定。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中小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没有一家中小企业不想做大做强,争取早日在A股或者H股甚至国外上市,成为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因此,我国中小企业若是想要取得长远发展,扩大规模和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就必须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一方面,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和管理者管理企业的水平,另一方面还能提升中小企业的综合实力。

(三)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证我国的财政收支

虽然中小企业的应纳税额与大型企业相比差距很大,但是由于其庞大的数量,因此其应纳税总额也不容小觑。又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长期不完善,企业的偷税漏税行为时有发生,因此税务部门不能有效核查和监督其应纳税额和纳税情况。这将会减少我国财政收支,不利于国家的税收安全和实现国家职能,也不利于基础实施的完善和和谐社会的建立。

五、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一)努力适应外部环境,提高竞争力

对于外部的不利环境,我国的中小企业不能坐以待毙,应该努力去适应它。首先,要建立自己的内部控制体系,而不能一味地借鉴其他企业,第二,避免家族式管理企业,不能任人唯亲,可以聘用职业经理人管理企业,在用人方面公平公正,招聘优秀的管理人才来管理企业。

(二)权衡好企业的成本与收益

虽然准确的确定实施每一步内部控制的成本与收益相当困难,但是企业应该采取相关措施做到大体上心中有数。尤其是对企业实施多大程度的内部控制以及实施内部控制之后的成本要进行权衡,做出最优选择,同时在考虑是否要实施某项控制的时候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建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框架体系

第一,实施财务负责人负责制,大部分企业的财务负责人一般是财务总监或者是分管财务的副总经理,由于财务总监负责整个企业的会计系统的运营,拥有对各项重大交易的审核权,在下属财务人员的任用方面擁有绝对的权利,因此,必须要实施财务负责人负责制。第二,有条件的企业可以成立审计委员会,一般来说只有大型企业才有审计委员会,但是中小企业也可以建立以财务部门、审计部门以及稽核部门为主的审计委员会。以“查”与“防”想结合,查处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问题,防范企业风险。

(四)建立良好的组织结构

由于中小企业在刚成立的时候组织结构比较简单,所以当这些中小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外部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变化时,企业的组织结构也需要相应不断地进行调整以适应形势的发展。中小企业要以自身为出发点,重新建立组织架构,优化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以提高企业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运行效率。此外,还需要对每一职位进行不相容职务分离,以防范企业内部风险。

(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对一家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那些想要做大做强的企业更要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人,内部控制针对的也是人,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促进员工积极向上,还可以激励员工为企业努力工作、增加公司凝聚力。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只有当企业构建了良好的企业文化时,企业人员才可能更好地执行内部控制手段,内部控制才能被有效的执行,才能更好地防范企业的经营风险。

主要参考文献:

[1]范国华.关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1,(28):74-75.

[2]陶良峰.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08):121-122.

[3]王芳.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0,(29):76-77.

[4]张超,王向楠,王礼.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财会通讯,2012,(02):110-112.

[5]孙芳城,杨兴龙.贸易保护主义背景下中小企业反倾销应对策略——基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财会通讯,2012,(09):158-160.

[6]顾雁南.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思考[J].科技视界,2012,(16):234-235.

[7]孙睿.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经济师,2012,(12):155+158.

猜你喜欢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互联网形势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探究
中小企业信贷可得性研究综述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