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B超检查在剖宫产子宫疤痕缺损的早期发现与疗效评估的作用研究

2017-07-17 00:46苏星张宏佳王宗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18期
关键词:超声剖宫产诊断

苏星 张宏佳 王宗明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阴道B超检查在剖宫产子宫疤痕缺损(PCSD)的早期发现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剖宫产产妇, 所有产妇均接受经阴道和经腹部B超检查, 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产妇子宫疤痕缺损的检出率。PCSD患者经过治疗后分别接受经阴道和经腹部B超检查复查, 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对疗效评估的作用。结果 经腹部B超检查PCSD检出率为90.0%, 经阴道B超检查PCSD检出率为66.7%,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 痊愈患者54例, 经阴道B超检查显示患者的痊愈率为96.3%, 明显高于经腹部B超检查的75.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B超检查可尽早发现PCSD、尽早治疗, 在PCSD的早期发现与疗效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剖宫产;子宫疤痕缺损;超声;诊断;疗效评估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8.025

剖宫产子宫疤痕缺损(post-caesarean section scar defects, PCSD)为剖宫产的一种常见并发症, 主要是指剖宫产切口引发的子宫疤痕缺损, PCSD可造成子宫切口部位的子宫肌层断裂, 引起子宫异常出血, 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1, 2]。超声检查是目前临床常用于观察PCSD情况的检查手段, 为了更好的诊断和预防 PCSD[3], 在本项研究中, 对经阴道B超检查在PCSD的早期发现与疗效评估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6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产妇均为剖宫产后, 且孕前月经规律, 剖宫产后表现出月经期延长和(或)不规则阴道出血, 排除存在宫内节育器、口服避孕药等其他诱因以及严重肝肾疾病、神经精神性疾病和内膜息肉、子宫肿瘤等疾病。产妇平均年龄(31.6±2.2)岁, 剖宫产1、2、3次的例数分别为44、12、4例。

1. 2 检查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腹部探头频率为2.0~6.0 MHz, 阴道探头频率为5.0~10.0 MHz, 经腹部检查时患者需适度充盈膀胱, 先行腹部检查, 于耻骨联合上方显示子宫图像后行纵、横和斜切等多切面反复探查;然后再经阴道检查, 检查前患者需排空膀胱, 取膀胱截石位, 探头套入无菌橡胶套后将探头缓慢送入产妇的阴道穹窿, 对其子宫、附件及盆腔进行横、纵和斜切等多方位扫查。PCSD 形态:阴道超声下子宫前壁下段剖宫产切口处子宫肌层及内膜线连续性中断, 可见无回声区。同时记录患者的子宫位置(前位或后位)、疤痕位置、残存肌层厚度及PCSD长度、宽度和深度。

1. 3 观察指标 对经腹部B超检查与经阴道B超检查的PCSD检出率及痊愈情况进行比较。痊愈的评定标准参考文献[4]。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腹部B超检查PCSD检出率为90.0%, 经阴道B超检查PCSD检出率为66.7%,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 痊愈患者54例, 经阴道B超检查显示患者的痊愈率为96.3%, 明显高于经腹部B超检查的75.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 选择剖宫产手术的妊娠妇女人数呈现逐年升高趋势, 且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 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龄产妇, 也意味着剖宫产率将会越来越高, 而子宫切口愈合不良为剖宫产术后的常见并发症[5]。子宫切口疤痕缺陷为剖宫产切口部位形成开口子宫于宫颈管的局部凹陷性缺陷。PCSD主要位于前次剖宫产的疤痕处, 且一般位于子宫内口下方、宫颈前壁[6]。能够干扰子宫疤痕机械化的多种因素均可能导致PCSD的发生, 如手术方式、剖宫产次数和缝合方法等[7]。

由于临床工作很难在不借助影像学手段的前提下判断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疤痕愈合情况, 传统方法主要依据一些缺乏客观而真实的依据, 如阴道流血、恶露和腹痛不适等临床表现来间接诊断[8]。近年来,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经B超检查已被临床工作者用于PCSD检查中, B超检查主要是通过对产妇子宫前壁下段声像进行观察以确定切口疤痕缺陷情况[9, 10]。由于B超检查能够直接观察到切口疤痕的愈合过程, 及时发现切口疤痕出血和感染, 有效的发挥了早期诊断和临床监护的作用[11]。在本项研究中, 与经腹部B超检查比较, 经阴道B超检查对PCSD的检出率明显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 经阴道B超检查显示患者的痊愈率明显高于经腹部B超检查(P<0.05)。说明经阴道B超检查在PCSD的检出率和判断PCSD患者愈合方面更具优势。

综上所述, 经阴道B超检查可尽早发现PCSD、尽早治疗, 在PCSD的早期发现与疗效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Osser OV, Jokubkiene L, Valentin L. High prevalence of defects in Cesarean section scars at transvaginal ultrasound examination.Ultrasound in Obstetrics & Gynecology, 2009, 34(1):90.

[2] Wang CB, Chiu WWC, Lee CY, et al. Cesarean scar defect: correlation between Cesarean section number, defect size, clinical symptoms and uterine position. Ultrasound in Obstetrics & Gynecology, 2009, 34(1):85-89.

[3] 韩秉. B超用于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 6(10):114-116.

[4] 贾菲菲.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保守治疗. 中国临床研究, 2007, 20(3):270-271.

[5] 韦春姣. 剖宫产宫壁疤痕缺损的B超诊断及相关临床研究. 中山大学, 2012.

[6] 杨仁东, 袁秀英, 孙晓岩, 等. 剖宫产疤痕缺损的超声诊断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6, 37(2): 305-308.

[7] 卞海萍. 32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疤痕缺陷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 35(6):188-189.

[8] 李雯. 探讨超声检查对剖宫产后子宫前壁下段肌层疤痕破裂的诊断价值. 医药卫生:引文版, 2016, 20(11):00019.

[9] 李琼, 郭遂群, 柳大烈, 等. 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2在子宫剖宫产疤痕中的表达和相关性.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2, 32(9):1336-1340.

[10] 焦光琼, 洪向丽, 徐惠英. 超声显示的剖宫产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回声结构的分析. 中国临床医学, 2013, 20(2):196-198.

[11] 況燕. 经阴道超声诊断剖宫产后子宫切口瘢痕缺损的临床价值. 医药前沿, 2016, 6(8):29-30.

[收稿日期:2017-03-06]

猜你喜欢
超声剖宫产诊断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的临床评估和处理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胆囊改变的关系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38例回顾分析